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古时兵法今时用
7487900000005

第5章 中国兵法的战略智慧(4)

第二,在战略评估中,应该“理之以义”。关于“义”的含义,孟子将其解释为“集义所生”的“天地浩然之气”。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所要背负的先天道德感,是与生俱来而不得不担负起的义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责任。兵法中强调“义”,侧重讲军队所要承担的存亡继绝、匡扶正道的义务。《吕氏春秋·孟秋纪·荡兵》里面说的“古之圣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义兵”指的就是符合道义、为民心所向的军队。此处的“兵”,因被“义”字修饰,带有了扶危济困的色彩。古人推崇正义之师,甚至认为“义兵,天下之良药也”,正是期盼军队能够让天下安定、安稳、安乐。

第三,在战略执行行动时,应该“动之以礼”。广义的“礼”指的是整个天下秩序,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保家卫国,维护和平,恢复秩序。虽说春秋晚期已经礼崩乐坏,但无论作战还是外交,仍有许多礼法、制度和习惯在使用。这些传统的力量和习惯的做法,决定人们的是非判断和价值认知,因而,强调军事行动必须尊重约定俗成的规范、风俗、习惯等。狭义上的“礼”,则特指“军礼”,是军队组织体系内的制度、律令等规范,是军队整体风貌的体现。

第四,在战略实施进程中,应该“抚之以仁”。一是说治兵时的仁爱、德行,将帅能与兵士同甘共苦。如果将领对士卒不够仁爱,士卒便会与将领离心离德,最后导致军心涣散,不能形成战斗力。但若是将领过于仁慈,优柔寡断,“大事不决,小事上当,乱施恩惠”,这是妇人之仁,容易被对方抓住弱点而加以利用,所以要有仁爱,而不能泛滥。我们既要“抚之以仁”,又要“慈不掌兵”,要把握两种“仁”的平衡:不要小恩小惠,而要大仁大义。二是说对待百姓、俘虏等非参战人员,要关爱照顾,尽最大可能争取他们的支持,瓦解他们的斗志。优待俘虏和不杀俘虏,古有道义上的责任,今有《日内瓦公约》的约束,打仗要算经济账,战争要算政治账。

“止戈为武”,并不是说绝对不使用武力,而是说尽量避免使用武力。战争应该是扶危济困、维护秩序的行为,国家要崛起时,需要有精兵强将保驾护航;国家陷入困境,也需要有军队力挽狂澜。军队的性质,决定了军队的使命和执行任务的方式;军队的传统,决定了军队管理模式和行动特点。从战略意义上来讲,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和组织力量,必须合乎政治目的。

《左传·宣公十二年》还记载了楚国将领讨论“用武”的境界:

举不失德,赏不失劳;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德立,刑行,政成,事时,典从,礼顺,若之何敌之?

这是将政治行为、行政手段和军事行动结合讨论的范例。“举”是举荐,有选贤任能之意,“赏”是奖赏鼓励。举荐人才,不要把有道德的人遗漏;赏赐爵禄,更不要忘记有功劳的人;“老有加惠,旅有施舍”指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贤愚各得其所,礼制有条不紊,只有国家内部先做到政通人和,才具备进行战争的条件。国家德治,刑罚必信,行政顺畅,事能担当,典制有常,秩序井然,这样的“内无忧”的政治环境和行政背景,可以确保军事行动无人能敌。止戈为武,是从战略层面对战争性质做了规定,那就是以战止战,不能以战养战;也是从政治高度对战争进程做了约束,那就是适时停战,不能穷兵黩武。把握住战争的合理性,果断出击;把握住战争的特殊性,适时收手。

柔武不斗:姜太公列出了用非战争的手段打击对手的十二种“文伐”,这正是采用“柔武不斗”的策略,示弱示软,有意去麻痹强大的对手,令其穷兵黩武。

作为一名普通士卒,用的是战术,作战意在杀敌,杀敌越多,功劳越高。作为一个将帅,打的是战役,作战就是出奇制胜,赢得战场胜利。作为国家的统帅,打的是国力、是外交、是谋略,作战要懂得“不战而保全获利”,要赢得全局的胜利。这就要求最高统帅明白,战争只是万不得已的最后一招,是最后的摊牌,一旦开战,局面便不可控制,小而关乎得失成败,中而关乎身家性命,大而关乎兴衰存亡。因而老子说:“兵者,凶器也。”战争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为国家赢得利益,也可能伤害到国家实力,两者皆可改变历史走向。

基于战争行为的不可预见性,中国兵法有不少主张通过其他手段达成战争目的的论述。《逸周书·柔武》概括为“善战不斗,故曰柔武”,我们姑且称之为柔武论。

从根源上说,“柔武”思想受老子学说的影响较大,老子主张“柔胜刚,弱胜强”,肯定“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认为柔弱能战胜刚强。他曾拿舌头和牙齿谁先掉的例子,说明看似柔弱的东西,其实更有耐力,不仅长得更结实,而且活得更滋润。从军事学的角度来看,“刚”指在作战时宁折不屈、一往无前,先发制人,而“柔”则是善于防守,长于退却,后发制人。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非常“强硬”,如果这种强硬是藏在内的,也就是心智上的坚强,对于人的成长,无疑大有裨益。但如果这种强硬表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中,那么无疑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也是如此,一方面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另一方面要能够做到“柔和”,能进能退,能屈能伸,避免不必要冲突,多协调协作,这样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才会和谐。

若一味坚持挂在嘴边的原则,硬邦邦地坚持所谓的道义,不晓得变通,不懂得妥协,自然是要处处碰壁。而“柔弱胜刚强”,小可以作为人生智慧,指的是我们拥有高远的志向,但在做事时能谦逊、低调,和光同尘,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大可以作为国家策略,指的是国家有自己的战略追求和时代任务,韬光养晦,才能稳步前进,后来居上。

老子认为“上善若水”,用“水”来比喻看似“柔弱”者的韬略:流动的水既可以“飞流直下三千尺”,也可以“泉眼无声惜细流”。但是,不管是停蓄,还是奔流,终归大海的志向是坚韧不拔的,沉潜而下的态度是始终不渝的。所以说,水的“柔弱”,只是外表的柔弱,是策略的灵活,其内在却极为强大。《周易》用“坎”卦表示水,上下两爻都是阴爻,中间的一爻是阳爻,这个阳爻,正代表了水中所蕴含的力量,是坚韧的、刚健的,但其外表却非常柔和,就个人而言,是身段柔软;就国家而言,是谦和低调。

从这个角度讲,柔是一种美德,刚是一种危害。看似柔弱的人,人们乐于帮助他;外强中干的人,心怀怨恨的人就把他当作攻击的目标。柔有柔的方便,刚有刚的长处,弱有弱的作用,强有强的用途。战略管理,就是把握“柔、弱、刚、强”四个字,能守能攻,能进能退,能显能藏,能舍能收,运用得恰到好处,内政就可以游刃有余,外交就可以左右逢源。汉代兵书《三略》中所言的“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柔弱”并不是讲一味的、纯粹的柔弱,而要像水一样,在柔弱中蕴含刚强,就人的性格来讲,就要“外圆内方”;就战略管理来说,要做到锋芒内敛,静观其变。

从战略上审视“柔武不斗”,可以采用“文伐”达成战略目的。柔武是以退却为进攻,讲究后发制人。文伐是文韬武略合二为一,以文为武,相互配合,不战而胜。《六韬》专门有《文伐》一节,讨论文伐之法。姜太公列出了用非战争的手段打击对手的十二种文伐谋略:

一是根据对手的喜好,顺应他的心中意愿,滋生他的骄横之心,这样他必然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人不怕力量强,就怕没嗜好,抓住他们好名、好利、好色的缺点之一,因势利导,就能够瓦解他的原则,挫败他的志气。

二是亲近敌国中被国君宠信的臣子们,用计策削弱他们在国家中的影响力、威慑力。如果敌国的臣子们都心怀二心,不再绝对的忠诚,力量必定衰弱。一旦敌国朝廷之中没有了忠臣,那么,这个国家自然会处于危险的境地。三是私下里贿赂敌国君王的近臣,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这样,虽然他们处在本国之中,内心却向着国外,这样的国家早晚会出现祸害。四是鼓励敌国国君过分、无节制地沉迷于享乐中,滋长他荒诞奢靡的欲望。

给敌国国君送上珠宝等厚重的礼物,贿赂他;献上美人,取悦他,曲意卑微地听从他的命令,这样就消减了他的防范之心,我们去攻打他们的时机,很快就会到来。

五是尊重敌国忠心又有才能的臣子,送给他微薄的贿赂,在出使我国的时候挽留住他,不答复他提出的要求与问题。这样,敌国国君会认为他不能完成使命,没有能力;或者心存二心,不再信任。我们再透露给敌国后派来的使者一些真实的情报,表现得亲近他、信任他,如此,敌国今后就会派这样的使者。借助计谋,我们能够离间掉敌国的有志、有能之人,那么攻取敌国,也就指日可待了。

六是收买敌国内部的大臣,离间敌国国君与统兵在外的大臣的关系。如此,有能力的臣子就会帮助外国,敌国的内部就会内讧,这样的国家很少有不灭亡的。七是笼络敌国国君,就要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再收买他身边亲信的近臣,私下里贿赂他们,让他们诱导敌国国君,慢慢地轻视了国家的民生社稷大业,这样敌国就会积蓄渐失,国库空虚。八是贿赂给敌国贵重的礼物,与其结盟谋取他国。让敌国国君以为与我们合谋,对他自身是有利的。这样的话,敌国国君认为自己会得到好处,就会更加地信任我们。不断地积累这种信任感,就一定会形成对我们有利的局面。虽有一国却被他国利用,这样的国家必然会遭遇沦丧。

九是给敌国的君主以显赫的名号,让他产生势力强大的感觉,顺从他的命令与意志,这样他就会真的相信我们。让他感觉到至高无上的尊荣,夸耀他的功绩,把他比作圣人。这样,敌国定会一日不如一日,逐渐衰微下去。

十是甘愿以卑下的身份来侍奉敌国君主,使他深信我们的势力不如他,从而获得同情。顺从他的旨意,并且执行他分派的任务,如同是同母兄弟,一旦完全取得了他的信任,就逐渐地收拢他的势力。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消灭它,就像是天要消灭它一样。

十一是闭塞敌国君主的耳目,使臣民追羡富贵,不愿承认危险灾祸;私下许诺给他尊贵的地位,并偷偷地赠送他财宝,收买敌方国中的有识之士。本国的国力充实,却要表现得很贫乏。私下里收拢敌国的智士,使他们为己方出谋划策。收纳敌方的勇士,使他们帮助提高己方的士气。不但要满足他们对富贵的欲望,还要不断地滋长这种欲望。这样,敌国的智士和勇士就成为了己方的力量,也就闭塞了敌国君主的耳目。如果他的视听都已经闭塞了,还能保有自己的国家吗?

十二是培养扶植能够祸乱敌国的奸臣,使敌国国君迷惑。进献美女给敌方的国君,用美色迷惑他;赠送给他快马良驹,使他沉迷其中;还要不时地奉承大好局势,诱惑他忘记忧患。待到时机成熟,我们就号召天下人一同消灭他。

这十二条,可谓刀刀见血,杀人于无形之中,是通过和平的手段,演变敌国的有效途径。大厦将倾,必坍于内;大国将衰,必乱乎内。姜太公这文伐十二法,正是采用“柔武不斗”的策略,示弱示软,纵容强大的对手,令其穷兵黩武,自作罪孽。殷纣王正是毁在周文王和姜太公的纵容之中,沉湎酒色,拒谏自是,贤臣远遁,小人当道,最终民心涣散,不战而败。

古代兵法有时候将“文”视为“德”。《吕氏春秋·慎大览·不广》就说:“用武则以力胜,用文则以德胜。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文武两手都要硬,哪有强敌可以抗衡?因而在制定军事战略时,要综合运用文攻与武卫两种策略。从处理国际争端来说,可以付诸武力,也可以和平谈判。但从长治久安来说,“先王耀德不观兵”,即便对方与己国不和睦,也能“修文德以来之”,即通过长时间的战略积累,树立国家形象,形成国家处理问题的基本策略,便会不断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即便有时出于利益考虑,若开诚布公,也会赢得其他国家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文伐是应对敌国不得已的权谋,意在削弱对手;而与之相应的文德,则是采取主动策略,理顺内政外交,提升国家的影响力,为不战屈人提供必要的政治环境和外交实力。

《韩非子·五蠹》记载舜统治天下时,苗族人不服从统治,禹建议发兵讨伐苗族。舜否定了禹的建议。在舜看来,自己文德不够,内政不修,就去采用武力,不合乎道,攘外必先安内。之后,舜连续三年在国内推行德政,百姓讲信修睦,持着武器跳舞,上下一心。当苗族人知道舜的德行和实力,就主动归降了。

柔武,是对外守拙、示弱,含光内敛,目的是掩护自己的励精图治,集中力量发展自己,做到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这本身就是国家实力。如果内政上不修文德,国内官吏贪污,政策混乱,民怨沸腾,就像晚清似的,不是因为外敌太强不能打,而是因为内忧太多不敢打,只能一味对外示弱,这不是柔武,是软弱。柔武作为权谋,可以用于外交;文德作为根本,主要用于内政。不断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国力,不断完善法制,不断建构道德高地,使得周边国家对本国心悦诚服,主动归附,则不用权谋,也自然获得战略上的主动,赢得国际的尊重。

兵者不祥:古代兵书在谈及用兵时,态度都是非常谨慎的,因为兵家都能意识到,用兵虽然能获得一时的胜利、一时的征服,但也会带来无穷的后患。

《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认为战争存在极大的潜在威胁,不能轻启战端,不能轻言战争。《管子·兵法》也谆谆告诫:

贫民伤财莫大于兵,危国忧主莫速于兵。

战争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更会挑起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百姓之间的仇恨。尤其是当一个国家内部问题没有解决,更应该一心一意谋发展,把百姓的生活解决好,把人民的怨气消除掉,先内修文德,再谈外治武功。如果没有内部的团结,对外作战只能引火烧身,外患未平,内乱迭起,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如果确实不得已而被迫选择战争,那就要争取通过这次战争,保证本国在今后较长时间内的稳定,至少获得一种战略上的均衡,通过新的力量分布,获得几十年的和平。

古代兵书在谈及用兵时,态度都是非常谨慎的,作者都能意识到,用兵虽然可以获得一时的胜利、一时的征服,但也会带来无穷的后患。《司马法》就说“国虽大,好战必亡”。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若一味地争强好胜,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结果也只能是自取其辱,自寻灭亡。

春秋无义战,发动战争不外乎是掠夺土地百姓,打来打去,民不聊生,国皆焦土,还不如不打。有时只是为了泄一己私愤,悍然发动战争,全无道义可言。很多诸侯国打来打去,把自己耗亡,晋国、宋国、郑国、吴国、越国莫不如此。即便一度强大的西汉,也因对匈奴连年作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尽管最后取得了一时的胜利,却也民生凋敝、怨声载道,国力江河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