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可以更聪明
753300000033

第33章 超越惯性思维的限制是职场成功的关键 (4)

第一步要意识到你的想法或许是不合理的,那些最担心“每个人将认为我是一个傻瓜,都会耻笑我”的人,一般来说是最有思想和见识的。实际上,往往是那些喋喋不休的人缺乏自律意识,善于空谈,徒有热情而无建树。

如果你感到忧虑和焦急,那么,你需要迫使自己迈出第一步。万事开头难,随着你不合理的怪念头的减退,以及你自信心的增强,你就能积极地参与到团体的活动中来,为团体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由别人去做结论

平庸的合作者会急于切中他的主题,抢先作出结论,而优秀的合作者则首先创造一个互相信任和心心相印的气氛,然后再提供自己的看法,而且仅仅是提供看法,而由别人做结论。

天锐公司需要添购一套自动化电镀设备,许多厂商闻讯纷纷前来介绍产品,负责电镀车间的老王因而不胜其扰。但是,有一家制造厂商就别出心裁,写来这样的一封信:“我们工厂最近完成了一套自动化电镀设备,前不久才运到公司来。由于这套设备并非尽善尽美,为了能进一步改良,我们诚恳地请您拨冗前来指教。为了不耽误您的宝贵时间,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马上开车接您。”“接到这封信真使我惊讶。”老王说,“以前从没有厂商询问过我的意见,所以这封信让我觉得自己重要。”看了这套设备之后,没有人向他推销,而是老王自己向公司建议买下那套设备。

所以,要赢得合作,就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别人身上,而是由别人自己作出结论。

4.要让对方具有责任感

心理学家分析说,每个人都愿意得到别人的注意,给人以好印象。广为人知的“赫尔逊工厂的试验”就是这种论断的典型例证。

一次,某人事关系专家在赫尔逊工厂做了一个试验,他首先选择一批姑娘参加试验小组。最初改善了试验小组的照明,生产搞上去了,但是,后来把照明恢复到原样,生产仍然上去了,从而得知照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效果。以后又进行了缩短工时的试验,生产还是上升了;增加休息时间后,生产又上升了。

以后,管理部门对试验小组又延长了劳动时间,这时的生产还是上升。尽管时间长了,但是姑娘们仍然辛勤劳动。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让姑娘们那么辛勤劳动。不论提供给她们的伙食好坏,生产效率都提高了。最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那就是姑娘们被选为试验小组,产生了责任感。

从前,没有什么人去理睬她们,但是,现在她们得到人们的重视。这正是让姑娘们更加努力的原因所在。

其实,保证你事业有成的方法之一是让与你共事的人喜欢你、欣赏你。只有善于合作,你周围上上下下的人才会希望你成功,并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你实现你的目标,同时也实现他们的目标。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成为举足轻重的一员。

别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

我们常常忙于工作而忽视生活,实际上,只有一个真正懂得生活之道的人才能够把握好生活的节奏,达到工作和生活的和谐。

世界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工作,但富有意义的生活却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两者应该尽可能地区分开来。

邢立武和太太宋娇原来就职于一家国有企业,夫妻双方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每逢节假日,夫妻俩都会带着三岁的儿子到处游玩,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后来,经人介绍,邢立武和宋娇都各自跳槽去了外资企业。凭着出色的业绩,他俩都成了各自公司的骨干力量。夫妻俩白天拼命工作,有时忙不过来还要把工作带回家。

三岁的儿子只能被送到寄宿制幼儿园里。宋娇觉得自从自己和丈夫跳到体面又风光的外企之后,这个家就有点旅店的味道了。不知不觉中,孩子幼儿园毕业了,在毕业典礼上,她看到自己的儿子在台上蹦蹦跳跳的样子,竟然有点不认得这个懂事却可怜的孩子。

孩子跟着老师学习了那么多,可是在亲情的花园里,他却像孤独的小花。频繁的加班侵占了周末陪儿子的时间,以至于平时最疼爱的儿子在自己的眼中也显得有点陌生了。这一切都让宋娇陷入了一种迷惘和不安当中。

你是否和宋娇一样经常面临如何达到工作与生活和谐的困惑,而找不出合理的理由?面对生活,我们的内心会发出微弱的呼唤,只有躲开外在的嘈杂喧闹,静静聆听并听从它,你才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否则,你将在匆忙喧闹的生活中迷失,找不到真正的自我。

1.寻求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

过一种简单生活,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首先是外部生活环境的简单化,因为当你不需要为外在的生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时候,才能为你的内在生活提供更大的空间。其次是内在生活的调整和简单化,这时候你就可以更加深层地认识自我的本质。

现代医学证明,人的身体和精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人的身体被调整到最佳状态时,人的精神才有可能进入轻松时刻;而当人的身体和精神都进入佳境时,人的生命力才能更加旺盛,然后才能达到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你的生活节奏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你可不可以寻找一些更简单的生活方式?也许你早已经习惯了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你不必离开它,更不必让生活后退,你只需换一个视角,换一种态度,改变那些需要改变的、繁杂的、无真实意义的生活,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2.跳出效率的“陷阱”

在快节奏的工作中,我们往往过于重视效率,而忽略了生活。太多机器按钮等我们去按,生活忙乱不堪,工作效率低下且毫无乐趣。

在效率的鞭策下,每个人都像机器一样忙得一刻也停不下来,这样的生活注定毫无幸福可言。事实上,以人的价值来看,我们应该依照人性来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效率和花费的时间并不一定成正比。强迫自己工作再工作,只会耗损体力和创造力。我们需要暂停工作,让自己歇息一下。每当你放慢脚步,让自己静下来,就可以和内在的力量接触,获得更多能量重新出发。一旦我们能明白工作的过程比结果更令人满足这个道理,我们就更能够乐于工作了。

3.别把工作看得太重

一位积劳成疾的企业老板去医院看病,医生劝他要多多休息。这位老板愤怒地抗议说:“我每天都有那么多工作等着去处理,晚上还要批阅大量的文件,哪有休息的时间啊?”

“为什么晚上还要批阅那么多文件呢?”医生诧异地问道。

“那些都是必须处理的急件。”老板不耐烦地回答。

“难道没人可以帮你的忙吗?”医生问。

“不行呀!只有我才能正确地批示呀!而且我还必须尽快处理完,要不然公司怎么办呢?”

“这样吧!现在我开一个处方给你,你是否能照着做呢?”医生有所决定地说道。

老板读了读处方的规定——每天散步两小时,每星期抽出半天的时间到墓地去一趟。

老板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要在墓地待上半天呢?”

“因为……”医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是希望你放慢生活的节奏,瞧一瞧那些与世长辞的人的墓碑。你仔细考虑一下,他们生前也与你一样,觉得全世界的事都必须扛在双肩,如今他们全都永眠于黄土之下了,也许将来有一天你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然而整个地球的活动还是永恒不断地进行着,而其他世人则仍然像你一样继续工作。

我建议你站在墓碑前好好地想一想这些摆在眼前的事实。”医生这番苦口婆心地劝告终于敲醒了老板,他依照医生的指示,调慢了生活的步伐,将自己的大部分工作授权给了其他人。

他意识到了生命的真谛不在于急躁和焦虑,而在于平和地度过每一天,在这种想法的作用下,他的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事业也蒸蒸日上。

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一位真正懂得生活之道的人不应当把工作看得太重,以免为此背上太过沉重的包袱,这样你才能享受更轻松的生活和更高效的工作。

4.学会给自己适时减压

就像我们不能逃避工作一样,我们也无法逃避工作中的压力。其实,在工作中有压力并非坏事,因为人有一定的压力可以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地寻求进步。

但是,压力过大则绝非好事,它会让我们陷入紧张、焦躁、疲劳的状态中,这时,工作不顺心,生活也就无法开心。所以我们要学会适当地缓解压力,释放压力,使压力保持在我们能承受的限度内,不要发生“水压过大胀爆水管”的可怕事故。

5.抛开一切,让自己休息

一位上班族曾在博客中描述过自己的一天:

6点半铃声响起,开始忙着起床,洗澡,穿职业装,吃早餐(如果有时间的话),抓起水杯和工作包(或者餐盒),跑向公交车站,挤进车内,接受每天被称为高峰时间的惩罚。

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工作……装得忙忙碌碌,掩饰错误,微笑着接受不现实的最后期限。当“重组”或“裁员”的斧子(或者直接炒鱿鱼)落在别人头上时,自己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扛起额外增加的工作,不断看表,思想上和你内心的良知斗争,行动上却和你的老板保持一致。再次微笑。

下午5点整,再次跑向公交车站,挤了进去,接受一天之中的第二次高峰时间的惩罚。与配偶、孩子或室友友好相处。吃饭,看电视。

文章中描写的那种机械无趣的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每天,我们都在忙碌着,置身于一件件做不完的琐事和想不到尽头的杂念中,整天忙忙碌碌,丝毫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此时,我们就需要抛开一切,让自己放松下来,这样,你就会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乐趣。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一条优秀企业的效能定律,它要求员工在工作中找到正确的事情,之后用适当的方法将该做的事情一次就做到位。

如果你到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进行参观,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悬在车间门口的条幅——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著名管理学家克劳士比“零缺陷”理论的精髓之一。第一次就做对是最便宜的经营之道!第一次做对的概念是中国企业的灵丹妙药,同时也是我们提升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法则。

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5%的人并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制造问题,无事必生非,他们是在破坏性地做。

——10%的人正在等待着什么,他们永远在等待、拖延,什么都不想做。

——20%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他们是在没有目标地工作。

——10%的人没有对公司作出贡献,他们是“盲做”、“蛮做”,虽然也在工作,却是在进行负效劳动。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他们虽然努力,却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工作方法。

——只有15%的人属于正常范围,但绩效仍然不高,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到位,半到位又不到位是最令人难受的。在我们执行工作的过程中,“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一个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理念。如果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现在又具备了把它做对的条件,为什么不现在就把它做对呢?

当我们被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时,许多人会反驳:“我很忙。”因为很忙,就可以马马虎虎地做事吗?其实,返工的浪费最冤枉。第一次没做好,再重新做时既不快,花费也不少。忙要为效率忙,而不是在忙中出错。

若第一次没把事情做对,忙着改错,改错中又很容易忙出新的错误,恶性循环的死结越缠越紧。这些错误往往不仅让自己忙,还会放大到让很多人跟着你忙,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物资损失。

由此可见,企业中每个人的目标都应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对”,至于如何才能做到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克劳士比先生也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这就是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对”,如何做才能达到“对”这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