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帝国的密码
7640800000047

第47章 爱国志士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楚怀王当政时,屈原在朝廷中担任左徒官职,负责制定国家的法令规章,接待外国的使节宾客。

屈原博览群书,博闻强记,才华横溢,擅长辞令,一度受到楚怀王的信任重用。

楚国大臣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等人,嫉妒屈原的高官厚禄,不断地在楚王面前进谗言诋毁屈原,说他居功自傲,炫耀才能。刚开始时,楚王不相信。时间一久,楚王渐渐相信了别人的坏话,疏远了屈原,免去了他的官职,将他放逐到楚国蛮荒边远的地区。

屈原在流放途中,仍然关心楚国兴衰的命运,热爱自己的祖国,希望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民众安居乐业。屈原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抒发爱国的情怀,书写了韵体诗歌《离骚》。

离骚的意思,是表达忧患的思想。楚怀王昏庸无能,不能明辨是非,任用邪恶之徒把持楚国的朝政,正直的人无法容身。楚国未来的命运堪忧。

屈原在《离骚》诗歌中,上溯远古时期中华先祖三皇五帝传奇故事,中间述及商汤、周武王创建商王朝和周王朝的英雄事迹,下迄齐桓公称霸天下的故事,借古喻今,讥讽当代社会时政的弊病;阐明人类道德的广博高深,一个国家兴盛衰亡的原因。

天地孕育了地球人类,父母生育了后代子女。当一个人身处艰难困境时,会向上天求救,期盼父母的援救。屈原秉持公正,行为正直,一心为国为民尽职尽责,却遭到卑鄙小人的诽谤诬陷。屈原的诚信受到怀疑,对国家的忠诚遭到嘲笑。屈原的心中产生怨恨,从而创作了千古传诵的不朽诗歌《离骚》,表达自己爱国忧民的思想。

屈原志趣高洁,行为端正,写作的诗歌《离骚》,立意宏伟博大,意境深远,塑造出一个爱国者的光辉形象。爱国者,身处污泥浊水而不染,洁身自好。爱国者,在污秽的环境中,能超脱世俗的偏见,不被世俗功利观念侵扰玷污,清白高尚。爱国者,大公无私,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义不容辞。爱国者的伟大精神,可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共存,永恒不朽。

楚怀王不听从屈原的劝谏,被秦王诱骗到秦国扣留为人质,死在秦国。继任的楚顷襄王,继续受到上官大夫等人的蛊惑,下令把屈原流放到更偏远的地区。屈原绝望,抱着一块石头,跳入汨罗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