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7447800000051

第51章 人物称谓(3)

红娘是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她是崔家小姐的小丫环,聪明伶俐,活泼勇敢,有胆有识,足智多谋。她为了成全张君瑞和崔莺莺的美满婚事,从中牵针引线,传书递柬,跑来跑去,甚至遭到毒打,但她无怨无悔。最后,在她“一张利嘴”的说服与劝导下,坚守封建门第观念的老夫人终于取消“崔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的清规,将莺莺小姐许配给了张生,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后来,民间就把那些热心促成他人美满婚姻的人褒称为“红娘”。

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简称“月老”,是婚姻之神,典出唐代李复言的《续幽怪录》。唐朝韦固年少未娶,某日夜宿宋城南店,外出遇一老人,靠着一口布袋,坐在月光下,翻看着一本书,像在查找什么。韦固问老人家在翻查什么?老人答:“天下人的婚书。”韦固又问袋中何物?老人说:“袋内部是红绳,用来系住夫妇之足。虽仇敌之家,贫富悬殊,天涯海角,吴楚异乡,此绳一系,便定终身。”韦固十分惊奇,忙打听自己的婚事。月下老人翻书查看,笑着对他说:“你的未婚妻,就是店北头卖菜的老太婆的三岁女儿。”韦固一听勃然大怒,便派人去杀那个女孩,未果,但女孩额头上留下了一道疤痕。十年之后,韦固已成为一名武将,娶相洲刺史王泰之女香娘为妻。洞房之夜韦固揭开香娘的红头盖,见妻子貌美非凡,只见眉心贴着一朵红纸剪的小花,问其缘故。方知香娘就是当年卖菜老妪之女。夫妻如梦初醒,从此恩爱有加,后子孙满堂,白头偕老至终。宋城的县宰知道这件事后,把那间客栈定名为“定婚店”。牵红线的老人,从此称为“月下老人”。以后,民间就把“月下老人”当成司婚之神来膜拜。

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子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老衲

“老衲”是老和尚的谦称。因为禅僧多着纳衣,而纳衣是“拾取人弃不顾与粪扫均之贱物,缝纳为法衣”,所以“老衲”、“衲子”指僧徒;“衲衣”指僧人;“衲师”指僧侣;“衲徒”指僧人、僧众;“衲僧”指和尚、僧人。这许多称谓,除了用衣服指带其人,更取衲农贫苦之意。“老衲”一词便由此而来。

鼻祖

人们喜欢把创始人称为“鼻祖”。“鼻”的本字原为“自”。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的鼻子的模样时,“自”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自”在古文中一般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即解为自己。后来为便于区别“自己”与“鼻子”,就在“自”字的下面加了一个声符“畀”。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鼻”字。从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分工。古人又通常把第一个儿子称“鼻子”,那么“鼻”字就有了“最初”或“开始”的含意。所以,人们习惯把最早创始人称为“鼻祖”。

翘楚

出自《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东汉郑玄笺注:“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翘楚本指高出杂树丛的荆树。后用以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突出的事物。

泰斗

泰山,是我国五岳之首。北斗,即大熊星座,终年位于北方。《新唐书·韩愈传》中称赞大文学家韩愈说:“自愈没(死后),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意思就是说,人们敬仰韩愈,把他看作高大的泰山和指示方向的北斗星一样。后人便用“泰山北斗”用来称颂学问品德高尚或艺术修养精深,可为榜样的杰出人物。也简称“泰斗”。

包衣

包衣为满族语,即包衣阿哈的简称,又作阿哈。包衣即“家的”,阿哈即“奴隶”。汉语译为家奴、奴隶、奴仆或奴才。为满族上层统治阶级贵族所占有,被迫从事各种家务劳动及繁重的生产劳动,没有人身自由。来源主要是战争俘虏、罪犯、负债破产者以及包衣自己所生的子女等。到清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治后,包衣越来越少,只有皇帝和少数王爷还拥有包衣,留在身边作奴仆,不再从事生产活动。包衣中也有因战功等而置身于显贵的,但对其主子仍然保留其奴才身份。皇帝的包衣编成内务府三旗,奴隶身份世代承袭。

东道主

关于“东道主”一词,还有一个典故:

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文公走投无路,只得向老臣烛之武请教,设法解围。当夜,烛之武偷偷出城,会见秦穆公。由于秦晋两国之间本来就不和谐,常常明争暗斗,烛之武就巧妙地利用他们的矛盾,对秦穆公说:“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国怕是保不住了。但郑国灭亡了,对贵国也许并无一点好处。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国和郑国之间隔着一个晋国,贵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恐怕是难于做到的吧?到头来得到好处的还是晋国。晋国的实力增加一分,就是秦国的实力相应的削弱一分啊!”秦穆公觉得烛之武说得有理,烛之武于是进一步说:“要是你能把郑国留下,让他作为你们东方道路的主人。你们使者来往经过郑国,万一缺少点什么,郑国一定供应,做好充分的安排,这有什么不好?”秦穆公被说服,单方面跟郑国签订了和约,晋文公无奈,也只得退兵。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所以郑国对秦国来说自称“东方道上的主人”。

后来“东道主”便成了一个固定的名词,泛指居停之所的主人或以酒食请客的人。

店小二

“店小二”是指古时候饭店、旅店里的服务员,又称“小二”或“小二哥”。元代时,统治者认为寻常百姓不配有名字。所以普通老百姓一般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上了学才有学名,一旦做了官也就有了官名。但是,普通百姓家能够上学或当官的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没有这个机会。但没有名字很不方便,于是统统用数字入名。多用行辈或者父母年龄合算一个数目作为称呼。如明代朱元璋祖宗五代的名字都含数字。其五世祖名仲八,高祖名百六,曾祖名四九,祖父名初一,父亲名五四。朱元璋原名重八,后来才改名为朱元璋。古代酒店或旅店里的服务员,很显然都是老百姓,所以,人们也要给他们取一个数目符号用来称呼。当家老板是理所当然的“店老大”,识两个字能记账的就称“先生”。一般服务员也就随之被人们称之为“店小二”或“小二”了。

关于朋友的称谓

贫贱之交: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最早出自《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后来指结拜兄弟或姐妹。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莫逆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也叫发小。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忘年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忘形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

车笠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

君子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

神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古人的谦称

一般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古代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

古人称自己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自己的妻子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荆屋、山妻;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息男;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

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