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王安石和他的北宋帝国
7440700000013

第13章 对百姓来说好县长比好皇帝更重要(2)

再往前是甜水巷,那里算卦的比较多。你心血来潮算一卦,看看能不能考中进士。卦师占卜两个时辰,最后说“勿要强求,顺其自然”,然后收你200文。你很愤怒,虽然这与明抢毫无区别,但这已是低价了,一卦万贯的也有。算了吧,还是找个地方落脚。到店宅务(国有廉租房)或者主户(拥有开封户口的居民)那里租一间房子,单间,各种设施齐全,月租金140~206文。想洗澡自己弄点儿凉水浇,到公共浴堂洗浴每次需要10文。剩下的100文左右,可买一斗蜜酒,在夜深人静的后半夜,举杯邀明月,与谁同消万古愁……

书归正传,绕了一大圈还得说农民。

自耕农、半自耕农和佃户在农村中占了很大比例,他们是社会的最底层,被剥削得极为严重。出现这种情况,在于大量土地集中在个人手中。这些人通过合法的、非法的手段占有土地,主要是地主阶级,其中官僚占了很大一部分。譬如范仲淹用工资买了一千亩土地,分给了宗族亲戚耕种。对于农民的剥削,绝非限于这种突出的案件。剥削是一种社会现象,绵延数千载,代代相传,在当时则为文官集团家庭经济的基础。官僚家庭用做官的收入放债买田,是构成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

很多底层农民忙活一年白忙,交租都不够,哪儿来种子种地?

想活命其实有办法——去借高利贷。

如果剥削是狼,现在底层农民又遇到了一只拦路虎。

所以,中国底层农民一直生活在前有狼后有虎的危险境地。

·《与马运判书》的理财新主张·

高利贷是贷款的一种,官方叫放贷取息。高利贷这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古代中国当然也有。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年间,官方即有关于放贷取息的记载。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典当,逐渐形成行业。入宋以来商品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熙宁四年(1071年)官方成立抵当所,经营放贷和存款业务。京城各大衙门口把物资扔到抵当所,委托生息。放高利贷收入太诱人了,有钱的“钱户”专门找一帮业务员(行钱)去放贷,乃至于和尚僧道也去放高利贷。

宋代高利贷的利息有“倍称之息”的说法,即借贷的年利通常为100%。宋代朝廷出台过政策,规定高利贷收取利息不得过“倍称”,但是商业的发展超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民间高利贷利息200%~300%的很常见,就这么高!

老百姓没急事万万不会去借高利贷,一旦沾上,终身甭想翻身。

鄞县的很多农民在农忙时节没钱种地,为了能活下去有铤而走险借高利贷的,结果一年白忙活。如果碰到天灾,只有上吊这条路可走,那还得投入一根结实的绳子。跳河吧,这个没啥成本。

种地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如果今年老天爷在上面抽风,那么下面的广大农民兄弟必然中风。为了防止农业减产和天灾等问题,宋朝初期曾在各地设有常平仓和广惠仓,作用类似备用粮库,起到调节作用。然而,自设置以来收效不大,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农民该吃不上饭的还是吃不上,该种不起地的还是干瞪眼。

剥削、高利贷,再加上官吏横行等,一直是农民揭竿而起的主要原因。前面已经有了那么多造反的例子,王县长必须去解决农民种不起地的问题,很现实亦很急迫。

基于此,王安石推出了常平敛散法,贷谷子给农民种地,立息以偿。

作用类似于农业贷款,既解决了农民种地问题,又增加衙门府库收入。这项政策有个通俗的名字叫青苗法。王安石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唐代宗时利用取利息给百官开工资的经验。衙门收取的利息相对于高利贷来说简直是太低了,所以这项惠民政策一经推出,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当然也有不愿意的,那些靠放贷为生的提前青黄不接。

这项政策推出之后,社会效果良好,王安石因此名声大盛。他虽然不在开封,但京城里却有了他的传说。很多官员效仿王安石的做法,多数都成功了,典型代表是五年后的陕西转运使李参。李参执政陕西时,当地驻有戍卫部队,苦于粮食太少补给不足,经常出现士兵吃不上饭的情况。长此下去,军事哗变不可避免。李参实行了青苗法,经过几年的发展,府库充盈,廪有余粮。

王安石将惠农政策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把他的理财思路向上级江淮荆湖两浙制置发运判官马遵汇报,即《与马运判书》,文曰:“……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盖为家者,不为其子生财;有父之严而子富焉,则何求而不得?今阖门而与其子市,而门之外莫入焉,虽尽得子之财,犹不富也。盖近世之言利虽善矣,皆有国者资天下之术耳,直相市于门之内而已,此其所以困与……”

理财两大思想无非开源与节流。

王安石《与马运判书》的理财思想侧重开源。在他看来,如果使国家富强,则必依赖天下之民,将自然界赋予的财富开发出来。如果一直在现有的财富上做文章,等同于关起门来,父子之间做买卖。儿子的钱财是老爹给的,老爹再挣儿子的钱,怎么能说发家致富奔小康了呢?

王安石的理财新主张浮出水面,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一直沿着这条思路不断前进。

鄞县期间,王安石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同时夫人吴氏为他生了个女儿。一如所有父亲一样,小姑娘的降生为王安石带来许多快乐,但她注定命苦,没过多久夭折了。小王姑娘连个名字都没有,我们只知道她叫“鄞女”,仅此而已。

宋代女性的名字是个严肃的课题,很多女性其实没有名字,以张氏、李氏等代替,譬如王安石的夫人叫吴氏,具体叫什么不清楚。有名字的要么是交际花(如李师师),要么是高干子弟(如李清照),寻常百姓家的闺女通常没有正式的名字。《水浒传》里的坊间普通妇女如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之流,那是为了方便阅读。女儿夭折,王安石很悲痛,只有为人父了才知道孩子对父母的重要,不论男孩女孩,都是爹娘的骨肉。就在王安石郁闷之际,一个人的到来让他从阴霾中走出来,激情重新燃烧,鼓足了干劲。

他就是范仲淹。

当时,范仲淹知两浙路杭州,距离王安石所在的鄞县直线距离145公里,不过几天的路程。王安石早闻大名,听到范仲淹来到杭州,很想一睹真容,连忙写了文状求见。得到范仲淹同意后,王安石带着无比崇拜的心情,即日启程。对于他来说范仲淹是偶像级人物,偶像是一个标杆,能够激励崇拜者朝着成功的方向去努力。虽然庆历新政经过短暂时间以失败告终,但他坚信范仲淹身上一定有他学习的内容。

王安石带着这种心情赶往杭州,路过绍兴飞来山。王安石登上山顿时诗兴大发,写下了千古名篇,一展胸襟和抱负,这年王安石刚满三十岁。

登飞来峰

文/王安石,知鄞县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风朴实无华,不需要翻译就能看懂。转句“不畏”二字用得绝佳,先声夺人,气贯长虹,最后一句“身在最高层”无形中拔高了全诗的意境。想要了解王安石,窃以为先要读懂了这首诗的内涵。一首诗能否成为著名诗作,看它能衍生出什么。譬如崔颢的《黄鹤楼》衍生出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当然两首诗的意境不可同日而语。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直接衍生出了后来苏轼的《题西林壁》,其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完全是对“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模仿,意境并未超越。

·王县长驳斥转运司严打私盐贩子·

王安石经过几天的行程来到杭州,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范仲淹。

蓦然回首,往事已远,那个充满激情的庆历新政已过去了六个年头,此时的范仲淹六十岁,不说垂垂老矣,也是年事已高。短短六年的颠沛流离,跟流放没什么区别。远离帝国权力中心,人走茶凉,对于失败一次的人来说,任何利于帝国长治久安的政见,都显得苍白无力。何况晚年的范仲淹早失去了锐气。王安石像一个虔诚的朝圣徒,迫不及待把自己治理鄞县的情况向范仲淹叙述,得到了后者充分的肯定。并且,范仲淹还语重心长地教导王安石各种为官之道。

与范仲淹的见面,使王安石得到了庆历新政两条失败的经验。

我们这个民族非常重视经验,主要表现在历史和中医两个突出的方面,它们都是经验学科。经验更多时候是为了避免走过多的弯路,哪怕失败的,也应该总结获得。庆历新政失败本身理财观念就有问题,天下久安,奢华之风极盛,忽然来个节流,会有很大的反弹。另,精简机构从官员身上开刀,必然招来强烈反击。这两条失败的经验对王安石来说至关重要,日后熙宁变法中他选择绕道而行,没有节流,也没有裁撤官员。

这一次,从德高望重的范仲淹那里,王安石学到了不少东西。他带着愉悦的心情回到了鄞县,不久忽然接到了上面发来的文件,打开一看,惊出了一身冷汗。文件是转运使司(相当于省政府)发的,文件内容规定州县吏民交一定的钱,用以悬赏揭发贩私盐者,严厉打击民间私盐贩子。

文件中涉及到的关键词——盐。

盐自从被应用,便对人们的生活乃至国家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的盐由国家垄断,属于垄断禁榷商品,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个体商贩想从中牟利,想都别想。在宋代,盐的主管部门是中央三司使司中的盐铁使司下属的都盐案。见宋代财政结构草图:

三司是宋代最高财政机关,最高长官为三司使,下设盐铁司(管禁榷商品、商税、矿税等)、度支司(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户部司(管田赋、两税等),各管一摊,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与中书省、枢密院两府平行,被称为“计省”,三司使也叫“计相”,地位仅次于参知政事。地方设有转运使司,又叫漕司,州县还设有兵﹑胄﹑商税等案,形成一个庞大的财政体系。

禁榷商品是国家经济命脉,如盐、茶、铁等,这类商品需求缺乏弹性,一旦形成垄断,利益十分可观。正所谓“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盐是生活必需品,市场需求量非常巨大,不会因为价格变动而放弃购买,不吃醋能活不吃盐试试看。

宋代的盐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矿盐,一是海盐。

沿海地区资源储藏十分丰富,属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经过技术加工然后投入市场,成本小,收益大。宋代制造食盐的那帮人叫煮盐工,明代有了固定称谓叫灶丁,即是负责煮盐的犯人,这部分人的后代户籍上填写的是“灶籍”,世世代代煮盐。当然,也有灶丁摇身一变成为著名哲学家的,如明代阳明心学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

但凡国家垄断的商品,其中利益巨大,所以有很多不法商贩铤而走险。当时在中国境内,除了大宋官盐之外,西夏还有青白盐,价格低廉,冲击市场。衙门禁止西夏青白盐进入大宋市场,规定但凡民间有私贩青白盐者斩立决,但即便在严厉刑法下也未能禁止。东南沿海地区资源丰富,晒盐十分容易。煮盐技术不是很复杂,工人把技术传授给别人,或者干脆自己弄一亩三分水池子制造食盐,然后临近私贩,挣点儿钱补贴家用。这些其实都是小打小闹,在其生产地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靠山吃山。但时间一长,影响到了转运司的收入,于是下达红头文件,严厉禁止。

王安石看过文件后,当即给转运使写了封回信,坚决反对打击私盐贩子。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民情如此,最好的也是最高明的管制方法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老百姓们一点儿生存空间。目前沿海地区靠煮盐讨生活的不是一人两人,而是一个群体,主要来自社会底层,如煮盐工、跑船的、打鱼的。如果他们有土地可以丰衣足食,谁吃饱了撑的冒着生命危险去贩盐?况且他们的生活状态十分艰辛,吃了上顿没下顿,用王安石诗句形容为“不煎海水饿死耳,谁肯坐守无逃亡”。再者说他们贩盐所得钱财,不过仅够维持生计的,假如衙门把这条财路给他们断了,必然酿成社会事件。一小撮人落草为寇,引起社会治安动荡,那还算好的了,更严重点儿,两个字——造反!

如果真到那时候,责任一定落在转运使头上,什么文件都将失去作用。也不是没有例子,早在太宗朝时期四川茶农王小波起义,主要就是因为博买务对当地布帛、茶等商品的垄断造成的。转运使大人看到王县长的回信,想了想也是那么回事儿,万一果真如王安石预料的那样,出现群体事件那可操蛋了。于是转运使采纳了王安石的意见,严厉打击私盐贩子只是走了个形式而已。

三年的时光,稍纵即逝。

王安石将鄞县治理得井井有条,政绩斐然。皇祐三年(1051年),王安石秩满,这一次他带着政绩与荣耀回到京城,引起了朝野上下的高度关注,京城里再次刮起“王旋风”。人怕出名猪怕壮,在满朝文武无作为的情况下,王安石却在基层干得风生水起。吏部对他考核十分满意,惹得无数官员羡慕嫉妒恨,他再次成了各方政治力量拉拢的第一对象。帝国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向王安石伸出了橄榄枝,这一刻他们的关系很融洽,像师生、像朋友、像长辈呵护晚辈,然而十七年后他们却是政敌。

这位朝廷大佬名声之隆罕有匹敌,令人高山仰止,他有个响亮的名字——文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