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高血压防治百问百答
7644200000003

第3章

1.什么是血压?

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一定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由于血管分成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血压和静脉血压的区别。通常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血管内的血液,犹如自来水管中的水一样;水对水管的压力,犹如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水的压力取决于水塔里水的容量与水管粗细,水塔里的水越多,水管越细,水对水管的压力就越大;反之亦然。血压也是如此,血压的形成,首先有赖于循环系统内必须有血液充盈,其充盈程度可用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表示。在动物实验中,若使心脏暂时停搏,血流将停止,循环系统内各处压力很快取得平衡,此时,在循环系统内任何一点所测得的血压就是循环系统充盈压,其数值取决于血液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如果血量增多,循环系统容量减少,则平均充盈压升高;反之则减低。实验证明,狗的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约为7晕米束柱(1晕米束柱等于0.133千帕),人也接近于这一数值。显然,单靠血液充盈本身并不能形成很高的压力,但它是形成血压的前提。形成血压的另一因素是心脏向血管内射血。心脏射血时,心室肌收缩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推动血液流动,成为血流的动能;另一部分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成为作用于血管壁的势能(压强能)。当用导管插入血管内测量血压时,若导管开口对着血流,则血流的动能也能转变成压力(流速压),使测得的血压大于对血管壁呈现的侧压力,称为终压力。通常血液的动能部分,即流速压,只占很小的比例,故侧压力与终压力差别不大。

2.血压是怎样产生的?

形成血压的两个因素为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与心脏搏动。而压力的高低决定于每搏输出量及末梢血管阻力。前面曾谈到,在循环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心脏射血所作的功,一部分形成流速,一部分产生侧压力。如果不存在主要由阻力血管所构成的外周阻力,则心脏射出的血液将迅速流向外周,致使心室收缩释放的能量全部或大部转为动能,而形不成侧压力。只有在外周阻力配合下,对动脉血液流速形成限制,使收缩期动脉系统只流走每搏输出量的1/3,尚有2/3的每搏输出量充斥于大动脉内,心室收缩释放的能量才大部分以侧压力形式表现出来,形成较高的血压水平。此种变化既缓冲了收缩期血压的峰值,又在舒张期随着大动脉的回缩将势能变为动能,以推动血液持续流动及维持一定的舒张压。到舒张末期大动脉中新填充的每搏输出量从动脉系统流走,使大动脉又恢复到收缩期前充盈状态。收缩压的产生是由于每搏输出量注人大动脉内,使充盈状态的大动脉更膨胀。舒张压的产生是由于动脉系统在收缩期没有将动脉中的过多血液流掉,大动脉仍保持充盈状态。

3.心输出量与血压有关系吗?

在循环系统内有适量血液充盈的前提下则动脉血压是由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两个因素既是形成血压的因素,又是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当心率和外周阻力恒定时则心输出量可使平均动脉血容量、平均动脉压、脉压及收缩期血压发生改变。这是因为心输出量增加可使动脉内血容量增多,收缩压升高。心输出量增加时主动脉扩张更大,心舒张期动脉回缩力增加,因此使舒张压也提高。由于收缩压升高,血液流向外周的速度增加,所以舒张压升高不如收缩压明显,从而使脉压加大由总之,当心输出量增加时,主要是使收缩压增高,舒张压增高不多,故脉压增大。在心输出量降低时则相反,收缩压降低甚于舒张压,脉压减少由么。

4.外周阻力与血压的关系是什么?

外周阻力±曽加而心输出量不变时,由于动脉血液流向外周受阻,心脏舒张末期主动脉内存的血量增多,导致舒张压升高。心收缩期时因在此基础上加上输出量因总血量也要增加因收缩压也增高。但是动脉血压升高使血流速度加快,因此收缩压升高不如舒张压明显由脉压变反之外周阻力减少时,舒张压降低要比收缩压的降低更明显,故脉压加大由外周阻力增高是引起高血压的最主要原因。

外周阻力的改变主要是由于阻力血管(主要是动脉和微动脉)口径的变化,而后者又是由血管平滑肌的活动所决定的由近年来关于血管平滑肌的研究进展较决,这对于分析血压的生理与病理变化,特别是高血压的发生机制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钙、镁、钠、钾等离子对血管平滑肌活动的影响由

5.循环中的血容量与血压呈何关系?

总血量包括循环血量和储存血量两部分,循环血量的多少,除受总血量的增减(如输液或失血)影响外,还受血管容受能力的影响,血管容受能力则取决于容量血管的舒缩功能。当循环血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多时,由于心脏静脉回心血量增多,每搏和每分钟心输出量增多,动脉血压就可能升高;但由于首先发生的是输出量增加,因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血流速度快,舒张压的升高不如收缩压明显。但在临床上循环血量增多者很少见到,而比较常见的是血容量减少,如持续呕吐,较重的腹渴等引起的脱水以及各种原因的失血而卩可使血压下降,尤其是当失血量超过人体总血量的20-30时,动脉血压就会急骤下降。

6.人的正常血压是多少?

一般不同性别的正常血压是有差别的,年龄大小甚至不同种族,血压正常值也不完全相同。

经过对全国各地百万人次的抽查,对男、女各年龄段正常血压的平均数值,有了一个初步的划定。

人体动脉血压受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卩向。在年龄方面,新生儿收缩压仅40毫米汞柱左右,出生后1个月为70-80毫米汞柱,至青年时期可达个0/80毫米汞柱的水平。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但以收缩压增高更为显着。一般50岁以上时应在个0/90毫米束柱以下。性别方面,50岁以前男性略高于女性较0岁以后由于更年期的影响,女性略高于男性。国人的正常血压数值,以上海市的调查结果为例,如表1所示。

为了便于大家的记忆,曾经有人提出一个计算公式,这个公式能表示不同年龄血压的“理想值”(从医学统计学的观点来看)。

收缩压二(个4十从.3父年龄)毫米汞柱舒张压二(70十从2父年龄)毫米汞柱根据以上公式曾5岁的人,收缩压应为1个5毫米汞柱,舒张压应为77毫米汞柱;50岁的人,收缩压应为119毫米汞柱,舒张压应为80毫米汞柱。

7.什么是收缩压和舒张压?这两者是如何表示的?

人的血压通常以外周动脉的压力为依据。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两部分,收缩压又叫高压,舒张压又叫低压。

左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迅速升高,在心室收缩中期,血压上升到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迅速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血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医学上常用一个公式表示血压,即收缩压7舒张压毫米汞柱(千帕毫米束柱二)133千帕〉的记载方式表示,例如在病历上写“100/70.1”表示这个人的血压为:收缩压是毫0毫米汞柱,舒张压是70毫米汞柱。

8.什么是脉压?什么是平均动脉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在整个心动周期与器官血流量直接有关的是平均动脉压,即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因舒张期的时程长于收缩期,故平均动脉压不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平均数,而是更接近于舒张压,一般为舒张压加毫3脉压。正常青年人的平均动脉压为90-毫0毫米汞柱,并且与年龄成正比。

9.动脉血压是如何测定的?

测量血压的具体方法: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毫分钟,采取仰卧位或坐位,被测的上肢(一般为右上肢)裸露,肘部应与心脏同一水平,上臂伸直并轻度外展。袖带气囊部分对准肱动脉,紧贴皮肤缚于上臂,袖带下缘应距肘弯横纹上2-3厘米。检查者先于肘窝处触知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处肱动脉上,轻压听诊器胸件与皮肤触接,不可压得太重,不得与袖带接触,更不可塞在袖带下。尔后,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脉搏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30毫米汞柱后,开始缓慢放气,两眼平视汞柱缓慢下降,按1010卜0扭分期法,第一次听到声音时的汞柱数值为收缩压(第一期),随后汞柱下降,声音逐渐加强(第二期),继而出现吹风样杂音(第三期)然后声音突然变小而低沉(第四期),最终声音消失(第五期)声音消失时汞柱所示的数值即为舒张压。

10.在家中如何进行血压监测?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常达十几年或数十年,多需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血压监测。因此,有高血压病人的家庭最好准备一个血压计,以便及时准确地测量血压,了解病人的血压变动情况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法。下面介绍一种在家中进行血压监测的方法,以便长期监控血压。

自备血压计和听诊器。

(2)教会家属正确测量血压。在家中测量血压最好由青壮年人担任,并要经过医生指导因每次进行血压测量,必须严格按测量方法进行,以免发生误差而对治疗方案造成不良影响因。

11.什么是局血压?我国有多少人血压局?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继发于其他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指查不出病因,以非特异性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类临床征象。在高血压人群中95.以上属原发性高血压。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是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所致,血容量与心排出量的增高则为次要因素。

根据2002年我国高血压抽样普查统计结果表明,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总患病率为18.8,以此推算目前国人高血压病人约有1亿6000万,其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男方,并随年龄增高。女性在绝经期前低于男性,绝经期后高男。

12.怎样早期发现高血压?

高血压早期常无症状,所以,这一疾病早期检测主要是医生的责任。当病人不管因何种疾病找医生看病时应测量一下血压,这种检查高血压的方法叫偶然性检查,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人群中相当比例的人数至少1年有1次找医生就诊或与保健机构接触。当然,偶然1次性血压测量不能用来确定高血压的诊断,偶然1次血压升高只向病人和医生提示应进一步反复认真检查血压。

早期发现高血压尚涉及社会有关部,例如动员卫生机构与有关部进行单独高血压普查或健康体检,可以发现早期高血压。病人的配合亦极为重要,许多无症状的高血压病人自认为是“正常”人而逃避体检或巨绝医生的建议,显然无助于早期现当

13.高血压的定义是什么?怎样分类?

高血压的定义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流行病学调查证明,人群中血压水平呈连续性分布,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的划分并无明确界线,高血压的水平也是根据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人为界定的。目前,我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的统一标准,即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束柱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即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增高的水平,可进一步分为高血压13级。

以上诊断标准适合于男女两性任何年龄的成人,对于儿童,目前尚无公认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但通常低于成人高血压诊断的水平。

上述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肖卩药物状态下两次或两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偶然测得一次血压增高不能诊断为高血压,必须重复和进一步观察。

14.高血压病怎样分期?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界联合提出的高血压病分期,按靶器官损害程度分为三期当一期:无器官损害客观表现。

二期:至少有以下一项器官损害表现:

左心室肥厚乂线、心电图、超声视网膜动脉变窄;

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006-177微摩乂升);超声或X线检查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立、髂、股动脉三期:出现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

心: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脑:(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卒中、高血压脑病;

眼底视网膜:出血,渗出物伴或不伴视神经盘水肿;肾:血肌酐大于177微摩升,肾衰竭;

血管:动脉夹层,动脉闭塞性疾病。

15.高血压病并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根据1999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界只岱只)的高血压治疗指南,高血压病易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用于危险分层的危险因素①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或-3级.②年龄,男性大于55岁,女性大于65岁;③吸烟;④总胆固醇大于6.5毫摩升颈50毫克分升.⑤糖尿病;⑥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影响预后的其他因素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③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④肥胖;以静坐为主的生活方式;⑥纤维蛋白原升高;⑦高危社会经济状况;⑧高危种族;⑨高危地区。

16.高血压病并发心血管病的危险程度如何判定?

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并不单纯与血压升高的水平有关,必须结合病人总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合并的靶器官损害作全面的评价,治疗目标及预后判断也必须以此为基础。

危险度的分层可以血压水平结合危险因素及合并的器官受损情况将病人分为低、中、高和极高危险组。治疗时不仅要考虑降压,还要考虑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的预防及逆转。

低度危险组:高血压1级,不伴有上列危险因素,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必卩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

中度危险组:高血压1级伴有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有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者。治疗除改善生活方式外,给予药物治疗。

高度危险组:高血压1至2级伴有至少3个危险因素者,物。

极高危险组: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至2级伴有靶器官损害及有相关的临床疾病者(包括糖尿病),必须尽快给予强化治疗。

17.高血压的先兆信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