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心态好习惯好性格大全集
7680500000074

第74章 拥有好习惯,才有好事业(11)

8.抓住关键,不做毫无意义的事

尽管有些人从不懈怠,尽心尽力去做每一项工作,但依然感到时间的紧迫,他们不是抱怨工作太繁重,就是不满给他们的时间太少,却很少从自身去找原因。

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可以试着先从自身去找原因,你会发现,你做了太多并不值得做的事,浪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

既然这样做是在浪费时间,那就要尽量避免。

擅长撰写各种论文的里斯曼有次接到一项任务:一个全国性的机构聘请他在他们的年度会议上发表论文。里斯曼主观性地认为会议规模宏大,会有众多专家参与,于是花费了他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写这篇论文,但最终结果却令他非常失望——出席会议的总共才4个人,会议似乎也没什么意义。

这种情形在办公室也经常发生。你的客户也许并不希望你花费大量时间把报告的某一部分做完美,而只希望你把计划的每一部分都展现出来就行。你的上司或客户也许只希望你将建议直接、随意地写出来,而不要你写一篇措辞严谨的长篇大论。要做有意义的事,否则,你的许多时间就浪费在那种不必要的搜集数据、论证和修改上。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人往往是把那些不值得去做的工作做完了才发现,或许这件事并不值得去做,或许是并不需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

人们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把一件无关紧要的事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做完之后,等要做重要的事情时,才发现时间不够用了,精神也有些疲劳了,即使勉强坚持做完,效果肯定不会令人满意的。

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定期的清点我们手中的工作,看看忙忙碌碌中,哪些是重要的,是必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或是无须劳神去忙的。然后,果断地将那些无益的事情抛弃,不去理它。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驱逐这种蝙蝠。蝙蝠却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落在野马头上,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动物学家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不会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

细想一下,这与现实工作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看似灭顶之灾的挑战,而是工作中一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人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无休止地消耗在这些鸡毛蒜皮之中,最终让大部分人一生一事无成。

有人说,省下一分钟,就等于赚了一分钟。那也可以这么说,你做了不值得做的事,花费一分钟,就等于你浪费了两分钟。如果积累起来,就会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一个生命只剩下数周的妇人,一直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来思考和谈论死有多恐怖。

以安慰垂死之人著称的蓝姆·达斯便直截了当地对她说:“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把这些时间用来活着呢?”

他刚对她这么说时,那妇人觉得非常不快。但当她看出蓝姆·达斯眼中的真诚时,便慢慢地领悟了他话中的诚意。

“说得对!”她说,“我一直忙着想死,完全忘了该怎么活了。”

一个星期之后,那妇人还是过世了。她在死前充满感激地对蓝姆·达斯说:“过去的一个星期,我活得要比前一阵子充实多了。”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成功者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会因为无谓地浪费时间而羞愧。学会拒绝那些不值得做的事情,把有限的时间集中到处理最重要的事情上,千万不能碰到什么事都去做,也不要因为做了那些不值得做的事,就以为没有偷懒而感到心安。

当你开始回忆往事的时候,你会因为你做的有意义的事比无意义的事多得多而得到双倍的快乐。

勇敢地对自己说:我不会去做这件事情,因为它根本就没什么意义。

我们每天都在往前赶,都在赶时间。繁忙的工作,紧张的生活都是快节奏的,这些尚且应对不及,唯恐时间不够用,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无谓的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去呢?多花一些精力在工作上,为自己的升迁多积累一些资本。

(第四节)合作双赢,养成团队协作的习惯

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纳海才能激发惊涛骇浪,个人与团队关系就如小溪与大海。每个员工只有养成团队协作的习惯,将自己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

齐心协力,团队的利益高于一切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面面相觑,无法回答。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

个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一个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就是大海。完美的个人要放在完美的团队中,才能彰显其优秀本性。一个优秀的职业人,更要得到团队的认可,得到团队伙伴的认可,才是真正的成功。

在一个企业中,如果只强调个人的力量,你表现得再完美,也很难创造很高的价值,所以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春来秋去的大雁在飞行时总是结队为伴,队形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呈“人”字。大雁为什么要编队飞行呢?

原来,大雁编队飞行能产生一种空气动力学的作用,一群编成“人”字队形飞行的大雁,要比具有同样能量而单独飞行的大雁多飞70%的路程,也就是说,编队飞行的大雁能够借助团队的力量飞得更远。

大雁的叫声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大雁用叫声鼓励飞在前面的同伴,使团队保持前进的信心。

当一只大雁脱队时,会立刻感到独自飞行的艰难迟缓,所以会很快回到队伍中,继续利用前一只大雁造成的浮力飞行。

一支队伍中最辛苦的是领头雁。当领头的大雁累了,会退到队伍的侧翼,另一只大雁会取代它的位置,继续领飞。

当有的大雁生病或受伤时,就会有两只大雁来协助和照料它飞行,日夜不分地伴随它的左右,直到它康复或死亡,然后它们再继续去追赶前面的队伍。

大雁结伴飞行给企业管理者的启示是深刻的:一盘散沙难成大业,握紧拳头出击才有力量。任何一支团队,成员之间必须团结一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无往而不胜。

世界上许多著名企业,之所以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团队意识就是公司职员对本公司的认可程度,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意识,个人利益服从团队利益的意识。团队的精髓是共同承诺。共同承诺就是共同承担集体责任。没有这一承诺,团队如同一盘散沙。作出这一承诺,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

员工与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你融入一个团体,你就是这个团体的一分子,你的言行代表了团体,影响着整个团体。如果一位员工缺少团结协作的精神,即使能在短时间内带来效益,也不可能带来长远利益,如果一位员工不能诚实、公正地做一件工作,那么团队就会受到污染,企业就会带来损害。只有为团队利益工作,推广团队声誉,而作为个人角色工作的人才会受到礼遇。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企业遇到难题要解决时,总会有这样一些员工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去推脱。某电子仪器设备厂因原料供应商车间出了事故,而使原料供应推后了半个月。为了使合同能如期完成,厂领导决定实行三班制,争取在合同期内完成产品供应。这时有的员工站出来说话了:“我身体不好,不能上夜班。”“我孩子小,晚上不能没有人照顾。”“我不挣这个夜班费,也不受这个累。”厂里只得实行两班制,取消了夜班计划。

最后因为时间紧迫,仪器厂终究没有按期交货,货主按照合同规定,扣除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违约金。厂方受到损失,使得年终奖的额度大大减少了,直到此时,这些员工后悔极了。

相反,日立公司员工的做法却让日立公司起死回生。上个世纪70年代,世界出现了石油危机,由此而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日立公司也不例外。公司首次出现了严重亏损,困难重重。为了扭转这种颓势,日立公司出台了一项惊人的人事管理决策。1974年下半年,全公司所属工厂的大部分员工将近70万名工人,暂时离厂回家待命。第二年4月,日立又将所录用的工人上班时间推迟了20天,促使新员工一进公司便产生了危机意识,有了很强的紧迫感。公司所有员工都十分理解集团的决定,以团体的利益为上,不但没有怨声载道,反而更加奋发努力工作,最后日立得以重新振兴。与此同时,这些员工也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可见,团队与个人的利益是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只有将团队的利益放于高于一切的位置上,服从组织做出的正确决策,才能在企业进步的同时,得到最大的个人利益。

20世纪70年代,丰田等公司开始把团队精神引入管理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诺基亚、通用电气、惠普、波音、摩托罗拉、可口可乐等许多知名企业都特别强调团队精神。崇尚团队精神,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尽管许多西方国家的人很崇尚个人价值,但在企业和组织里面却非常遵循个体服从整体的准则,这就是对团队精神与个人价值的正确理解。

树立以团队利益为重的思想已经是大势所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企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凡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事就要主动、认真地去完成它,力求做得好一点,快一点,要深刻领会“一荣共荣,一损共损”的含义,想办法把事情做好,切不可坐失良机。在团队中,更要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在企业内部,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前道与后道之间的关系都是供应链,这种联结关系只有通过相互协作、群策群力才能圆满地完成,一个好的企业或者一个好的部门,往往是通过自我调节,把摩擦问题降到最低点的,我们千万不要对一些处于边界的问题采取“踢皮球”、“守球门”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把这些边界问题尽量在自己部门里加以解决,为其他部门、为下级、为下道工序创造好的工作条件。在日常工作中,许多事情不尽是十全十美的,而一些容易被人们疏忽、或者遗漏的地方又往往是很关键的,这就要求我们发扬团队精神,主动为其他部门提供优质服务,尽心尽力帮助他人解决难题,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团队成员对团队要有强烈的归属感,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员,决不允许有损害利益的事情发生,极具团队荣誉感,愿意为团队的利益与目标尽心尽力,反对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及“山头主义”,在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相冲突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团队利益。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一定要具备这种以团体利益为重的思想,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接受约束,遵守团队的纪律

任何一个员工,在团队中都要重视纪律。因为,一个积极主动、忠诚敬业的员工,也必定是一个具有强烈纪律观念的员工。对团队而言,没有纪律,便没有了一切。

你可能会发现,在一个纪律严明的公司工作,工作情绪会高昂。而在一个不讲纪律的公司上班,自然而然地,工作情绪也趋于散漫。对个人也是一样,一个从开始就讲求纪律的人,才能让同事尊重,让上司赏识,赢得发展的机会,这也体现了一个职业人的优秀品质。而从开始就不遵守纪律的人,他的随心所欲带来的只能是失败。

莎拉是一个天性自由的人,最受不得约束和限制。她和莫娜是同一天来到一家著名广告公司应聘美编的,单从两个人的作品上看,技术水平不相上下。不过莎拉在思路方面略胜一筹,因为她在佛罗里达做过3年这样的工作,经验相对于才出校门的莫娜自然要丰富一些。两个人一起被通知参加试用,而且结果很明确,只能留下一个。

莎拉上班时间从来都是一身T恤短裤的打扮,光脚踩一双凉拖鞋,也不顾电脑室的换鞋规定,还满不在乎地说:“在佛罗里达,广告公司的人都这样。”不管是在工作台上画图,还是在电脑前操作,只要活干得顺手,莎拉一高兴起来准把鞋踢飞。

与莎拉不同的是,莫娜第一次工作,多少有点拘谨,穿着也像她的为人一样——文静、雅致之外,带着少许灵气,她从来不通过怪发型、亮眼妆来标榜自己是搞艺术的,只是在小饰物上展示出不同于一般女孩的审美观点来。

有一天中午,电脑室忽然飘出腥臭味道。后来,大家发现窗台下面有嗦嗦的响声,原来那里放着一个黑色塑料袋,打开来一看,居然是一大袋海鲜。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莎拉身上,没想到她却说:“原来你们是在找这个。嗨,这可怪不得我,这里的海鲜一点都不新鲜,简直比佛罗里达的差远了。”

试用期才过了两个月,莎拉就被辞退。尽管她的设计方案比莫娜做得要好,但是老板不想因为留下这样一个不遵守办公室纪律的人,而得罪一大批其他员工。临走的时候,老板对莎拉说:“也许你更适合一个人在家里成立工作室,但要在大公司工作,你从一开始就应遵守纪律。”

获得团队的认可,就要遵守团队的纪律。一个团队,没有了纪律的约束,将失去凝聚力和发展的潜力,变成一盘散沙。纪律能使团队或者个人充满斗志,有条不紊地向成功迈进。而维护团队的利益,就要从遵守纪律开始。

对团队而言,团队精神永远都比任何东西重要。但团队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遵守纪律的习惯更是要培养。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被各种不同的纪律所束缚,纪律是社会的一种规范,有组织就要有纪律,在各种组织中放弃个人的不良习惯,被迫适应规范的行为标准,是为了保持公正的原则和维持良好的秩序。这也是一个组织正常运行,甚至发展的保证。对于一个组织而言,这个纪律就是适用于组织内的每个人的。

纪律是保持团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团队成员发挥最大潜力的基本保障。所以,纪律应该是根深蒂固的,它甚至比战斗的激烈程度和死亡的可怕性还要强烈。纪律已经不是一种约束和限制,而完全是一种自律,这种自律的原动力来自于团队高尚的价值观和远大的共同目标。因此,这种自律能使每一个职业人在团队中表现更优秀,更出类拔萃。

学会合作,单打独斗难以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