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忍着,忍着,这绝对是一种病态
中国人似乎有着惊人的天赋,不用学习,自然就能够制造出对立来。最普遍的对立就是富人和穷人的对立,在中国,财富不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而是一个人地位的象征。中国人爱财,但又要装作一副视钱财如粪土的样子,以显示自己的精神境界比别人高。连自我都没有的人哪来的精神境界呢?但只有这样方能显示出自己比别人强,这才是他们的本意。
中国人的财富观是有问题的。孔子说过一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国人好像都把重点放在了后半句,对前半句似乎没什么感觉。在他们眼里,只看重"取之有道",而看不到"君子爱财"。所以,每个人都在追逐财富,却又鲜有人把这个当做自己的目标,而是像前面说的一样,故意装作不喜欢。不过随着儒学影响力的减弱,这种现象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赤裸裸的爱财了。这时候,财富又成了唯一。
我们不需要假装清高,不在乎钱,也不必把什么都用财富去量化。其实,我们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的选择的。
微博的风行,也引出了些事端:一个人写了点东西,然后被某报纸或者某杂志引用了,可是对方并没有打招呼,也没有付稿费,然后呢,作者就在微博上抱怨,说某某引用了自己的东西但是没有付费也没有通知。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极正确的事情,自己的东西被剽窃了,就应该大声说出来,而且还要追回相应的损失。
不过有趣的不是他们的行为,而是他们的说法和看客的言论。通常,这些人都会在自己的表述中加上一句话,我不是在乎那几个钱,而是觉得被人侵犯了。重点就在这里,他们为什么要特意强调自己不在意那几个钱呢?
我这里臆测一下,他们是怕被人说自己小气。这就很有问题了。一个正常的社会里,只要是你的,哪怕是一分钱,也必须是由你做主的。你有权利要,也必须要,没人会嘲笑你,你也不必特意标出来,我不在乎这几个钱。只有在畸形的社会中,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维护自己的利益的时候,还要向别人解释。很奇怪的现象。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说这话的人的思维是有问题的。他们为维护自己的利益,特别是自己微小的利益为小气,正因为他们有这种想法,才会特意说明:我不是为了钱。为什么呢?因为这笔钱太少了,要是几千万几亿的话,我想他们就不会说明了。这么做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社会舆论。我们整个社会都觉得逐小利是一种没品的行为,为了那么点东西如此计较,不是小题大做吗?环境,给这些维权者带来了压力,他们必须做出解释。正是这些全民都有的思维,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其实这还是群体性在作怪,每个人都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不管那看法是否正确,他们都特别在意,生怕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然后被抛弃了。所以,这个民族是以群体的稳定为前提的,在群体的稳定面前,任何的东西都要让路。而为了这几个小钱影响到了群体的稳定,这就犯了大忌了。有人会说"你至于嘛,为了这点事儿搞得大家都不高兴",他们的关注点正是这里,大家都不高兴。所以,中国人对于小利益是不在乎的,不是因为他们不屑于在乎,而是他们觉得为了这个闹得大家都不高兴很不值得。但同时,他们心里又不会忘记,而是一笔笔记着,直到攒够了一定的数量,积压到了临界点时,他们就爆发了。这时候,一件小事就成了两个人翻脸的原因了。这件小事,就是压垮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而旁观这件小事的人会觉得这两个人就是没事找事,因为他们看不到之前发生的事,那些事情都在当事人的心里呢。于是,旁观者表面上就会来劝说,你看看,为了这点小事值得吗,然后在背后说这两个人真事儿,那么点小事也吵架。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那两个人吵架的真正原因呢?只要听听他们吵架的内容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两方面通常都会回忆过去,互相指责,你那次怎么怎么样了……之前所有的小事都被翻出来了,哪怕是某次吃饭谁埋的单。
中国人很可爱,他们总做些逻辑错乱的事情,却又总是一本正经地跟你说他的脑子很清楚,看问题很透彻,理由言之凿凿,有了问题也不当面解决,而是忍着,憋在心里,然后慢慢积压,积压到一定程度了,统一爆发。这过程中,人们又总是虚伪地互相礼让,以表现自己的大度。其实每一件小事都是很好解决的,当时说开了就好,过后谁也不误会谁,大家还能在一起。非要自己憋着生气,到头来还得爆发,如此得不偿失,这笔账,聪明人都该算得清的。
2.吃醋不分男女
孙膑和庞涓本是师兄弟,跟着师傅鬼谷子学习兵法,两个人关系很好,还结拜成了异姓兄弟。庞涓听到魏国在广招人才的消息后,心动了,于是下山去了魏国。很快,庞涓就得到了魏王的赏识,成了魏国重臣。
几年后,孙膑也学成出师了,他打听到庞涓在魏国过得很好,很受重用,就决定去投奔庞涓,孙膑想,两个人是同门,又是结拜兄弟,庞涓肯定会帮助自己,而且,两人关系那么好,要是能在一起共事的话,岂不是可以让友谊长存吗,那绝对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现实并没有让他开心。他去了不久,就被投进了监狱。后来他才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好兄弟庞涓搞的鬼。庞涓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如孙膑,怕他夺走自己的位置,就在魏王耳边说孙膑的坏话,结果导致魏王认为孙膑要投奔他国来对付自己,于是就想杀了孙膑。在狱中,孙膑受到了残忍的虐待,他们把孙膑的膝盖骨切掉了,让他成了残废。可即使这样,庞涓依然不想放过他。后来,孙膑在别人的帮助下,逃到了齐国,并很快得到了重用。终于,几年后的一天,孙膑带领齐国的大军,大败庞涓,一雪前仇。最后,庞涓死在了孙膑的手中。
相信这个故事大家都不陌生,不过估计在听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总是会下意识地在故事中给自己找一个定位,将自己定位在孙膑身上。我们的情绪会跟着孙膑的故事走,当他被害的时候,我们伤心;当他获救后,我们高兴;当他胜利的时候,我们则是欣喜;最后,看到庞涓死的时候,可能还会长舒一口气,觉得世界就该如此,好人就要得到好报。
如果事情就此结束,也该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了。但现实好像并非如此。如果你对生活观察得足够细致就会发现,在看故事的时候,我们都是孙膑,但生活中,我们的思维更像是庞涓。至少,笔者有过这样的经历。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我还是一个中学生。一年夏天,不知道为什么,养兔子突然流行了起来,自然,我也为了追这股风养了一只兔子,跟我一起的还有我的一个表弟。
我和表弟的关系很好,我们两个年岁差不多,从小一起长大,也总在一起玩耍,有什么好吃的也总是要分享。但在养兔子这件事上,却产生了些不愉快。其实说是不愉快,却并没有发生矛盾,一切都是在内心完成的。当然,是我的内心。
那时候,我们总是会在一起讨论小兔子的事情,交流着彼此的兔子今天吃了多少,长了多少,做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开始的时候,我并不以为然,但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他的那一只长得比较快,至少比我的要快些。于是,我开始心理不平衡了,每次看见他的兔子心里就不高兴,总希望它能出点什么问题,或者是应该长得慢一点才对。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经常会对他的兔子发一些牢骚,说一些风凉话……最后,我们的兔子都没养多久,因为小孩子的兴致总是不能长久的,过了那阵子,就会渐渐淡忘了,但是这件事我始终没有忘记。摆脱了当时那个场景,我一直记得,自己曾经在心里诅咒过表弟的兔子,也常回忆起自己跟表弟的种种趣事。每当这时,我都会觉得很惭愧,觉得自己的人品不过关。就这样,伴随着这个愧疚我慢慢长大了,在成长过程中我也会下意识地观察类似的事情。
许多年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人的通性。它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体现,不过是有的多些,有的少些罢了。人们之所以会这样,是我们的文化决定的。
前面说过,我们的文化是伦理属性的,是等级式的,这种文化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每个个体都没有自我。没有自我的人寻找自己存在的方式就是比较,跟身边的人、跟能想象得到的人比较。我们这种比较不是寻找差异,而是寻找自己相对于别人存在的优势。也就是我们在比较中总是更注意观察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然后将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做一番比较,最后满意地得出自己比别人强的结论,给自己增加信心,寻找我们存在的理由。
可是,现实中往往是有意外的。我们不能保证每一次都能用自己的优点打败别人的缺点。很多时候,特别是两个人同做一件事的时候,难免就能直接较个高低了。就像庞涓和孙膑在共事中孙膑总是表现得更优秀,就像我表弟的兔子比我的长得快。
这时候,我们找不到自己的优势,而用他者定义自我的思维方式又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找到优势。这时候,我们就会在自己的思维中展开比较,而获胜者往往是我们。但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却是另一番景象,于是,嫉妒、邪恶就产生了。这嫉妒让庞涓陷害了孙膑,让我在表弟面前说尽了风凉话。
这,正是上面故事中思维产生的基础。这基础贯穿于我们文化的每一个角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
导致我们常常做一些邪恶的、丑陋的事情。看看自己的身边,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人,一旦有人取得了一点成绩,他们就不高兴了,总是想方设法地去诋毁别人,处处显示自己比那人强。可实际呢?他们给出的理由是那么牵强,连自己都无法说服,但他们还是要这么做,以显示自己的伟大。这,都是没有自我的一种表现。
这种表现的直接结果就是让朋友之间彼此"吃醋"。生活中,常常看到这样的事情。两个人关系很好,整天在一起吹牛,在一起抱怨生活。可是,一旦其中一个突然发达了,另一个就不理他了,而是四处讲他们之前的故事,给别人讲那发达者以前的糗事,告诉别人那人之前如何如何不如自己。更甚者还会给那人加一个罪名--发达之后眼睛就长到了头顶上,富裕了之后就不理自己了。其实呢,不过是他太自卑,不去理会人家了。
这就是我们的同胞。心理很脆弱,经不起半点刺激,更可怜的是,那刺激往往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我们的内心,我们总是在自己心里先树立一个假想敌,然后在假想中和那敌人战斗,回到现实后,又搞得自己生了一肚子气。最关键的是,那敌人更多的时候是我们现实中很好的朋友或是亲人。
我们要做的就是审视文化,审视我们自己的思维,时时提醒自己,要保留一点自我,不要总是靠着别人来定义自己。把跟别人对比当成自己存在的唯一渠道。因为那样很容易就会让我们陷入泥潭,变成一个丑陋的恶人。
3.最怕不被人认可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