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尸还魂,典故源于八仙中铁拐李的神话传说。古人相信人有灵魂,灵魂寄居于肉体之中。有一次,铁拐李灵魂出窍,游山玩水,徒弟们以为师傅已死,烧掉了他的本身。无奈之下,铁拐李只好借了个丑陋乞丐的尸体,把自己的灵魂依附在上面。
尸体本是无用的,但是在特定的场合、条件下,无用的东西可以转化为有用。当被己方合理有效地应用时,那就更成为大用。原书中解释道: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这里面借用了《周易·蒙卦》的义理。“蒙”指的是幼稚无知、求师教诲的儿童。言“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思是说,“蒙稚”者自身不能有所作为,往往需要依赖别人,而在求助己方之时,就能为己方所用。与其相反,凡是自身能有所作为的人,往往难以驾驭和控制,因而不能为己方所用。做事时正该如此,借力而行,不应是我求助于愚昧之人,而应是愚昧之人有求于我。
若是有用者,敌我双方都会抢着用,那就难以随便借用,即使强行抢过来,一是容易激化敌我矛盾,二是不好驾驭,反倒成为累赘。只有那些猛然看起来无用者,在敌方对其忽略的时候,己方抓住契机,据为己有,加以控制利用,这就犹如“还魂”,还必得借助看似无用的“尸体”,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战争中往往有这类情况。如果己方目前占据着优势,为了取得更大的胜利,我们在作战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一切机会,甚至有些看上去不是机会的机会也要努力争取。比如将一些陈旧的事物改头换面,经过包装,再以一个新的形式出现,创造新的局面,赢得新的机会。就像俗话中说的那样:有机会要上,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这才是善战者的所作所为。
借尸还魂用得最多的,是政治与战争的结合,也就是改朝换代之际,为了师出有名,起兵者往往喜欢扶植前代君王的后代,或打着前代的旗号号令天下,以达到夺取天下的目的。这些后代自身是没有什么政治实力的,他们往往想着依靠新的力量,没准也能得些益处,两者一拍即合,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陈胜吴广借用楚怀王的孙子,西楚霸王项羽用的也是他;西晋时匈奴人刘渊借用刘邦的名义。诸如此等,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或者是确定身份的合法性,来争取大众认同,迷惑百姓,把无用之物化为大用。
如果己方处在弱势,用好了借尸还魂,也有可能化腐朽为神奇。为将者要善于分析战争中各种力量的变化,利用那些看似没有作为的势力扭转局势。
三国时,刘备和周瑜争夺荆州。当时,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立功最多,东吴的兵力也远胜于西蜀的兵力,他当然想占有荆州全城。但是,刘备怎么可能甘心呢?既然不能硬着抢,那就暗着争。刘备对外宣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和荆州旧主刘表同宗,是有亲戚关系的;然后,刘备拥立刘表之子刘琦为荆州牧,又趁机把江陵和荆南四郡划了进来。刘琦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角色,任由刘备出主意。再后来,刘琦病死,刘备被众将推为荆州牧,顺理成章成为了荆州的新主人。刘备用借尸还魂一计,把荆州这笔账算得很清楚,自己什么都没出,就占得了乱世中的一块地盘,做了一次一本万利的买卖。
借尸还魂使用的奥妙之处,就在于有些机会看似无用,是因为我们去求助于别人。但是,如果我们把无用的机会变为了有用的机会,别人就会来依附我们。这样,便能转被动为主动,改变战争形势,达到取胜的目的。
调虎离山
顾名思义,调虎离山就是想办法让老虎离开山头。因为虎踞深山,它们凭借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威风凛凛,其势力最为强大的时候,我们是不能与之决斗的。而借助巧妙的计谋,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诱使它们离开自己的根据地,我们就能趁机得到机会。
在兵法运用中,调虎离山的意义引申为为了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想办法引诱对手离开自己的驻地。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如果我们在战场上遇到强敌,尤其是敌方已经占据了优越的地理优势,做好了应战的准备,那么,己方持蛮力硬攻,是下下策。争一时短长,不仅胜算很低,即使是侥幸取胜,付出的代价往往也是惨烈的。己方就要充分利用假象,无中生有也好,李代桃僵也好,让敌方离开坚固的防地,被引诱到对我军有利的地势中。对己方而言,对峙状态被打破了;对敌方而言,他的优势丧失了。进而,己方利用天时、地利和人和条件,可以把敌方逼到步步坎坷、处处为难的境地,这样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己方就由被动转为了主动,才能有出其不意而致胜的机会。
当敌方给己方造成了危险时,己方不能贸然出击。而要用人为的假象去迷惑敌方,利用天然的条件造成敌方不利,己方再派重兵去围困他,或者趁其驻地空虚,实施突袭,打他的后方。
以攻城为例。不顾条件地硬攻防守牢固的城池,是自招失败的做法。对方既然已经占据了有利的地形,那就不能正面去和他们争夺。况且,对方还居于主动地位,防守占据优势,在没有什么利益的诱惑的情况下,是不会主动离开驻地,向己方发起进攻的。而己方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那就要综合采用各种条件,否则很难得胜。
东汉末年,孙坚之子孙策继承父志,在江东割据称霸。孙策想往北发展夺取卢江郡,但此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郡守刘勋的军力也非常强大,如果正面攻城,恐怕是不可行的。
怎么办呢?孙策利用了刘勋贪财的弱点,先派人送给他一份厚礼,吹嘘奉承一番,然后又很谦卑地请刘勋帮助自己去攻伐富饶的上缭,应承再给他不少好处。刘勋不仅见钱眼开,还傲慢自负得很,听到此消息后心动不已,尽管有谋士提醒他恐防有诈,但刘勋根本听不进去。结果刘勋的兵马一出城,孙策就日夜兼程、水陆并进,抢得了卢江郡。刘勋此时再想回去支援,远水解不了近渴,肠子悔青也来不及了。
在此计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调”,“调”成则计成。老虎不会轻易离开山头,敌方也不会轻易远走。己方如何“调”,怎么“调”,才是最微妙的。优秀的将帅善于见机行事,误导敌方,牵住敌方的牛鼻子,以己方的意图随意调动敌方,才是此计制胜的关键。
欲擒故纵
楚国为了称霸天下,出兵攻打雍国。最初,雍国将士们抵御外来的侵略,同仇敌忾,奋起抗战,楚军打了败仗,连统帅的将领都被活捉了。但由于看守不善,被俘的将领在三天之后越狱,溜之大吉。
这位将领回国后,被楚王召见去询问雍国的情况。当得知目前的雍国还处在紧张的战备状态时,楚国的另一位大将出了个主意。他说:“雍国是小国,楚国是大国,我们可以先让雍国尝尝甜头,假装再战败几场,让雍国骄傲的尾巴翘起来,等他们疏于防范,我们就可以发起最后的进攻。”楚军正是靠着这个计策,最终打败了雍国。
这种方法,就是后来的欲擒故纵。想要抓住目标,暂且先放开他,使他不加戒备,再用时间拖住他,最后给予强有力的致命一击。这是因为,在两军交战时,如果把敌方逼得太急,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敌军拼死反扑,困兽犹斗,很容易造成己方不必要的流血牺牲。但是,己方若是稍微放开些,敌方仓皇而走,实际上,敌方已经在自己削弱自己的实力了。
此时,就像《鬼谷子·谋篇》中所说的:“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己方只需缓缓地尾随他们,只要他们不脱离己方的控制范围,不时骚扰他、小规模地攻击他,使敌方的斗志逐渐懈怠,体力、物力逐渐消耗。最后他们气势低沉、军队溃散,己方便能兵不血刃,达到消灭的目的。
在欲擒故纵中,“纵”是方法,“擒”是目的。己方的“纵”不等于放虎归山,而是“穷寇勿追”,先退一步,再进两步,将控制权掌握在己方手里。诸葛亮七擒孟获,根本目的并不在消灭孟获的势力,而在于使他心悦诚服,敬重西蜀,别再在西蜀后方放火捣乱。所以,诸葛亮采用攻心之计,七捉七放,让孟获心服口服,最后稳住了南方的局势。
欲擒故纵,还有一种方式,即是放长线钓大鱼。比如在间谍战中,当己方发现了对方的间谍,我们可以选择不动声色,在表面上故意放松,在背地里加强监视,顺藤摸瓜,从而牵出其身后更大的组织体系。而在此过程中,我们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没有摸清敌方的底细,切勿轻举妄动。如果一味紧逼,恐怕到最后什么都查不到。到最后图穷匕见时,再伺机而动,彻底捕捉他们。
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的说法,出自《传灯录》。唐代诗人常建听说有位诗人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为了请赵嘏作诗,常建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诗,赵嘏见到后,立刻提笔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更好。后来,我们就称这种做法为抛砖引玉,它的本义原没有好坏善恶之分。
用价值低的砖引出价值高的玉,即是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诱骗迷惑对手,使其受骗上当,中我圈套。在战争中,体现为避免正面硬拼,靠智慧取胜;在商战中,体现为用小成本获得高回报。
在抛砖引玉中,砖是小利,玉是目的;抛砖是手段,引玉才是根本。这就像我们钓鱼一样,鱼钩上有鱼饵,只有让鱼有甜头可以尝,它们才有可能上钩。同理,两军交战时,只有让敌人觉得有便宜可以占,我们才能以假乱真,引诱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
使用抛砖引玉之法,有这样几个原则:其一,抛出去的“砖”不能价值太贵,但也不能是扔一块大板砖,那样就把人都吓跑了。唐代有个善于经营的商人,巧妙地运用了抛砖引玉的方法,经营家业、发财致富。
有一次,他在市郊买了一块积满水的洼地。当然,这样子的地没法用,要在上面盖房子,必要将其先填平,而要是雇用工人,那工钱可是一大笔。商人灵机一动,让家里的佣人带着不少馒头,对门口玩耍的孩子们说:
“那有洼地,中间有块石头,谁要是扔砖瓦片击中了它,就可以得到一个馒头。”
孩子们是很好搞定的,他们乐此不疲,没事儿的时候争相往洼地里扔砖瓦片,没过多久,这块洼地就差不多填平了。这位商人付出的“砖”,不过是不值多少文的馒头,换得了在这块地上盖房子的基础,这才是更有价值的“玉”。
其二,抛出去的“砖”要有吸引力。对不同的对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然后才能保证换回来“玉”。东晋年间,有一个道士想求得王羲之的字,打听到王羲之非常喜欢白鹅,投其所好,用寺庙里养的漂亮白鹅吸引王羲之,换得了王羲之的字。这是双向的好事,道士用鹅做砖,换来了相当于玉石的字;王羲之恰好相反,用字做砖,换来了相当于玉石的鹅。
其三,抛出去的“砖”和换回来的“玉”,两者间不是毫无关联的,而是类似的,要善于找到两者的关联。迷惑敌人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高妙的方法,不是用似是而非的相似法,而是用极相类似的类同法。比如,用旌旗招展、鼓声震天来威慑敌人,这是相似法,有时候难以奏效。而用老弱残兵,或者遗弃粮食柴草之法诱敌,这是类同法,几乎屡试不爽。因为类同法比之相似法更容易造成敌人的错觉,使之跟着己方的思路打转转,然后做出错误的判断。
擒贼擒王
擒贼擒王,顾名思义,指的是抓贼要先抓贼中的首恶分子。民间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蛇无头不行,打断了蛇头,这条蛇也就小命不保了。将这个道理应用在战争中,即是要擒抓敌方的主要指挥人员,摧毁敌方的主力部队,或者是打击他们的中枢机构,动摇敌方的军心。只有处理好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才容易解决。
冷兵器时代,双方对垒打仗,己方只要能抓住对方的主要将帅,击退敌人的主力,便可瓦解掉整个敌军。这就像群龙无首,战于郊野,必然陷入困顿的绝境。
中唐安史之乱,张巡驻守睢阳,遭敌军围攻。在相持了一段时间后,张巡率领守兵冲杀出来。当时,张巡的兵马没有敌军的多,最快的解决方式是直接斩杀敌军首领尹子奇,但唐军却苦于没人认识他。现在又混在乱军之中,更加难以辨认。张巡出计,让人以秸秆做箭,射向敌军。当敌军发现自己中的是秸秆箭,不知就里,于是向将领尹子奇报告。张巡抓住机会,辨认出了尹子奇,并将之斩杀,敌军马上落荒而逃了。
张巡的高明之处,一在于急中生智,巧妙辨认;二在于战术决断,在自己兵力弱势的情况下,擒杀敌军首领,取得了制胜法宝。作战时敌方没有了统帅,那就等于没有了主心骨,慌乱之下,必定折戟而走。按语中也说:攻胜则利不胜取。取小遗大,卒之利、将之累、帅之害、功之亏也。舍胜而不摧坚擒王,是纵虎归山也。
在战争中,只有打败敌人,才有取之不尽的利益。如果只贪图眼前小的胜利,而错过了获取大胜的时机,那只是士兵的胜利,却是将军的累赘、主帅的祸害,是整个战争中的损失;更糟糕的是,只在兵对兵、车对车的战争中取得小的胜利,却不去摧毁敌军主力,不去摧毁敌军指挥部,捉拿敌军首领,那就好比放虎归山,迟早会有后患。
在近代战役中,擒贼擒王的这个“王”,不能狭义地理解为敌军首领,而应包括敌方的指挥机关、中枢机构、协调部分。总之,是要打中对方组织中最要害的核心部位。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一个组织的形成往往取决于关键人物,树倒猢狲散,瓦解掉这些核心,也就瓦解了对手。
比如说,伊拉克战争伊始,美国就把伊拉克指挥中枢毁掉了,使伊拉克士兵群龙无首、各自为战,从而迅速将之击溃。利比亚战争也是如此。再之萨达姆被捉、卡扎菲之死,正是擒贼擒王的成功案例。抓住要害、抓住关键、抓住枢纽,才能以点带面,其他矛盾也便迎刃而解。
若以大攻小,以强攻弱,完全可以用胜战计作战;攻战计主要描述主动出击的打法。打草惊蛇意在扰敌,对手被扰动,则不得其安。借尸还魂意在惑敌,对手被迷惑,则不得其法。调虎离山意在疲敌,对手被疲惫,则不得其力。欲擒故纵意在诱敌,对手被诱骗,则不得其理。抛砖引玉意在愚敌,对手被愚弄,则不得其智。擒贼擒王意在制敌,对手被控制,则不得其用。当对手心志不得安、布置不得法、将帅不得力、用兵不得理、思考不得智、部属不为用时,自然随意进攻,打哪是哪。
四、混战博弈:形势不明的优胜术
混战不是打群架,也不是混着打,而是群雄逐鹿,谁都有机会一枝独秀,谁也有可能一败涂地。历史上的军阀割据、诸侯混战,现实中的各自为战、谁也不服谁,说的正是这种局面。
所谓“混战”,是指七十二方烟尘,三十六路英雄,乱作一团、敌我不明,可合可分的状态下作战,采用何种策略能立足于不败,甚至可以后来居上呢?《管子》中说此时先称王者废,后称霸者王,是从战略上来说的,具体又该怎么做呢?
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