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教给孩子的人生第一堂课:男孩篇
7647800000006

第6章 给男孩钱财,不如教理财(1)

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想让儿子拥有一个富足的未来,父母就必须教给他生财的本领,这才是一把打开财富大门的金钥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他掌握理财的方法,懂得赚钱的诀窍,远比一笔遗产更珍贵!

想花钱,自己挣

在生活中,经常从父母那里听到这样的感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孩子。”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一句话,只要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于是,很多男孩成为家庭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在生活上,父母“包办代替——包揽男孩衣、食、住、行,怕男孩脏着、累着,而不让他们参与家务劳动。这种“包办代替”从横向涉及男孩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纵向一直延伸到男孩成人。因此就出现了三四岁的男孩不能自己穿衣吃饭,五六岁的男孩不能自己系纽扣和鞋带,十几岁的男孩不能自己整理内务的现象。

我们再来看看连续两年排名财富500强全球第一的沃尔玛公司,每天都创造着巨大的财富,拥有这家公司的沃尔顿家族则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公司董事长山姆·沃尔顿自身的简朴以及对子女的“勤俭”教育则与其所拥有的巨额财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在沃尔顿的家庭里,老沃尔顿不给孩子们零花钱,孩子们的零花钱都是他们自己挣的。

沃尔顿的4个孩子稍稍长大之后,就都开始帮父亲干活了。他们经常在商店擦地板,修补漏雨的房顶,夜间帮助卸车。沃尔顿付给他们的工钱同工人们一样多。罗布森作为沃尔顿家4个孩子的老大,刚成年就考取了驾驶执照,接着就在夜间向各个零售点运送商品。罗布森·沃尔顿如今回忆说,父亲让他们将部分收入变成商店的股份,商店事业兴旺起来以后,孩子们的微薄投资就变成了不小的初级资本。大学毕业时,罗布森已经能用自己的钱买了一栋房子,并给房子配备了豪华的家具。

不仅是沃尔顿家庭,在不少发达国家的家庭,家长给孩子零花钱时,要求也是非常“刻薄”的。例如,在犹太人的家庭里,他们会在孩子5岁的时候就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并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自己的零花钱,同时他们也非常重视对孩子的财商教育,让孩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同样,在中国的家庭,也不缺口号。“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意义绝不逊色于外国的“要花钱,自己挣”。但是,中国的父母们缺乏外国父母的勇气去实施这些口号。

当前,有很多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经济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且不说经济宽裕的家庭,就连经济拮据的家庭,家长也要勒紧腰带,甚至东挪西借来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和欲望,以适应互相攀比的消费风气。对孩子的零用钱普遍表现“大方”,随要随给。孩子上街一两站地也要乘车,甚至发展到一些学生上下学“打的”、花钱雇人值日、做作业等。这些孩子一旦长大后,便无法立足于社会,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孩子自己。因此,家长要改变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

小豪生活在一个五口之家,爷爷奶奶和他们同住。从小到大,小豪就是生活在四个大人的怀抱里,不受一点委屈。在平时的零用钱方面,爸爸妈妈把权力给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就这么一个孙子,格外地疼爱,小豪每次要零用钱,他们总是额外地多给一些,而且平时花钱他们也很少问孩子钱花到哪儿去了!总之,用小豪向同学吹嘘的话讲:“我们家的钱,我要用多少就是多少,伸手就来!”

有一段时间,小豪不断地向爷爷奶奶要零用钱,这引起了爸爸妈妈的警觉。有一天,吃过晚饭,等到小豪写完作业,爸爸开始找小豪谈心。

“儿子,爸爸最近发现你零用钱用得特别快,爸爸觉得这样非常不好,太浪费了!从今天开始,我们来订个协议你看行吗?”爸爸严肃地说道。

“什么协议啊?”小豪不解地问道。

“就是你的零用钱自己挣,家里平时的拿报,拿牛奶等活儿你包了,我们每周给你一定的报酬就当做零用钱,你看行吗?”爸爸解释道。

“那好!我同意!但是这个报酬怎么算呢?”小豪机灵地问爸爸。

爸爸说道:“就按拿一次报纸或牛奶5角钱吧!一周给你结一次!行吗?”

“OK!”小豪愉快地答应了。

我们常说:对富孩子的教育,要比对穷孩子的教育难得多。因为这些孩子从小生长在黄金窝里,他们并不理解金钱来之不易……今天,我们的孩子大多衣食无忧,要什么有什么,根本没有机会体验赚钱的辛苦,所以就会大手大脚地花钱,觉得钱得之容易,伸手就来。作为父母,我们更应从小对孩子进行正确的金钱教育,告诉他们:要花钱,自己挣。这也是父母要教给孩子的第一个“理财之道”。

第一,帮男孩发现挣钱的机会。

很多父母可能会想,家里并不缺少这点钱,我才不会让孩子去做一些诸如捡饮料瓶这样“没面子”的工作。持有此类想法的父母需要反省了,难道教育一个孩子从小热爱劳动,懂得用自己的付出去换取收获,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吗?

第二,灌输“想花钱,自己挣”的思想意识。

“想花钱,自己挣”,做父母的必须对男孩从小就灌输这种思想。这样不仅能够让男孩了解经济独立的重要性,而且还会使他的心理更早地成熟起来。比如可以让男孩帮你做一些倒垃圾、扫地、擦桌子这些可以挣到钱的力所能及的活。

零花钱要尊重所有权,干涉使用权

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孩子是幸福的,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他们生活在电脑、网络、牛仔裤、麦当劳的时尚潮流之中。在男孩的手中,不仅有平时的零花钱、春节的压岁钱,就连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乃至做家务都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金钱奖赏,钱的数额越来越大。然而,对还没有具备成熟的金钱意识和理财能力却具有超强的消费欲望的小男孩来说,拥有太多金钱是一件危险的事。如果不给这些男孩以恰当的引导,培养他们的理财能力,很容易使他们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

因此,孩子的零花钱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家长的头疼问题。因为零花钱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孩子通过“购买”这种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可以养成独立生活能力;但是如果给得太早、太多或者不能正确引导孩子使用零花钱,都会带来不良后果。怎么办才好呢?下面这位妈妈的故事会给您一些启示:

从儿子上小学时起我就刻意培养他的理财习惯,每个星期我都会给他10元钱的零花钱,这些钱包括他购买文具的费用。每次拿到钱之后,他都是欢呼雀跃,可是还不到3天,他一个星期的零花钱就花完了。

剩下的两天,就处于没有零花钱花的日子里。有的时候,因为没有铅笔用,在写作业的时候不得不向同桌借铅笔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我知道儿子花钱缺乏计划性。

为了改变儿子的这种习惯,我便让他学会对自己的零花钱记账。每一笔花销,都要清楚地记录下来。这样他就能够更好地知道,自己的钱是怎么用出去的,还能够查出自己的哪些钱是必须花的,哪些钱是不需要花的,从而做到合理消费。儿子坚持了一个月之后,终于能够很好地分配自己每天的零花钱了,甚至有时候还能有一些节余。

由此可见,理财高手是从小培养出来的,如果你不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就会形成不健康的理财观念——“我家里有的是钱,因此,我从不考虑我喜欢的东西的价格”“钱花完了可以向别人借”“钱就是用来花的,存钱没有用”……

《富爸爸,穷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曾表述过这样一个令家长担心的观点:“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会有其他人代你来教他。如果要让银行、债主、警方,甚至骗子来进行这项教育,这恐怕不会是项愉快的经验。”因此,家长们不要把给孩子零用钱当例行公事,而要明白教导孩子如何消费,如何管理手上金钱,并赋予他们理财的责任才是重点。

培养孩子有计划地消费,首先就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钱都是怎么花的,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哪些花得有价值,哪些花得没有价值,让男孩在心底有一个衡量的标准。

在培养男孩有计划的消费中,父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给孩子零花钱要有节制。

在给孩子零花钱方面,父母一定要有所节制,把钱的数额控制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围之内。一般来说,零花钱的数额并没有一个定数,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日常消费来预算。这些开支大多包括买零食、午餐、车费、购买学习必需品的费用。除此之外,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些额外的钱,也就是说,给孩子的钱,要比预算宽裕一些。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存储创造可能性。

第二,教会孩子有计划地消费。

这需要从孩子开始接触钱,有自己的零用钱开始。越早让孩子学会理性地花钱,也就能够越早让孩子有效理财,对孩子将来的理财能力大有好处,可以让孩子学会做金钱的主人。

正确引导男孩的攀比心理

现今,很多孩子的攀比心越来越严重,比谁家里有钱,比谁的父母职位高,比谁零花钱多,比谁的电脑技术高,比谁网友多,等等。

任何事情都是有度的,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事情就会向反面发展。同样攀比如果超过一定的度,就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过度攀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危害:

首先,攀比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把兴趣点集中在自己正在攀比的东西或事情上,这样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其次,在和别人比较时,比不过他人就会心里不高兴、羡慕别人,甚至产生嫉妒心理。

再次,盲目的攀比往往来自于虚荣心,虚荣心是自尊心过度的表现,过分自尊的孩子容易产生虚荣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孩子对面子更在乎,虚荣心也更严重。

最后,有的孩子在攀比心理支配下,为了获得某种自己需要的玩具、物品等,甚至去偷窃,走上犯罪道路。

其实,攀比心理的形成不能全怪孩子,他们毕竟年龄尚小,生活经验有限,不可能建立起评价事物的正确标准。所以,做家长的应积极、及时地引导,帮助孩子改掉虚荣、攀比的坏毛病。如果家长为男孩传输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男孩就会变得“百毒不侵”,从此对一切诱惑都免疫。

浩浩和健健是一对好朋友,两家大人也走得很近。从小到大,浩浩和健健都是形影不离。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两个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了,动不动就在一起吵架。有一天,浩浩哭着回家说要买一双adidas的鞋子。

妈妈一边安慰儿子,一边问道:“儿子,怎么回事啊?谁欺负你啊!”

“不是的,今天健健买了一双好看的adidas球鞋,他就在我面前显摆,还说我买不起!”浩浩抽泣着说道。

“哦,说你买不起就买不起,那你哭什么呀?”妈妈安慰道。

浩浩气愤地说道:“我就是受不了健健得意的那个样子,他能有的我也要有,妈妈,你赶紧给我买一双比健健那双还好的adidas的鞋子吧,我明天穿到学校去气气他!”

“儿子,难道我们买鞋就是为了互相攀比炫耀吗?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比更重要的东西!”妈妈继续安慰浩浩道。

“那什么是更重要的东西呀?”浩浩泪迹未干,一脸疑惑地问妈妈。

“那就是学习成绩啊,还有是不是懂礼貌,是不是好学生啊,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呢!一双adidas算什么,它又换不来好成绩,对不对?”妈妈语重心长地说道。

“嗯,我成绩比他好,我要在学习方面彻底打败他!”浩浩语气坚决地说道。

故事中的浩浩看见健健穿着漂亮的新球鞋来向自己夸耀,在攀比心理的驱使下,向妈妈提出也要买双更漂亮的新球鞋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作为父母,面对孩子提出的要求,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动机,如果孩子只是想显示自己或与别的同学攀比,那么家长就可以对孩子的要求采取冷处理。即对他的要求不做任何回答,给他几天冷静期。同时,要进行旁敲侧击,如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等他确定这个物品是否真的需要后,再和他一起讨论是否需要购买。即便家长的观点他不能完全接受,他也不会再轻易向家长提出过分的要求了。家长也可借此机会对他进行深入教育,告诉他,其实他花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当男孩明白这些的时候,他对诱惑的抵抗力就会提升一大截。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爱攀比也是如此。一方面,爱攀比可以激发孩子积极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它又容易分散孩子的精力,使孩子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攀比极易破坏同学之间的友谊,损害身心健康,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因此,家长一定不能放任孩子爱攀比的心理。若想改变孩子的这种不良心理,需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具体来说,你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让孩子经历“贫穷”。

不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对孩子的零用钱一定要进行引导,平时,不妨让你的孩子经历“贫穷”,可以故意减少家里吃大鱼大肉的机会,故意减少家里去逛商场的次数,并且很认真告诉孩子,要体会到赚钱的不容易。

第二,区分“想要”和“需要”。

几岁到十几岁的小男孩虚荣心都很强。由于好奇和攀比的心理,他往往会向家长要求很多。这时,家长一定要分析孩子是“想要”还是“需要”,并给他讲明这个道理,才能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又不助长他的虚荣心。同时还能帮助孩子有效地抵制诱惑。

第三,把孩子的“炫富”和“比富”念头扼杀在萌芽里。

首先父母要带头不攀比,不在孩子面前谈论谁家钱多,谁家钱少之类的话题。同时,自己也要对财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孩子才不会受家庭的影响。如果发现孩子攀比财富,要及时制止,告诉孩子炫富是不对的,要“炫”就“炫”成绩,“炫”做人。

教男孩“正确消费”

在现代社会中,理性消费的能力成了人的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每个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能不能合理地消费将直接影响到人一生的幸福。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学会合理地消费,其意义不仅在于钱本身,其中包含了多方面教育的内容和能力的培养。

有关调查显示:中国当今的孩子缺乏合理而适度的消费观念。为了孩子多少钱都舍得花,是现代父母们的普遍心理。于是父母的爱心,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过早地将孩子推到了金钱面前。当前,父母在引导子女的消费观念时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使孩子从小生活于金钱的包围中,过度重视物质享受,爱慕虚荣,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毅力,一个个都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纨绔子弟;二是认为金钱不是好东西,孩子手里有钱不是好事,从小让孩子害怕金钱,远离消费,不能正确地消费,这样,他们长大之后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可想而知。

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能否合理地消费是孩子走向成熟、学会生存的重要标志。因此,科学地支配金钱,引导孩子从小学会合理地消费,是当今家庭教育中的一大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