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帝国的密码
7640800000030

第30章 千古冤案

大汉帝国渤海王刘悝,为了谋求一个重要的官职,拜托帝国宫廷宦官的头领大太监王甫帮忙。同时,为了保险起见,刘悝委托了另外的几个大臣也帮助运作这件事。

碰巧,王甫还没有来得及去操作办理刘悝请求帮忙的事宜,刘悝谋求的官职就顺利得到了。

当渤海王刘悝打听到自己谋取官职一事,大宦官王甫没有出力帮忙时,就不肯按照自己原先与王甫约定好的承诺,事成之后,要送大笔的钱财给王甫。刘悝认为,王甫没有替自己办事,理所当然不应该得到报酬,自己没有义务送钱财给王甫。

刘悝万万没有想到,由于自己的吝啬小气,判断失误,会给自己与家人带来灭顶的灾难。

大汉帝国宫廷的大宦官王甫,与正常人的思维逻辑完全不同。王甫由于进宫廷侍奉皇帝当太监,按照规矩,身体的****遭到阉割,心理扭曲,极度自卑,最怕人鄙视瞧不起。由此,王甫心理变态,心胸狭隘,为人处世心狠歹毒锱铢必较。

爱财如命的王甫,看到渤海王刘悝没有按照事先的约定,在事成之后给自己送来巨额的钱财,十分恼火。更让王甫心里难过的是,王甫觉得这是渤海王刘悝瞧不起自己,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胆敢毁约羞辱自己。

恼羞成怒的王甫,决定报复刘悝。

为了在大汉帝国朝廷树立自己无人敢藐视的权威,王甫对刘悝动了杀心。王甫决定杀一儆百,震慑百官大臣,让他们今后对自己毕恭毕敬,不敢有二心。王甫立即召集自己的亲信党羽十余人密谋,策划制造渤海王刘悝蓄意“谋反”的阴谋,必欲置刘悝于死地。

之后,王甫指使自己的死党亲信国务总理廉忠上书大汉皇帝,捏造事实,诬告渤海王刘悝“谋反”,意图篡夺帝国的皇位,大逆不道。

诸侯王“谋反”,在传统的皇权专制政体中,一向是影响全国的惊天大案。大汉皇帝接到帝国国务总理的举报书后,十分震惊惶恐,立即下令逮捕渤海王刘悝进行审讯。

大太监王甫凭借自己在宫廷中担任的职务和皇帝对自己的信任,请求大汉皇帝安排自己的亲信党羽审理渤海王刘悝“谋反”一案,得到批准。

在王甫的授意下,审讯渤海王刘悝“谋反”一案的主审法官,下令狱吏打手对刘悝及其家人进行严刑逼供,百般折磨,最终屈打成招。无辜的渤海王刘悝和家人,忍受不了酷刑的折磨拷打,被迫承认强加给自己的“谋反”罪名。

昏庸的大汉皇帝,成为一手遮天地大宦官王甫操纵的傀儡。

大汉帝国皇帝,仅凭嫌犯渤海王刘悝和其家人的口供,就判定渤海王刘悝和其家人“谋反”的罪名成立,命令刘悝自杀。

随后,渤海王刘悝的妻妾十一人和儿女七十人,及刘悝王宫里侍奉主人娱乐消遣的歌女舞女三十四人,均受刘悝“谋反”大案的牵连被朝廷处死。在专制政体灭绝人性的株连制度波及下,渤海王刘悝封地的地方政府行政官员数百人,也全部被杀害,美其名曰是斩草除根。

制造千古冤案陷害无辜残害生灵的大太监王甫及其亲信党羽十二人,因破获渤海王刘悝“谋反”大案,受到大汉帝国皇帝的嘉奖,全部晋封侯爵,得到封地奖励。

贵为王爷的刘悝,只因得罪了大太监王甫,没有送去钱财,就被杀头灭族。这样的遭遇,让人不寒而栗。

在专制人治的社会中,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生命财产,都无法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只有建设法治社会,人人才能免除恐惧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