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类的灵魂不灭,每个人的自身生命有“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的宿命;因果报应和转世轮回,构成大千世界人类的缤纷万象。
黄庭坚,字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擅长写诗绘画书法。当时的世人称黄庭坚为“诗书画三绝”。黄庭坚与苏东坡齐名,并称“苏黄”。黄庭坚于1066年考中进士,著有《山谷集》一书。
黄庭坚考中进士后,大宋帝国朝廷任命他为黄州知府。这一年,黄庭坚26岁。
黄庭坚来到黄州上任知府后,住在知府官衙内。
有一天,黄庭坚午饭后困倦,上床午睡休息。很快,黄庭坚进入梦乡。黄庭坚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里,黄庭坚走出知府衙门来到附近的一个乡村里,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站到自家住宅门外香案前,香案上供着一碗芹菜面条,老妇人口中叫着一个人的名字。黄庭坚看到那碗面条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十分诱人,便不由自主地端起那碗面条来吃。吃完了面条,黄庭坚便回到知府衙门住所中。这时候,黄庭坚一觉睡醒,感觉到自己的嘴里还留有芹菜的香味,午睡梦中经历的情景依然十分清晰,好象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一样。起初,黄庭坚认为是自己在做梦,并没有特别在意。因为每个人的一生中,不论谁都会做很多奇怪的梦。谁知同样的事情,在第二天又发生了。也是在午睡的梦中,黄庭坚经历了相同的事情。黄庭坚再次见到了白发老妇人,再次吃了一碗香喷喷的芹菜面条。午睡醒来后,黄庭坚的嘴里依然留有芹菜的香味。黄庭坚感到十分惊奇。
黄庭坚为了弄明白自己梦境中的事情到底是梦幻还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便在闲暇时刻走出黄州知府衙门,一个人顺着梦境中经过的道路前行。黄庭坚走了大约两个时辰后,奇迹发生了!黄庭坚看到了梦中老妇人的住所。
黄庭坚敲门进去后,见到了自己在睡梦中看见的白发老妇人,一模一样。黄庭坚大吃一惊,目瞪口呆。
黄庭坚询问老婆婆是否近两天在住宅大门外摆一碗面条,喊人吃面。老人家答道:
“昨天是我女儿死去的周年忌辰日子。因为她生前很喜欢吃芹菜面条,所以,我做了芹菜面条,在门外的香案上摆放一碗面条喊她吃面。我每年在女儿的忌辰日子都是这样做,这样喊她吃面。”
黄庭坚又问道:“您女儿死去多久了?”
老妇人回答道:“已经有26年了。”
猛然间,黄庭坚想到自己今年正好26周岁,昨天刚好是自己26岁的生日。黄庭坚仔细询问老人家,她的女儿生前的情形,家里还有什么亲人。老妈妈说:
“我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丈夫在几年前过世了。我的女儿生前非常喜欢读书,聪明乖巧伶俐,讨人喜欢。我女儿从小就吃斋念佛,孝顺长辈。唯一的毛病,就是她长大后不肯嫁人成家。我女儿在26岁时生病去世。女儿在临死前对我说,她还会回来看我。”
黄庭坚询问老妈妈道:“您的女儿的闺房在哪里?我可以看看吗?”
老人家指着一间卧房说:“就是这一间房。你自己进去看吧。我给你倒茶去。”
黄庭坚走进卧室中,看见房间里摆放着桌椅,干净整洁,靠墙边立着一个锁着的大木柜。黄庭坚询问老妇人道:
“木柜里面,放得是些什么东西?”
“全是我女儿读过的书。”老妇人答道。
“我可以打开看一看吗?”黄庭坚问道。
“书柜的钥匙不知道我的女儿放在哪里了,所以我一直打不开柜子。”老妇人回答说。
黄庭坚想了一下,忽然记起放钥匙的地方,便告诉老妇人。果然,老婆婆在黄庭坚说的地方找到了书柜的钥匙,打开了书柜。
在书柜中,黄庭坚发现了许多书写的文稿和书籍。黄庭坚翻看文稿,惊奇地发现自己以前每次参加科举考试所写的文章竟然全在里面,而且一字不差。
这时侯,黄庭坚才明白自己回到了前世的家,老妇人便是自己前世的母亲。此时的家中,只留下老母亲一人。黄庭坚跪拜在地上,向老妇人说明自己就是她的女儿转世再生,拜认老妇人为自己的母亲。随后,黄庭坚将自己前世的母亲接到知府衙门中,养老送终。
黄庭坚为自己转世再生的经历感慨万分,自题诗悟道:“似僧有发,似俗脱尘;做梦中梦,悟身外身。”
明代大诗人袁枚对黄庭坚转世再生的传奇故事,写下“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名句,感叹古今许多大文豪,并不是今生今世才开始读书积累知识,而是前世已经读了许多书,为来世钻研学问成就功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当代藏族著名的说唱艺人桑珠82岁,与家人住在西藏拉萨市。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的学者,正在以他的说唱内容为蓝本,编印一部完整的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计划出版45部书籍,已经出版16部书籍。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地区数千年来民间口头相传的长篇英雄史诗,是迄今为止世界人类历史上最长的叙事历史长诗。全诗大约有一百多万行。
说唱艺人桑珠对人说,很久之前,自己的前世是西藏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英雄格萨尔大王的仆人。经过数十次生命的转世轮回,自己今生来到人世间,就是来完成说唱格萨尔大王英雄故事并把故事编印成书的使命。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桑珠是一名文盲,不识一个字。桑珠从事说唱艺术,从没有拜过师学过艺,纯属偶然的机缘巧合,在神的旨意安排下,由神亲自进行传授,自然天成。桑珠成为说唱艺人,是“天才”,而非后天学习的成就。
桑珠出生在西藏北部丁青县一个贫苦牧民家庭中,自幼替别人放羊糊口谋生,没有上过一天学。桑珠11岁的时侯,有一天在大山中放牧时遇到倾盆瓢泼大雨。为了避雨,桑珠躲进一个大山洞中。此时,桑珠因为劳累便躺在山洞中一块石头上休息,很快入睡。桑珠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睡梦里,桑珠看见有两个人来到自己的家中讨债。由于桑珠的家中贫穷,没有钱还债,债主要强行拉走桑珠家中的牦牛抵债。少年桑珠奋力反抗,阻止债主的野蛮行为,遭到债主的殴打。危急时刻,行侠仗义的英雄格萨尔大王从天而降,将讨债的暴徒制服,赶跑了暴力讨债人,保护了桑珠家中的牦牛,使桑珠全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牦牛是西藏藏人家庭中最重要的财产。桑珠看到格萨尔大王拯救了自己的家庭,十分高兴。在欢喜中,桑珠醒来。
自从桑珠在山洞中做梦遇到格萨尔大王救援后,一直精神恍惚,什么事情也不能做。桑珠父亲将他送到当地的佛门寺院中进行治疗。
在佛门寺院中治病期间,桑珠每天躺在床上频繁做梦,不分白天黑夜。每次梦中,文盲不识字的桑珠,都在快速阅读记载英雄格萨尔王传奇故事的《格萨尔》一书。更令人称奇的是,桑珠在每次梦醒之后,都能将梦中自己读过的书中内容全部回忆起来,丝毫不差,还能进行说唱。半年之后,桑珠病愈,回到家中。桑珠的人生命运从此改变,不再给人放牧谋生,而是开始了说唱《格萨尔王传》英雄史诗的艺人生涯。至今,桑珠的传奇人生故事仍在延续。
2004年,西藏社会科学院拥有副高职称的专家玉梅47岁。1983年,26岁的女牧民玉梅因擅长说唱《格萨尔王传》英雄史诗而被录用为国家公职人员。
玉梅与桑珠一样,幼时失学,完全不识字。玉梅在16岁时做了一个奇特的梦。在玉梅的梦中,出现了截然不同的黑白两个湖。黑水湖中,忽然跳出一个长相凶恶的妖怪,要把玉梅往黑水湖里拉。玉梅被吓得大喊大叫,连呼救命。这时,白水湖中出现一位美丽的仙女。仙女对妖怪说:玉梅是格萨尔大王的人,我要让她把格萨尔大王的英雄故事传播给藏族民众。你不能伤害她。听了仙女的话,妖怪离去。从梦中醒来后,玉梅大病一场,躺在床上几个月。病愈后的玉梅,突然神奇般就会说唱《格萨尔王传》英雄史诗的故事。此后,玉梅成为专业的说唱艺人,在西藏各地巡回流动,向广大民众讲述《格萨尔王传》英雄史诗的故事。
在西藏地区,类似桑珠和玉梅一样的人还有不少。他们的特点都是文盲不识字,出身穷苦人家,通过某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原因,与神结缘,由神传授《格萨尔王传》英雄史诗的故事。这些人,在一夜之间就突然能够开口说唱《格萨尔王传》英雄史诗故事。这样的说唱艺人,在西藏被称为“神授艺人”,多达数十人。
吕碧城,法号明因、宝莲居士。吕碧城多才多艺,被人们誉为民国第一才女。吕碧城的一生,历经坎坷,跌宕起伏,终身未婚,最终与佛结缘,看破红尘,皈依佛门,充满了传奇色彩。
吕碧城是安徽旌德县人,生于1883年。吕碧城的父亲吕凤岐,是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担任过大清帝国国史馆协修、玉牒纂修、山西学政等官职。吕碧城的家中拥有藏书三万卷。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的吕碧城,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胆识超人,聪颖智慧。据文献记载,吕碧城“自幼即有才藻名,工诗文,善丹青,能治印,并娴音律,词尤著称于世,每有词作问世,远近争相传诵。”
吕碧城在年方9岁时,由父母做主,与同乡的一位汪乡绅之子订婚。人生无常。吕碧城13岁时,父亲不幸病逝。因家中没有男孩继承家业,,吕碧城家中的财产被族人霸占,母亲严氏被族人关押软禁。年幼的吕碧城,并没有被灾难吓倒,惊慌失措。见闻广博的吕碧城,展现出化解危机的超人胆识。机警聪明的吕碧城,给父亲的朋友和学生写信求援,告知自己家中遭遇的不幸灾难。在时任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樊增祥的帮助下,被囚禁的母亲平安脱险。
祸不单行。吕碧城在费尽周折解决家庭遭遇的危机后,又遭遇退婚的打击。此前订婚的夫家,是十足的势利小人,看到吕碧城父亲过世家道衰落,全是弱女寡母,便提出了退婚的要求。强扭的瓜不甜。吕碧城和母亲只能接受退婚的耻辱。退婚在吕碧城幼小心灵中造成的阴影伴随着终身,促成她终身未婚,皈依佛门。
不久,吕碧城的母亲带着4个尚未成年的女儿,投奔在天津塘沽盐课司担任盐场总管的舅父严凤笙,开始过寄人篱下的生活。
戊戌变法后,维新革命的思想在中华内陆广泛传播。从小天性要强上进不甘落伍的吕碧城,向舅父提出进新式西学堂学习的要求。持保守思想的舅父不同意。胆大的吕碧城,一个人离家出走,坐火车来到了天津。吕碧城在去天津的火车上遇上一位好心人——天津佛照旅馆的老板娘。当她了解到吕碧城的情况后,便将她带到自己的家中,让她免费住下来。由于吕碧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一时陷入困境。
偶然的机缘,吕碧城得知舅父任职的官衙秘书方君的夫人住在天津滨江道大公报社消息后,便给她写了一封信,请求帮助。
命运眷顾了处于困境中的吕碧城。吕碧城的求助信,被《大公报》总经理兼总编辑英敛之看到了。英敛之非常欣赏吕碧城的文笔才情,约见了吕碧城。与吕碧城交谈后,见多识广阅人无数的英敛之,被吕碧城的才学胆识所折服,当即决定聘请她担任《大公报》的见习编辑,并让她搬到报馆居住,解决吕碧城住所的困难。从此,吕碧城成为中华新闻史上报刊行业第一个女编辑,走上独立自主的人生之路。
吕碧城在任职《大公报》编辑期间,积极倡导妇女解放,发表了大量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婚姻自主自强自立的诗文。作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吕碧城清醒地意识到,要实现女性的平等独立自主的地位,必须普及女性教育,扫除女性文盲现象,提高女性的教育文化素质。因此,兴办新式女子学校便成为吕碧城实践妇女解放理想的奋斗目标。为此,吕碧城在《大公报》上发表多篇评论文章,宣扬在中华大陆兴办女子学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为了帮助吕碧城兴办女子学校,《大公报》总编辑英敛之介绍她与社会名流严复、严范荪、傅增湘等人相识,争取他们的支持。
近代中华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严复,此时担任大清帝国培养海军军官的军校天津水师学堂的校长,与英敛之是好友。严复与吕碧城相识后,对吕碧城的见识才华非常赏识,收她作自己的女弟子,亲自教授吕碧城学习西方逻辑学原理等西方现代人文学科知识。严复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向当时大清帝国京津直隶总督(首都市长)袁世凯鼎力推荐吕碧城,赞扬她是中华地区兴办新式女子学校的最佳人选。袁世凯欣然接受了严复的提议,让吕碧城协助首都教育厅长傅增湘筹办中华第一所新式女子学校。
1904年11月17日,北洋女子公学校正式成立,吕碧城出任女子公学校教务长,傅增湘担任校长。1906年,北洋女子公学校增加了师范专业,更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年仅23岁的年轻女子吕碧城,出任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校长。
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吕碧城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机要秘书。
1915年,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袁世凯,倒行逆施,欲称帝复辟。吕碧城不愿同流合污,毅然辞职,携母移居上海,从事进出口贸易,赚取了巨额钱财,成为女富商。
1918年,吕碧城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就读文学与美术专业。四年后,吕碧城学业完成后回国。
1926年,吕碧城出国旅游,漫游了欧美多个国家。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吕碧城将自己在国外的旅途见闻写成《欧美漫游录》系列游记文章,发表在北京《顺天时报》和上海《半月》杂志上。
吕碧城对汉传佛教早有研究,颇有造诣。1912年,吕碧城在北京与天台宗高僧谛闲会面,与佛结下不解之缘。1929年,吕碧城旅居英国伦敦期间,遵印光法师之教,每日早晨持诵弥尊圣号十声,虔诚学佛。”
吕碧城皈依佛门后,守五戒,不再食肉,大力宣传动物保护知识。1929年,吕碧城接受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邀请,代表中国出席国际保护动物学会在维也纳召开的会议,大力提倡素食,“护生戒杀”。
1943年1月24日,佛门弟子吕碧城在香港安详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