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帝国的密码
7640800000036

第36章 死里逃生神相助

唐僧玄奘(约600年--约664年),是大唐帝国时期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成就卓著的翻译家,佛教法相宗创始人。玄奘与鸠摩罗什、真谛三人,并称为中华佛学史上三大翻译家。

玄奘,俗姓陈,名祎,出生于河南洛阳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玄奘自幼家贫,父母不幸早丧。为了生存,玄奘十三岁出家当了僧人。从小就聪明好学的玄奘,先后师从得道高僧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人,刻苦专研《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盘经》等佛学经论,深感汉传佛学各种流派学说内容相互抵触矛盾,难得统一让人信服的定论,便决心远行西至天竺(印度)学习佛学,求得佛学的真谛。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法师上书大唐太宗皇帝,请求皇帝容许自己西行求法,未获批准。可是,玄奘西行求法求知的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玄奘从大唐帝国首都长安神邑出发,最终到达南亚印度的王舍新城,全程长途跋涉十余万里,往返十七年,携带大批印度佛学经卷返回到中华故土。这就是著名的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经的人物故事原型。

唐僧玄奘在西行求法的路途中,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与《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过程中遭遇的艰难险阻一样。

话说玄奘西行进入今日的新疆地区,在莫贺延碛大沙漠中迷路了。

玄奘走了许多路,也找不到当地人告诉自己的野马泉水源地,补充自己急需的饮用水。一个人在沙漠中行走,迷路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祸不单行。玄奘在吃饭饮水时,又不慎失手打翻了自己随身带的储备饮用水的水囊,宝贵的少许饮用水全部流失,让他懊悔自责。

水,是人在沙漠中旅行时非常宝贵珍惜的东西,是任何生命在沙漠中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水,在沙漠中任何生命都无法存在。在断水的险境中,万般无奈的玄奘,只能冒险继续西行,寻找水源。

几天几夜之后,未能成功找到水源的玄奘法师,饥饿难忍,干渴难耐,再也走不动了。精疲力竭的玄奘,只好躺倒在沙漠地上,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此时的玄奘,已经有四天五夜滴水未进,肉体生命到达了极限程度。玄奘感到自己的肉体生命快要终结了。

通常,佛教僧人在遇到苦难降临的时候,往往会念诵观音菩萨的名号,祈求观音菩萨伸手相救。此时的玄奘也不例外。玄奘法师开始在心里默默地念诵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虔诚的僧人玄奘,对观音菩萨做了一番特别的禀告:

“玄奘此次西行求法,不求得到财富和名誉,只为求取佛学的无上正法。恳请菩萨慈悲为怀,顾念众生,以救苦为务,此为苦矣。难道您听不到弟子我的呼救声音吗?”

玄奘就这样一遍又一遍不停地向菩萨诉说着。俗话说,心诚则灵!冥冥之中,无所不能的神灵,似乎听到了玄奘发自内心的呼救声,出手相救濒临绝境快要死亡的玄奘法师。

这时候,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发生了!在玄奘断水断粮的第五天夜里,出现了神奇的变化。沙漠里一向闷热干燥的天气突然出现转机,忽然吹来了阵阵凉风。

当时的玄奘,由于身体严重的缺水脱水,眼睛几乎看不见东西了。当阵阵凉风吹到玄奘的身上时,让他顿时感到神清气爽,精神振奋,视力也逐渐恢复。而一直跟随着玄奘西行求法长途跋涉的识途老马,原本奄奄一息地趴在他的身边,这个时候居然也站了起来。

沐浴在阵阵凉风中的玄奘,高度紧张的精神开始放松。疲倦之极的玄奘法师,在不知不觉中入睡了。

当玄奘睡得正香的时候,做了一个奇怪的梦。玄奘梦见一位身长数丈的大神,表情凶恶,手里拿着一把长戟武器,一边挥舞,一边对玄奘说:“你为什么不坚强地再往前赶路呀?为何还要睡觉呢?”

玄奘被怪梦惊醒。玄奘感到十分惊奇。在危险的时刻,僧人通常都相信自己在梦境中神对自己的启示。于是,玄奘法师按照梦中大神的指示,勉强站起来前行。

玄奘法师骑上马前行。当他撑着虚弱的身体,挣扎着往前走了十多里路的时候,那匹又瘦又老的马,突然莫名其妙的转变方向,驮着玄奘朝别的方向飞奔。一会儿,老马就把玄奘带到了一片丰润的水草地。在这片水草地的中心地带,有一个小池水塘,池水甘甜。

在观音菩萨神灵的帮助下,玄奘找到了救命的水源地。玄奘法师和老马都获救了。

一心西行求法求知求真,百折不挠的玄奘法师,借助仁慈宽厚神灵的无边法力,躲过死神的纠缠,绝处逢生,死里逃生。

玄奘和同行的老马,在浩瀚沙漠中罕见的无名水源地休息,喝水饮食沐浴,养精蓄锐。

几天后,玄奘成功地穿越了令人生畏的莫贺延碛大沙漠,来到了人烟稠密繁华热闹的小国伊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