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帝国的密码
7640800000001

第1章 帝国的诞生

公元前四世纪,位于西北关中平原的秦王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国家,在诸侯国林立相互攻伐争夺土地人口的混战时期,处境不妙。秦国的周围,是虎视眈眈的强邻楚国和魏国,伺机吞并弱小的秦国。命运眷顾了秦国。此时的秦国国君,是雄心勃勃的嬴渠梁,即秦孝公。

楚国、魏国与秦国的地界相连接。魏国修筑长城从郑县沿着洛水向北发展,占领大片的土地。楚国从汉中向南扩张,拥有了巴中、黔中等地区。秦国地处边疆偏僻的雍州,诸侯王们把秦国当做未开化的蛮夷看待。

秦孝公面对秦国被中原各国边缘化的不利处境,决心振兴秦国的国力,使秦国变得富强,与中原诸侯国一决雌雄,争夺天下的霸权。秦孝公在即王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三六一年,向天下发布征求贤能人才的文告,欢迎普天下所有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来到秦国,共同建功立业。秦孝公懂得,人才是决定国家未来前途命运的关键。

秦孝公发布命令道:“以前,我的祖先穆公在岐山和雍邑地区创业的时候,以民生疾苦为施政解决的第一要务,赢得民心。全国万众一心,向东平定了晋国的****,使秦国的领土扩展到黄河边上。在西方,打败了犬戎蛮夷,扩展了数千里的疆土。周天子封号为伯。诸侯们都来祝贺。穆公为后代子孙开创了国家的基业。我缅怀先君的丰功伟绩,决心要把先祖的事业发扬光大。现在,我郑重的声明,天下如果有贤人志士来到秦国,与我共同努力,让秦国变得强盛,那么,我将尊崇他,给予他高官厚禄,让他享受荣华富贵,和他一起分享国家的荣耀。”

祖籍卫国的法学家公孙鞅,听到秦孝公发布的命令,欢欣鼓舞。此时,公孙鞅正在魏国的宰相手下做事,宰相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宰相向魏国王推荐公孙鞅,说他是天下罕见的奇才,希望魏王能重用公孙鞅。魏王是一个有眼不识泰山的蠢材,认为宰相是说胡话,不当一回事。公孙鞅彻底绝望了。公孙鞅当机立断,立刻离开魏国,前往秦国,寻找安身立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