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蓝血精神
750800000014

第14章 保证完成任务—具有蓝血精神的人是执行力强大的人 (2)

《经济学家》杂志曾经在约200家中国优秀企业的CEO中做了一项关于“员工最致命的弱点是什么”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普遍回答是:缺乏创造性思维。企业与军队一样,需要员工创造性地完成任务。我们要学习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精神——要服从,更要创造。

欧洲航空公司之所以快速发展,是因为它的员工在完成任务时很注意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例如,一位机组服务人员身处一架满载乘客的航班,飞机需要准时起飞,但机上却没有足够的旅客用餐。根据顾客服务手册上固有的条文,建议机组人员在足够的顾客用餐被送达之前就关上机门,以确保能按时起飞。而一个足智多谋的机组服务人员却会作出其他选择,她可能会根据情况,向某些商务舱乘客提供免费的酒精饮料来代替航空餐。这样,飞机准时起飞了;所有机舱内的乘客都心满意足;没有人因为晚点而耽误了转机,欧洲航空也就不需要为谁支付在旅馆过夜的费用。类似这样的富于创造性的现场决策还有很多,机组人员的任务完成得越来越接近完美,不断推动着欧洲航空公司向前发展。

只有企业中所有员工的创新意识如同准时上下班一样成为一种职业习惯,所有员工都“敢思,爱思,多思”,企业才有生机勃勃的生机和巨大的潜力。日本东芝电气公司的一次巨大成功就是靠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思考。

东芝公司在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万多名员工为了完成公司的销售任务,都开动脑筋想办法。功夫不负苦心人,有一个职员向董事长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自然也不例外。这个职员建议把黑色改成为浅色。这一建议立即引起了董事长的重视。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甚至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十万台电扇在几个月之内销售一空。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全世界,电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统一的黑色面孔了。

我们接受了一个高难度的任务后,最容易产生也最需要避免的心理是:“这怎么可能完成呢?”只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任务肯定能完成。“方法总比困难多”,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信念。我们来看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故事。

有一次,拿破仑·希尔问PMA成功之道训练班上的学员:“你们有多少人觉得我们可以在30年内废除所有的监狱?”学员们显得很困惑,怀疑自己听错了。一阵沉默过后,拿破仑·希尔又重复:“你们有多少人觉得我们可以在30年内废除所有的监狱?”

确信拿破仑·希尔不是在开玩笑以后,马上有人出来反驳:“你的意思是要把那些杀人犯、抢劫犯以及强奸犯全部释放吗?你知道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吗?那样我们就别想得到安宁了。不管怎样,一定要有监狱。”“社会秩序将会被破坏。”“某人生来就是坏坯子。”“如有可能,还需要更多的监狱。”

拿破仑·希尔接着说:“你们说了各种不能废除的理由。现在,我们来试着相信可以废除监狱。假设可以废除,我们该如何着手。”大家有点勉强地把它当成试验,沉静了一会儿,才有人犹豫地说:“成立更多的青年活动中心可以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不久,这群在10分钟以前坚持反对意见的人,开始热心地参与讨论。“要清除贫穷,大部分的犯罪都起源于低收入阶层。”“要能辨认、疏导有犯罪倾向的人。”“借手术方法来治疗某些罪犯。”最后总共提出了18种构想。

这个实验的重点是:当你相信某一件事不可能做到时,你的大脑就会为你找出种种做不到的理由。但是,当你相信,真正地相信某一件事确实可以做到,你的大脑就会帮你找出做得到的各种解决方法。

西点军校的执行准则:没有任何借口

有一次,一个士兵骑马给拿破仑送信。尽管前面有敌人所设的重重关卡,而他的腿部又受了伤,但是,他中途没有休息,连着三天三夜滴水未沾,就为了加快速度,提前把信送到拿破仑手中。当他赶到拿破仑面前,由于过于疲累,他所骑的马跌倒在地就此一命呜呼了,而他也晕在了地上。当他醒来后,把信交到了拿破仑手中。拿破仑把自己华丽强壮的坐骑送给了这个士兵。这位士兵面对种种困难不找任何借口,对任务执行的结果认真负责,最终得到了别人无法得到的殊荣。

不单是在法国,不找任何借口完成任务的精神是所有蓝血组织的基本信念。在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广为传诵的悠久传统,学员遇到军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200年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每一个学员要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很合理的借口。秉承这一理念,无数西点毕业生在人生的各个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没有任何借口”是蓝血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找借口才能勇于执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一队美国士兵要被派到德国做间谍。领队的长官告诉士兵们,送他们去的飞机只能在德国和苏联的边境附近把他们空投下去,因为那时候欧洲第二战场还没有开辟,盟军部队还不能接近德国领土。但是这些士兵在出发前的一个月都还不会说德语,于是长官严肃地告诉他们:“这一个月里你们要学会德语,一个月之后出发,不论你们到时候学会没有,都得去。”结果士兵们在一个月里日夜苦学,一个月后人人都能说一口地道的德语,甚至连口音和语调都非常像德国人。为什么他们能这么神速地学会德语?因为士兵们都知道,如果他们的德语学不像,一旦他们跳下飞机,德国人就会立刻把他们抓起来,他们就会没命了。由于根本不存在找借口的机会,他们都获得了成功。

日产公司近年来获得新生,其成功也是靠不找借口,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2000年,全球汽车市场一片萧条,日产汽车公司也因此陷入了困境。危急关头,公司高层空降了在有“营救大师”之称的卡洛斯·戈恩来到日产,期待他妙手回春拯救日产!

在戈恩正式上台的就职演说中,他面对日产公司的所有股东和员工,面对众多的新闻媒体,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公众承诺——“180”计划:“1-8-0”这三个数字分别代表了日产将实现的三个目标:截至2004财年,全球销售量增加100万台;运营利润率达到8%;汽车事业净债务为0。该计划旨在实现日产的持续性、赢利性增长!

戈恩在演讲台上坚定地告诉所有人:“我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如果任何一点没有做到,我就出局!在这三个目标前,我没有说一个‘假如’:假如有了支持、假如经济环境良好、假如日元汇率降低……这表明我已经决定,并已经承担责任,这是我的承诺!”戈恩说到做到,使日产公司扭亏为盈。

当众宣布要实现三个宏伟目标,不说哪怕一个“假如”,不实现结果就辞职!这就是戈恩成功的关键,断绝后路,没有借口的精神产生强大的执行动力。在结果面前,你需要一个“志在必夺”的决心!

我们要向戈恩学习,如果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就不去找任何理由和借口为自己的无能来辩解。公司不能给顾客满意的结果就会被顾客抛弃,公司不可能找到几个理由和借口就继续让顾客购买自己的产品。因此所有员工都要树立结果观念,完全抛弃找借口的心态,树立“一定要实现”的决心。为了结果要坚持信念,勇敢面对,永不放弃。

“保证完成任务”:要的是行动,更是结果

在战争中,上级对下级是表扬还是批评从来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一个优秀军人的唯一标准就是:执行到底,在复命中取得胜利。对结果负责是蓝血精神的内涵之一,这样才能保证执行力。

1950年38军随13兵团首批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因112师的错误情报,38军的第一次任务完成得不太理想。彭德怀司令痛骂38军军长梁兴初:“梁兴初,你胆大包天!都说你是一员虎将,什么虎将?我看是员鼠将!老鼠的鼠。老子告诉你熙川只有伪军一个营,你却说有个黑人团。什么鸟黑人团,黑(吓)了你们自己!照此下去,还打什么鸟仗?!”“下面情况摸不准,我们也……”梁兴初本能地辩解着。“你们……你们个鸟!你推迟进攻时间,放跑敌人,更重要的是迟延了向军隅里穿插的行动!”“什么主力,主力个鸟!”梁兴初自参军后,喋血奋战20余年,以善打恶仗而著称。在打仗上,以前他听的全是表扬,哪里受过这般指名道姓的责骂?他被气得脸色苍白,嘴角抽搐,但在38军党委扩大会议上,梁兴初仍原原本本地传达了彭德怀司令员的批评,他说:“38军没打好,主要责任是我梁兴初。彭总严厉批评,我当时不服气,现在觉得批得很对。我们不能总翘尾巴,错了就是错了,不能强调客观,应该总结经验教训,拼出老命打好下一仗!”

“知耻而后勇”,在第二次战役中,38军在梁兴初指挥下,担负关键的穿插重任。第113师大胆冒充李伪军溃退部队,14小时急行军70余公里,成功穿插三所里与龙源里,卡住了美第9军的南逃之路。接着, 38军独自一个军顶住了南逃的美第9军、美2师、美25师、韩1师的进攻,又击退了北援的美骑1师和土耳其旅。南北之敌最近处只相距1公里,可就是冲不过去。后续中国军队源源赶到,万般无奈之下,美第9军只好抛弃全部重装备,向西翻山越岭逃至肃川沿海公路,会合美第1军南逃。整个二次战役中,38军独自毙伤俘敌110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239门,汽车1500余辆,歼敌总数占全军歼敌总数的33%。彭德怀大喜,当即去电嘉奖,高呼“38军万岁”!数百万解放军中唯一一个“万岁军”就这样诞生了。

没有结果,所有的辛苦过程就都没有价值,“万岁军”的美名就是这样被只要结果的彭德怀给逼出来的。

在公司工作与在部队打仗一样,是结果导向的。著名培训师吴甘霖说:“在现在的工作中,你是否发现有这样的现象——领导安排同样性质的一件事情给两位员工去做。其中的一位每天提早上班,推迟下班,连星期六、星期天都不休息,弄得身心憔悴,愁眉苦脸。但是,由于他没有达到要求,领导对他总是很不满意,甚至对他还严加批评。另外一位员工,从不需加班加点,只是每天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每天报告给领导的都是好的进度与消息,领导对他总是笑脸相迎,经常表扬,最后将他提拔。”下面这个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格林与爱米丽是在同一部门——销售部做销售助理。两个刚来到新的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都跃跃欲试,工作都很积极卖力。但以后的事情则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一天,格林预约的一个客户按时来到公司,找到正在忙碌的格林。此时的格林正低头埋在一大堆客户资料中,焦头烂额地分类。看到已经到来的客户,才想起早已预约好的签单业务。

格林满怀歉意地请客户来到洽谈室,这才发现应该复印的文件和资料以及产品的说明书都还没有准备好,不禁大惊失色,连声道歉,匆忙跑去复印。等一切准备就绪后,格林发现客户已经等得十分不耐烦了。

当格林满怀歉意地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性能时,又发现在慌乱中,他把产品说明书复印错了。这次客户没有再等待,而是直接转身离去了。

公司另一个职员爱米丽第二天也有一个签单业务,她按照预约的时间,笑容可掬地站在洽谈室门前等待客户的到来。客户没有迟到,但还是对爱米丽的等待多少有些意外。可以看得出来,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客户心里很满意。

接下来爱米丽不慌不忙地打开文件夹,里面的产品资料、使用说明、文本合同一应俱全。爱米丽有条不紊地一项一项地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情况,并把近期公司举行的优惠活动详细地告诉了客户,并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提出了一些非常中肯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