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可以更聪明
753300000013

第13章 水平思考法一种更简洁更有效的思维技巧 (1)

水平思维法,是由英国心理学家、“创新思维之父”爱德华·德·波诺博士提出的,是前面我们所讲到的“六项思考帽”的具体运用。《牛津英文大辞典》中,是这样解释水平思维法的:以非正统的方式或者显然的非逻辑的方式来寻求解决问题地方法。它帮助我们换一种方式看待事物,从而常常能带来突破性的创意。

什么是水平思考法

看到“水平思考法”这个词,你可能会感到惊讶:什么?思维方法还分水平或垂直的吗?那么,就先来看一个故事吧。

很久以前,英国有条法律规定,谁欠了钱不还就会被投进监狱。很不幸,伦敦的一个商人欠了一个高利贷者很大一笔钱而无力偿还。那个又老又丑的高利贷者早就对商人美丽的女儿垂涎已久,正想借助此机会将少女得到手。于是他提出,只要少女嫁给他,他就取消掉商人的债务。

可怜的少女吓坏了,商人也很不情愿,但他却又无能为力。为了显示自己的仁慈,狡猾的高利贷商人提出了一个办法,说要让上帝做出决定。他对少女说,他在一个黑袋中放入了一颗黑卵石和一颗白卵石,让少女来挑。如果少女挑中的是黑色的鹅卵石,她就必须嫁给这个高利贷者,这样他父亲的债务就可以免除了;如果她挑中的是白色的鹅卵石,她就可以不嫁给高利贷者,而债务还是会被取消;如果她拒绝挑选,他的父亲就会被依法送进监狱,少女也将变得无依无靠。

可怜的商人父女没有办法,只好接受了这个提议。高利贷者从后花园里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顺手捡起了两枚鹅卵石放进黑袋中,眼尖的少女发现他捡的两枚鹅卵石竟然都是黑色的!

这时,商人将布袋递到少女面前,要她挑选。

如果你是这个少女,你会怎么办?

你也许会动用逻辑思考来仔细地推敲,最终想出一个解决办法——这是垂直思考模式。但是现在,还有一种更好的思考方法,叫做水平思考。

我们不妨来想,用垂直思考,少女只能做出三种选择:

1.拒绝挑选。

2.揭穿高利贷者的阴谋,指出袋中的两颗鹅卵石都是黑色的。

3.挑选一颗黑色鹅卵石,自己受些委屈嫁给高利贷者,帮父亲免除债务。

显然,以上三种方案都不会产生有利于商人父女的结果。如果少女拒绝挑选,她的父亲就会被送进监狱;如果她揭穿高利贷者的阴谋,这可能会使高利贷者恼羞成怒,将她父亲投入监狱;如果她选择嫁给高利贷者,那她就得忍受一段不幸福的婚姻。无论怎样,事情都不会对商人父女有利,这就是垂直思考的不足之处。

这时,水平思考开始起作用了。不同于垂直思考者,水平思考者跳过挑选这个过程,开始关注挑剩下的那颗鹅卵石。

故事里的少女将手伸进袋中,假装要挑出一颗鹅卵石,可是,在大家还没有看清楚的时候,她就假装不小心将鹅卵石掉在了小路上。这一下,她挑出来的石头混进了小路上的鹅卵石中间,再也找不出来了。

“啊,对不起,我总是这么不小心”少女抱歉地说道,“现在,只好看看剩下的那颗鹅卵石,才能知道我挑出来的是什么颜色的。”

故事到这里,大家就无需担忧了。剩下的那颗鹅卵石自然是黑色的,那么,照理说少女挑到的应该是白色的了。高利贷者不敢承认自己做了手脚,只好兑现了诺言。就这样,运用水平思考,少女将一个看似毫无希望的事情变得极为有利。她不仅把自己解救出困境,还解除了父亲的债务,是高利贷者的奸计破灭。

从上面的故事中,大家都已经见识过了水平思考的威力,那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水平思考法。

用一个简单的描述来解释水平思考就是:“你不能通过把一个洞越挖越深,来实现在不同的地方挖出不同的洞。”它指的是,水平思考强调寻求看待事物的不同方法和不同路径。垂直思考曾经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思考,它的本质是注重逻辑,关注“真相”和“是什么”。而与之不同,水平思考强调从侧面路径寻找不同的感知、不同的概念、不同的切入点,它关注的是“可能性”和“可能会是什么”。水平思考帮助我们换一种方式看待事物,常常会带来突破性的创意。所以,要想获得创意,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水平思考能力。

为什么创意总是降临在别人身上

人的一生中,能有几个创意被大众广泛采用?如果世界上还没有车轮,你会把它发明出来吗?

往往有很多人抱怨,为什么创意总出现在别人身上?对此,他们往往将原因归结于别人比自己有更强的能力或者更好的机遇。

创意是努力追求的结果吗

如果说通过努力工作或者不断付出就能获得创意的话,人们心里会舒坦很多,这样的话,那些非常努力人通过辛勤的工作而产生好的创意,就是理所应当了。但是很不幸,创意并非努力寻找或者长期追求的必然结果。

从一个故事我们就可以理解这一点。

达尔文穷尽20余载研究进化论,但是有一天,他读到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正好论证了适者生存的道理。论文的作者是一个名叫阿尔弗雷德· 鲁赛尔·华莱士的年轻生物学家。戏剧性的是,据说华莱士在东印度期间,曾经精神错乱过一星期,而这篇文章正是他在那个星期内完成的。要将一个理论不断发展深入可能需要几十年的经过,而理论本身,却可能是灵光乍现的结果。

但问题是,旧的理论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问题的方式。在长期的工作中,这些旧理论又不断得到强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我们对新理论的发现。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逻辑严密的科学家苦心钻研几十年,虽然工作成果无可为挑剔,却始终与创意无缘。

这里提醒我们,创意不是努力寻求的结果。

要产生创意,就要时刻关注新信息吗

有人持这样的观点,那些很有创意的人都是十分注意搜集最新信息,紧跟时代发展的人。

其实,新信息并不是通往创意的可靠途径,因为大部分的新信息都是从旧理论中产生,并且用来证明旧理论的。比如医学理论,对于一个医生,即使病人不断有新的症状出现,他都可以利用现有的理论对之加以分析。弗洛伊德理论就是如此,所以其长盛不衰。

而且,尽管新信息可能导致新创意,但新创意并不一定需要新信息才能产生。人们完全可以通过将旧的信息重新排列组合,来促成新的创意。爱因斯坦在发现相对论之前既没有做实验,也没有搜集新信息。在他提出相对论之后,支持这一理论的实验才相继出炉。爱因斯坦只是对来自天狼星的光的波长做了更好的解释,并对水星运行轨道的理解做了一些改动,从而提出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新角度。爱因斯坦只是打破了牛顿学说的惯用思维,把旧的信息做了新的组合。这样看似简单的变动,却导致了原子能的发现!我们可以大胆地想象,如果对现有的一切信息重新编码,那将会产生多少新的创意!

创意是由技术知识带来的吗

当我们说到新的创意或理论,很多人会联想到科技发明或科学理论。在这两个领域中,要想获得新的理论或创意,都要先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反过来,拥有了这些科学技术知识的人,不一定会想出新的创意。

一个普通的美国妇女,计算出了如何才能把一张纸最大限度地折叠成各种纸条,来做不同的使用。她的方法既节约了纸张,又节省了大量时间,得到很多人的采用,这个妇女也因此发了财。对于和这类似的发明,我们在看到其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一下它们是怎么被想出来的。因为只要是创造发明,不管其大小,产生的方式都是同样的。

热离子的发明也说明了技术知识不足以带来创新的道理。热离子管,创造了通讯奇迹,它是整个电子技术得以发展的基础。在电话工程师时代,热离子三极管的重要价值得到了充分开发。但是,早在爱迪生的时代,他就发明了一种类似于电子光球的装置,这是热离子三极管的最原始的形式,爱迪生还为它申请了专利。但是直到多年后,伦敦的弗莱明才发现了这种装置的重要性,此后,李·德·弗莱斯特才发明了热离子三极管。

创意的产生靠机遇?

机遇,也是被很多人与创造发明联系起来的一个词,失败者往往会把创造发明失败的原因归咎为机遇。找他们的理解,创造发明就是当你拥有了所有基本要素后,灵光乍现的结果。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只需准备好所有需要的信息,就可以坐等创意的降临了。这看起来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但是确实有证据支持这一观点。

技术的发展,往往在遇到偶然的机遇时,才会迸发出新的创意。我们近代的技术水平已经十分发达,但是许多新的发明是出现在其依靠的技术水平发展了一段以后。技术水平是基础,机遇是触发器。如果没有技术的支持,好的创意也会变成一张废纸。早在1830年,剑桥大学的数学教授查理斯·巴贝奇就提出了电子计算机的构想,只是当时没有技术的支持,他的构想无法实现,甚至遭到人们的诋毁。

创意不是来源于寻找,也不是新信息,也不是科技,也不是机遇,那创意到底来自哪里?为什么有的人要更有创意一些?

回答是,比起其他人,有的人拥有一种更容易产生创意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全与智商有关,更多的是来自于一种特殊的思考习惯、思考方式。那么,这种能力要怎样才能得到培养?在以后的几节中,我们会探讨这个问题。

如何逃离支配性观念的影响

这里有两个观点:

1. 新的创意具有合理性、实用性,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

2. 新的创意可以通过某种刻意的方式得到。

对于第一个观点,没几个人会不同意;但对于第二种观点,很多人就表示怀疑了。

要改善一件事物,往往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方式。

例如,要想让汽车开得更快,一是得使劲儿踩加速器,另一种方式是确定一下你将刹车松开了。两方面中只要有一方做得不好,你的行动就可能是无效的。

运用相反的方法看问题,还可以让问题变得更简单。例如,调查智障的人都缺乏什么能力,要比调查正常的人都拥有什么能力容易得多。与其自己为了创意费尽心思,还不如看看别人为什么会有创意;与其思索是什么原因催生了创意,不如找找是什么原因阻止了创意的产生。这样,就方便我们改进自己,以获得新的创意。

抛弃旧洞,开凿新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