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这样去做,才能吸收人才为自己的团队服务。十要能“明”。要明辨是非善恶,既要听从别人的建议和批评,也要辨别是非,不被小人的谗言所迷惑。作为管理者,千万不要偏听偏信。自己没有辨别能力,结果只会让“小人得势君子危”,导致整个团队丧失公正信义,成员们各怀己私,毫无凝聚力和战斗力。
十一要“谨”,是要谨慎、严谨。这样做事情,就不会违背“礼”。这里所说的“礼”
不仅仅是礼貌、礼仪,更主要的是制度和秩序。管理者言谈举止、思虑行动要缜密,工作严格按照规律办事,才能不出差错。尤其是在战争中,将领要预先想到战场上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并制定出应对措施。《三国演义》中写刘备在赵云的护送下去东吴娶亲,临行前诸葛亮送给赵云三个锦囊,以备不时之需。这些锦囊恰好在刘备遇难之时帮助他脱离险境,最终偕孙尚香同回成都,使得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诸葛亮之所以能够防患于未然,是他清楚地看穿了周瑜出此计策的目的,细致地分析了刘备进入东吴后可能会发生的困难,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可谓“知己知彼”,这才产生了锦囊妙计。
十二要能“仁”。为将者要有仁爱之心,以仁爱之心善待士卒。这不仅仅是指前面提到的“爱兵如子”的爱护,更重要的是让手下能找到自身价值和发展前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手下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单位才会有积极向上的士气和紧密团结的和谐。
十三要能“忠”。对于军人而言,“忠”主要体现在对上级、对国家的忠诚,在战场上是否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就是要看职员们能否真心实意地为单位办事,能否将单位的荣辱与个人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将爱岗敬业视为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就是要求职员对单位“尽忠职守”。
十四要能“分”,意思是要安守本分,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安分守己、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既不要越权行事,也不要对权力和财货想入非非,要时刻保持谦恭谨慎的态度,切不可狂傲浮躁,露才扬己乃至夸耀炫富。
古往今来,那些谋反叛乱的人都是十足的野心家,对权力与钱财的欲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当然这其中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败了。但了解中国历史的人会发现,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造反,其目的不在于贪求一家之权力,而在于深刻地意识到现有政权、秩序的问题,认识到现有体制的腐朽与不堪一击,寄希望于建立一个新的合理的秩序,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和支持,最终取得胜利。那些失败者往往贪求一己之私,全无是非善恶之念。
所以,那些在腐朽的王朝末年揭竿而起的起义军领袖往往能够成功,原因在于他们替天行道,顺应时势。如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元末红巾军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那些在王朝鼎盛时期发动叛乱的人往往难逃失败的命运,原因在于他们的所图所为,皆与大义背道而行,不得人心。比如春秋时期卫国公子州吁的叛乱、西汉初年的七王之乱、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等。
十五要能“谋”。既要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更要把握敌人的虚实情况,这样才能够用自己最强大的地方,去打击敌人最薄弱的地方,即“以己之实攻敌之虚”。除军事角度外,无论是行政管理还是商业运作,无论是治国安邦还是交友理家,都需要认人、识人,既能自料,也能知他。
明察:一个国家的精英如果能够集中在政府机关、军队系统,这个国家、这支军队就会无往而不胜。但如果一个人是因为进入政府机关、军队系统而成为国家精英,其作用正好相反,这个国家、这支军队只会无利而不往。
“明”指“明辨”,意喻像日月一样普照万物;“察”本义是祭祀,意喻祭祀的时候要光明正大,即《说文解字注》所说的“祭祀必天质明。明,察也”,引申为体察,发现。“明察”就是要求指挥官能够明辨事物,体察入微,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
兵法里说的明察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对人的明察,即知人;第二是对事,也就是在战场上对种种情况的辨识能力,即晓事。战场上只有知己知彼,明察秋毫才能取得胜利。《孙子兵法》开篇即是《计》篇,讲的是在作战之前,要做好敌我双方的综合力量评估。孙子反复强调:“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后来,《将苑·揣能》里也讲:
古之善用兵者,揣其能而料其胜负。主孰圣也?将孰贤也?吏孰能也?粮饷孰丰也?士卒孰练也?军容孰整也?戎马孰逸也?形势孰险也?宾客孰智也?邻国孰惧也?财货孰多也?百姓孰安也?由此观之,强弱之形,可以决矣。
善于用兵的人,能够从双方的敌我力量对比中,判断出战争的基本走向。其判断的主要标准是:
一要思考哪方的君主或统帅更圣明。“圣”字的繁体写作“聖”,圣,通也。《说文解字》说的是“耳顺之谓圣”。《管子·四时》也说“听信之谓圣”。作为君主要明辨是非,知人善任。将领统率军队在外作战,如果君主不能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而是犹豫狐疑,偏听偏信,这样不仅掣肘前线的军事活动,还会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负,国家的兴亡。
赵孝成王七年(前259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此时赵奢已死,蔺相如又病得很严重。赵王派廉颇率领军队抵抗秦军,秦军一再打败赵国,廉颇命赵军加强防备,坚守不出,即使秦兵一再挑战,廉颇也不理会。
要命的是,赵王听信了秦国的离间计。秦国间谍说:“秦国最忌讳的是让马服君的儿子赵括做将领。”赵王信以为真,用赵括换下了廉颇。
蔺相如进谏说:“大王仅仅凭借虚名而任用赵括,这就像是用胶漆黏住弦柱,然后再弹琴一样啊。赵括这个人,只不过是能熟读他父亲留下来的兵书罢了,并不能体悟到战略上因时而变的变化啊。”赵王不听,坚持派赵括为将。
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最终使得赵国四十万降卒尽皆被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无力再与秦国对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明朝抵抗清军的袁崇焕,都因君主不辨是非而丧命,也最终导致了战争局势的转变。
二要比较哪方的大将更贤能。前线指挥官作为决策者、执行者,他的贤能与否,直接决定了作战的成败。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素质过硬的指挥官是强国安邦的前提。蜀汉在三国鼎立的局势中不断处于劣势,就在于诸葛亮只用人不培养人,蜀汉政权后期的人才构成无法与早期相比,如廖化早期只是诸葛亮帐下的一员偏将,到了蜀汉后期,国中无将可用,廖化反而成为冲锋陷阵的主力,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三要分析敌我两方的下层的军吏,哪方更有能力。下层军官是军队系统的基石,承担着最基础的行军布阵、后勤补给等烦琐的日常工作,他们的工作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军队的运转效率。仅就后勤补给而言,如何保证数万、数十万人的吃穿用度,保证粮草运输的安全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历史上多次战争都因后勤补给的成败,决定了战争走向。官渡之战曹军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正在于奇袭袁军粮草重地乌巢,断绝了袁军的后勤补给。四要辨别哪方的士卒更英勇善战。普通士卒的素养,决定了一支军队的基本战斗力,士卒是否英勇善战、是否坚定团结,不仅体现了部队的战斗力,更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发展实力。蒙古骑兵之所以能够横跨欧亚大帝国,其勇敢与顽强是最重要的原因;近代湘军挽狂澜于既倒,在于其良好的作战能力和严密的军事组织。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国家的精英如果能够集中在政府机关、军队系统,这个国家、这支军队就会无往而不胜。但如果一个人是因为进入政府机关、军队系统而成为国家精英,其作用正好相反,这个国家、这支军队只会无利而不往。
五要审察军容是否整齐。军容军貌呈现的不仅仅是外在的形象问题,更是一支军队军纪军规状态的直接反映,是体察一支军队是否管理有法、行进有序的重要参数,更是军队正规化的根本表现。
通过体察敌军的军容军貌,就可以对敌军的实际情况进行把握和判断,进而制定对敌策略。《孙子兵法·行军》中就说:敌兵拄着兵器站立,是饥饿的表现;负责打水的士兵先喝水,是干渴的表现;敌人见利而不争夺,是疲劳的表现;敌人营寨上空聚集飞鸟,是空虚的表现;敌军夜间有士兵尖叫,是恐惧的表现;敌军纷乱扰动,是敌军将领没有威严的表现;敌人的旗帜摇动得不整齐,是敌军队伍管理混乱的表现;敌军军吏容易发怒,是疲劳的表现;敌军用粮食喂马然后宰杀马匹吃肉,收拾起一切炊具,不回营舍,是陷入绝境的表现;士兵絮絮不休地议论,是敌将失去人心的表现;不断地犒赏士兵,是敌军一筹莫展的表现;不断地处罚部下,是敌军陷入窘境的表现;敌军将帅先强横后又畏惧部下,是将领最不精明的表现;派来使者委婉地谢罪的,是敌军想休兵的表现。敌军盛怒而来,但总是不与我军交战,又不肯撤兵,遇到这种情况,更要谨慎地观察敌军的意图。所以,通过观察敌军军容军貌,可以大致推断出对手所处的具体情况,这是一手情报。
六要判断敌我的劳逸情况,看谁疲敝不堪,谁以逸待劳。兵法讲究“避实击虚”,疲敝不堪的军队就是“虚”,以逸待劳的军队就是“实”。为将者要善于观察敌我劳逸状况,若己方处于疲敝的“虚”势,而敌军处于“实”势,那么,就要避免与敌军正面接触,保存好自己的有生力量;若己方处“实”势,而敌军处“虚”势,那么,就应该抓住战机,以己之实击敌之虚。
七要明白“形势孰险”,哪一方能够占据有利态势。这种“态势”可以指国际国内环境,也可以指具体的驻军作战环境。就地形而言,要求指挥官能辨别、且借助地形,实现更有利的作战态势。《孙子兵法》把地形分为死地、衢地、生地、高地、泽地、平陆等众多类型,并根据不同地形制定了不同的驻军、作战策略。
体察并利用地形,被历代兵家重视,并灵活多变地运用到实际战争当中。比如马陵之战,孙膑之所以用退避三舍的计策将庞涓引进马陵,就是因为马陵地形利于伏击。诸葛亮之所以派刘备、赵云做佯兵吸引敌人,命令关羽在博望坡设下埋伏,就是因为博望坡地形像口袋一样,易进难出又处于低位,适合进行伏击和火攻。
当然,地形不仅指较小环境中的具体地理形态,也指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要争夺与把握那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点。比如关羽镇守的荆州,是魏蜀吴三国纷争之地,荆州一失,蜀国失去的不仅仅是荆州几个郡的土地百姓,更为严重的是失去了与曹魏、东吴争夺天下的桥头堡。此外,国内国际环境也是“形势孰险”的一个重要方面,军队应该在充分了解敌国内政外交不利态势的基础上,趁机发动进攻,这样必将使得整个战争事半功倍。
八要分析“宾客孰智”。“宾客”大致包含两类人:一类是往来各国的“行人”,也就是外交官和纵横家,这些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往来各国,为国家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比如秦国的张仪数次出使楚国,先是假以城池来诱使楚国背弃盟友齐国,从而成功地破坏了齐楚联盟,继而使楚国在盛怒之下发兵伐秦,并将其打败。苏秦更是身佩六国相印,合纵六国来进攻秦国。
另一类则是替国君和前线指挥官出谋划策的智谋之人,他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满腔韬略,为国家和军队制定战略战术。这些人往往要比冲锋陷阵攻城拔寨的前方将领更重要。比如伊尹之于商汤、吕望之于文王、张良之于刘邦、诸葛亮之于刘备等等。孙子深刻认识到这些“宾客”之士的重要性,认为要不惜钱财拉拢这些人才。
九是思谋“粮饷孰丰”、“财货孰多”。表面上看,一场战争拼杀的是敌我双方的武装力量,较量的是智慧谋略,可究其根本,这一切得以进行的基础是“财货”和“粮饷”,归根结底是两国综合国力的较量,这种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是经济实力。
法家主张“耕战”,积蓄国力以备攻伐。孙子也认为,行军作战必然是“内外之费,宾客之用日费千金”,所以“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隋炀帝好大喜功,数次发动征讨高丽的战争,使得国库空虚、百姓疲敝,最终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二战时期,日本之所以发动太平洋战争,是因为美国断然决定对日本战略物资和武器装备实行禁运,切断了日军在东南亚战场的补给线。
十要看“百姓孰安”。这里的“安”字,一方面讲国内百姓对战争的支持与否,另一方面讲国内局势是否稳定。前者即孙子所言“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生,可与之死”,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在某种意义上,是军队和国家最值得依靠的力量。
以上是从整个战局出发而作的宏观把握。那么,具体到应对不同类型的敌军将领时,又该如何操作呢?《将苑·情势》中谈道:
夫将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喜利者,有仁而不忍者,有智而心怯者,有谋而情缓者。是故勇而轻死者,可暴也;急而心速者,可久也;贪而喜利者,可遗也;仁而不忍者,可劳也;智而心怯者,可窘也;谋而情缓者,可袭也。
这可是对症下药,看将领下菜。当面对勇敢无畏、置生死于度外的将领时,可以引诱他们与我军交战,并提前做好埋伏,使得敌军将领冒死一战,这样就可以将之打败;对于那些心焦气躁、急功冒进的人,可以故意拖延时间,以“持久战”应对敌人的“闪电战”,充分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使得他们焦躁不安,逐渐丧失理智和耐心,己方趁机打击;对于那些贪财爱利的将领,可以以钱财去收买或引诱他们;对于那些仁厚犹豫的敌军将领,可以假以仁义之事来困顿他们;对于那些智谋有余而勇气不足的敌军将领,就可以以威猛诡异之事来惊吓他;对于那些善于谋划但行动迟缓的敌军将领,就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予以袭击。
责己:曾国藩可以说是“责己”的楷模。《曾国藩日记》中有很多诸如“语不诚”、“心有骄气”、“有狂妄语”、“背议人短”之类自省责己的话。他曾在日记中记载:“今日,说了很多的话,其中有一句戏谑的话,虽不是大的过错,却是不对的。”
所谓“责己”,意思是说人要不断地思考自己的错误不足,并不断地自省与改变,自我完善。一个人能否有较好的修为,能否成就事业,坚持自省并勇敢地改正缺点是关键。
曾国藩可以说是“责己”的楷模。《曾国藩日记》中有很多诸如“语不诚”、“心有骄气”、“有狂妄语”、“背议人短”之类自省责己的话。比如,他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月十三日的日记中记载:“今日,说了很多的话,其中有一句戏谑的话,虽不是大的过错,却是不对的。”廿一日日记中记载:“今日说话太多,心神疲惫,心中有些许的骄傲,这样小的度量是可耻的。”由此可见他能够毫不留情地自我反思。
十月初九日记最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