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美德2
7447200000021

第21章 做重情守信之人(1)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①;熊掌,亦我所欲也②。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③。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④。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⑤。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⑥。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⑦?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⑧?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⑨。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⑩。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簟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注释】

①欲:想。

②熊掌:熊的脚掌,是珍贵的食物和补品。

③得兼:兼得,同时得到两种东西。

④义:思想和行动方面的道德标准。

⑤有甚于:比……还重要。苟得:不正当地得到。

⑥患:灾难。

⑦何不用:为什么不用。

⑧何不为:为什么不做。

⑨由是:因此。

⑩是故:所以。

是心:此心,指前面比生命还重要的“所欲”、“所恶(wù)”。丧:丧失,中途废弃。

箪(dān):古代盛饭的竹器。豆:古代盛汤的器皿。

呼:大声地呼喊,带有轻蔑的意思。

蹴(cù):用脚踢。乞人:乞丐。不屑:不肯接受,不值得接受。

【品评】

文章集中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的问题。除“孟子曰”三字外,可分为四段,第一段以鱼和熊掌作比,是取饮食之物,熊掌远比鱼贵重,故舍鱼而取熊掌就是常理。用这层日常饮食的关系为比,使人易于理会义比生命还重要的命题。第二段承上一命题说明儒家的生死观。生死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关头,但却有更重要的“义”作为取舍的标准。这是从正面陈述“舍生取义”的问题。第三段再用假设的方式一正一反地论述上一段的话,说明“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道理。第四段运用对比的手段对“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进行了论述,饱含着作者的劝勉之心。

义是最具伦理道理感的一个词,据说在英语中就没有一个词能和它对应,由此可见这个词中国化的程度。把义的含义发挥到极致的是关羽,他在朋友关系上把义贯彻得十分彻底。关羽陷落进曹营后,曹操拼命想拉拢关羽,美女、金银财宝赐了一大堆,但关羽依旧矢志不渝,丝毫不为所动。对于曹操赠送的新衣,关羽总是套在旧衣外面穿,曹操不知所以,问其故,关羽毫不隐讳地回答说,旧衣因是刘备所送,穿旧衣意在怀念兄弟情谊,这把曹操气得七窍生烟;后来曹操送给关羽一匹旷世名驹赤兔马,关羽十分高兴,不接受教训的曹操又问何故,关羽爽直地答道,骑上这匹快马,就可以早一点见到哥哥了。由此可见其义气。关羽的义是兄弟之义,而同志之义则由共同的志向铸成,是今天的我们更应该提倡的。

死友

《搜神记》

汉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汜①。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②:“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③。”乃共克期日④。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⑤。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耶⑥?”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⑧。”至期,果到⑨。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元伯寝疾甚笃,同郡郅顺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⑩。元伯临终,叹曰:“恨不见我死友。”子征曰:“吾与顺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我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时葬,永归黄泉,子未忘我,岂能相及!”

式恍然觉悟,悲叹泣下,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耶?”遂停柩。移时,乃见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异路,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注释】

①范式:东汉人,官至庐江太守。山阳金乡:今山东省嘉祥县南。

②并:一起。游:游学,到外地去求学。太学:汉代国家最高学府。谓:对……说。

③过:访问。孺子:孩子。

④克:严格限定。

⑤方:将近。具:全、都。白:告诉。馔(zhuàn):酒食。

⑥尔:你。审:确实。

⑦信:诚信。乖违:违背(诺言)。

⑧若然:如果这样。

⑨果:果然,真的。

⑩寝疾:卧病在床。笃:严重。郅(zhì)顺章:名恽,官至长沙太守。殷子征:名阐,汝南贤士。省(xǐng)视:探看。

恨:遗憾。

是:这。

谁求:寻求谁。

寻:不久。

玄:黑色。冕(miǎn):王侯卿大夫戴的礼帽。屣(xǐ)履:拖着鞋。

以:在。岂:或许。

觉:睡醒。朋友之服:为朋友奔丧时所穿的丧服。投:奔。发引:发丧。

圹(kuàng):墓穴。窆(bǎin):把棺材放进墓穴中。柩(jiù):装有尸体的棺材。

叩丧:磕头吊唁。

会:聚集。咸:都。涕:眼泪。

因:于是。绋(fú):牵引棺材的绳索。

冢(zhǒng):坟墓。次:停留的处所。树:栽树。

【品评】

本文通过对范式和张劭的交往,热情讴歌了古人生死不渝的友谊,赞颂了守信、重诺这一古今乐道的高尚品格。

文章分三个层次来叙述。首先写范张相约,两年后的某日前去拜访张的父母。过了两年,虽然张母曾对此有所怀疑,但范式却如期而至。这里借张劭之口道出了范式的为人。其次写张劭临终时想见“死友”一面。第三层写范式奔丧之事。读罢此文,不禁深深为古人至死不渝的友谊和守信重诺的崇高美德而折服。

“人无信不立”。信守诺言是人际交往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它对赢得人心、建立相互信任至关重要。我国自古就有信守诺言的好传统,魏国的魏文侯跟看山林的小官约定了打猎的时间。到了那一天,魏文侯喝酒喝得很高兴,恰好又碰到天下了雨。但是魏文侯还是准备出门。他左右的人对他说:“今天喝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魏文侯说:“我曾和看山林的官员约会今天去打猎,即使喝得再快乐,难道能够不如约前去,见见他吗?”于是他就去了。

信守诺言不仅仅只是去践履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它会带来力量、带来勇气、带来成功的人际关系、带来成功的喜悦。每个人都应该谨慎许诺,甚至不轻易许诺,但一旦许诺,就要尽力信守诺言。

乐羊子妻

《后汉书》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①。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②。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③!”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④。

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⑤。”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⑥:“此织生自蚕草茧,成于机杼⑦。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⑧。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⑨。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⑩;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注释】

①河南:郡名,在现在河南洛阳一带。何氏:姓什么的人氏,哪一家。

②遗金一饼:一块丢失的金子。

③妾闻:我听说过。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志士不饮盗泉之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盗泉,泉的名称,在现在山东省泗水县。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廉,廉隅、方正。“嗟来之食”,事见《礼记·檀弓》,今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④捐:丢弃。

⑤无它异也:意思是,没有别的意外的事。

⑥引刀趋机:拿起刀来,走到织布机前。趋,快步走。

⑦机杼(zhù):泛指织布的工具。机,织布机。杼,织布的梭子。

⑧一丝而累: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

⑨斯:此,这。捐失成功:意思是失去成功的机会。稽(jī):迟延。

⑩夫子:这里是古代妇女对丈夫的尊称。日知其所亡:每天学到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亡,同“无”。以就懿(yì)德:用以成就(你的)美德。懿,美好(多指德行)。

终业:修完自己的学业。

【品评】

《乐羊子妻》通过乐羊子妻劝夫改过从善的故事,赞扬了她高洁的品行和过人的才识,从中我们也能了解到她拾金不昧和坚持不懈的美好品德。

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交待故事的主要人物及其身份,说明乐羊子妻是古代一个不知姓名的普通妇女。第二部分通过乐羊子妻批评乐羊子行路拾金据为己有以及中途废学的错误,表现了乐羊子妻的高洁品行。第一个故事乐羊子妻以“不饮盗泉之水”、“不受嗟来之食”的高尚,劝夫向善,使乐羊子幡然改过。第二个故事写乐羊子妻以蚕丝只有寸寸积累才能成绢帛的事实,规劝丈夫专心求学,持之以恒。

天才总是受人崇拜,但高尚的品格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它是高尚灵魂的结晶。《尚书谈录》中记载的李勉为书生埋金的故事,就将李勉不为金钱所动的崇高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身份地位可以有高下之别,它或许与金钱、权势相关,而品格则不然。不管身份卑微也好,无钱无权也罢,都可以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尽管一无所有,但是他们品格的荣耀同加冕的国王相比也毫无逊色。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①。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③。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④。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朝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⑤。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⑦。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⑧。“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注释】

①唧唧(jī):叹息声。

②杼(zhù):织布机上用的梭子。机杼声:即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③市:购买。

④鞍鞯(jiān):马鞍子下面的垫子。辔(pèi)头:马笼头。

花木兰⑤戎机:军事行动,指战争。赴戎机:奔赴战场的意思。

⑥朔气:北方的寒气。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一种军用食器,铜制有柄的三脚锅,白天用来烧饭,晚上用来打更。这句是说,寒风中传来刁斗声。寒光:清冷的月光。铁衣:铠甲。

⑦霍霍:磨刀疾速的样子。

⑧火伴:即伙伴。古代兵制,十人为一个“火”,所以称同“火”的人为“火伴”。

【品评】

这首长诗写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坚毅、不图功名富贵、勇于自我牺牲的女英雄形象。

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木兰在父亲年老体衰无法应征和祖国的召唤双重考验面前,挺身而出,替父从军,高度体现了她对父母之爱与对祖国之忠心,这是十二年来支持她沙场出生入死的最大精神力量源泉。

对父母孝顺,对国家忠诚,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已有之,缇萦舍身赎父的一片真情,曾令多少人为之落泪;苏武牧羊的故事,华夏子孙个个耳熟能详。他们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经久不衰,就因为他们内心怀有的对家对国的崇高的爱。《木兰诗》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一方面源于它艺术上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则是诗中所体现的对父母对祖国之无限爱心和献身精神。

新婚别

杜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①。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②?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③。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④。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⑤。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⑥,与君永相望。

【注释】

①无乃:岂不是。

②姑嫜(zhāng):即公婆,婆称姑,公称嫜。

③藏:深居闺阁。

④苍黄:同“仓皇”,比喻内心慌乱。或曰苍黄本指青色和黄色,用以苍黄比喻极大的变化。形势反苍黄,是指事情会变得更糟。

⑤不复施:不再穿。红妆:即粉妆。古代妇女以红粉涂面,故曰红妆。此处泛指脂粉。

⑥错:错杂,颠倒。迕(wǔ):违反,抵触。

【品评】

这首诗通过新婚夫妇生离死别的悲剧,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哀伤,同时写出人民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勇赴国难、深明大义的高尚情怀,由此也可看出杜甫当时忧国忧民的复杂心情。

全诗采用人物独白的形式,模拟新妇的口吻,精心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曲折细腻地刻画出她那复杂矛盾、欲纵还收的内心活动。

从“兔丝附蓬麻”到“何以拜姑嫜”,主要是写新娘子诉说自己的不幸命运。从“父母养我时”到“形势反苍黄”,新娘子把话题由自身进一步落到丈夫身上。她关心丈夫的死活,并且表示了对丈夫的忠贞,要和他一同去作战。从“勿为新婚念”到“与君永相望”,写女主人公经过一番痛苦的倾诉和内心剧烈的斗争以后,终于从个人的不幸中、从对丈夫的关切中,跳了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用生死不渝的爱情来坚定丈夫的斗志。

“义”,是中国人们为人处世的取舍标准。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曾对“舍生取义”作过精辟的论述,《檀弓》里也有这么一个记载:一个饿者“不食嗟来之食”而终于饿死,文天祥被囚三年,元朝百般诱降,他毫不动摇,最后就义时,在衣带中留下这几句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由此可见,“义”之一字,曾影响了多少人,又曾让多少人为之奔走呼告,为之奋斗、献身。它伴随中华文明而来,更将随之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游子吟①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②。

【注释】

①此诗写于作者任溧阳尉时。诗题下作者自注曰:“迎母溧上作”。

②寸草:小草,比喻游子。三春晖:春天的阳光,古人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品评】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是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着“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两句,写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身上,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两句,诗人出以反问,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感情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母爱,是天底下最崇高最伟大的爱,正如我们小时候经常唱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清朝的史骐生在《写怀》中是这样歌颂母爱的:“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母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崇高卑微之别,不壮烈,也不激昂,然而一片爱的纯情却从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