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心态好习惯好性格大全集
7680500000072

第72章 拥有好习惯,才有好事业(9)

“第三条忠告是:当你爬不上去时,别再费力去爬。”

然后鸟对猎人说:“该放我走了吧。”猎人依言将鸟放了。

这只鸟飞起落在树梢上,并向猎人大声喊道:“你真愚蠢。你放了我,但你并不知道我的嘴里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大珍珠。正是这颗珍珠使我这样聪明。”

这个猎人很想再捕获这只放飞的鸟,他跑到树跟前开始往上爬。但是当爬到一半的时候,他掉了下来并摔断了双腿。

鸟嘲笑他并向他喊道:“笨蛋!我刚才告诉你的忠告你全忘记了。我告诉你一旦做了一件事情就别后悔,而你却后悔放了我。我告诉你如果有人对你讲你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就别相信,但你却相信像我这样一只小鸟的嘴中会有一颗很大的宝贵珍珠。我告诉你如果你爬不上去时,就别强迫自己去爬,而你却追赶我并试图爬上这棵大树,还掉下去摔断了你的双腿。”

“这句箴言说的就是你,‘对聪明人来说,一次教训比蠢人受一百次鞭挞还深刻。’”

说完鸟就飞走了。

许多人都会和猎人犯一样的错误。往往在工作中犯了错误之后,并不是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行动提前做好准备,而是匆忙地继续将工作进行下去,想用完成另一件工作来掩盖或者弥补已经犯下的错,结果却反而是错上加错。

因此,你有必要学会听从别人的忠告,尤其是那些和你做同样工作,而又比你工作更久的人。这些忠告来自于工作经验的总结,以及失败的教训,为的就是避免下一次犯类似的错误。不要因为是别人的嘲讽就失去信心,即使别人的嘲讽有时也能帮助你更加认清错误的本来面目。

富兰克林小的时候,犯了一次令他一生难以忘记的错误。7岁的时候,他喜欢上了一只哨子,于是兴奋地跑进玩具店,把他所有的零钱放在柜台上,也不问价钱就把那只哨子买下来了。

然后回到家里,吹着哨子在整个屋子里转着,对刚买的这只哨子非常得意。可是等到他的哥哥姐姐发现他买哨子多付了钱之后,大家都来取笑他。而他正像他后来所说的,“懊恼地痛哭了一场”。

富兰克林在这个教训里得到的教训很简单。“当我长大以后,我见识到了许多人有类似的行为。”他说,“我相信,人类的苦难部分产生于他们对事物的价值做了错误的估计,也就是他们买哨子都付了太多的钱。”

正确的思考方法就是对错误的及时认识和修正,不要执迷不悟。能够及时改正错误,才不会越陷越深,离完成工作目标越来越远。

林肯诚恳地说过:“我相信自己决不至于老到不能说话时,仍能大言不惭。”随时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使他赢得了别人的尊敬和友善。当他在南北战争中对格兰特将军的挺进方向判断错误时,立刻写信说:“我现在想私下向你承认,你对了,我错了。”

的确,肯反省自己错误的人,才有自我超越的可能。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艾科卡励精图治,把克莱斯勒公司从颓势中解救了出来,创造了“反败为胜”的神话。分析家认为,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整个管理层痛定思痛,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坚忍不拔,共同努力所致。

当时,针对公司不景气状况,艾科卡发起了一场“反思周”活动。周末,500多名上层管理人员来到郊外,他们聚集在疗养所里,彻底地反省自己。疗养所清幽的环境可以让每个人都静下心来,彻底地思考所犯的错误。一位管理人员回忆说:“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强烈的不安,大家把公司的生意看得很重,希望自己能为公司的振兴效力,并为它自豪。”

“反思周”归来,公司又派出25名管理人员外出取经。学习人家如何增加企业凝聚力,提高职员素质的经验。同时,解雇一些不懂行、不称职的管理人员。这样做,意味着公司精简机构,避免了派系之间不协调。艾科卡本人意识到,自己对下属发指令性命令是不对的,他主动地下放特权。不到两年时间,艾科卡就使克莱斯勒公司走上了振兴之路。

肯定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如果没有错误,成功就在眼前。可是谁敢保证错误会远离自己,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呢?承认错误是一种人生智慧,但不能总在错误发生后再去寻找原因,更重要的是不能总在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

犯错误是给我们提高的机会。但如果重复地犯同一个错误,那不仅不能得到提高,反而会打击自信,甚至后退。错误不可能杜绝,但必须杜绝犯相同的错误,这样才会离目标更近,才能反败为胜。

4.专心致志,一次做好一件事

小李小时候兴趣非常广泛,唱歌、绘画、游泳、踢足球,都很喜好,但由于性格要强,他要求自己各项成绩都必须得第一才行。结果没能办到而心灰意冷。他的父亲知道后,把他叫到身边。父亲一粒一粒的朝漏斗里投玉米种子,让他双手在下面接着。父亲投了十几次,他的手中也就有了十几粒种子。后来,父亲一次朝漏斗里放一把玉米种子,结果一粒也没有掉下来。父亲笑着说:“这个漏斗就代表你,种子代表你要做的事情。种子太多了,都挤在一起下不来了。一个人同时做好多事,能都做好吗?”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往往像小李一样,急于求成、恨不得什么都能在短时间里做成功,结果却事与愿违,影响自己的自信心。就像一个人去烧水,一壶水烧到99度,他满以为差不多了,就撒手去烧另一壶水,待另一壶烧到99度时,他又去烧其他壶的水……烧到最后,他连一壶水也没有烧开。

问题就在于我们同时做许多事情,时常手忙脚乱,互相制擎,结果一件事也做不好。

坚持每天做好一件事,这就足够了。“贪多而失,贪少而得。”目标不能太多,如果精力顾不过来,可能一件事情都完成不了。

从平凡到优秀再到卓越,并不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你需要的只是每天做好一件事。

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一鸣惊人不好做,但一股劲能做到一件事。一下成为天才不可能,但每天做好一件事有可能。

任何人认识问题的提高,学识才干的进步,工作成绩的取得,良好习惯的形成,都有个持续努力、逐步积累的过程,常常是每天做好一件事的总和。任何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是做事情的大忌。即使你具有特殊的天赋,也无法一步登天;拼尽全力突击一番,同样难以手到擒来。所有的目标都必须通过一步一步地努力和一天一天地进步才能实现。有的人在某个阶段出现的突进、飞跃,其实是积以时日,能量聚积到临界程度后自然爆发的成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每天做好一件事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天天都有目标,时时都能努力,人人都可为之,仅此而言,已弥足珍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最初也许只有一点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于平时进步积累的多寡。

虽然每天只做好一件事,但每天都超越了昨天,用一种崭新代替一种陈旧,如此日有所进,月有所变,用心写好每天做的一件事的加号,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享受胜利的喜悦、达到理想的高峰。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天的这一件事,争取每天都在不浮躁也不懈怠地努力,每天都是那么热情而不狂热。可以说,成功往往不是看谁哪一阶段跑得最快,而是看谁前进的步伐更持久。

做到每天做好一件事并不容易,因为任何丝毫的进步都不会从天而降,都不能唾手可得,都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每天做好一件事,贵在每天,难在每天。“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要每天做好一件事,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目标,不因收获不大而心浮气躁,不为目标尚远而情疑动摇,而应具有持之以恒的韧劲;要顶得住压力,不因面临障碍而畏惧退缩,不为遇到挫折而垂头丧气,而应具有攻坚克难的勇气;还要抗得住干扰,不因灯红酒绿而分心走神,不为冷嘲热讽而犹豫停顿,不为外在的诱惑而迷惑,而应有专心致志的定力,安心做好眼前的这一件事,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每天做好一件事,需要每天都要具体设计,认真规划,既不能急躁,又不能糊弄,更不能作假,因为这不是做给别人看,也不是要跟人交换什么,而是严于律己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认真安排自己每天的工作计划,切实有效地确定一天中自己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一旦确定就切实执行!每天做好一件事情以后,别忘了激励自己:明天我也一样可以做好!

每天做好一件事,使每一个今天充实而又饱满。每天做好一件事,终将使一生厚重而充实。成功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5.关注细节,养成细心谨慎的工作习惯

人生由细节构成。事业由细节构筑,细节中往往包含着决定成败的因子。一个人如果能养成注重细节、谨慎细心的工作习惯,那他也就握住了成功的脉搏。

A小姐和B小姐都是某知名企业的公关员,因为最近老总有计划要裁员,A小姐和B小姐都在工作上较起了劲。一段时间后,公司决定为一个即将启动的项目举办个剪彩仪式,一切工作就都交给A小姐和B小姐负责,这也是对她们俩的一次变相的考验。剪彩仪式上,两人的表现都很精彩,不过最后老总还是在一个小细节上判定了两人的胜负。那天的仪式,原定由五位市里的领导剪彩。当五位领导被请上台后,老总发现台下还有一位相当级别的领导也来了,于是又把这位领导也请上台一同剪彩。A小姐急得眼泪差点掉下来:这可要出洋相了!关键时刻,B小姐却从手袋里又拿出一把剪刀递上去。六位领导喜气洋洋地剪完了彩,皆大欢喜。三天后,人事部下了一个通知:A小姐走人,B小姐升任公关经理。

A小姐和B小姐的成败,就系在了一个小小的细节上。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你把它处理好了,可能就会得到一份意外的惊喜。所以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细心谨慎的习惯,为未来的事业打基础。

米开朗基罗是人类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之一。但无论是雕刻还是绘画,他的速度都不是很快,因为他注重细节,对任何一处细小的线条、色调,他都要花费许多时间仔细琢磨、推敲、揣测,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天,友人拜访米开朗基罗,看见他正对着一个雕像发呆,似乎他自己也成了一座雕像。

“你的作品还没有完成吗?”朋友忍不住对米开朗基罗说。

“没有,还剩下最后的修饰!”

过了一段日子,友人再度拜访,看见他仍在修饰那尊雕像。

友人似乎有点不耐烦了,他说:“这么长时间了,看你的工作似乎没有什么进展,你每天都干什么了?”

米开朗基罗回答:“我一直在整修雕像,你不觉得它的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肌肉更有力了吗?”

友人说:“这些都只是一些小细节啊!”

米开朗基罗说:“不错!但是这些细节处理得不妥当,雕像就难以达到完美。”

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会影响一件事情的大局。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关注细节,就如同一个女子不能容许脸上沾染一点墨迹一样。

很多人对细节视若无睹,并堂而皇之地美其名曰:“不拘小节”;还有人把随便散漫偷偷改为“随和浪漫”。他们不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衣服脏兮兮、头发油腻腻;他们不关心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和资料,更不会想到报告中的标点符号是不是用对了……“这些都是小问题,没有什么大不了!”对细节无所谓的人总是这样想、这样做。

很早以前读过一篇文章,一家大公司招聘总经理秘书,应聘者中佳丽如云,不乏经验丰富的人,但最后选中的那个女孩的外表却不是应聘者中最出色的。原来放在考场门口地上的那把扫帚是主考官给应聘人出的第一道题,许多人都毫不犹豫地跨过扫帚,只有她弯下腰把扫帚扶起来靠墙放好。因此,她被录用了。

一个人的能力往往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细节来展现的,所以关注细节的人,就比较容易获得他人的良好印象,当然也就可以更顺利地走向成功。

1990年,沙桐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了。作为播音系的学生,沙桐很幸运地被分到中央电视台实习,他真希望自己能留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然而这谈何容易。到中央电视台实习的并不只他一个人。

北京广播学院到中央电视台相距20多公里,每天早晨,沙桐5点多起床,6点多第一批离开学校。在赶着往城里上班的人群中,他是其中一个。顶着星星最晚回去的,也是沙桐。

不久后,沙桐开始播体育新闻。

4月份的一天,录了像,沙桐晚上8点多才回到学院。忽然,沙桐想起一个字:镐。那个时候韩国下棋的小伙子李昌镐还不是很有名。“镐”有两个读音,一是“gao”一是“hao”。沙桐想,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就问师兄,这个字怎么读?师兄很果断地说:“李昌镐gao。李昌镐gao!”沙桐就念:“李昌镐gao……”

回到学院,沙桐琢磨这事儿。买饭的时候,跟同学研究,同学说,应该念“hao”!沙桐说,我觉得也应该念“hao”!回到宿舍查字典,做地名的时候应该念“hao”,没有注明做人名的时候应该念什么。他还是拿不准,又给一个老师打电话,老师给了他一个明确的回答:“念‘hao’。”

坏了,念错了,这怎么办?播音嘛,白字、别字、错字,一定要杜绝!上学的时候,都把一些播音员念白字、错字的经历当笑话讲呀。沙桐想,念错字让人当笑话讲也就罢了,正实习呢,出这么大一个错,这还得了!

饭也不吃了,就顶着大风往回赶。赶到电视台,已经是晚上9点50分了。他“蹬蹬蹬”跑到三层的播音室,把录像带取出来,找到播出员,把“gao”改成了“hao”,还不放心,一直看着播完,才放心地走了。

在电梯间,碰见了台长杨伟光。

电梯间里就两个人。沙桐知道这是杨伟光台长:“杨台长,您好。”

“啊,小伙子,这么晚才走?”

沙桐回答:“有一个字念错了,我回来改一下。”

杨台长说:“你住哪儿啊?”

“住广院。”

“啊,蛮辛苦的嘛。”

“没办法,念错了字,就要回来改。”

“好好好,小伙子工作蛮认真。”

到了大门口,杨台长上了专车,沙桐挤上了公共汽车。

最后,在中央电视台实习的五个男生中,只留下了沙桐一个人。

事无巨细都应竭尽全力,尽善尽美,如果一个人能够养成这样的习惯,一生一定可以过得充实,工作也一定会做得更出色!

6.学会变通,养成灵活机动的工作习惯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两种人,一种人是整天忙忙碌碌,你交代什么,他会做好什么,他们从不去想怎么干会更省事,这是“死干”。另一种人就是做事不一定按常理,但照样可以做得很漂亮,而且效率很高,这是“活干”。相比之下,前一种是“事倍功半”,而后一种人是“事半功倍”。

在现代社会的要求中,不能只是完成任务,而应该是高效率地完成,并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定会有更省时、省力的捷径。

马克·吐温小时候,有一天因为逃学被妈妈罚去刷围墙。围墙有30码长,而且比他的头顶还高。

他把刷子蘸上灰浆,刷了几下。刷过的部分和没刷的相比,就像一滴墨水掉在一个球场上。他灰心丧气地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