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遇见我的前世今生
7513000000024

第24章 九种情绪状态

我肃敬地听着,僧人以平缓的语速继续讲解。第一,万念俱灰。

万念俱灰的情绪状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会出现,这意味着你没有任何盼望,即便你有期望也觉得没什么用。陷入这种状态的人,他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到,其他人也帮不上忙。他们以退缩或装死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以免让自己受到伤害。

不仅如此,我们处在这种状态下还会担心如果再多做什么,就可能会受到更多伤害。

在万念俱灰的情绪状态下,你什么都不会做,其中包括“请求帮助”在内。第二,悲苦。悲苦的情绪状态就是,人们会渴望有人能帮助自己,哭喊着向人伸出请求援助之手。可能有些事情自己无法办到,但也许某个人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人们处在“悲苦”的情绪状态时,一般情况下会对自己破除障碍、困难或实现目标的能力失去最起码的信心,不过他们认定也许某个人或某种力量能帮自己,不管有形或者无形。

最后,你期待通过某些方式,或者某一个力量施以援手,让你能够走出困境。亦是说,当悲苦的情绪出现时,你将彻底成为真正的弱者。

第三,恐惧。在这时,我们想要主动出击,却没有采取任何的实际行动,因为我们认为自己会被击垮,认定自己必会受伤害。即便心里十分想要做些什么,仍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这就是恐惧的定义。

对很多人来说,“恐惧”的情绪状态是比较容易了解的。在这种强烈的情绪主宰之下,我们尽管想要采取某些行动来改变现状,却因为害怕会引发出的可能性的伤害,最后总是不会采取行动。也就是说,人在这时最容易采取的状态是保持自己的静止。

在生活中,“恐惧”最直观的表现为我们经常说“我害怕……”“我担心……”或者“如果……怎么办?”等等,诸如此类。

第四,贪求。贪求可大可小,指的是我们有想拥有的欲望,却带着犹豫。不论我们渴望金钱或某种人、事、物,可能会,也可能不会采取行动,内心中潜藏着一种自己“做不到”或者“不该拥有”的念头。

贪求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带着‘可是’的想要”。每当你说:“我希望……,但是……”“我期待……,但是……”的时候,就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你进入了贪求的情绪状态。

比如:“我渴望有较高的收入,但是我的能力不够。”

“我期望能让自己买上一栋好房子,可是现在房价好高啊,可能要等一二十年吧……”

“我希望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是那样我不能养活自己……”说着以上那些话时,你就处在“贪求”状态下,尽管有很强的希望,但“可是……”严重阻碍了“心想事成”。以我们开车为例。现在假设你要开车上路,不过你一只脚踩着油门,另一只脚却踩着刹车不放,会出现什么状况?我们当然会发现引擎轰轰作响,油料也不断在减少,但车仍停在原地打转,哪儿也去不了。

如果我们处在贪求的情绪状态中,自己充满想拥有的东西、想实现的愿望,心底却不断发出“这样不行”“可能实现不了”等声音,跟你开车时一脚踩着油门、一脚踩着刹车一样。我们的内在能量不断地损耗,轰隆作响,却实现不了任何的事情。

第五,愤怒。一般而言,愤怒是指我们想要采取行动伤害或阻止他人,却又带着犹豫的情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也可能最终不会行动起来。当我们陷入愤怒的情绪状态时,自己非常期望能“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或者让对方付出应该付出的代价。我们的满脑子里都在思考怎样才能完成这件事,却没有立即采取行动。即便是我们在“愤怒”情绪状态下采取某些行动,也通常都是破坏性的行动,没有任何建设性可言。

同时,当一个人处在这种情绪状态下的时候,可用于“创造”的能量已经超乎寻常,因此常常会产生诸多后遗症。

第六,自尊和自傲。自尊自傲在本质上起到的效果往往是相反的,它会让我们希望能维持现状,不愿变动状态,同时我们也希望他人不要有任何变动,否则的话他们可能会超越自己。

当处在“自尊自傲”的状态时,可用的创造能量已经到达一定程度。此时,你外在的世界,已经越来越多地反映你内在状态。

如果我们的物质财富、身心健康、人际关系等等都发展得相对顺利,这些“证据”已经慢慢凝聚成为一套自己认为是“对的”的哲学。我们可能想当然地认定自己什么都知道,希望他人能看到、欣赏自己的成就,同时也期待他人能以自己的“对”为对。

在自尊自傲的状态下,我们一旦听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念,一定会产生如下的反应:

“啊,这我很早就知道了!”“这个跟我看的那本书所讲的一样嘛!”“这样不对吧!应该是……才对!”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态度,所以自尊自傲的情绪状态会成为我们寻求向上提升的阻碍。当新的刺激产生时,我们并不认同那些想法或者观念,而是感觉自己已经够了、已经做得很好了。心底的这些微小但又致命的声音,是限制我们做出正确决定,进一步提升的关卡。

第七,无畏。无畏的情绪状态,指的是我们愿意采取行动去做、去修正、去改变需要改变的一切,不带任何的恐惧或犹豫。通常来说,无畏意味着愿意放手,愿意继续前进。

到目前为止,在我们的人生中,一定对某一件自己想进行的计划,从骨子里就认为“没问题的!”“我一定可以做到!”“只要这样做,就一定会……”的经验。面对这样的事,无须说服自己、鼓励自己和相信自己,我们只需凭感觉就坚定地认为,一定能完成,完全没有任何失败的可能性。这种不错的感觉,就是无畏的情绪状态。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去回忆、整理归纳,就会发现,自己处于这种情绪状态时,诸事顺利,即便遇到少许挑战,也一定会找到助自己跨越挑战的资源。

第八,接纳。接纳对于人的心灵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它是指没有什么需要改变,对事情的是非对错好坏不作评判。事情原原本本地存在着,只是它们“是”的样子而已,没有什么对错之分。一切都很美好。我们拥有并享受着一切。

处在接纳的情绪状态,我们能接受万事万物彼此的一切差异,不带自己的任何偏好与偏见。不管他人“是”什么样子,我们都能接受。我们明白所有发生的或者没有发生的都遵循自然规律,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有其独特的美感。自己需要什么时就能拥有什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享受当下拥有的一切。

第九,平静。平静是心灵的最高境界,是指我与本我完全合一。我本来就完美无缺。

世间万物皆为本我的一部分。一切尽善尽美。这是一种用任何语言文字都难以描述的情绪状态,与一般意义上的平静大为不同。即便有人努力描述它,也显得多余,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自己亲身体验。

等到僧人耐心细致地给我描述完九种情绪状态,我希望继续向他寻求宣泄情绪的出口,迫切想得知最后的答案。但是,这位极具智慧的僧人并没有直接地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转头向我提问:

“我问你,你所理解到的情绪又是什么呢?”这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却令我一时语塞了。我想了又想,自己所能理解的情绪,原来不过是苦闷与忧伤、幸福与快乐而已。尽管我感受到了它最高级的境界和层次,可我无法在短时间内用完善的语言进行解读。

僧人并没有急于从我这里发现“我的答案”,他只是对我象征性地提问了一下。

没等我回答,他便说道:“我知道,你能回答的不过是喜怒哀乐而已。现在我告诉你,其实情绪很复杂,它主要是指内在的感觉。更为详尽的定义就是外来诱因影响到主体信念系统(信念、价值观、行为导向),主体通过判断表现出正面或负面的感觉以及精神状态。从这点上说,外来诱因由于发生时间、地点的不同或者因为判断主体的不同,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以及精神状态也大为不同。”

当他说出这段颇具科学意义的话语时,我不禁震惊了。在我的印象里,所有的僧人不过会念经或者说一些玄奥的佛语而已,眼前的这个人打破了我对佛家的既有印象。

我极力掩饰着自己的惊异,耐心地倾听下去。他继续说:“人们的主体判断和表现感觉的抉择与个人成长环境紧密关联。情绪压力管理在生活与工作中至关重要。人在情绪剧烈地变化时,就会分泌出各种相应的化学物质。愤怒时,汗液的颜色呈现为褐色;悲伤时,汗液是灰白色;悔恨时为石竹色……爱尔马凯先生经过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如果我们将人愤怒时身上分泌出的褐色液体注射到另一个人身上,这个人会即刻发怒;如果我们将嫉妒心很重的人在嫉妒情绪下分泌出的物质注射到白鼠体内,几分钟后,小白鼠便死去。这些事实无不证明,负面的情绪不仅会大量消耗人的能量,而且使身体分泌出毒性极强的物质。很多现实也证明了这一判断,比如,绝大多数的癌症患者正是因为经过了长期的怨恨压抑的情绪,无处发泄,才患了绝症。”

他说的确实是事实,我承认他的看法是正确的。接下来,他说的更是我们显而易见的事情。

“人总是会有情绪的,这难以避免。当负面情绪来临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给这股流水构建一个‘闸门’,以调节水情,控制水势。这样,我们才能趋利避害,让正常健康的情绪主宰自我,避免劣性情绪的侵袭。

在所谓充满苦难的现实世界里,每个人都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形式不一的压力、紧张的人际关系、不断升级的家庭矛盾、受挫的婚姻、拮据的经济状况等等,这些都是不良情绪的来源。

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劣性的情绪,某种身心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消化性溃疡、过敏性结肠炎、癌症等就会随之而来。倘若我们已经患了某种疾病的话,原有的疾病进一步恶化,生理功能紊乱加重,对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应降低。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会为负性情绪构建‘闸门’。他们面对持续性不良情绪时,常常不自觉地寻求一些错误的应对方式。比如,长时间大量酗酒、冲动伤人、毁坏物品等。还有的人,直接使用镇静药品。这些做法只能暂时地宣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良情绪。但是,如果你要释放内在情绪,出口有很多,而且很容易找到。”

僧人讲到这里时,我明显地感觉到,他马上要切入本质的问题了,他会教给我如何找到不良情绪的出口。然而,事实证明,我只猜对了一半。接下来,他依然没有即刻告诉我出口到底在哪里。

他依然不紧不慢地叙述着,好像我根本不存在一样,他只是在背诵一段他自己知道的知识:

“唯有经过释放,善的、美的、好的能量才会展现出来!不过,想要得到幸福与健康,你第一要做的其实是释放所有的压抑。就像你提到所研究的概念:潜意识。在潜意识中隐藏的信念,在我们长长的一生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为了使不良的情绪完全疏导出去,我们要做释放的祈祷,以此来帮助自己释放所有限制自身发展的负面信念。从现在起,你可以认真地、明确地对潜意识下达指令:我愿意抛下一切的不如意,我的心灵要回归自由!

长久以来郁积在心底的愤怒、悲伤以及哀怨等等,全部反映在你的身体之中。为了达到新的平衡,保持健康,身心就需要恢复平衡,释放一切的挤压与愤怒。勇气是必需的,你越勇敢地面对释放,就能越快恢复平衡。从外向内观察自己,看清楚你内心到底受到什么伤害,如此方能尽快地把它们释放与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