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纠结的中国人
7445400000011

第11章 乌合之众(1)

1.短视的群体

春秋战国时,秦国地处偏西,中原的各个诸侯国是看不上秦国的。但是,随着秦国的发展,人们开始有了危机意识,意识到秦国是自己的一个大患。于是,在一批纵横家的鼓动下,六国成立了联盟,专门对抗强秦。

秦王对此感到很苦恼,就找来了自己的宰相问计策,他的宰相就是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范雎。范雎给秦王做了一系列的分析,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他的策略是这样的,用好处收买离秦远的国家,跟他们建立同盟关系,然后攻打离自己近的,这样一点点扩大自己的领土,将各国慢慢蚕食掉。

秦王采用了范雎的计策,果然,没多久,就将其他国家各个击破,最终一统天下。

对六国来说,肯定是联合才会让自己的利益获得最大的保障。但他们没能坚持,而是见到一点点的小利益,就放弃了原来的策略,被人收买了。最后,不得不为自己的愚昧付出代价,那就是国破家亡。所以说,中国人的短视由来已久。

短视的人,只能看见眼前的那一点点利益,对于长远利益是永远也看不到的。这一点造就了中国人的性格,那就是现实,这是一个极其现实的民族,不管做什么都是从实际利益出发。但这又是一个总是用远大理想和宏大目标来标榜自己的民族,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给自己一个伟大的标签,表明自己的正当性。

前面秦灭六国的故事就是一个说明古人短视的好例子。其实,想要找到这其中的根本原因,也很简单,这就要从远古说起了。

中华大地自古是多灾多难的,有人统计过,中国这块土地上平均的灾难数比其他地方要高出好几倍,这是地理环境决定的。它同时也对中国人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上留下了很多烙印。

我们的祖先的生活是很困苦的。他们整天都要面对各种灾难,有的是天灾,有的是人祸。他们不仅要跟水灾旱灾地震等抗争,还要跟官府和那些贪官污吏们斗智斗勇。对古代人来说,他们的明天永远都是个未知数。所以,他们能做的就是保证眼前的东西,考虑今天能不能吃上饭,至于明天是否有饭吃,他们已是鞭长莫及了。

只注重眼前,不注重长远也就很正常了。因为长远是未可知的。长此以往,这种思维方式就被后人继承下来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也可以说现在的人的短视,是一种对远古时代的追忆(当然,这句很不专业的话是有玩笑性质的)。我们从自己的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就是短视的思维方式,所以成长为一个短视的人也就很正常了。这种短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不懂得真正的合作。我们在合作中总是盯着眼前的,属于自己的那么一点点利益,对于后续的可能收获,向来是看不见的,这就导致了效率的低下,当然,这也是形成窝里斗的一个原因。

有时候,中国人也是很善于合作、很团结的。什么时候团结呢?对外的时候就会很团结,比如对待日本,中国人的集体仇日情绪仍然很强烈。但是,若让这个骂人"团体"中的人合作,就不行了。其实这也能从灾变频率中找到一些解释。在多灾的环境中,团结,或者说结社肯定是对人们有帮助的。这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国家通过物质调配,能够帮助人们平衡生存资源,这是绝对有利的。这个大一统的生成基础,对个人来说就不一样了。在灾年,跟邻居的团结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流失一部分自己的生存资源,这时候,对每个个体来说,身边的人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时,如果再有一点私利摆在面前,那团结就更容易被击破了。如此看来,六国的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了,他们更注重眼前的、自己的利益。

关于这点,翻开史书会发现很多例子。春秋初,晋献公为了扩张版图,夺取崤函之地,决定南下攻击虢国,可是晋国跟虢国不接壤,中间还隔着一个虞国,这让晋献公很为难。于是,他找来了大臣们商量。

最后,大夫旬息出了一个主意,让晋献公联合虞国,然后从虞国借道去讨伐虢国。之后还可以再找机会把虞国也收归己有。晋献公采用了旬息的计策,就派人给虞国的国君送去了很多厚礼,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情,当然也说了要借道伐虢国的事情,还答应虞国国君,等攻下了虢国之后,虞晋两家平分虢国的国土。

虞国国君贪图小利,就不顾大臣的劝阻,答应了晋献公的请求。结果,晋国攻下了虢国之后,连同虞国也给吞并了。这时候,虞国国君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假途灭虢的故事,故事当中的虞国国君,就是一个典型的短视的人。虞国国君贪图晋献公送给他的东西,却没看到虢国灭亡之后,自己就会被晋国所包围,这样迟早也会被晋国灭掉的。如今,历史已经远去,虞国国君也早已不在了,但我们的很多同胞还是跟他保持着同样的思维方式,依然不懂得考虑长远利益,而只是盯着眼前的那一点蝇头小利。结果人人都看重眼前的利益,导致的就是不懂得团结,无法发挥团队合作的功效。这就是我们同胞的思维方式,只看到自己眼前的东西,也总是按照自己看到的东西思考。通俗点说就是,只能从自己所见的范围内寻找各种事情的答案,对于超出这个范围的东西,就不知所以然了。因此,做出很多短视的行为也是必然。

关于这一点的成因,前面有过分析,是历史上应对灾难方式的一种印记。这种印记伴随着我们的文化,一直流传了下来。这种流传不是靠文本来传承的,而是靠组织的方式,也就是通过行为示范传承下来的。在每个个体的成长过程中,都从自己的祖辈那里继承了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就是短视。这种传承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环境改变了,人们依然保持这种思维就有问题了。这种思维会直接导致效率的丧失和各种钩心斗角。这不利于我们的社会,更是不利于我们每个人。

我们应该学聪明一点。现在的社会已经变了,变得需要更多小群体的合作,所以,学会跟别人合作,才能够让自己有实现价值的机会。

其实,短视是因为制度变化太大,让人无法不短视。

2.集体是一群羊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外来思想的传播,我们接触到了更多的思想,人们有了可对比的对象,也便引起了一些反思。于是,我们的社会中出现了很多"理性"的人。其实,我们的文化中缺少理性,我们的传统一直是感觉至上的。

那么,当我们的社会真正出现所谓的"理性"的人的时候,我们的世界会改变吗?理论上是肯定的,他们的思考会对现实世界造成冲击,改变人们的现有想法。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不妨分析一下。

近年来,网上涌现了大批的所谓意见领袖,这些人通常都比较敢说,对社会上很多不公现象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人们也往往觉得他们是理性的。其实这是很好的,说明了我们的思想在进步。

大家都应该知道,在如今的意见领袖当中,韩寒绝对是炙手可热的一个,他拥有大批的拥趸,很多人崇拜他,以他为偶像,觉得他是这个社会的良知标杆,更有人把他比做当代的鲁迅,评价不可谓不高。我们不可否认,韩寒确实是一种力量,有一定作用,但我们也必须认清,那作用极其有限,而且,有时还有阻碍社会进步的嫌疑。

韩寒是靠反传统起家的,他正是通过与那些所谓的正统作家的分庭抗礼,才让自己的名声空前强大,从而成了年轻人的榜样,一个新的意见领袖。从他出道开始,就受到很多质疑,攻击的声音大都来自传统一方,他们以传统观念为武器,对韩寒进行了攻击,企图将其"杀死",但是很遗憾,韩寒挺过来了,并拥有了大批的拥趸。

韩寒的这些拥护者以80后为主,曾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也曾是这个民族中最迷茫的一代,但他们此时显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利用新兴的网络,克传统于无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把韩寒造成了神,让韩寒由一个80后新锐作家,变成了意见领袖,变成了这个社会的"良心"。

从那以后,韩寒成了网络上最火的偶像,拥有了最强的战斗力,每当有人敢对他不敬,有时甚至只是夸赞不够,就会有很多人出来挺韩寒,去攻击、谩骂那些对韩寒"不敬"的人。至此,这个造神运动已经彻底完成了。他的博客每天都有无数浏览,更有甚者长期停留在那里,等待着韩寒更新文章。每当有文章更新的时候,拥趸们就会争相评论,抢占第一个位置。打开韩寒的博客,总会发现前几页的评论基本都是这样的,"先顶再看"、"竟然离楼主这么近,好激动"……这种评论占了大多数。这些人是疯狂的,也是有话语权的。他们组成了这个网络上很大的一个群体。

这个群体也是以理性来定义自己的,在他们的眼里,自己跟偶像韩寒一样,都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都是有理性批判精神的。他们有些会认为自己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主题,是年轻人当中可塑造的那部分,自然瞧不起那些跟在影星歌星后面的粉丝,当然,还有另一个同样拥有大批拥趸的80后作家的粉丝。

至此,整个过程结束了,韩寒批判者的地位建立了,完成了对传统的清剿。但是,我总认为这个过程有些不对味,总在想一个问题,到底是韩寒胜了,还是传统胜了?

表面上看,是韩寒成功了,传统失败了,但如果深入观察后就会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这从他的粉丝的反应上就能看出来。韩寒成了"神"之后,他的一切言论就都失去了作用,变得可有可无了。因为那些支持者并不是出于他们所谓的理性,才去支持偶像的言论,不过是出于另一种愚蠢罢了。他们搞不清喜欢和拥有的区别,把自己喜欢的韩寒的所谓理性,当成了自己拥有的理性。这些人和那些演艺明星、商界精英的粉丝一样,都是一群傻得可爱的孩子,当然,有些是年龄上的孩子,有些是思维上的孩子。他们支持韩寒并不是因为韩寒对,而是因为那是韩寒,仅此而已。

想想看,当一大群人整天徘徊在韩寒的博客上,等着他更新,然后抢第一个评论的位置,发一些"先顶后看"之类的言论,跟理性还有什么相关呢?这不正是那些明星的小粉丝们干的事情吗?可他们依然会觉得自己是理性的,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他们还是会从骨子里看不起其他人的粉丝。其实,大家都是一丘之貉,不过表现形式稍有不同罢了。

于是,社会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人们依然不懂得独立思考。不过这其中也还是有些变化的,这些人丧失的已经不只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了,还有独立思考的意识。这才是最可怕的,他们一无所知,却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狂妄不可一世,若有人对他们的偶像有了反对意见,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转而去攻击那人了,手段自然是最低下、最卑劣的谩骂。但他们是不会觉得这样做不妥,反而会觉得这是正义之举,是在肃清愚昧,却不知,他们自己就是最大的愚昧群体。

另外,这也造成了粉丝们的集体懦弱。很多人挺韩寒的原因是他敢说真话。在任何一个群体当中,说真话都该是每个人必备的品质。当一个群体将一个说真话的人捧为偶像的时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个群体内的人是集体懦弱的。他们没有说真话的胆量。可是,韩寒式偶像的出现,让这些人不再觉得这种懦弱可鄙了。而是自然认为自己也是勇敢的了,他们藏在偶像的背后,用自己的那些所谓的支持,"帮助"偶像替自己说真话,而自己仍旧是一个懦弱的人。不过他们还是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安慰。他们把自己的勇敢情结寄托在了偶像的身上,没有了那种因懦弱而来的焦虑,变得对谎言心安理得了。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韩寒式偶像的出现让崇拜者彻底丧失了勇气。

而且,这个过程中,偶像也会有着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他们会留恋这种感觉,进而变成迷恋,迷恋粉丝送给他们的鲜花掌声,于是开始故意迎合自己的粉丝。韩寒就曾经说过,他有一段时间确实做过迎合粉丝们的事情。他的这种迎合能带来新一轮的崇拜。于是,一个稳固的"暴力王国"就形成了。这种暴力王国的破坏力是巨大的,不信的话,你看看那些说韩寒坏话的人的下场就知道了。韩寒是以反传统起家的,但最后,他成功了,他的事业却走向了失败。这种偶像崇拜的文化通过造神的方式,让异见者成了自己的傀儡。当把异见者捧到神的位置上之后,人们对这个神的期待就会无限增大,这时,这个以前或许有理性的"神",也便成了一个被文化操纵的木偶了。当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已经被绑架,想要走出那牢笼重新审视文化的时候,他的那些拥趸就会瞬间反抗,他们不能忍受别人攻击自己的神,更不能忍受自己的神偏离自己心中设定的神的样子。所以,当韩寒发出要一样杀戮群众的言论时,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如果韩寒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而他的初衷又确实是反传统的话,那么他肯定是焦虑的,不过这已经无所谓了。没有人会去关心他的感受,人们只是在意他的话而已。

这,就是文化的魔力,它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次的自我肃清,保持了自我的强大和传承。每当有反对它的人出现时,文化的自我肃清机制就会启动。先用一批传统的拥趸去批判那人,如果这第一轮攻击失败了,文化就会采取第二次攻击,也就是让一些不太死板的人去崇拜那人,然后在疯狂的偶像崇拜中,通过粉丝们的无意识追捧,让偶像失去启蒙的作用,变成一个傀儡。这时,世界就变成了人们没有批判精神,却以为自己有批判精神的状态。这种抽空了意识后的肃清是最可怕的,它让人们丧失的是进步的意识。就像韩寒的粉丝们一样,用最蠢笨的方式和掌握了真理式的自信来看待这个世界。他们是疯狂的,也是暴力的,更是传统的,但最可怕的是他们是不自知的。这是一种愚蠢,却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其根源就是我们民族中的偶像崇拜情结,传统的概念彻底让人们的自我虚化了,变成了稀有品和非必需品。这种虚化了的自我导致了人们需要靠别人的认同来定义自己的世界,当然也就会靠着成功者的幻影来实现自己的所谓梦想,在臆想中自己就是那偶像,身披无限光芒,实现所有理想,最终达到了自我高潮,让社会走入了停滞。

想要摆脱这种情况也很简单,抛弃偶像崇拜情结就可以了。每个人都建立一点自我意识,尝试着去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我们的民族也才更有希望。希望我们能够抛弃这些想法,靠着年轻人的努力,为这个民族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也让我们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3.犯错者和告密者谁更可恶?

大家都应该知道武松。在《水浒》中,武松绝对是拥有粉丝最多的一个好汉,他不光相貌堂堂,孔武有力,而且还知恩图报,恩怨分明。不过,如果仔细想想,就能明白,其实他并没有真的做到恩怨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