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提出“兵者不祥”,正是基于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考量,他说:“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战胜,以丧礼处之也。”把战争理解为“杀人”,是不可能得到天下拥护的。因为每一场战争背后都是无数生命的牺牲、无数家庭的破散。高明的治国者,即便战胜,也“以丧礼处之”,这是对战争的理性态度、反思精神,也是对无数牺牲者的哀悼,对遭遇痛苦者的怜悯。
即便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丞相吕不韦也是对战争心怀戒惧,《吕氏春秋·论威》继承了《老子》、《司马法》的告诫,也强调:
凡兵,天下之凶器也;勇,天下之凶德也。举凶器,行凶德,犹不得已也。
可见他将“不得已”用兵作为最后的选择。可惜秦始皇忘了“相父”的告诫,把用兵当作乐事。统一全国之后,不但不罢兵归田,反而率大军不断巡行,劳民伤财,非但没有弹压住东方六国的残余势力,严刑峻法反而激发了百姓的怨恨,最终死在巡行的路上,国家动荡于戍边士卒的反抗。其以武力统一全国,也被武力推翻,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此前的《管子》,也在《幼官》、《重令》、《枢言》等篇中多次阐述,频繁地进行战争,会使士兵疲惫;多次地取胜,会使国君骄横。当骄横的国君,派遣疲惫的士兵不停参加战斗,国家就只能走向危险的境地。打了胜仗自然强大,殊不知盛极必衰,强大者的未来,就是衰亡。人所利用的是其长处,人所轻忽的也是其长处,善于游泳的人常死在河边,善于射箭的人常死在旷野,善于用兵的人最终死于战场,与其这么折腾,莫不如谨言慎行,做到“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不战而胜。
话说当年,越王勾践想要进攻吴国,范蠡苦心劝谏他说:“逞匹夫之勇的人,是与德背道而驰的;兵器是凶器,战争是问题最后的解决方法。私下里谋划去偷袭他国,是不道德的,爱用武力解决问题,而不是靠其他和平的方式解决,谁要是依赖这种德行做事,最终也会被这种德行毁灭。放荡暴虐的性格,是上天所禁止的,要是先挑起无义的战争,最终上天也会不倾向于我们,对我们不利。”但当时勾践却不以为意,执意兴师伐吴,结果被围困在会稽山,被迫投降,做了俘虏。
曹魏时期,三国交锋,战事不断。桓范在《世要论》中就谈到尽量少用兵,把“兵者不祥”之论做了系统阐述:
圣人之用兵也,将以利物,不以害物也,将以救亡非以危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耳。然以战者危事,兵者凶器,不欲人之好用之。故制法遗后,命将出师,虽胜敌而反,犹以丧礼处之,明弗乐也。故曰好战者亡,忘战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也。
战争,是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不以伤害危亡为目的,只能是不得不用的无奈之举。战争是凶险的事,武器是危险的工具,千万要戒惧使用。因而我们既要少战、不战,又要备战、能战,只有把这辩证关系把握住了,才是王道。
兵者不祥,是从反面告诫战略管理者,一方面,要以战争来保卫革命果实、胜利果实和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不怕战争,不惧战争,不能过分求和而采用绥靖策略,若为求和而求和,只能任人欺负。另一方面,要意识到和平发展是最小的代价,百姓刚过几天安定日子,要多用非战争的手段解决问题,充分发展自己国家实力,灵活运用外交能力,尽量避免战争。既不能好战,也不能不战,在二者之中寻找到平衡的支点。
以义为兵:古代兵法将“义”看成军队的灵魂,衡量军士是否具有慷慨赴死的勇气,衡量军队是否有坚强如一的凝聚力,正是要审视其正义与否。
“义政”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行政概念。“义”,最简单可以理解为“正义”。
《论语·里仁》中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所喻的“义”,是在思考问题时,从应该不应该的角度出发;“小人喻于利”是说小人在思考问题时,只着眼于事情本身所能带来的利益。前面我们提到过:义是责任,是义务,是对社会的担当精神,是对他人的负责态度。有句话叫“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正是一种能勇于负责,敢于承担的精神。《荀子·荣辱》说:“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挠,是士君子之勇也。”君子做事,不考虑有何好处,而考虑该不该做。如果有利于百姓,有利于家国,有利于天下者,不会因为权势干预而动摇,不会因为利益牵扯而顾忌,死不旋踵,尽瘁而已。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义政”侧重强调政权的合法性和行政的合理性。《墨子·天志上》说:
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
墨子尊天、非命、信鬼神,这里说“顺天意”,是因为墨子相信天是有意志的,天会督促国君、大臣和百姓按照天道行事。老子曾说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是“损不足而补有余”。如果一个国家能够按照天意那样均富兼爱,则贫富均匀,没有战争,天下自然安定。但现实中,常常是以人力对抗天道,不足者恒不足,有余者恒有余,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逞强凌弱越来越多。如此则小而争夺不断,大而战争连绵。
墨子说的天意,换成道家的词,是天道;换成儒家的词,是天德。其推崇的义政,也是儒、道、法诸家所乐见的。
儒家所谓的“义”,从个人角度而言,是责任;从社会角度而言,是道义。放在国家层面,道义就是顾炎武所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要肩负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放在政府或者组织层面,就是要能够不辜负天下百姓所盼,铁肩担道义,扶困济弱,以此稳固民心,赢得百姓的拥护。《孟子·公孙丑下》中所说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既强调做事要合乎正道,又要求欲成大事者,能自觉担负“道义”。一个国家有了道义,就能够弘扬正气,达成价值共识,获得道德认同,对是非善恶有着清醒的理解,百姓不会惶惑,官吏不会迷茫。
义政是义兵的基础,而义兵是战胜的关键。《司马法》里讲“凡民,以仁救,以义战”。动员百姓作战要靠什么?一是靠仁爱之心救民于水火,二是靠正义获得百姓的拥戴。一支军队,只有担负起百姓期望、满足百姓要求时,才能赢得百姓的支持。一场战争,只有能够合乎道义,合乎正义时,才能师出有名,才能持续得到援助。《淮南子·兵略训》强调军事行动中,“兵之所以强者,民也;民之所以必死者,义也”。一国之兵之所以坚强,在于百姓源源不断的支持;百姓之所以源源不断支持,宁死不屈,在于这支军队合于道义,坚守正义。
古代兵法将“义”看成军队的灵魂,衡量军士是否具有慷慨赴死的勇气,衡量军队是否有坚强如一的凝聚力,正是要审视其正义与否。《吕氏春秋·禁塞》中说:
兵苟义,攻伐亦可,救守亦可;兵不义,攻伐不可,救守不可。
“义”,是指军队是否师出有名,是否合乎正义。古代两军对垒,双方都要发布檄文,标榜自己是正义的一方,阐述自己作战出兵的合理性、合法性,希望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天下百姓的拥护。正义在握的军队,会有着强大的战斗力。
“义兵”更为深广的含义是军队行为的合理性。《吕氏春秋·怀宠》讲:当义兵打到敌国的国都、或者城邑四郊的时候,保证不损害五谷,不挖掘坟墓,不砍伐树木,不烧毁积聚的财物,不焚烧宫室房屋,不随意抢夺牲畜。将在战争中俘获的百姓,审查姓名并且登记在册,然后把他们全都放回家中。
这些行为,简直就是攻心战,不仅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而且保护对方的生产生活秩序,优待俘虏,善待百姓。这样的军队所体现出来的道德自律,与百姓所期望的是一样的,自然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敌国百姓的信任,军队自然可以取胜。
义兵,强调对百姓、官吏等非参战人员的优待,是建立在对暴兵的无情打击之上的。对那些幽怨、愤恨、冒进、负隅顽抗的人,因其没有善良之心,不知体恤百姓,那就秋风扫落叶般无情,毫不手软进行武力征伐。《吕氏春秋·荡兵》便强调这样做也是义兵的所为:
若用药者然,得良药则活人,得恶药则杀人。义兵之为天下良药也亦大矣。
只要战争是正义的,仅诛杀应该诛杀的人,把百姓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让士卒解甲归田,放马南山,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享受和平,如此一来,尽管“义兵”也杀人,但他们恰恰是解民于倒悬,而非黩武,是集义所生。
通常,我们把没有正义追求的军队称为“乌合之众”,把没有组织好的军队叫作“散兵游勇”。当一个军队有了正义的作战目的作为凝聚力时,才会变得非常地强大,甚至可以消灭掉比自身强大几倍的敌人。关键在于军队是否为“义兵”,政府是否行“义政”。
战略决策和战略行动,必须要考察是否合乎正义的要求,是否合乎德政、义政的要求,如果缺少合理性、合法性,即便侥幸取胜,也胜之不武,最终仍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近二十年来国际上的单边干涉主义发动的战争,不仅将所在国弄得一塌糊涂,也给发动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让我们意识到:一个军队的战略执行力和战术行动力,有时更取决于军队的立场。
中国历代建朝之初,其军队解民倒悬,诛灭不义,一心一德,为民拥护,可以发动人民战争。随着政府、朝廷的没落,逐渐背离了其所应当承当的责任,失去了民心,其所承担的道义、正义自然也就不存在,反倒变成了人民战争的对象。
三、不战能屈人之兵
在《孙子兵法·谋攻》中有言: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这里提出了战争的最高境界,不是攻破敌国,百战百胜,而是不依仗武力就能屈人之兵。《谷梁传》中也讲:“善为国者不师,善师者不阵,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死。”真正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即便不动用武力,也能轻易地化解很多问题。真正率兵打仗的人,不会轻易跟人作战,就能降服对手;真正善于布阵的人,用不着拉开阵势就赢了;真正动手的人,往往能够保全自己。这些话都是在讲,真正的“武”实际上是“不武”而取得胜利,“不武”才是“武”的至高境界。
这种打法就叫不战屈人。不战屈人,不是不打,而是在动手之前,就把要打的方方面面算得清清楚楚。
权国:晚清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也遥遥领先,结果还是被远远落后于自己的列强给瓜分了,决定一个国家是强是弱,关键要看战略水平、战争持续能力和战时自足能力。当年刘备兄弟三人东打西杀,却仍然没有立足之地,多亏遇到了诸葛亮,才有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
所谓“权国”,是要善于分析、评估敌我双方的综合国力。《兵法百言》说:
善兵者,审国势己力,师武财赋,较于敌以立计。
一个朝代的由盛转衰,不是人口变少,更不是官员变少,也不是财税减少,而是国势衰落。国势,就是国家的总体走向;己力,就是当前的环境。这就需要当朝的君主,清楚地知道国家当下所处的形势,客观评估国家的实力,估算国家的军队善不善于作战,思考国家目前的财政状况能不能支持这场战争。考虑好这些问题后,才能决定是否要打。
要不要打,是战略问题。怎么打,是战术问题。这里讨论的是战略权谋,集中谈论要不要打的问题。
如果己方的条件远远胜于对方,其实这场战争是不用打的,成败毫无悬念。但为何有人不自量力,还要发动战争呢?
那是他不会权衡,只会比较。我们知道,战争的权衡,不是比较,比较是要分清双方的优缺点。但作战是处于博弈状态,关键不是找到自己的优点,而是找到自己致命的缺点,并进行补救,不让对手攻击。而更关键的是,找到对方真正致命的缺点,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给予对手致命的打击。从战略角度来看,战争前先要权衡的是双方的国家实力。但这个国家实力,不是通过计算国民生产总值,也不是计算外汇储备。晚清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也遥遥领先,结果还是被远远落后于自己的列强给瓜分了。外汇储备,在国际战争打起后很有可能变成废纸。所以,决定一个国家是强是弱,关键要看战争持续能力和战时自足能力。
我们看看古代的名臣良将们是怎么说的。
《管子·治国》讲述国富兵强的基础,他说:“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这几个要素是互为因果的,农业保障了国家的命脉,国家经济稳定,才能国泰民安、兵强马壮,对外的战争才能获得胜利。
《吴子》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和与不和”的观点:“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一是国要和,发起战事,需要考虑国内稳定与否。国内局势尚不安定,不适合出兵。二是军要和,军队统帅要意见一致,协调一致,否则不适合出兵。三是阵要和,士卒列阵,拉开战事,要组织有序,步调一致,形成有机整体,否则就不适宜打仗。四是战法要和,要合乎战场环境,合乎部队实际,否则也不适宜进攻。
这样看来,国富民强只是经济条件上的保障,将士同心则是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保障。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家族内部和睦,便能同心同德地渡过难关,生活蒸蒸日上。反之则如一盘散沙,很容易破裂。小家尚且要求和睦,大国更要强调和谐。有了“和”,国富方能实现兵强,兵强方能保障国富。
最著名的权国的例子,莫过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当年刘备兄弟三人,东打西杀,一会儿投奔公孙瓒,一会儿投奔田楷,一会儿投奔曹操,一会儿投奔袁绍,一会儿投奔刘表,一会儿跟着别人合伙干,一会儿自己单干,杀了不少人,也打了不少胜仗,却仍然没有立足之地。关键是没有制订自己的战略。走哪打哪,打哪走哪,没有自己的规划。多亏遇到了诸葛亮,才知道打仗不是靠勇气打打杀杀就行,而是要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不要光盯着眼前的几步,要看清天下形势,这就是战略问题。刘备这才恍然大悟,敢情这十几年白忙了,还得再从头来。
诸葛亮又是怎么说的呢?在诸葛亮看来,此时天下豪杰纷起,割据州郡,天高皇帝远,谁也不把朝廷当回事。曹操虽然名声小,兵力少,但能够战胜袁绍,由弱变强,靠的是权谋得当。人家现在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制天子而令诸侯,合理合法,你听还是不听?这人暂时没法替代。孙权世代占据江东,基础深厚,选贤任能,民众归附,加上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也就别打人家的主意了,最多拉来合作一把。
有个好地方不妨考虑一下,荆州。它北据汉、沔,顺流而下,直达南海,物资贸易不成问题。东连吴郡、会稽,西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之地。估计刘表是守不住的。除了被南北夹击,他身体也很衰弱,力不从心,这真是千古良机。所以,要想办法接替刘表占领荆州这块地盘。
光有荆州还不行,这个地方易攻难守,只能作为一个战略支点,不能把宝押在这个地方,需要再找一块根据地,作为荆州的大后方。哪里啊?益州,那地方四周险关,土地肥沃,条件优越,物产丰饶,易守难攻。当年汉高祖就是在此成就大业的。我们来个如法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