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佳辞妙对(中华美德)
7622900000012

第12章 童颖妙联(1)

蜘蛛虽巧不如蚕鹦鹉能言难似凤;蜘蛛虽巧不如蚕。

--(宋)王禹傅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宋太平兴国进士。

王幼年聪颖,通诗能对。一日,太守宴请宾客,席间出句让众人对。一时,竟鸦雀无声,无人应对。当时,王禹偁以太守书童身份侍候左右。他脱口念出下联,满座达官显贵,哗然称妙出句为鸟,对句是虫。转折巧妙,寓意深刻。

花落去燕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王琪王琪,不详。

当过北宋宰相的晏殊,七岁能写文章,十四岁就成了小进士,被人称为“神童”。春日,晏殊邀来小诗人王琪赏景,时值晚春,微风吹过,满地皆是落花。晏触景生情,吟出了上联。可是琢磨再三,不得下联。在一旁端坐的王琪对出了下联,晏殊一听,拍手称妙上联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堪称奇句。下联围绕春景构思,以“燕归来”对“花落去”,工整和谐。同时,下联“似曾相识”,给人温暖美好之感,以此去对上联有几分悲观的“无可奈何”,形成鲜明对照,颇具艺术感染力。难怪后来晏殊不只一次地将这副对联用在诗词中了。

柔能克刚齿刚唇柔,刚者不如柔者久,柔能克刚;眉先须后,先生还是后生长,后来居上。

--(宋)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永丰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小时十分聪颖,人称“神童”。一次有位老者出上联,欧阳修很快对出了下联。老者惊喜非常地说:“对得好!”

上联通俗明白,把“柔”与“刚”的辩证关系说得很透彻。下联更是浅显易懂,将“眉”与“须”的生长规律写了出来。联尾画龙点睛:“柔能克刚”,“后来居上”,皆言简意邃,富有哲理,仔细品味,能给人以启迪。下联按前后文语句,对上联“柔能克刚”应为“后来居先”,这当然也未尝不可,但“后来居上”是成语,用此为妙。

龙头望月凤尾朝天山上古松,探出龙头望月;园中紫竹,攒起凤尾朝天。

--(宋)宗泽宗泽(1060-1128),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祐进士,南宋抗金名将。

幼年聪敏,嫂子出上句让他对,他不假思索,脱口对出了下句。

以“凤尾”比喻竹叶,以“龙头”比喻松枝,虽不算新颖,出自孩童之口,亦属巧对。

巧对苏学士衡门稚子璠玙器;翰苑仙人锦绣肠。

--(宋)孙觌孙觌(1081-1169),字仲益,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宋大观三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鸿庆官。

相传,苏东坡到常州督学,听说当地孙仲益年幼才高出众,即以“璠玙”两种宝玉为喻,出句试之。孙果然对答如流,对上了下联。

遣词意佳,对仗工稳。

吞海上天一回酒渴思吞海;几度诗狂欲上天。

--(宋)刘少逸刘少逸,不详。

宋朝刘少逸,十一岁时曾拜当地名士为师。那名士为试刘少逸才思,出上联让其对,刘少逸随口对出下联,名士惊叹不已。

上联用“吞海”写其酒量之大;下联用“上天”写其诗兴之高。夸张得近乎吓人,但是假如这副对联换去这四个字,全联顿然失色,索然寡味。

顽童对进士马蹄踏破青青草;龙爪挐开淡淡云。

--(宋)汪应辰汪应辰(1119-1176),初名洋,字圣锡,江西省玉山人。绍兴进士,南宋学者。

南宋建炎年间,汪应辰与群童在路旁玩耍,适遇进士俞子材骑马经过。俞在马背上情不自禁,吟出对句,正待对下联,顽童汪应辰稚声念出一对句,恰成此妙对。俞惊喜非常,连称奇才上下对仗,严丝合缝。“淡淡”尤妙!试易“白白”、“薄薄”,皆大煞风景。

青云足下生细雨肩头滴;青云足下生。

--(宋)邱琼邱琼,不详。

一次,邱琼在私塾与同窗童子为座位争吵不休。塾师为解决二童子争执,口出上句让他俩对,谁能对上下句谁就先坐。邱琼思索片刻,对出了下句,不仅赢得了座位,而且得到塾师的赏识。

戴斗笠遮雨,雨滴“肩”上。有道是,平步青云,“步”与“足”同,故生出下句来,奇妙无比。

水皱面山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宋)李焘李焘(1115-1184),字仁甫,号巽岩,眉州丹陵(今属四川)人。绍兴进士,南宋学者。

李八岁时,私塾先生指着池水出句。他略加思索,对成此巧联。

“青山”对“绿水”,固然不新了。巧在想象奇特,风使水“皱面”,雪让山“白头”,赋绿水、青山以生命,顿出新意。

朔雁南来阳乌东出一行朔雁,避风雨而南来;万古阳乌,破烟云而东出。

--(宋)陈陈,不详。

梁拱辰《巧对续录》载:南宋时福州人陈孔硕之子陈,十一岁时,适遇朱熹来访,出上句试之,陈对了下句。

上句言大雁因避寒而南飞;下句言太阳穿破云雾东升。颇有气势。

万年天子坐龙廷十岁儿童当马驿;万年天子坐龙廷。

--(明)小马僮元朝末年,朱元璋以“太平兴国翼大元帅”,统红巾军攻打南京。途中,他见一小孩在驿站前看马,口拈上句。那小孩机灵地望着他,对了下句。朱元璋喜出望外地抱起小孩,认作干儿。

上下句对仗工巧。尤其下联对得正中朱元璋下怀:“天子坐龙廷”,正是他揭竿而起、东荡西杀的目的所在。此联妙归妙,不过太神了就不可信,也许是明代文人所拟吧。

下棋与弹琵琶天当棋盘星当子,谁人敢下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明)解缙解缙幼年家贫,聪颖好学。一次,两个秀才在路旁树荫下下棋,一个秀才出对题,另一个秀才对不出,小解缙代为对之。

借喻大胆,想象奇妙,口气之大,令人叫绝大鹏有志大犬无知嫌路窄;大鹏有志恨天低。

--(明)解缙相传,曹尚书初到江西吉水,听说有神童解缙能诗善对,就想当面试试。曹尚书有意奚落解缙,关了公寓大门,让他走偏门而进,并出上联,欲难之。小小解缙不卑不亢,念出了下联对句。曹尚书一听,暗暗称妙。

“大鹏”对“小犬”,大有压倒对方之势。“恨”字用得极好,表现鹏程万里的雄心大志。

蹄打鼓嘴敲锣马过木桥蹄打鼓;鸡啄铜盆嘴敲锣。

--(明)解缙一次,有个自恃满腹文墨的秀才,要和解缙对对子。秀才刚出上句,解缙马上对成此联。

马蹄打鼓,鸡嘴敲锣。联语有声有形,形在目,声入耳,雅俗共赏。

金水河上玉栏杆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明)解缙南京金水河上有玉栏杆,属江南胜景。解缙八岁时,胡子琪以“金水河”出上联,让解缙对。解缙从“玉栏杆”想开去,以四“玉”工整巧妙地对上联四“金”。非才思超群之“神童”,确难以对出如此妙句。

罗贯中巧对施耐庵屏山出巧云,方知石秀;风寨逢时雨,更觉花荣。

--(明)罗贯中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省太原人。明初小说家,著有《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传说,罗贯中少年时即十分仰慕《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才学。一天,罗贯中慕名专程跋涉到江苏兴化施耐庵住所,登门拜师。施耐庵初见罗贯中,就感到他年纪虽小,谈吐不凡,内蕴奇智,于是,出对句以试其才。施耐庵以厅前山石“屏风”二字为题,出鹤顶格上联,罗贯中一听施耐庵出句不仅首嵌“屏”字,而且蕴含《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故事,他的对句首嵌“风”字,也启用了《水浒传》中的人物故事。施耐庵听后拍案叫绝上联巧借杨雄得义弟“石秀”的帮助,在“翠屏山”杀死其妻“潘巧云”的故事,嵌人叙事自然贴切。下联妙用“及时雨”宋江落难“清风寨”,后得小李广“花荣”历尽风险,搭救了宋江的情节,嵌人说事也十分恰当妥帖。

玉带系腰间银钱悬颔下;玉带系腰间。

--(明)陈衡陈衡(生卒年不详),明代人。永乐举人,授户部主事。后任督徐州、南京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等职,著《潭底月》诗百余章。

幼年,陈衡聪慧,深得塾师宠爱。一日,陈衡参加县试,试官见他颈戴银钱,随口出上联考他。小陈衡看看试官的打扮,笑着对出了下联。

“玉带系腰间”,恰切试官身份,个性鲜明,与上联“银钱戴颔下”相对,无可挑剔之处。难怪试官连声称妙。

轻烟素练明月金盘轻烟几缕束山腰,浑如素练;明月一轮升海角,俨若金盘。

--(明)陈衡又一日,塾师为试陈衡的才学有无长进,煞费苦心地琢磨了一个出句考陈衡。陈衡眨巴着眼睛想:塾师以白天景色成上句,我何不以夜晚月色为下句。于是,对出了下联。

上联将“轻烟”比作“素练”,下联将“明月”比作“金盘”,可谓比喻贴切生动,对仗十分工稳,甚妙地生不火之烟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水;风吹尘起,地生不火之烟。

--(明)王璲王璲(生卒年不详),字汝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学者。少年时,也有“神童”之称。曾参与修《永乐大典》。

一日,雪后日出,积雪融化,其父即景吟上联嘱对。汝玉思索片刻,对上了下联。

无云焉能下雨?没火岂能生烟?此联巧在从“日晒雪消”、“风吹尘起”此等习以为常现象中,翻出新意。

蝴蝶与乌龙塚上烧纸,灰逐微风成蝴蝶;池边洗砚,墨随流水化乌龙。

--(明)王璲王璲九岁时,适逢寒食节,他随父上坟烧纸钱。父出句,他对出下联。形象逼真,堪称一副巧对。

父子巧对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莆和。

--(明)陈洽陈洽,不详。

陈洽幼年聪慧。一次,他跟随父亲到江边游玩。江上一只摇橹的船和一只帆船并行,两船你追我赶,各不相让。父亲见状吟出了上联。小陈洽正眨巴着眼睛寻思对句,忽听岸边飘来悠扬的笛声,接着又传来悦耳的箫音。他灵机一动,把下联对了出来。

此联构思奇巧,巧妙地用了谐音手法,使历史名人在联语中出现。上联“橹速”谐音为三国东吴之“鲁肃”,“帆快”谐音为汉高祖刘邦手下大将“樊哙”。下联“笛清”谐音是北宋的大将“狄青”,“箫和”谐音是汉高祖刘邦部下的大臣“萧何”。联语中的人物非一朝一代,何谈“不如”、“难比”。只是巧用谐音增加几分情趣罢了。

小人全仗大人遮四口同圖,内口皆从外口管;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明)杨溥杨溥(1372-1446),字弘济,石首(今属湖北)人。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

幼时家贫,地方官要其父服苦役,杨苦苦哀求,地方官要与他对对子,对得好,则免除父役。结果,杨溥巧妙地对上了地方官的对句。

上下联都由两个短句构成。前面短句巧在拆字;后面短句,又有一语双关之妙。而且上联切地方官的口气,下联切百姓的口吻。

李花开苏木长李花开太白;苏木长东坡。

--(明)杨溥相传,幼年杨溥聪颖,才学超人。一天,老师出句让他对,杨溥略加思索对出了下联。

上联嵌“李太白”,下联嵌“苏东坡”。人名在联语中更具双关语之妙。

井底有天地楼上起楼,楼间无地;天井中开井,井底有天。

--(明)王洪王洪(1380-1420),字希范,钱塘(今杭州)人。十八岁中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侍讲。曾参与修《永乐大典》。

幼年时,友人见他家在旧屋上建新楼,感到新奇,吟出上句,百思不得下联。正待告辞,王洪脱口对成此巧联。

上下联中,“楼”、“井”二字不仅重叠,而且顶针连珠,首尾同字照应,实为难得。下联以“天”对“地”,耐人寻味。

攀凤攀龙攀桂子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桂子。

--(明)于谦于谦(1398-1457)字廷益,钱塘(今杭州)人。永乐进士,历官御史、兵部右侍郎。

少年时,才学出众。一日,朝中一位巡抚来净慈寺大雄宝殿降香。在殿堂前口拈上联,竟无人对答,恰好于谦此时念出下联,博得巡抚赞赏。

上联倒无什么妙处,有一点自然主义,太实了。下联则不一般,犹如奇峰陡起,可见凌云大志菱角与石榴菱角三尖,铁裹一团白玉;石榴独蒂,锦包万颗珍珠。

--(明)于谦有一次,于谦上学迟到了,私塾先生出句难他,对得上则免罚。于谦很快对出了下联,先生一听,不禁称妙。

妙在形象逼真,贴切生动。对仗工稳,无玷无瑕。

狗嘴何曾吐象牙牛头且喜生龙角;狗嘴何曾吐象牙。

--(明)于谦一天,母亲给于谦梳了个双髻。上学路上,有一人故意戏弄他,出了个上联。于谦以牙还牙地应对了下联。

上下联巧用借喻,即借它物比喻说明眼前之物,形象贴切生动,语句辛辣有趣。

一语呛富豪谁谓犬能欺得虎焉知鱼不化为龙--(明)邱濬邱溶(1420-1495),字仲深,广东琼山人。景泰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相传,邱溶年幼上学时,有一天,因雨漏湿座位,先生把干位子给他未给富豪之子。富豪闻知此事,怒气冲冲面对邱溶,口出上联。邱溶毫不退让,反问一句,呛得那个富豪哑口无言。

下联出语不凡,反问有力。意在小人物也能成大器,颇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之势。

一联双趣李东阳气暖;柳下惠风和。

--(明)李东阳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南茶陵人,明代天顺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李少年时,才思敏捷。有人曾以他姓名戏出上句,李顺口对出了下联。

柳下惠:春秋时期鲁国大夫。

“阳”、“惠”二字。在此联中有一字双兼之妙。作为嵌名联,即是人名的一部分;作为吟春对,就又与后面的字搭配成新词语了。读来节奏变化,饶有风趣。

梳插髻锦缠头新月穿云梳插髻;晚霞铺岭锦缠头。

--(明)李东阳相传,李东阳六岁时在私塾读书。一天,私塾先生出上联考他,他对答如流。

上联弯月透薄云,宛如插梳子于发髻;下联霞光撒岭上,犹如锦缎缠在美人头。比喻生动形象,可见其才不凡。

虎豹关麒麟阁虎豹关中,不是关中虎豹;麒麟阁上,皆非阁上麒麟。

--(明)李东阳幼年时,有一次父亲带李东阳到虎豹关游玩。父亲出上联让其对,李东阳想到以前曾到过麒麟阁,于是对出了下联。

构思独特,联语开头二字与尾部二字虽然相同,但前指地名,后指动物本身。仔细品读颇有趣味。

龙取水凤穿花扇面画龙,龙取水;鞋头绣凤,凤穿花。

--(明)谢迁谢迁(1449-1531),字于乔,号木斋,浙江省余姚人。明朝大臣。有《归田稿》。

谢迁自幼聪慧好学,少年时,经常手持一把扇,扇面上画的是龙取水的情景。一日,友人据此出上句,谢迁对之。

“龙”与“凤”顶针叠用,对仗工稳。

有幸不须媒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明)程敏政程敏政(生卒年不详),字克勤,成化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

程十岁时,以“神童”被荐京城,朝野以为罕事奇闻。当朝宰相李贤喜其聪慧,将女许之。这天,李贤设宴款待程。席间,李指着桌上果品出句,程当即也以盘内水果对成此巧联。

巧在言此喻彼,借助谐音,语带双关。这副对联意思则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

凤凰遍体文章螃蟹浑身甲胄;凤凰遍体文章。

--(明)程敏政一日,李贤携程敏政拜见英宗皇帝。英宗皇帝也喜程敏政的非凡才智,设宴相待。入席时,英宗帝以水中物出句,程敏政即以鸟中王应对,博得英宗皇帝欢心。

山珍对海味,一雅-俗,对仗工巧,实为难得的妙对!此联又作:

螃蟹浑身铠甲;蜘蛛满腹经纶。

胸藏万卷圣贤书手挚两盅文武酒,饮文乎?饮武乎胸藏万卷圣贤书,希圣也!希贤也--(明)杨一清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号邃庵,又号石淙,云南安宁人。官至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杨一清十二岁时中举,后到京城会试。一位尚书见他年幼,就在席间出上联试他的才智。杨一清胸有成竹地对了下联,满座为之叫好。

先总述后分述,是此联妙法所在。上下联对仗甚工,无可挑剔。十二岁童子能对得如此严谨,实为奇才中秋八月之中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明)杨廷和杨廷和(1459-1529),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人。明宪宗、孝宗、武宗三朝元老,官至大学士、首辅。

他幼年聪颖超人,十二岁成了小秀才,十九岁考中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