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型筹资法是指企业偏向于降低资本成本、承受较大筹资风险来获取最大利润的方法。
为了应对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顶级企业纷纷采用积极型筹资法来获取发展的空间,进行企业扩张,保持竞争实力,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全面提升企业价值。 成立于1968年4月的韩国浦项制铁公司,在其30多年的奋斗过程中,凭借其资金的统筹兼顾与灵活营运,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企业。
浦项制铁公司在韩国国内有13家子公司,在中国、泰国、越南、缅甸、美国、委内瑞拉、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等9个国家设有34个钢铁厂、原料加工厂、销售公司等。它拥有位居世界第一的年产1 600万吨的光阳钢铁厂和位居世界第二的年产1 200万吨的浦项制铁厂。
浦项制铁公司于1994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接着又于次年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外资股东达60%以上,被认为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绩优公司。
浦项制铁公司自从创立以来,一直承续着黑字经营的传统,没有出现过一次赤字,其卓越的创收能力在世界钢铁业界出类拔萃。
2001年,浦项制铁公司条钢产量达2 680万吨,超过2000年位居世界首位的日本新日本钢铁公司,跃居世界第一位。尽管遭遇了被世界钢铁业界称为“死亡之谷”的价格暴跌的艰难,销售收入仍然高达11兆860亿韩元(1美元约合1 300韩元),净利润达8 190亿韩元,创造了迄今为止世界钢铁史上最好的经营业绩。
浦项公司刚组建时,160万未偿还的普通股中政府占90万股,政府控制的韩国钨矿公司占70万股,没有私人股。1972年,政府股有一部分转到工业银行,公司核定的资本中有7 500万股普通股份。其中,发行并售出的有4 480万股。1973年以后,政府又多次把股份转给汉城银行等几家商业银行。到1988年,政府控制的623%股份中的273%出售给了公众,政府股仅保留35%,韩国四家商业银行和韩国钨矿持有股份272%,其余为浦项公司员工股。采取股份的形式对政府而言并未失去控制权,同时也使企业获得了相应的经营管理权,使国家、企业、股东和公众共同关心企业的发展。
浦项以股份公司的形式进行经营,使工程建设的资金来源得到了保证。通过股权筹资的形式既可吸引外资,又能起到优化投资环境的作用,使资金快速到位,在预定期限内滚动生值。韩国由于其股票市场不允许外国投资者直接进入,因此建立了“国家基金”,并以这种基金的形式在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发行并上市,所筹资金投资于本国的证券市场。这样,既成功地利用了外资,又在外资不能直接进入本国证券市场的前提下发展了证券市场。
大型钢铁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浦项公司在建设初期却遇到了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后来,虽然启用了日本部分战争赔款,但大部分建设资金还得依靠国外银行的商业贷款,才使得购置国外先进设备和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设想成为现实。浦项公司在购买日、德、澳等国设备的同时,争取从这些提供设备的有关国家获得优惠贷款。由于设备供应商所提供的资助大多通过政府渠道,这就使购买设备的贷款利率一般控制在695%以下。浦项公司吸收了不少于18家外国公司和银行的商业贷款,长期贷款最高年利率为85%,最低为587%。充分利用外国贷款,对浦项公司日后实现自我滚动积累起了重要作用。到1984年,浦项制铁公司的资产负债比(国外长期贷款同股本之比)尽管高达696%,但这些借款为浦项在投产后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并获得高收益创造了有利条件。
浦项制铁公司不怕负债,积极筹资,使企业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公司获得了超常规发展。顶级企业通过采用积极筹资法,进行企业扩张,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全面提升企业价值。
第一节 企业筹资概述
筹资是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从国内外有关渠道获取资金的过程。 筹资是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根据有关规定,运用一定的方式,从国内外有关渠道获取资金的过程。
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企业必须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才能正常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要想搞好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支柱。从事物质生产经营的企业,不仅要有货币资金,而且要有固定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以及成品资金等。从事物质生产经营的企业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从预付货币资金开始的。通过货币资金的支付,购置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资料,支付生产经营者的工资及有关费用,使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现实的生产经营能力,创造出物质财富,创造出新价值,从而带来盈利,实现资金增值。
在社会需求和市场环境经常变化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求量总是在不断变动的,这就必然出现有时占用资金多,有时占用资金少的现象。因此,顶级企业往往根据资金需求的时间和数量,灵活地筹集资金,以减少资金占用的时间和费用,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企业筹资的六个动机
为了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这就是企业筹资的基本动机。企业筹集资金的动机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它具体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1创业筹资动机
只有筹集到足够的注册资本才能申请工商登记注册,企业才能成立。在筹建过程中,种类繁多的开办费也需要资金来解决。
2维持经营筹资动机
在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购置与更新、材料采购以及成本费用的开支,会不断产生资金的需求,需要筹措和集中资金。
3扩张筹资动机
扩张筹资动机是企业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追加对外投资的需要而产生的筹资动机。
企业筹建完成开始营业之后,生产经营规模就确定下来,此时一般已具备了维持现有规模的资金量。但是,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日趋活跃,尤其是应付激烈竞争的需要和不断扩充经营实力,以及对经济效益无限追求的心理,就会产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现实需要。这时,原有规模下的资金量就难以满足需要,惟一的办法就是尽快筹集资金。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处于成长时期的企业通常会产生这种筹资动机。例如,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供不应求,需要增加市场供应;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追加有利的对外投资规模;开拓有发展前途的对外投资领域等。这种扩张性筹资会扩大企业资产规模,给企业带来收益增长的机会。但扩张性筹资的量往往比较大,负债规模亦有所扩大,还常常改变资金结构,承担的筹资风险也较大。
4偿债筹资动机
偿债筹资动机是企业为了偿还某些债务而产生的筹资动机。偿债性筹资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调整性偿债筹资,即企业虽有足够的能力偿还到期旧债,但当企业原有债务结构不合理,或者某种债务成本过高,而又有新的较低债务成本的债务来源出现时,企业就可能增加举债筹资,从而调整债务结构,使之更加合理。
二是恶化性偿债筹资,即企业现有的支付能力已不足以偿还到期旧债,而不得不借新债还旧债。
调整性偿债筹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筹资策略,而恶化性偿债筹资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已经恶化。
5解困筹资动机
解困筹资动机是企业为了缓解临时财务困境而产生的筹资动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总会面临许多临时性的财务困境。例如,季节性采购导致库存的大量增加;市场物价上涨时需要大量储备存货,以消除涨价风险;发放工资或支付股利已迫在眉睫等。这些都会使企业资金需求量骤然增加,必然促使企业想方设法去筹措资金,以解燃眉之急。
6混合筹资动机
混合筹资动机是企业为了满足多种需要而产生的筹资动机。企业通过混合性筹资,既可以扩大自己的资金规模,又可以偿还部分旧债,还可以缓解临时性的财务困境。这种筹资中,糅合了扩张性筹资、偿债性筹资和解困性筹资三种筹资动机。
二、企业筹资的四项原则
顶级企业筹资应遵循合法、适量、择优以及风险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通常情况下,顶级企业筹集资金应遵循合法性、适量性、择优性以及风险与效益相统一这四项原则。
1合法性
企业在创业初期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这既是企业的财务行为,又是企业的法律行为。因此,企业筹集资金的行为必然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企业的筹资渠道很多,由于投资主体不同,吸引投资或筹集资金方式不同,各种筹资或者投资行为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也各不相同。因此,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必须遵纪守法,按法定的程序和规定取得资金,并履行筹资过程中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2适量性
适量性就是要求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确定筹集资金的数量。财务管理人员应在企业筹集资金之前,周密地分析生产经营和国际市场状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准确预测资金需求数量,确定相应的资金形态。
筹集资金数额过多,会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影响资金使用效果,增加不必要的利息费用支出;筹集资金数额不足,则会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贻误投资的时机,也会因再筹资而增加费用支出。因此,在筹集资金之前,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预测资金的需求量,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
3择优性
择优性就是指企业选择最佳的筹集资金的方案。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和方式很多,各种筹资渠道和方式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资金需求情况,从多种筹资方案中,通过对筹资成本、筹资条件和筹资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择最佳方案。
4风险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实际上,企业的任何一项财务活动都客观地面临着一个风险与收益的权衡问题。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是企业筹资不可避免的一个财务问题。除筹集主权资金外,企业在筹集资金时一般都要借入一部分资金,借入资金既可以弥补主权资金的缺口,又可以获得额外利润,即财务杠杆利益。企业为了获取财务杠杆利益而举债,也就增加了必须按期还本付息的负担,一旦利率超过企业的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企业就必然遭受由于财务杠杆反作用而带来的损失。借入资金愈多,比重愈大,偿还负担也就愈重。这种因举债经营而带来的风险即为筹资风险。因此,企业既要善于利用借入资金进行负债经营获得额外利润,又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筹资风险的控制,确保财务安全和稳定,达到风险与效益的统一。
三、企业筹资的五点要求
筹集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起点,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企业在进行筹资时要考虑影响筹资的各种要素,讲求综合经济效益,并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
1制定筹资计划,及时筹集资金
企业筹资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所必需的资金。因此,企业无论通过何种渠道和方式筹集资金,都应预先确定合理的资金需求量,并制定筹资计划,使资金的筹集量与需求量达到平衡。这样,既能避免因资金筹集不足而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又可以防止资金筹集过多而降低资金的利用率。同时,企业还可以根据资金的投放时间来合理安排筹资,使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在时间上互相衔接,避免超前筹资造成使用前的闲置和浪费,或因滞后筹资而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
2筹资和投资相结合,提高筹资效益
企业筹资是为了满足投资的需要。因此,投资是决定筹资与否以及筹资量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明确了投资目标、安排了资金的用途以后,企业才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筹资渠道、筹资方式,确定筹资数量,避免不顾投资效果的盲目筹资。
3选择最优筹资组合,降低资金成本
企业筹资的渠道和方式不同,其难易程度与资金成本也不相同。资金成本是资金使用者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及有关的筹措费用,是对企业筹资效益的一种预先扣除。企业在筹资时要综合研究各种筹资渠道和方式,分析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情况,选择最优的筹资组合,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