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心态好习惯好性格大全集
7680500000056

第56章 拥有好习惯,才有好人生(8)

如同储蓄一样,时间也可以积少成多。富兰克林曾说:“忽视当前一刹那的人,等于虚掷了他所有的一切。”人们常常以为,一天的时间并不算短,浪费上几分钟又何足道哉?但是,一天里能有多少个几分钟呢?你轻易放弃了眼前的几分钟,以后的那些几分钟大概也会有此下场。时间里面有数学,时间既是加法,又是减法。善于利用时间,积少成多,是加法;反之,看不起零星时间,随便弃之,丢一点少一点,就是减法了。人的一生亦然,既是加法,也是减法。对一个人的年龄来说,过一天,加一天,而对寿命来说,则是过一天,减一天。面对时间的减法,大可不必悲观,生活中正在流逝的分分秒秒固然瞬息即逝,但又是可以抓住的,因为它是现实的时间。俗话说:“滴水可以穿石”,这正是时间的加法在起作用。

在火车上,一个年轻小伙子一直不停地在写东西。坐在他旁边的中年男人很好奇,就凑过去看了看,原来他在给客户写短笺。这位中年男人对这个年轻人的行为很赏识,便称赞道:“小伙子,我注意到了,在这两个小时里,你一直在给客户写信。你是一个出色的业务员。”

小伙子抬头微笑地看着这个男人说:“是的,如果不是出差在火车上,现在正是我的上班时间,是我应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

中年男人对小伙子的这种敬业精神很感动,希望他能够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于是说:“我想聘请你到我公司来做事,尽管我知道你的老板肯定会很重视你,但是我提供给你的待遇绝对不会比他差。”中年男子充满期待地看着年轻人。

年轻人笑了笑,说:“我就是老板。”

由此可以看出,真正有志于成功的人是善于利用空闲时间的。

时间很少整块地出现,而事情却常常需要集中处理。人们很难在短暂的时间中做出并实行一个计划,即使你很紧凑地安排了日程,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等车、等飞机和等人的空闲时间。出现空闲时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浪费空白时间。有效地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吧!就像攒钱一样,一分一分地积累,到最后就会创造财富。

像故事中的年轻人一样,尽可能多地利用时间,在“闲暇”的时候工作和学习,其实这样并不难。等车的空档时间可以翻阅报纸和杂志,或者阅读短小的知识性文章;等人的时候可以和客户联系,扩展自己的关系网;甚至在上厕所的时候,也可以思考如何进一步开展自己的工作……总之,要利用这些零散的时间处理细小的环节,在“闲”的时候也不要“空”下来。

零星时间,它不像大块时间那样容易引起我们的重视,往往在不经心时就从我们身边溜走了。在开会时,在出差时,在工作时,在休息时,等等,都会有一些间隙时间。《三国志·魏书》中曾有“三余”之说,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均是可以利用的。因此,有人说,以分为单位计算时间的人,比以小时为单位计算时间的人,其时间要多出59倍。如果你是以小时计算时间,当然不在乎几分钟的时间,这些零星时间将被你视作无用的“零布头”,扫进垃圾堆。如果你是一个争分夺秒的人,这分分秒秒的时间就会被你派上用场,一天几十分钟,一年就是上万分钟,如果用之于阅读图书、杂志,可以看上几百万个字符,这是多么可观的一笔时间财富啊!

懂得零碎时间的价值是一回事,会不会巧妙地运用零碎时间又是一回事。利用零碎时间,就要掌握下面几点技巧。

1.嵌入式

即在空白的零碎时间里加进充实的内容。人们由某种活动转为另一种活动时,中间会留下一小段空白地带,如到某地出差时的乘车时间,会议开始前的片刻,找人谈话的等候时间等等。对这种零碎的空余时间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1849年,恩格斯从意大利的热那亚坐船去英国。一路上,船上的旅客大多数在无聊地饮酒作乐,消磨时光。恩格斯却一直待在甲板上,不时地往本子上记录太阳的位置、风向及海潮涨落的情况。原来,他利用乘船时机正在研究航海学。

2.并列式

即在同一时间里做两件事。例如做饭、散步、上下班的路上,都可以适当地一心两用。不少人在下厨房做饭时,仍能考虑工作问题,有的还准备好笔和纸,一边干活,一边构思,对工作有什么新的想法,马上就记录下来。

3.压缩式

即延长自己某次活动的时间,把零碎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使一项活动尽快转为另一项活动,免去很长的过渡时间。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道:“好些年总想找个比较长的完整时间写东西,可是总等不来,可以利用的时间也就轻易地滑溜过去了。如今一有时间就写,化零为整,许多零碎时间妥善地利用起来,不就是一个大整数?这笔账过去不会算,自己想想,真是蠢得可以。”

另外,善于运用零碎时间要做到随身“三带”:笔、本、书(或报)。这样一可以见缝插针地学习,二可以随时把一些新的思想记下来,三可以记录一下自己零碎时间的利用情况。据统计,能自觉地运用零碎时间的人只占3%~5%左右。你若能成为这3%~5%中的一分子,那么,你的事业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如果你能充分地利用好零散的时间,那么你就能更好地把握整段的时间了。当你在这些隐藏的、短暂的时间里做了别人放弃的事情,那么你就会比别人快了一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就是这样拉开的。

不少有成就的人,都是善用零星时间的高手,他们把大多数人毫不在意的点滴时间利用了起来,终于取得可观的收获。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雷曼曾向人们介绍:“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或不空抛剩余的那一点时间,即使只有五六分钟,充分利用,也一样可以有很大的成就。”

学会珍惜,培养好习惯来节省时间

时光是造物主赐给你的珍贵礼物,它新奇、亮丽,充满着各种机遇。日月逝矣,岁不我与。不要为了无用的念头就虚度年华;不要眼盯着时钟,企盼光阴飞逝;不要浪费时间,因为你的未来就在今天珍贵的时间里。

1.养成早起的习惯

早起有什么好处?请看看这些名言古语吧!

“一日之计在于晨。”(中国古谚)

“胜利的第一秘诀就是早起。”(美国总统威尔逊)

“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贵而贤明。”(富兰克林)

“早上赖床是在透支时间。如此昂贵的透支无可比拟。”(卡耐基)

“早晨损失一小时,须以终日来追偿。”(西洋谚语)

“古人言:‘以人之早起晚起但知家之兴衰。’故可说:‘早起乃家兴之标志,晚起乃家衰之因。’”(17世纪日本儒者贝原益轩)

“早起值千两。”(日本谚语)

“早起乃富贵之基。”(日本谚语)

“早晨的时间口衔黄金。”(日本谚语)

卡耐基讲过查尔斯·拉克曼从一文不名到担任佩普索·兰特公司的董事长,仅用了12年的时间。他引用拉克曼的话说:“我已记不清是从何时开始了,我已养成早上5点起床的习惯。因为清早最适于思考,我利用这段时间仔细筹划一天的计划,并按事情的轻重缓急预定处理的次序表。一般人大都无法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去处理,所以,要成为领导者你就得学会这一点,并且做到举重若轻。”

表示早起好处的话语,古今中外的例子不胜枚举。世上先贤伟人都异口同声地如此说,不啻对于养成早起习惯何其困难提出反证。

的确,早起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不过,一旦养成习惯之后,你将觉得舒适并且轻而易举。

科学发现:早晨是一日当中头脑最清晰、反应最敏锐的时段。这个时段是不是能够有意义度过,即决定人生充实与否。关于人生在此黄金时段的各项重要课题,有必要深入加以探讨。

工作繁忙的管理者,平日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下班之后还得接待客人或与同事交际,连晚上也甭想拥有自己的时间。

如果是这样,只有寄望于早上了。夜晚迟归,早上又要早起,此事固然令人难受,古人说,“早起三文得(早起有益)”。记住,起床之后也不要企图待在家里磨蹭,应该尽早出门上班才好。反正待在家里也是心浮气躁定不下来,何不趁早出门以便搭乘有座位可坐的早班电车。如此一来可避免与人挤车摇摇晃晃上班,又有防止精力损失的好处,心情也会舒畅起来。

早晨5点半起床,6点过后就出门的话,即使车程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7点半左右也已经能够坐在办公室位子上,一边气定神闲喝杯咖啡,一边整暇以待上班时间的到来。

因为早晨的头脑比晚上清晰,所以工作效率自然也比晚上更高。无论阅读公文或者整理有关资料,无不得心应手。为人上司者可以趁这个时候安排工作程序,以便上班之后立即下达指令。即使为人属下者也可以站在办公桌前,以愉快的表情向晚来的上司说声早安。一言以蔽之,开始上班前的时刻里,人的脑筋反应敏锐,效率也非常高。

有人说过,人的头脑在起床后3个小时之内处于“全速”运转期。

很多人都知道人们总是在早晨去英语会话学校学习英语,这是为什么呢?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一般人总以为忙碌的人实在很难抽空到学校从事进修,然而只要仔细寻找,早上开课的学校仍然很多。一旦报名上课之后,即使觉得难受也会勉强早起。个人英语会话能力因此随之提升,对于自己的工作也自信起来。

夜里人的体温下降,起床之后开始回升。由于体温升高的时候头脑的活动跟着活跃起来,因此配合这种情况采取行动才是理想之道。注意一下你周围晚睡型的人和早起型的人,想必你能发现两者之间的工作效率存在显著的差别。这就是说,如果你想成功,最好让自己从猫头鹰型转向百灵鸟型。晚上尽早就寝,有益翌日早起,此事自不待言。

2.准时出门早安排

卡耐基讲过这样一段经历:有一位朋友总是忘事儿,可一到门口就想起来了。所以她总是不停地回去给孩子拿吃的,她的日历,以及需要送去洗的衣服等等。当然,她也就经常迟到。

你之所以迟到,原因就在于你在临出门时常常忘记要做某件事。你总是在要走的时候才想起这一天需要些什么。毫无疑问,这样丢三落四自然给这一天造成恶性循环,结果是什么也干不好。以下是安排好顺利出发的方法:

首先,必须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

一是头天晚上就把你的衣服放好。如果你的衣橱井井有条的话,这很简单,很容易就能做到。不要把需要洗,需要补,或者需要熨的衣服挂起来。有必要的话,鞋最好在穿过之后,刷干净了再放到柜子里去。

二是将早餐桌摆放好。

三是把钱包和公文包收拾好了放在大衣柜旁顺手可取的地方。

四是设一个固定放钥匙的地方,不要一到临走的时候就找钥匙。

五是每天早晨事先考虑一下今天该做些什么。把每件事所要花的时间加起来,在这个时间上再加上旅行时间,此外,还要加上15到20分钟以防交通堵塞或突发事件,这样可以帮助你准确算出要花多长时间你能够准时出门。

六是忽略该忽略的。假如特别早,又要马上出发,尤其对于那些需要别人帮忙才能收拾停当的人来说,干脆就别考虑大衣、围巾、手套、帽子、钱包、公文包、钥匙、交通费,等等。

其次,起床时应该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使用音乐“叫醒你”。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能否在愉快中醒过来,对这一天的工作有决定性的影响。不过,这个世界就有很多“害怕早晨”的人。别说是在愉快的气氛中醒过来,就是闹钟响了几十遍,他仍然躺在床上。对这些人来说,早起就变成了一项苦差事。

有许多好办法可以使你在愉快的气氛中起床。譬如,利用录音机录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只要在床头放置一部录音机,按下定时开关,到了起床时间,音乐播放出来,你就能在朦胧的梦境中听到音乐,很自然地清醒过来,起来后的心情也非常愉快。如果你是古典音乐迷,就录一首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当激昂的乐声响起来时,你的睡意立刻会飞到九霄云外去了。此种方法,也可当成睡眠学习法使用。例如,学法律的人,可录一段法律的资料;学外语的人,则可录一段外语教学的课程等。在参加资格考试时,若用这种方式,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件事:在早晨的被窝中考虑“今日要做的事”。从醒来到离家出门这段时间里可以说是一天中最忙乱的时段。除非特别早起,否则的话很难从容地度过这一段时间。善于利用时间的管理者一般把早晨的这一段时间,分割成两段使用,即从睡醒到掀开棉被下床为第一个阶段,洗漱吃早点到走出家门为第二个阶段。

之所以要区分,是因为想用它们解决不同的问题。第一段是从睡醒到掀开被子下床的时间。善用时间者醒来后并不是立刻就下床,而是在棉被里考虑当天预定要做的工作程序,甚至思索及处理悬案,等有了头绪时再下床。其每一天的行动,几乎都是在床上决定的。这种做法,有两个好处:一是寝室里没有妨碍思考的声音,可以使人宁静而沉着地思考。二是在被窝里躺卧时,因为姿势不受拘束,很容易产生构想。逢到工作方面受阻而一筹莫展时,不妨在被窝里想一想,往往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许多有主见的管理者认为:与其赖在被窝里,不如干脆下床。这样不但能使头脑清醒,思路也会比较敏捷。如果你属于这一类型,那就干脆爬起来吧!

第三件事:在早晨的“杂用时间”里,跟孩子联络感情。从起床到走出家门的这一段时间,称为“杂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必须尽快地洗漱吃早餐。尤其对忙碌的管理者来说,稍微磨蹭,可能连早点也来不及吃。不仅要尽快地做完杂事,同时还得跟平常很少见面的孩子联络感情。不过,并没有必要为这件事特别花费时间,只不过是一面穿衣服、漱洗或者吃早点,一面跟孩子说话。像漱洗、换衣服等动作,可以自行地延长或缩短,只要留心的话,可以尽量地节省时间。如此,就可以把多出来的时间,用于有意义的工作方面。

再就是,起床后要从容不迫,不要慌慌张张,一起身就把床整理好。

使用录音电话来鉴别早晨打来的电话,这样你就不必被那些可以晚些时候打来的电话所困扰了。

避免洗澡时间的冲突。给家里的人安排好不同的洗澡时间。晚上洗澡也可以减少早上洗澡的冲突。

一旦开始了某项工作就要一直做下去,不要一切都准备好了还转来转去。如果要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带上你的茶杯,这样走的时候也都收拾好了。

出门之前先打电话核实一下你的约会,同时也打听一下你要见面的人是否也很准时。不要以为别人会和你一样井井有条。

如果你实在忙得抽不开身,问问自己“现在我怎样才能脱身呢?有什么事可以等等再做吗”。

3.下班后的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