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华佗神方治百病
7507900000038

第38章 病毒性肝炎

○○一藿朴夏苓柴陈丹草汤

【方药】藿香10克,厚朴10克,姜半夏10克,茯苓10克,柴胡15克,茵陈15克,丹参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车前草15克,大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退黄。主治急性甲型肝炎湿热并重型。

【验效】本方治疗急性甲型肝炎湿热并重的证型,证见身目黄染,小便黄赤,右上腹胀痛,脘痞纳呆,口苦,恶心,肢倦乏力,大便或干或溏而不爽,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濡数者。

○○二芳化愈肝汤

【方药】茵陈蒿40克,茯苓15克,白豆蔻6克,杏仁10克,薏苡仁20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功效】清热利湿,行气化浊。治疗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

【验效】如热重于湿者,加龙胆草、黄连、滑石;湿重于热者,加藿香、佩兰、车前子;大便干者,加大黄;恶心呕吐者,加竹茹、砂仁;胁痛者加延胡索、丝瓜络、青皮;脾虚便溏者,去苦寒药茵陈,加白术、苍术;腹胀者,加大腹皮、木香、枳壳;阴伤者,加沙参、麦冬、白芍。

○○三三草汤

【方药】白花蛇舌草312.5克,夏枯草312.5克,甘草156.25克。

【用法】按上述剂量制成500毫升糖浆。每天服2次,每次25毫升,28天为1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清肝散结。治疗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

【验效】本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72例,痊愈率为62.5%。丙氨酸转氨酶(ALT)平均恢复时间为20.5±0.71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四青矾散

【方药】青黛(水飞,去灰净)1份,明矾6份。

【用法】研末为散,装胶囊,成人量每次1克,1日3次,开水吞服。

【功效】泻肝退黄。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验效】本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000余例,疗效满意。从600余例中随机抽样290例作统计分析,其治愈率达93.8%,治疗平均天数为25.3天,黄疸指数(JI)和尿三胆(尿胆原、尿胆红素、尿胆素实验)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14.5天、10天。未见不良副作用。

○○五鸡骨草汤

【方药】鸡骨草30克,板蓝根、茵陈蒿各45克,红糖5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功效】清利湿热,解毒退黄。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验效】用本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50例,治愈率达95%。

○○六益肝散

【方药】青黛4克,甜瓜蒂2克,冰片1克。

【用法】将甜瓜蒂焙干研末,与青黛、冰片混合成散。如黄疸者加茵陈末0.5克,肝痛者加木香末0.5克.

【功效】解毒退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sA克阳性患者。

【验效】准备口径3厘米,深度1厘米左右干净的圆形容器,高压消毒后,用益肝散1克、黄芥子干粉2克、陈醋适量,调成泥状,放入容器内,倒扣在上臂三角肌末端皮肤上(臂臑穴),绷带固定。约24小时后(个别48小时)皮肤起水疱,取下药物,经局部常规消毒,用注射器将疱中黄水吸出,涂布1%龙胆紫,加盖消毒纱布,固定,一般3—5天愈合,无不良反应。2—3周做1次,左右臂交替,重复使用同一臂时,稍偏离原疤痕,3次为1疗程。单用本法治疗38例,结果:16例转为阴性,占42.1%。

○○七犀角地黄加减汤

【方药】广犀角9克(水牛角30克代),桃仁98,生地30克,地鳖虫9克,生大黄24克,丹皮12克,连翘12克,黑大豆30克,对座草(大叶金钱草)30克,黄连6克,龙胆草9克,山栀9克,田基黄30克,茵陈30克,白茅根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先煎角30分钟,余药(除大黄外)与角同煎30分钟,后下大黄再煎片刻。早中晚服3次,7天为1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化湿,清营凉血散瘀。主治重症肝炎、急黄(急性或亚急性黄色肝萎缩)。

【验效】姜氏曾用本方治疗重症肝炎,见黄疸腹胀,神昏嗜睡,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已入肝昏迷前期,获得良效。本方效力强,临床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八扶正清毒活血汤

【方药】黄芪24克,灵芝20克,重楼15克,贯众15克,半边莲15克,露蜂房15克,夏枯草15克,乌梅10克,五味子15克,丹参20克。

【用法】每日1剂,加水1000毫升,浓煎至300毫升,早晚各口服150毫升,3个月为1疗程。

【功效】补气护肝,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验效】如舌苔厚腻,胁脘胀闷者加藿香、佩兰:胁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牙龈出血者加白茅根、藕节;黄疸者加郁金、山栀。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2例。同时,以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肌注及甘草酸二铵静滴作对照组46例。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总有效率82.7%,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草酰乙酸转氨酶(AST)的复常率分别为86.5%、90.4%,高于对照组;HBeA克、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8.1%、51.9%,亦均优于对照组。

○○九清毒扶正汤

【方药】淫羊藿15克,巴戟天15克,山萸肉15克,黄芪20克,土茯苓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蒲公英15克,金钱草30克,车前草12克,制大黄3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加水以淹没为度,文火煎至300毫升左右,15天为1疗程。

【功效】补肾益气,清热利湿。治疗乙型肝炎HBsA克阳性患者。

【验效】以本方治疗98例HBsA克阳性的乙肝病毒携带患者,并设西药(葡萄糖醛酸内酯)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阴转率为36.73%,对照组为10%,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国外Carreno等用干扰素治疗的阴转率为23.6%。

○一○加味一贯煎

【方药】沙参15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川楝子10克,生地10克,枸杞子12克,白芍12克,郁金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功效】滋阴柔肝,疏肝达郁。治疗慢性肝炎肝肾阴虚证。症见两胁隐痛,头昏,面色黧黑或不泽,口干而渴,大便秘结,睡眠较差,脉弦细或数,舌赤或暗红、苔薄黄等。

【验效】如兼有瘀阻者,可加丹参、鳖甲软坚化瘀。治疗阴虚型慢性肝病234例,其中慢性肝炎183例,迁延性肝炎12例,有急性肝炎史者3例。总有效率达90%以上。

【注意】对肝炎湿热内盛者忌用。

○一一疏肝健脾汤

【方药】党参20克,茯苓20克,白芍10克,郁金10克,柴胡8克,当归15克,麦芽15克,五味子5克,垂盆草30克,板蓝根3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1个月为1疗程。

【功效】健脾和胃,疏肝活血,利湿清热。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者。

【验效】如脘腹痞满,舌苔厚腻,脾虚湿困者加半夏、薏苡仁、泽泻;黄疸、口苦、苔黄腻者加茵陈等;肝脾肿大,肝区刺痛,舌紫暗,气滞血瘀者加丹参、泽兰、桃仁、红花;有性情急躁、失眠多梦、舌边尖红等气郁化火者加丹皮、黄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48例,结果:显效25例,有效21例,无效2例。

○一二益气活血方

【方药】黄芪30克,茯苓3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生山楂30克,大黄15克。

【用法】小儿药量酌减,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早晚2次分服,30天为1疗程。

【功效】益气活血。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主要为纳差,乏力,肝脾肿大,腹胀,肝区不适等气虚血瘀证。

【验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84例,结果:症状基本上在3周内改善;但肝脾缩小时间较长,3周时只有7例缩小,HBeA克阴转率45.9%,HBV—DNA阴转率63.2%,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83.3%,复常时间多在2—3周内;总胆红素(TBil)下降,凝血活酶时间(PTT)缩短,白蛋白(Alb)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