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华佗神方治百病
7507900000037

第37章 流行性感冒

○○一退热灵

【方药】银花15克,连翘15克,薄荷10克(后下),荆芥10克,板蓝根30克,半边莲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煮1—2沸即可,分2次口服。重者可日服3—4次。

【功效】疏风散邪,清热解毒。治流行性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外感风热证和风寒化热证。

【验效】如兼见鼻塞咳嗽时,可加用杏仁、桔梗、苍耳子、前胡,咽喉红肿,可加牛蒡子、山豆根、僵蚕、重楼之类。治疗100例感冒患者,有效率达95%以上,平均退热时间为48小时,疗效确切可靠。

○○二正柴胡饮

【方药】柴胡6—9克,防风6克,陈皮6克,芍药6克,甘草3克,生姜3片。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口服。

【功效】解表退热,镇痛,镇静,抗炎。治疗普通感冒。

【验效】本方治疗普通感冒666例,总有效率79%,用药后48小时内症状消失率为51.8%—86.8%。临床疗效优于板蓝根,差异有显著性。

○○三加味麻杏石甘汤

【方药】麻黄5克,杏仁12克,生石膏45克(先煎),生甘草6克,羌活10克,荆芥10克,板蓝根30克,前胡10克,炒牛蒡子10克,薄荷6克(后下)。

【用法】每日2剂,水煎,只服头煎(不服二煎),连服2天,热退停服。

【功效】解表宣肺,清热解毒。治疗风热感冒。

【验效】治疗风热感冒152例,病程均在3天以内,结果:痊愈141例,无效11例。

○○四银翘香薷饮

【方药】香薷6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青蒿12克,板蓝根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不宜久煎,分2次温服取汗。

【功效】发表解暑,清热解毒。治疗夏季流感暑湿证。

【验效】加减法:偏寒者加淡豆豉;偏热者加薄荷、野菊花;汗多者去香薷,咳重者加杏仁、佛耳草(鼠曲草);暑湿明显者加鲜藿香、鲜佩兰、厚朴、六一散;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据上法治疗夏季流感96例,均获治愈。平均退热时间为1.77天,症状消失平均为2.1天。

○○五暑令感冒合剂

【方药】香薷6—10克,藿香、佩兰各10克,厚朴10克,炙枇杷叶12克,鸭跖草15克。

【用法】每日1剂,加水浸泡30分钟,武火煎煮10分钟,滤取药液。每剂煎2次,口服。若入暮高热不退,可酌情加服1剂,分2次煎服。

【功效】发表解暑,除湿清热。主治夏季感冒,高热头痛,胸脘痞闷,身体重痛,或咳嗽咽痛,或身痛无汗,舌苔薄腻微黄,脉象濡数。

【验效】若体温高于39℃,加黄连5克;咽红肿痛明显者,加板蓝根12克。经观察49例,总有效率达91.8%。48小时退热者32例,72小时退热者13例。

○○六风热合剂

【方药】柴胡20克,黄芩20克,板蓝根60克,蒲公英60克,羌活20克,生甘草10克。

【用法】制成煎剂200毫升,日服3—4次,每次50毫升。

【功效】解表清热解毒。主治风热型感冒。

【验效】用于风热型感冒100例,结果:显效(24小时内退热及全身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50例,有效(48小时内退热或症状基本消失)38例,无效(48小时内未消失)12例,总有效率为88%,平均退热时间为1.5天。

○○七荆防疏表汤

【方药】荆芥10克,防风10克,秦艽10克,前胡6克,苏叶6克,薄荷6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用。

【功效】祛风寒,解表邪。治疗感冒风寒型。

【验效】表闭无汗加豆豉、葱白;有汗不解而形寒者,加葛根、桂枝、芍药,减薄荷、秦艽、苏叶。

【注意】本方有一定发汗作用,对小儿和老人虚弱者应注意防止出汗过多。

○○八复方葛芷夷汤

【方药】葛根、白芷、连翘、肺经草(太白菊)、杏仁、浙贝母各15克,辛夷9—12克,板蓝根24—30克。

【用法】每日1剂,用水浸泡30分钟,煎20分钟,每剂煎2次,分3次服。

【功效】辛凉解表,宣肺除湿。治疗风寒或风热夹湿感冒。

【验效】赵氏在反复实践中,经千例观察,效果良好,有效率为86.4%。

○○九笼苦汤

【方药】灯笼草30克,三桠苦30克,岗梅根30克,甘草9克。

【用法】每日1—2剂,水煎,每剂煎服2次,3天为1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主治暑热型、风热型流感。

【验效】治疗流感患者100例,治愈79例,有效(48小时退热,症状基本消失)14例(其中有合并急性咽炎、支气管炎者),无效7例(合并肺气肿感染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