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散文分册)
7632500000024

第24章 读书乐(3)

毛彦文终于让步,决定来欧洲和他结婚,但是吴宓端起了架子,说来欧洲可以,婚事则不急着先定下来。毛真是十分狼狈,原来是吴死皮赖脸地缠她,现在她松口了,对方又变了卦。吴宓总说毛彦文负了他,事实真相远不是这么回事。毛临了厚着脸皮来到欧洲,吴宓已完全一副赖婚的架势,毛哭着说他们“出发点即错误”的时候,他竟然很冷静地说:“人事常受时间空间之限制,心情改变,未有自主,先可如何。”毛大老远地来了,吴宓竟然抛下她去别处旅游,毛此时已是一位三十多岁的老姑娘,心气再高,对吴宓这种吃了碗里又看锅里的行为,也只能悲痛欲绝。

是晚彦谈次虽哭泣,毫不足以动我心,徒使宓对彦憎厌,而更悔前此知人不明,用情失地耳!

如果只是这一次负毛彦文,或许还有情可谅,事实却是一而再,再而三。吴宓和毛彦文的爱情故事充满戏剧性,拒婚以后,吴宓度过了一段少有的轻松时光,或许回国在即,他抓紧时间在欧洲旅游,很快又爱上了一位德国女郎:

余一见即爱之,遂与交谈(英语)……总之,两小时之中,宓爱Neuber女士愈笃,几不忍离。

水壶的盖子被打开了,吴宓的心野了一阵,终于又收回来。如果继续在欧洲待下去,他真可能会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浪荡子。回国之前,吴宓和毛彦文的关系又有新的进展,两人达成了谅解,再次情意绵绵。有一天,吴宓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的心情,便以小剪刀自刺其额,“彦大惊,急以巾浸冷水来洗,且以牙粉塞伤口”。两人商定,四个月后,在青岛结婚,届时如果别有所爱,或宁愿独身,那就取消婚礼。结果大家都知道,不是冤家不聚头,吴宓此后对毛,一直是既纠缠,又每逢真要结婚就临阵脱逃。他总是不断地爱别的女人,一年内要爱上好几位,而且把爱的种种感受,写进日记,说给别人听,甚至说给毛彦文听。

从欧洲归来的两年里,毛彦文一直在等吴宓娶她,但是吴宓花心不改。一九三三年八月,吴宓又一次南下,目的是先去杭州,向卢藻华女士求爱,如不成,再去上海,和毛继续讨论是否结婚。友人劝他别老玩爱情游戏,此次南下必须弄个老婆回来。结果又是两头落空,毛觉得他太花心,因此也唱起高调,说她准备做老姑娘,尽力教书积钱,领个小女孩,“归家与女孩玩笑对话,又善为打扮,推小车步行公园中,以为乐”。天真的吴宓并未察觉出这番话中的潜台词,他大约觉得毛反正是跑不了,依旧热衷于自己的多角恋爱。

毛彦文一气之下,嫁给了熊希龄,一位比她爹还大的老头,此人做过民国的总理。吴宓没想到会有这步棋,毛的嫁人,让他觉得自己有一种遭遗弃的感觉,同时也很内疚,认定毛是赌气,自暴自弃,不得已而嫁人。很长时间里,吴宓都没办法确定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负情郎,还是被负情的痴心汉;两者都是,又都不是。不管怎么说,毛是他一生最钟爱的女人,只有真正失去了,才能感到珍贵。她结婚以后,特别是三年后熊希龄病故,吴宓一直纠缠不休,既是不甘心,同时也真心忏悔。吴宓和毛彦文的爱情故事,是三十年代小报上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文化名人卷入到这事件中。譬如陈寅恪和胡小石,都为吴宓做过直接或间接的牵线活动。

分析

叶兆言的分析条理清晰,从吴宓的学术到他的生活、爱情、态度,逐步深入。在一种严谨学者的定位背后,吴宓成为一个新的吴宓。在这里,要学会不迷信塑造,不迷信权威。

阅读吴宓,各种各样的文字见得越多,越觉难以描述。吴宓更像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一生都在努力演好某个角色。他曾比较过贾宝玉和堂吉诃德的共同点,说他们在追求爱情和渴慕游侠时,都极见疯傻,除此之外,议论和思想,皆纯正并且合情入理。此评价也是解读吴宓最好的钥匙;否则,他很容易被误解为一个好色的老流氓、一个冥顽不化的老厌物。

吴宓日记中随处可见女人的形象,有时候是一长串名单,他总是没完没了地分析她们和自己结合的可能性。譬如有一天的日记,就赫然写着:敬精神上最相契合,绚生活上颇能照顾,铮机会最多,宪初是社交美人。这些人吴宓都爱,但是他又更爱一个叫K的女人,理由是爱K犹如爱彦,而K天真活泼又似薇。上面提到的这些人,都比吴宓小十几岁甚至二十多岁,譬如宪初就是熟人黎锦熙先生的女儿。吴宓日记中,见到“一见就爱”和“甚惊其美”一类老不正经的字眼不足为奇。有人为吴宓的友人介绍一位年轻美丽而有巨额财产的寡妇,友人大怒,认为是侮辱,吴宓听了“深切悲叹”,觉得友人太傻,说自己若不是因为还爱着毛彦文,一定毫不犹豫地“往而求之矣”。

难怪李健吾会写三幕剧《新学究》讽刺挖苦,而沈从文则写文章开出一剂救人药方,劝他赶快结婚,让情欲的发泄有个正当渠道。很多人眼里,吴宓实在不像话,成天追女学生,请女学生吃饭,约女学生散步,给女学生写情书,为人师表弄成这副腔调,有伤风化,成何体统。为讨好女学生,吴宓不惜帮着作弊,替女学生做枪手翻译文章,然后利用自己的关系将其发表出来。在法国巴黎,在陪都重庆,吴宓都曾因为看见别人老夫少妻,感到既羡慕又妒忌。二三十年代,这种现象并不罕见,谈到鲁迅与许广平的婚姻时,他酸溜溜地说:

许广平(景宋)夫人,乃一能干而细心之女子,善窥伺鲁迅之喜怒哀乐,而应付如式,即使鲁迅喜悦,亦甘受指挥。云云。呜呼,宓之所需何以异此?而宓之实际更胜过鲁迅多多,乃一生曾无美满之遇合,安得女子为许广平哉?念此悲伤。

吴宓一生都在追求女子的爱,他随处用情,自称以“释迦耶稣之心,行孔子亚里士多德之事”。《红楼梦》是他最钟爱的作品,这位当代贾宝玉很认真地出过一个考题,试问“宝玉和秦可卿究竟有没有发生过关系”,答案自然是否定。吴宓追求爱情,有一种宗教的热忱,“发乎情,止乎礼”。根据日记记载,他似乎真是好色而不淫,始终坐怀不乱。七七事变的第二天,在隆隆的炮声中,为是否该追一名女学生,吴宓很认真地虔卜于《易经》,闭目翻书,以手指定,结果得到“不能退,不能遂”几个字,大叫“呜呼,宓苦已”。一个星期以后,随着战事一天天激烈,亡国压迫下的吴宓开始真心忏悔:

宓本为踔厉奋发、慷慨勤勉之人。自一九二八年以来,以婚姻恋爱之失败,生活性欲之不满足,以致身心破毁,性行堕废。故当今国家大变,我亦软弱无力,不克振奋,不能为文天祥、顾亭林,且亦无力为吴梅村。盖才性志气已全漓灭矣!此为我最伤心而不可不救药之事。

四年之后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吴宓又有一段差不多的检讨:

宓近年读书作文,毫无成绩,怠惰过日。复为性欲压迫,几不能一日安静。

一篇取名为《吴宓先生,一位绅士和傻子》的英文文章,当年曾有过广泛的影响。吴宓对这篇文章很不满意,然而用“绅士和傻子”来形容,不能不说是个极好的概括。吴宓为女人耗去了太多的心血,在追求女学生遭到拒绝时,吴宓总是痛苦地自问自责,或是逮住了别人共同研究,分析女方的拒绝,是林黛玉拒宝玉,还是凤姐拒贾瑞。如果前者,爱情是好事美差,自当有此磨难;如果后者,便太让他伤心,因为贾瑞之追求凤姐,只是出于欲的驱使,和宝玉的那种爱相差千万里。

分析

在那个时代,吴宓的复杂故事、他的特殊性格,都成为社会中的一个可以存在的现象。他的混乱生活和性格,都是独特的。虽有李健吾写《新学究》讽刺,或者《吴宓先生,一位绅士和傻子》的英文文章批判,但这也意味着那个时代的相对宽容。

无论对女人之爱的执着,还是对中国文化坚定的保守,吴宓的做法都骇人听闻。对爱情,对中国的旧文化,他都太疯傻,都太不合时宜。在二十世纪,反对新文化运动,恰如堂吉诃德和风车搏斗,意味着投入到一场必输的战斗中,他无怨无悔,负隅顽抗,坚决不投降。吴宓坚持旧文化的天真理想,或许并不全错,看出了新文化运动的种种毛病,可能也是对的,但是代表这个世纪的学术水平,他的成就并不算太大。恰恰相反,对于国故的整理,倒是从事新文化运动的人功劳更大,他们所做的努力,更卓有成效。从新文学阵营中,可以找出许多研究旧学比吴宓更努力、更有成果的专家学者。闻一多研究《楚辞》,能够几个月不下楼,论做死学问,吴宓坐冷板凳的功夫,远不能与之相比。以研究的目的看,闻一多钻研旧学,是为了宣判旧的死刑,顾颉刚的疑古学说也是如此,这种治学方法吴宓绝对不能接受,以旧对旧,保守的吴宓远不是旗鼓相当的对手。吴宓五十岁的时候,白话文运动不仅大获全胜,而且深入人心,在一次聚会上,“宓以积郁,言颇愤疾”,竟然说“欲尽杀一切谋改革汉文之人”。

吴宓就是吴宓,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时至今日,翻案说他是自由主义战士,甚至说反对新文化运动也是对的,硬替他套上光环,显然没有必要。吴宓的保守固执和对女人的用情泛滥,客观上限制了他的个人成就,这一点不用讳言。吴宓不是什么大师,用不着神话,即使是作为外国文学教授,他也不是最出色的。今天突然觉得吴宓非常有学问,很重要的一个心理基础,是现在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学问。吴宓的意义,在于他的坚定不移,在于他的执着追求。他有一颗花岗岩一般顽固的脑袋,二十世纪的总趋势,是适者生存,是一变再变又变,占大便宜的往往是那些善变的知识分子。善变不是什么坏事,也不一定就是好事。顽固自有顽固的可爱之处,换句话说,活生生的吴宓,在个人事业和爱情上,都是其独特的东西,不是一个简单的好坏,就可以草率评价。

表达可以层层推进、逐渐剥离

在20世纪90年代,一批沉寂了很久的现代学者被重新“发现”,进入读者的视野。其中有代表性的如陈寅恪、钱锺书等研究艰深学问的大家,还有本文主角吴宓这类在现代中极为复杂的民国人物。民国之所以迷人,除了年代隔得久,雾里看花总有些朦胧美好之外,还因为那个特殊时代的人因社会空间大,可以充分展现、张扬自己的个性。所以,那个时代有那么多有趣的人物,发生在他们身上有那么多神奇古怪的故事。

不过,这些故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时候甚至以讹传讹,令人越看越糊涂。

叶兆言写吴宓,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他本人是研究现代文学的硕士毕业,阅读了大量民国期刊、文章,而且他的祖父叶圣陶是现代文学的重量级人物,交往极其广泛,使得他可以接触到一些普通人不可能知道甚至想也想不到的材料。并且,他还可以透过传闻中的各种表象,拨开土地上的落叶,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世界。

吴宓经历丰富,身世跌宕,情感复杂,本人就是作一部好小说的好材料。他是留洋回来的,喝过洋墨水的,但在那时却大力“复古”,可谓“逆潮流而动”。而且,正如本文所说,他的基础和才力都不够,徒有满腔空想,几乎什么都没有做成。除写了洋洋大观的日记成为研究现代史的极好材料之外,他其他的成就并不高。作为外国文学教授,吴宓也不是顶尖的学者。

阅读这篇文章,可以学习作者层层推进、逐渐剥离的表达方法。

写一个已经去世的人,阅读他的身世和相关材料,需要具备分门别类地加以甄别、去伪存真的资料整理和归纳能力,也要花一些基本的研究功夫,不能一蹴而就。

从各个侧面写吴宓,还原吴宓的本貌,是这篇文章的目的。

叶兆言散文集《杂花生树》,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驰向黑夜的女人》。

余华,1960年生于浙江杭州,后随父母迁至海盐县。中学毕业后,曾从事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现定居北京职业写作。余华是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成名作为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的小说也可以分为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之前的“先锋期”和长篇小说《活着》之后开始的“回归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极简语言风格在其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里得到完整的体现,从而使这部作品充满了现代寓言的光亮色彩。余华一直是风格多变、不愿意因循守旧的作家,在他的写作生涯中,长篇小说《活着》发表之前一直在冒犯,之后慢慢地与社会作了妥协。他在长篇小说《兄弟》里一反此前的温文、细巧,以磅礴的气势、凶猛的叙事,直插现实的心脏。余华的最新作品是长篇小说《第七天》。此外,他的长篇小说《活着》曾被导演张艺谋改编为同名电影,1994年曾获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及最佳男演员奖。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2年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4年获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

余华是读者面最广的华语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但在这种广泛的阅读中,余华常常遭受到各种误解与批判,几乎每一部他的新作出版,都伴随着猛烈的争议。理解一名优秀作家的最合适方式,是直接阅读他的作品。《高潮》是余华为《收获》杂志专栏撰写的文章,那时他正迷恋音乐,把音乐和文学作品放在一起对比,对音乐有着非常奇特的感受。

高潮

余华

肖斯塔科维奇和霍桑

肖斯塔科维奇在1941年完成了作品编号60的《第七交响曲》。这一年,希特勒的德国以32个步兵师、4个摩托化师、4个坦克师和一个骑兵旅,还有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和1000多架飞机猛烈进攻列宁格勒。希特勒决心在这一年秋天结束之前,将这座城市从地球上抹掉。也是这一年,肖斯塔科维奇在列宁格勒战火的背景下度过了35岁生日,他的一位朋友拿来了一瓶藏在地下的伏特加酒,另外的朋友带来了黑面包皮,而他自己只能拿出一些土豆。饥饿和死亡、悲伤和恐惧形成了巨大的阴影,笼罩着他的生日和生日以后的岁月。于是,他在“生活艰难,无限悲伤,无数眼泪”中,写下了第三乐章“阴暗的柔板”,那是“对大自然的回忆和陶醉”的柔板,凄凉的弦乐在柔板里随时升起,使回忆和陶醉时断时续,战争和苦难的现实以噩梦的方式折磨着他的内心和他的呼吸,使他优美的抒情里时常出现恐怖的节奏和奇怪的音符。

分析

这是经典手法——用一个历史细节开头,切入音乐家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作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