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找不完的借口
762800000003

第3章 借口让我们选择逃避—你注意到借口背后的潜台词吗 (2)

“这个项目不是我负责”——害怕承担责任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周围,你会发现,身边有些人总是习惯用“不是我的责任”作为被责问之后的第一反应。其实,这就是我们在害怕承担责任时的条件反射。现实社会中,很多人面对工作也是这样,当上级责问的时候,不是条件反射地做出推卸动作,就是一味强调客观原因,其实这正是你害怕承担责任的表现。

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人,会让上司怀疑你的忠诚程度,因为上司给他的命令往往会因为一个小事情而被搁置或者打折执行,转而被他人的意识所改变。若在一个公司里,人人都抱着“这不是我职责范围里面的事情,我根本就不用操心”这样的想法和态度去工作,那么,公司事务之间的连贯和衔接将如何进行?公司内部的协调合作又该怎样开展?公司的共同目标又该如何得以实现?

岳阳是一家公司的业务骨干,业务做得很出色,深受上司的赞赏与喜爱。尽管如此,却因一件小事,却被解雇了。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晚上,公司有十分紧急的事,要发通告信给所有的营业处,所以需要抽调一些员工协助,行政部经理安排岳阳等几个业务员去帮忙套信封,尽管大家都不乐意,岳阳以为自己业务成绩突出,傲慢地说:“那有碍我的身份。这样的事情不是我负责的,分外的事我不做,再说我到公司来不是做套信封工作的。”听了这话,行政部经理一下就愤怒了,但她仍平静地说:“既然不是你分内的事就不做,那就请你另谋高就吧!”就这样,第二天,岳阳就收到公司的解聘书,他也就失去那份原本不错的工作。

在工作中,没有“不关我的事”,因为工作无“疆界”。大家一起工作的目标是一样的,只是分工不同罢了。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仅仅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一个企业中,除了每个员工要各自完成的职责外,总是还有一些没有人做或者有些人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我们暂且称之为责任的空白地带,空白地带同样事关企业的存亡,老板在分配责任的时候却又容易忽视它。

要知道,一个不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是不可能获得他人的信任的,因而在某种时候,你会被那些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挤垮,从而失去工作。在别人的眼里,你将会被视为一个无能的人——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本身就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社会在发展,公司在扩展,个人的职责范围也会跟着扩大,所以不要总以“这个项目不是我的负责的”为由推脱责任,要知道,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想法的员工永远不会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他们只会给公司带来时间以及金钱等资源的浪费,从而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李航是一家IT公司的销售部经理。一天,他到一家销售公司联系一款最新打印设备的销售事宜,因为是一款定位为大众化的新品,并且厂家即将开展大规模的广告宣传,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对经销商的让利幅度非常大。李航便决定在媒体大量宣传报道之前同一些信誉与关系都比较好的经销商敲定首批的订量。

不巧的是,同他一直保持密切业务关系的那家公司的老板不在。当他提起即将推出的新品时,一位负责接待他的员工冷冷地回绝了他。

李航没有任何办法,只好走了。

他来到有业务联系的第二家公司。不巧的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也不在。虽然很失望,但他还是想试一试,看能否说服接待他的人。

接待他的是一位新来不久的年轻小姐,不仅面容姣好,惹人怜爱,工作也特别热情。当得知李航是来自一家著名的IT公司的销售经理时,她立即表现出了一个公司员工应有的素质,马上倒了一杯水给李航,还主动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李航向她说明了来意,她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无论如何不能因为老板不在就让它白白溜走。她主动要求第二天给他们公司送货,其他具体事宜等老板回来以后再由老板定夺。

结果很清楚,由于第二家公司那位女员工的热情接待,为公司促成了一桩生意。这款产品在整个市场上只有该公司一家经营,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了近3000台,为老板净赚了6万多元。

可见,害怕承担责任的思想,只能赚钱的机会飞到了别人那里。其实,“这不是我负责的”这种想法不仅会给企业造成损失,同时,也会造成员工消极怠工,工作效率下降,这些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浪费。如果你只是从事本职工作,那么你将无法争取到人们对你的有利评价。

因此,一个成熟的人,自己应该对自己负完全责任。一个害怕承担责任的人,始终在别人的支配下生活,永远享受不了生命的自由,享受不了生活的乐趣。害怕承担责任的程度,决定了消极心态的严重程度。越害怕承担责任,心态越消极,就越缺乏掌握能力和控制能力。

所以,作为公司里的一名职员,事关公司的事务,我们都不要以“这不是我的工作”为由,推卸责任,置身事外,应该抱着公司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的积极态度,为公司的发展着想。

“等明天再开始做吧”——对工作能拖则拖

生活中,我们总对自己说,明天我要如何如何。工作中也是如此,很多员工对自己很宽容,习惯用“今天来不及了,等明天再开始做吧”来拖延自己。其实明天永远是不可能到来的,每天都是今天,不要把起点设在明天,为什么不是今天呢?把每天看成最后一天,没有明天,只有今天!

安妮是大学里艺术团的歌剧演员。在一次校际演讲比赛中,她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最为璀璨的梦想:大学毕业后,先去欧洲旅游一年,然后要在纽约百老汇中成为一名优秀的主角。当天下午,安妮的心理学老师找到她,尖锐地问:“你今天去百老汇跟毕业后去有什么差别?”安妮仔细一想:“是呀,大学生活并不能帮我争取到去百老汇工作的机会。”于是,安妮决定下学期就去百老汇闯荡。

老师紧追不舍地问:“你下学期去跟今天去,有什么不一样?”安妮激动不已,她情不自禁地说:“好,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一下,我就出发。”老师步步紧逼:“所有的生活用品在百老汇都能买到,你一个星期以后去和今天去有什么差别?”

安妮终于说:“好,我明天就去。”老师赞许地点点头。第二天,安妮就飞赴到全世界最巅峰的艺术殿堂——美国百老汇。当时,百老汇的制片人正在酝酿一部经典剧目,几百名各国艺术家前去应征主角。按当时的应聘步骤,是先挑出十个左右的候选人,然后,让他们每人按剧本的要求演绎一段主角的对白。这意味着要经过百里挑一的两轮艰苦角逐才能胜出。

安妮到了纽约后,费尽周折从一个化妆师手里要到了将要排的剧本。这以后的两天中,安妮闭门苦读,悄悄演练。正式面试那天,安妮是第48个出场的,当制片人要她说说自己的表演经历时,安妮粲然一笑。制片人看到面前的这个姑娘感情如此真挚,表演如此惟妙惟肖时,他惊呆了!他马上通知工作人员结束面试,主角非安妮莫属。就这样,安妮来到纽约的几天时间就顺利地进入了百老汇,穿上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双红舞鞋。

最宝贵的是时间,最被轻视的也是时间。现在的年轻人都崇尚悠闲,安于“散漫”,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能聊个天昏地暗,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能郁闷好几天,刚准备看看书,一个电话打来,就兴高采烈地随老友逛街吃烤串去了。他们总以为自己有用不完的时间,于是毫不怜惜地蹉跎着时间,挥霍着光阴——这是一件多么可悲、可惜的事啊。

任何人都是一样,年轻时需要积累,年老时才来享受,年轻时正是奋斗学习成长,积累自身实力的时期,年老力衰的时候才能靠着智慧经验或者年轻时储蓄的财富过日子,否则年纪大了再来吃苦,就是“自造孽”。

等待永远是美好的最大敌人,是拖拉者的一个悲剧。“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要想不荒废岁月,干出一番事业,就要克服拖拉,珍视今天,做时间的主人。

1904年,正当年轻的爱因斯坦潜心于研究的时候,他的儿子出生了。于是,在家里,他常常左手抱儿子,右手做运算。在街上,他也是一边推着婴儿车,一边思考着他的研究课题。妻儿熟睡了,他还到屋外点灯撰写论文。爱因斯坦就是这样抓住每一个“今天”,通过日积月累,一年中完成了四篇重要的论文,引领了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你可能没有傲人的姿色,出色的才能,高贵的出身,但是请你相信,上帝给了你公平的时间。所以,别看比尔·盖茨富可敌国,别看妮可·基德曼艳光四射,任何人都是时间的产物,荣华可以无限,时间却是有限;生命虽然有限,精彩可以无限。

钟表王国瑞士有一座温特图尔钟表博物馆。在博物馆里的一些古钟上,都刻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跟得上时间步伐,你就不会默默无闻。”这句富有哲理的话,一定早已铭刻在许多成功者的心灵深处了。

所以,成功者从来都不希望坐在那里等待,而是积极地投入行动之中,为了理想而努力,为了事业而拼搏。尽管道路中会经历风雨,可是等到他们品尝到了成功的甘甜的时候,他们就会感谢曾经的行动,因为正是行动成就了他们的明天。

如果你有了理想,就一定要行动。尽管在尝试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障碍,但是请不要抱怨不曾得到上苍的偏爱,而是要努力坚持,继续追求梦想的行动,这样,你才有机会获得成功。

积极地投身生活吧,你没有下一个轮回,你只有现世。别在生命的尽头才遗憾自己的生命并未“燃烧”, “人生能有几回搏”,让我们尽情释放自己,做一朵风雨中迎风起舞的“铿锵玫瑰”。

“我已经试过了”——对工作浅尝辄止

常常听到身边有些上了年纪的人,慨叹着说:“嗳,我的一生一无所获,事业一无所成。”人生最大的遗憾与折磨,莫过于到了一定的年纪对自己说:“我的事业一无所有。明明有十分的力气,却只用了一分,因为疏懒怠惰造成人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