书城励志人脉圈大全集
7688500000095

第95章 小人如细菌,及早防备好(2)

郭子仪单独和卢杞谈了很久,等到客人走了,家眷们好奇地问他:“您平日接待客人,都不避讳我们在场,说说笑笑,无所顾忌。为什么今天接见一个书生,却要如此谨慎呢?”

郭子仪说:“你们不知道,卢杞虽有才干,但心胸狭隘,睚眦必报。而且他的长相很难看,就像庙里的鬼怪一样。你们女人最爱笑,平时没事都要笑笑,如果看见卢杞,一定忍不住要笑。你们一笑,他就会怀恨在心,一旦得志,你们和我的儿孙,就没有一个活得成了!”

不久,卢杞果然做了宰相。那些曾看不起或得罪过他的人,果然都被杀人抄家。只有郭子仪免遭祸害,卢杞不去动郭家一根毫毛。

由此可见,只有学会像郭子仪那样防人于先,才能免于在人生道路上吃亏。

观其色也要察其言

莎士比亚曾写道:“一个人可以做到满脸是笑,骨子里却是杀人的奸贼。”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许多人都戴着假面具,在为人处世方面,总是表现得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要想不被小人所害,闯过血雨腥风、大风大浪,到达梦想的彼岸,具有一双识人的慧眼是成功关键。它让你的人生航向不至有失偏颇,使每个人摆脱无可适从的困惑;它让你具有认清形势和辨别小人的能力,使每个人在风云突变之际,从容不迫地让自己找到平静的归宿。

俗语说:“言未出而意已生。”在现实生活中,常发生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状况,其实那一刻他内心的心理密码已经泄露了他的真实动机。

在正式场合中发言或演讲的人,开始就清喉咙者,多数是由于紧张或不安。说话时不断清喉变调者,可能有焦虑感。

有的人清嗓子,则是因为他对问题仍然迟疑不决,没有想清楚需要继续考虑。一般有这种行为的男人比女人多。

而故意清喉咙则是表示不满和警告,意思大概是说如果你再不听话,我可要不客气了。

口哨声有时是一种洒脱或处之泰然的表现,但有的人会以此来虚张声势,隐藏内心的惴惴不安。

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声音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

卑鄙乖张者由于居心不良而阴阳怪气。

有叛变企图的人说话时会有几分愧色。

内心渐趋兴盛之时,就容易出现语调过高的现象。

诽谤他人的人闪烁其词,丧失操守的人言谈吞吞吐吐,喋喋不休……

言语、脸色是识别小人内心的一方面。人是世界上最难懂的动物,各人的外表和内心更是各有特色,绝不能从某一个侧面就贸然作出判断。对一个人进行真正的了解,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这不但需要理论上的知识,更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反复学习、总结经验。

只有具有识人的本领,你才能瞬间看透周遭的人事,洞悉他内心深处隐藏的玄机,以不变应万变,顺利地窥探出情绪变化的温差,辨别出气色蕴藏的秘密,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左右逢源。只有掌握这样的本领,才可以摸清他人的长短优劣,辨人于弹指之间,察其心而制其人;观人于咫尺之内,识其言而审其本,在和小人博弈中占领先机。

别被小人拖着走

生活中,就算是魔鬼我们也能和他合作,但关键是要领着魔鬼走。可惜有人总是不知此道,被魔鬼牵着鼻子。身边有小人,难免会受害!

毛人凤与戴笠是小学同学,在国民党军统中深得戴笠的欣赏。戴笠死后,毛人凤想当局长,但自知力量不够,又怕被唐纵抢去,就支持郑介民,挤走了唐纵。在毛人凤的帮助下,郑介民坐上了局长的交椅。郑介民昏庸无能,毛在其春风得意之时设下圈套。郑介民50岁生日时,毛人凤指使保密局总务处长沈醉鼓动下属给郑局长送礼祝寿。郑怕招惹是非,因此不允许大张旗鼓。但郑介民一向惧内,沈醉就极力怂恿郑妻非给郑祝寿不可,以便大收寿礼。郑说服不了老婆,只好在生日那天去上海探避。沈醉派人把郑家装饰一番,将许多贵重物品摆放在寿堂上,并大摆筵席。正在饮酒欢腾之际,沈醉悄悄将祝寿之事通知了被忽视的特务遗属。于是大批孤儿寡母涌到寿堂,连哭带喊要饭吃,这时沈醉又出面解围充好人。事后,毛人凤立即把郑介民铺张祝寿的事件报告给蒋介石。接着,毛人凤又买通蒋介石身边的亲信俞济时等,在蒋介石耳边说郑的坏话。毛人凤同时还罗列郑介民多年来的贪污罪行,直到把他从局长位上拉下来。

郑介民虽然昏庸无能,但还能看穿毛人凤的阴谋,他也想避寿脱离嫌疑,可是无奈其妻中计。然而,就算其妻不落入毛人凤的圈套,凭借毛人凤的一番“苦心经营”,一样也能把郑介民扳倒。

所以说,是小人给郑介民当局长的机会,也是小人让他落马,郑介民一路被小人牵着鼻子走到死胡同。小人之害,不容小视!小人可以给你糖吃,更可以用棍棒打你。

春秋时,齐中大夫夷射在王宫参加酒宴,喝得酩酊大醉,倚在回廊门上。有个仆人刖跪请求道:“把您喝剩的酒赐给我一点可好?”夷射大喝道:“滚一边去,仆奴也敢向贵人讨酒喝。”刖跪赶忙跑开了。等夷射走后,刖跪故意在他靠过的回廊门边洒水,就像有人撒了尿一样。第二天,齐王出门,看见了,就问:“是谁在这里撒尿?”刖跪回道:“奴才没有看见。不过昨天中大夫夷射在这里站了一会儿。”当时,这种不尊重王宫的行为是要受到重罚的,于是齐王处死了夷射。

因此,当满足不了小人之愿时,好日子也会迅速成为过去。

反之,也并不意味着满足小人一时之快,就能脱离小人的纠缠,他还是会时不时拽着你下水。

取悦小人很容易,但是你很难与他相处。生活中不乏这类人。比如说你施给他一点小恩小惠,帮他一个小忙,甚至你只是请他喝一顿酒,这个人就会很欣喜了。即便你用不当的方式取悦他,他还是会很高兴。但你切莫以为取得了他一时的欢心,他以后就会非常忠实地一路给你开绿灯,虽然你用了很多力气,花费了很多钱财,打通了关节,但等到他着实要用人的时候,他也不会唯才是用,而是求全责备,觉得你这儿也不够格,那儿也不达标,你之前所做的一切都算白费。他会想法为难你,甚至捉弄你,让你觉得很难堪。

身边总是有这样的小人就想拖着你走,扰得你心神不宁。

莫被小人所迷惑

战国时期,楚王的妃子郑袖长得格外美貌,并且聪慧机敏,深受楚王宠爱。后来楚王又得一智慧与美貌兼备的年轻女子,楚王一下就被她迷住了。

郑袖眼见自己逐渐失宠,非常不快,但表面上却装得若无其事,不但毫无怨言,还百般讨好新妃子。新妃喜欢穿什么衣服,想要用什么东西,郑袖都叫人给她送去;她住处要怎么布置,郑袖也叫人侍候得顺心如意,可以说处处做到体贴入微、关怀备至。郑袖在楚王面前还经常赞美新妃。

这位新妃没想到自己能遇上这样好心的一个大姐,对郑袖非常感激信任。

楚王见郑袖和这位新妃相处得这么和谐,心里非常高兴,对郑袖说:“你们女人多半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美貌和聪明博得男人的喜欢,而且大多妒忌心强烈。我看你却不同,你能理解我,你知道我宠爱这位新人,对她比孝子侍奉父母,忠臣侍奉君王还尽心尽力。”

郑袖听了楚王这番话,断定他不会怀疑自己打新妃的坏主意,不由得为自己的作为感到高兴。

一次,郑袖和新妃闲谈的时候,告诉新妃说:“大王经常在我面前夸赞你,说你能歌善舞,活泼热情,又温柔体贴,只是你的鼻子稍矮了点儿。”

新妃听了,显得有些不安,摸了摸鼻子,问郑袖说:“您看这该怎么办呢?”

郑袖就等这句话,便若无其事地说:“以后你见到大王时,用手帕把鼻尖轻轻遮一下不就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