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7680300000069

第69章 幼学琼林(12)

拔去一丁,谓除一害;又生一秦,是增一仇。

戒轻言,曰恐属垣有耳;戒轻敌,曰无谓秦无人。

同恶相帮,谓之助桀为虐;贪心无厌,谓之得陇望蜀。

当知器满则倾;须知物极必反。

【译文】

死板教条不懂得随机应变,这叫“徒读父书”(就是像那战国人赵括只懂得背诵父亲的兵书却没有父亲打仗的真本领);自以为聪明不听他人意见而坚持自己的愚蠢看法,这叫“徒执己见”。

不高明的意见叫“肤见”(意思是如皮肤一般浅薄的意见);方言俗语叫“俚语”(就是鄙俗的语言)。

能认清时代局势,知道什么是成就事业的关键的人,才算杰出人才;看不清事情的先兆和发展趋势的人,不能算是聪明有智慧的人。

乡村农夫往往不认识一个字;愚笨的人难道没有一个意见可用?

“拔去一丁”这个成语,是说除掉一个坏人;“又生一秦”这个成语,是说又增加一个仇人。

警告他人不要随便乱说话,就说恐怕隔壁有人偷听;警告他人不要轻视敌人,就说你不要认为秦国没有能人。

恶人相互帮助叫做“助桀为虐”,意思是好比帮助夏朝暴君桀那样的坏蛋干坏事;贪心总不满足叫做“得陇望蜀”(意思是像东汉光武帝刘秀那样刚夺取汉中地区又想得到四川)。

应当知道:欹器这种器具装满水就会倾倒,人若自满骄傲必会失败;事物发展到极限,一定会向相反方向转变。

喜嬉戏名为好弄;好笑谑谓之诙谐。谗口交加,市中可信有虎;众奸鼓衅,聚蚊可以成雷。

萋菲成锦,谓谮人之酿祸;含沙射影,言鬼蜮之害人。

针砭所以治病;鸩毒必至杀人。

李义府阴柔害物,人谓之笑里藏刀;李林甫奸诡谄人,世谓之口蜜腹剑。

代人作事曰代庖;与人设谋曰借箸。

见事极真曰明若观火;对敌易胜曰势若摧枯。

汉武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廉颇先国难而后私仇。

【译文】

喜欢游戏玩耍叫做“好弄”;喜欢开玩笑恶作剧叫做“诙谐”。

喜欢搬弄是非的人,接二连二地对同一件事情说谎,会使人相信热闹的集市上出现了老虎;数量众多的奸诈小人,一起惹是生非造谣中伤,就像一大群蚊子聚在一起那声音也变得如此雷声。

就像众多的花纹彩色可以集成锦的图案,奸人的不断说坏话也会酿成大祸;含着沙子喷射人的影子使人得病,这是“蜮”这种水中鬼怪害人的手段。

用砭石作针刺人的穴位,这是治病的方法;用鸩鸟的羽毛泡酒,人喝了必死无疑。

唐代大臣李义府外表柔顺温和却总是暗中害人,人们说他“笑里藏刀”;唐朝宰相李林甫奸诈无比,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人们说他“口蜜腹剑”。

代替别人做事叫“代疱”;给别人策算事情出计谋叫“借箸”。

对事情的真相了解得极其清楚,叫“明若观火”;轻而易举地打败敌人,叫“势如摧枯”,就是好像拉断一根枯树枝一般容易。

汉武帝刘彻内心欲望极多而表面上又装模作样,施行一些宽厚人道的政策;战国赵国大将廉颇在和大臣蔺相如闹意见时能够先考虑国家利益然后才考虑个人恩怨。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宋太祖之语;一统之世,真是胡越一家,唐太宗之时。

至若暴秦以吕易嬴,是嬴亡于庄襄之手;弱晋以牛易马,是马灭于怀愍之时。

中宗亲为点筹于韦后,秽播千秋;明皇赐洗儿钱于贵妃,臭遗万代。

非类相从,不如鹑鹊;父子同牝,谓之聚麀。

以下淫上谓之烝,野合奸伦谓之乱。

从来淑慝殊途,惟在后人法戒;斯世清浊异品,全赖吾辈激扬。

【译文】

自己的床铺旁边,哪能容忍别人在那里呼呼大睡?这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侵略南唐找借口时说的话;天下统一太平盛世,南方的越人和北方的胡人亲如一家,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的盛况。

至于说,在那暴虐的秦国时,大商人吕不韦把自己已经怀孕的小妻献给秦庄襄王嬴异人,生下后来的秦始皇嬴政,这是以吕姓换了嬴姓,嬴家的秦国事实上在庄襄王手中就已灭亡;弱小的晋朝时,皇族中的恭王司马觐的妻子与小吏牛金私通而生下后来的晋元帝司马睿,这是以牛换“马”,这司马氏的天下事实上早在晋怀帝司马炽和晋愍帝司马邺被前赵匈奴人掳去时就已灭亡了。

唐中宗李显的妻子韦皇后与武三思通奸,李显却在韦皇后与武三思赌博时亲自为两人点筹码,这污秽的丑行传名千年;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玉环与安禄山通奸,杨玉环故意把安禄山收为干儿子以方便来往,李隆基反而笑嘻嘻地赏给杨玉环“洗儿钱”,名声之臭真足可传万代。

不是自己的配偶而在一起鬼混,这种人的道德还比不上鹌鹑和喜鹊;父亲和儿子共同与一个女人通奸,这叫“聚麀”(意思是好比几头雄鹿与一头雌鹿交配)。

辈分低的人与辈分高的人通奸,这叫“烝”;不看对象甚至连自己的亲族女子也胡乱奸淫,这叫“乱”。

先前的人们有善有恶各不相同,只在后人辨清,将善人做榜样而用恶人作教训;今天的社会有清白的人也有污浊的人,品类各有差异,全靠我们抨击污浊者而表扬清白者。

休休莫莫,禁止之词;衮衮匆匆,仓皇之义。

暂为寄足,有似鹪鹩一枝;巧于营身,还似狡兔三窟。

放枭囚凤,虐仁纵暴,奚为!用蚓投鱼,得重弃轻,应尔。

爝火虽无大明之耀,铅刀竟有一割之能。

淮南一老不就聘,高尚可钦;鲁国两生不肯行,清操足式。

一株竹,先兆应举皆荣;两尾牛,预识行兵有失。

【译文】

“休休”和“莫莫”,都是表示不准去干某件事的词语;“衮衮”和“匆匆”,都是表示慌忙不安的意思。

暂时逗留,就像鹪鹩这种小鸟只需一根小树枝就可以安身;善于为自己的前途打算,就像狡猾的兔子有三个窝洞。

把枭这样的恶鸟放跑而把吉祥的神鸟凤凰关起来,虐待仁慈的人而放纵残暴的人,想干什么!用蚯蚓作诱饵钓鱼,得到的东西贵重而丢掉的东西轻贱,应当这样。

一点点火光虽然没有太阳那样的光芒,但铅做的刀子到底还有切割一次的功能。

汉代淮南老人应曜不肯接受皇帝的招请去做官,这种高尚的行为值得敬佩;汉朝初年鲁国有两个儒生不肯跟随叔孙通去给皇帝刘邦制订礼仪,这种清高的节操可做榜样。

宋人王君炳两个儿子一同去参加进士考试,他梦见有人拿一株竹子来给他种,释梦的人说“竹”字是两个“个”字,这是两个儿子都将考中的兆头;唐人黄巢将要出兵打仗时梦见一头两尾牛,释梦的人说“牛有两尾”是“失”字,这是将要打败仗的预兆。

乐羊子功绩未成,谤书满箧;郭林宗声名最重,谒剌盈车。

黠狗行凶,难免杲卿之骂;鸩媒肆毒,已生屈子之悲。

人有一天,我有二天,便见大恩之爱戴;河润百里,海润千里,乃为渥泽之沾濡。

退我一步行,固云安乐法;道人三个好,尤见喜欢缘。

藉一叶之浓阴,可资覆荫;扩万间之巨庇,尽属帡幪。

擿三折,编三绝,书三灭,好学十分;眼中泪,心中事,意中人,相思一样。

【译文】

战国魏国大将乐羊子奉命攻打中山国,还没立功,魏国国君接到的说乐羊子坏话的奏章就已有一满箱;汉代名士郭泰字林宗,他的名声最响,要求见他的人的名刺足有一满车。

唐朝叛将安禄山行凶作恶,颜杲卿被他俘虏后臭骂他为“黠狗”;战国屈原因为奸人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并搅乱国家,就像鸩鸟凭着它的有毒羽毛来逞凶,因而生出无限悲伤。

别人只有一个天而我有两个天,这话是感激别人对自己有大恩大德;黄河的水可浸润百里远,大海的水可浸润千里远,这话是表示沾了别人的光得到别人的恩惠。

做什么事都退让一步,这当然是可得平安快乐的法子;见人就说三个“好”,这更是招人喜欢的手段。

只要借得一片叶子的覆盖,就可以叶荫底下乘凉,这是请求别人帮助的话;建造万间大厦,全都摆上床铺帐子让穷人去住,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愿望。

思考问题常抓头皮连束发的簪子都抓断多次,连结书简的牛皮被翻断多次,书简上的字迹磨损漶灭了多次,这都是形容学习十分勤奋;眼中流的泪,心中想的事,意中恋的人,都是指男女相思这一码事。

饮食

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羹藜含糗,难语太牢之滋。

御食曰珍馐,白米曰玉粒。

好酒曰青州从事;次酒曰平原督邮。

鲁酒茅柴,皆为薄酒;龙团雀舌,尽是香茗。

待人礼衰曰醴酒不设;款客甚薄曰脱粟相留。

竹叶青,状元红,俱为美酒;葡萄绿,珍珠红,悉是香醪。

五斗解酲,刘伶独溺于酒;两腋生风,卢仝偏嗜乎茶。

茶曰酪奴,又曰瑞草;米曰白粲,又曰长腰。

太羹玄酒,亦可荐馨;尘饭涂羹,焉能充饥。

酒系杜康所造;腐乃淮南所为。

僧谓鱼曰水梭花,谓鸡曰穿篱菜。

【译文】

香甜肥美的食物,被称为使肠胃腐烂的毒药;经常用野菜和干粮充饥的人,是难以和他谈论“太牢”这种丰盛酒席的美味的。

皇帝的食物叫“珍馐”(意思是最珍贵的食品);白米又称“玉粒”,好酒称为“青州从事”;劣等酒称为“平原督邮”。这两个名称出于晋朝恒温对酒的比喻。

“鲁酒”和“茅柴”,都是味淡质差的薄酒名称;“龙团”和“雀舌”,全是著名香茶的名称。

对待客人的礼节怠慢不周,这叫“醴酒不设”(意思是就像汉代楚王刘戊忘记为门客穆生准备常用的甜酒一样);自谦说待客的食物差劲,就说“脱粟相留”(意思是只有点仅仅脱掉皮的糙米做饭招待)。

“竹叶青”、“状元红”,都是美酒名称;“葡萄绿”、“珍珠红”,也全是香醇的名酒。

晋人刘伶极爱喝酒,自己说一次要喝一石,喝五斗只能解释酒渴;唐人卢仝嗜好饮茶,自己说一连喝上六七碗,两腋之下凉爽得像生出风来。

茶别名“酪奴”,又叫“瑞草”;白米别名“白粲”,又叫“长腰”。

用作祭祀用的肉汁和清水,也可以当成香美食物献给祖先神灵;小孩子玩耍用泥土做饭菜,可这些怎能充饥?

酒是上古时的杜康首先造成;豆腐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

按教规不准杀生吃肉的和尚们,耍滑头把鱼称为“水梭花”,把鸡称为“穿篱菜”来自欺欺人。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去火抽薪。

羔酒自劳,田家之乐;含哺鼓腹,盛世之风。

人贪食,曰徒啜;食不敬,曰嗟来食。

多食不厌,谓之饕餮之徒;见食垂涎,谓有欲炙之色。

未获同食曰向隅;谢人赐食曰饱德。

安步可以当车,晚食可以当肉。

饮食贫难,曰半菽不饱;厚恩图报,曰每饭不忘。

谢扰人,曰兵厨之扰;谦待薄,曰草具之设。

白饭青刍,待仆马之厚;炊金爨玉,谢款客之隆。

【译文】

看着深水里的鱼而咽口水,不如赶快回家去织张渔网;不断舀起滚水以制止沸腾,不如把火弄灭,把灶里的柴拿掉。

杀羊酿酒来慰劳自己,这是农民的快乐;人们肚子吃得胀鼓鼓,嘴里还含着饭菜,这是太平社会里的现象。

人贪吃,叫“徒啜”(意思是只知道吃与喝);带侮辱性的食物,叫“嗟来食”(意思是就像古代齐国人黔敖拿着食物在路上叫那些饥饿的人说“喂,来吃”那样的食物)。

吃得多而且总不满足的人,叫“饕餮之徒”(意思是像传说中最贪吃的晋兽饕餮一样的人);见到食物流口水,叫“欲炙之色”(就是看到烤肉很想吃的那种神色)。

不得与大家一起吃,叫“向隅”(就是面向墙壁呆坐之意);感谢他人给东西吃,就说“饱德”(意思是饱尝了对方的恩德)。

慢慢散步等于坐车,因为不觉得累;晚些吃饭没肉也像有肉,因为肚饿便觉得好吃。

贫穷困难缺少食物,叫“半菽不饱”(意思是用豆子掺一半野菜的饭食都还吃不饱);感谢别人的恩德打算报答,叫“每饭不忘”(意思是每到吃饭就想到这是别人的恩惠)。

客人感谢主人的招待,就说这回叨扰你的酒厨了;主人自谦待客的酒食不丰盛,就说只有些粗劣东西摆出来。

招待客人的仆人和马匹,有白米饭和青草就够丰厚了;感谢主人的隆重接待,就说主人烹制金玉一般名贵的美味来款待客人。

家贫待客,但知抹月披风;冬月邀宾,乃曰敲冰煮茗。

君侧元臣,若作酒醴之曲蘖;朝中冢宰,若作和羹之盐梅。

宰肉甚均,陈平见重于父老;霡釜示尽,邱嫂心厌乎汉高。

毕卓为吏部而盗酒,逸兴太豪;越王爱士卒而投醪,战气百倍。

征羹吹齑,谓人惩前警后;酒囊饭袋,谓人少学多餐。

隐逸之士,漱石枕流;沉湎之夫,藉糟枕曲。

昏庸桀纣,胡为酒池肉林;苦学仲淹,唯有断齑画粥。

【译文】

家中贫穷的文人雅士,只有清风明月招待客人;冬天邀请客人来家,就说敲下冰块煮出香茶等候光监。

国君身边的辅佐大臣,作用就像酿酒用的酒曲和作甜酒的酒母;朝廷中的宰相协调百官处理政事,作用就像烹调羹菜所用的盐和梅子。

汉人陈平年轻时在社日给大家分肉分得非常公平均匀,乡中父老因此很看重他;汉高祖刘邦年轻时有一次带着朋友去他大嫂家吃饭,他大嫂讨厌他,故意用勺子把饭菜锅刮得当当响表示没有了。

晋人毕卓任着吏部郎的官却在半夜去偷邻居的酒喝,这雅兴未免豪放得过分了;春秋时越王勾践带兵攻打吴国时,把别人送的美酒倒入河中让全军将士喝河水,说与将士们同享美酒,受到感动的士兵们顿时勇气百倍。

被热汤烫嘴后吃冷菜时也要吹一下,这话是比喻用先前的经验教训警戒后来的行为;装酒装饭的袋子,这是称呼那些不学习又没本领光懂吃喝的人。

隐居山林的雅士,爱说什么用石子漱口用流水当枕头的雅话;爱酒如命的人,借酒糟为床铺用酒曲作枕头。

昏庸残暴的夏桀和商纣王,为什么要造大池装酒把肉挂满树林?宋人范仲淹早年求学十分贫苦,每天煮一锅粥划分成四块,早晚每餐切几根韭菜就着吃两块。

钟阜山庄赤米,隐士加餐;邯郸旅邸黄粱,仙人入梦。

小儿盗禾亩,孔琇之按罪何妨;逸马犯麦田,曹孟德自刑乃尔。

易秕以谷,邹候为民庶之意拳拳;煮豆燃萁,子建悟兄弟之情切切。

狄山之肉,旋割旋生;青田之壶,愈倾愈溢。

我爱鹅儿黄似酒,雅可怡情;人言雀子软于绵,最堪适口。

【译文】

南朝隐士周甬在钟阜山中隐居,饱餐他的红米饭;唐人卢生在邯郸旅店里枕着仙人吕翁给的一个枕头做好梦,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醒来时店家煮的黄米饭还没熟。

北齐时有十岁小孩偷稻谷,县令孔琇之依法治罪,这有什么不妥?三国时曹操发布命令不准军队踩麦田,他自己的马受惊踩了麦田,就割下头发代替斩首,严格到这种程度。

春秋时邹穆公用谷子去换老百姓的秕糠,那种为百姓着想的意思真是十分恳切;三国人曹植字子建,他作的《七步诗》用烧豆秸煮豆子作比喻,想要使他哥哥曹丕感悟到兄弟深情而不再害他。

《山海经》说狄山有一种视肉,边割掉边生长;《古今注》说青田有一种仙果,用它的核作酒壶,装水成酒,而且越倒越满出来。

我喜爱那色如黄酒的小鹅,可以陶冶性情;有人说小雀儿的肉比棉花还软,最是好吃。

多才之士,谢茶而赠我好歌;好事之徒,载酒而问人奇字。

挹东海以为醴,庶畅高怀;折琼枝以为馐,可舒雅志。

云子饭可入杜句;月儿羹见重柳文。

烧鹅而恣朵颐,且愿鹅生四掌;炮鳖而充嗜欲,还思鳖著两裙。

种秫不种秔,陶公若以酒为命;窑粟不窑宝,任氏则以食为天。

红苋紫茄,种满吴兴之圃;绿葵翠薤,殖盈钟阜之区。

【译文】

唐人卢仝是多才之人,为感谢孟谏议送他好茶叶而写了一首好诗回赠;汉人扬雄博学而家穷,喜欢喝酒,常有那些喜欢找事干的人用车运酒去向他请教认不得的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