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著名相声演员
● 这句话,是相声演员郭德纲的自我介绍。
● 关联词:郭德纲 德云社 剧场相声
郭德纲,一个“非著名相声演员”是怎样成名的?一时无法考究。起先是北京的相声爱好者和喜欢开心逗乐的年轻人,不辞辛苦远赴天津看郭德纲说相声,随后北京天桥剧场郭德纲说相声的时候必定人满为患。2006年初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掀起了一股相声热。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相声艺术从1990年代即进入低谷,少数相声演员只能去影视界淘金,被小品曲艺吞并,其中为人们所熟悉的大腕儿都因改行而发迹,相声这一艺术品种本身却日渐衰落。郭德纲首先提出:相声艺术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回归剧场。1996年他创建了“德云社”,全称是“北京相声大会德云社”,“德云”二字取自“德化苍生寓理于乐,云隐灵台万象归春”的句首二字,这是一个以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曲艺人才、服务大众为宗旨的曲艺演出团体。自成立以来,他们一方面着手挖掘整理了六百多段濒于失传的曲艺节目。一方面每周都在天桥乐茶园等地演出五六场,前后坚持了十年。十年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在众多新老相声演员的不懈努力下,德云社名声日渐响起,逐步走向辉煌。
郭德纲自称“非著名相声演员”,他的相声艺术植根于传统相声,植根于民间,植根于剧场。他自幼拜师学艺,具有很深的草根文化意识,民间和百姓是他相声艺术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动力。
郭德纲相声经典片段摘录:
“大爷,美国怎么走啊?”“那谁知道啊……问村长去!”
您大点儿声不费电!
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是郭德纲。
待会儿散场都别走,吃饭去——谁去谁掏钱。
相声好啊!抨击丑恶,藿香正气。
多听相声说明你爱国。我们街坊有一孩子,会七八国外国语,什么英语、日语、韩语、南斯拉夫语、北斯拉夫语、西斯拉夫语……反正跟八国联军坐一块儿对着骂街他能不重样!跟他说你听听相声去吧。“不去!听不懂!”法律不管我早打死他了!会七八国外国话听不懂相声!
住的房子千疮百孔,一下雨算要了亲命了:外边小雨屋里中雨,外边大雨屋里暴雨,有时候雨实在太大了,全家人都上街上避雨去了。
你要舍得死,我就舍得埋!
苏丹红
● 一种化学染色剂,却被不良商人作为食品添加剂。
● 关联词:红心咸鸭蛋 瘦肉精 福寿螺 多宝鱼 陈化粮
苏丹红,作为食品安全消费的第一声警钟响起。因为在那一个时段发生了太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所以,它又成了这一系列不良事件的代名词。
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就食用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亨氏、联合利华、麦当劳等30家企业生产的可能含有苏丹红一号的产品清单。截至2月21日,清单上的产品增加到了419种,这些产品包括虾色拉、泡面、熟肉、馅饼、辣椒粉、调味酱等。英国食品标准署已下令召回上述食品。事件爆发后,引起各国媒体一片哗然。不到一个月,“苏丹红事件”席卷中国。3月17日,在“苏丹红风波”中一直坚称自己的产品原料不含致癌色素的肯德基,在其产品新奥尔良烤翅、烤鸡腿堡的调料中发现苏丹红,此产品在全国一千三百多个门店全部撤柜。
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尤其在2006年6月,北京发生“福寿螺事件”,食用福寿螺导致圆线虫病患者陆续有一百六十多人;9月上海发生“瘦肉精”中毒,三百余人食物中毒入院;11月12日,发现河北省白洋淀国华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部分饲养者为了追求鸭蛋的红心效果,在饲料中添加了苏丹红IV号!苏丹红问题再度进入老百姓的视野。随后,全国数省市都相继检查出含有苏丹红的红心咸鸭蛋,“苏丹红”成了最流行也最可怕的词汇。
红心咸鸭蛋的红色还没有褪去,致癌多宝鱼又席卷而来。11月17日,上海市公布了对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的抽检结果,30件样品中全部被检查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查出孔雀石绿、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渔药残留,随后,北京市场的多宝鱼也相继检验出此类问题,这一年北京还有陈化粮事件发生,北京市工商局对加工销售陈化粮的京恒公司,作出了没收1330吨陈化稻谷并处以38万元罚款的决定。
这些有力的举措,表达了政府关注食品安全、关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决心和勇气。
《大长今》
● 一部韩国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
● 关联词:韩剧 李英爱 崔今英 韩国料理 大长今品牌
《大长今》是历史宫廷剧,讲述了一个平凡女子的不平凡生活。宫廷中充满了种种险恶争斗,主人公长今却凭着自己的聪颖、坚韧不拔,最终在充满危险争斗的环境里生活下去,并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它的主要情节是,十六世纪中叶,孤女长今七岁时,父母因卷入宫廷阴谋而遭杀害,小小的女孩也就注定此生坎坷。长今进入宫中,因天资聪明和刻苦努力而受到瞩目,但也在宫中人事的倾轧中遭到陷害,甚至还被流放到外岛,历尽艰辛。但长今不向命运低头,心中揣着母亲未竟的心愿,一心学习医术,并融入宫廷膳食中。最后竟意外挽救皇上的性命,受到王室信赖,成为韩国第一位女御医,受封为“大长今”。从童年的孤儿到进入宫廷,从御膳厨房的小宫女到多栽轩的种药宫女,从被贬为官婢到成为医女再度回到宫廷,从卑贱的医女再到历史上职位最高的女官,最后,到远离宫廷的绿瓦红墙,长今用自己的坚忍成就了人生一次又一次的峰回路转,绝处逢生。而电视连续剧也在这样的跌宕起伏中吸引着观众一集集收看下去,《大长今》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就这样一点点得以实现。
《大长今》自拍成后,在韩国最高收视率直逼60%,可谓空前火爆。随之《大长今》收视奇迹蔓延各地:在香港无线电视台热播后收视率高于40点,创下当年的最高纪录。后在日本、马来西亚和我国台湾地区也备受好评,屡创收视第一,国内首家引进的电视台湖南卫视所创下的市场价值,粗略估算也在3500万人民币以上。
《疯狂的石头》
● 一部低成本、小制作却创造了国产影片票房奇迹的电影。
● 关联词:宁浩 第六代导演 顶你个肺 贾樟柯 《三峡好人》
2006年,国产影片爆出一个奇迹,第六代导演异军突起,低成本、小制作的草根电影叫板大片——一部《疯狂的石头》在短短的时间内传遍中国民间。同时,“投资300万元,赚回3000万元”的票房业绩,更令人瞩目,所以有影评说,《疯狂的石头》是一块砸向国产电影的尖利“石头”。
《疯狂的石头》是一部前所未有的现代喜剧。故事由一块在厕所里发现的价值不菲的翡翠而起。重庆某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在推倒旧厂房时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为了挽救企业不致破产,厂方特此搞了一个展览,希望将这块翡翠卖出天价,以改善几个月发不出工资的尴尬局面。不料翡翠引来国际大盗麦克,同时本地以道哥为首的小偷三人帮也盯上了翡翠,而工艺品厂保卫科长包世宏也深感重任在肩,不敢有半点疏忽。三路人物通过各自不同的“专业技能”围绕翡翠展开较量,明争暗斗之后,真假翡翠几经调换,在一个巨大的黑色幽默背景下,每个人物都不惜拼死一搏……
导演宁浩不遗余力,运用了当今社会各种喜剧元素,来对下岗、改制、民工生存等社会现实进行生动的观照。整部电影构思精妙、环环相扣、爆笑巧段接连不断;模仿、借鉴、不断解构经典,不停地制造悬念;无厘头、恶搞、地方俗言俚语,在这部影片中俯拾皆是。
但是《疯狂的石头》最抢眼处,还是因为它是小成本的国产电影。进入新千年以来,国产电影进入大片时代,而所谓的几部大制作,要么走国际获奖路线,影片不土不洋;要么盲目模仿西方商业大片,追求大场面,忽略了电影的思想、艺术内涵。小成本电影中也很少看到有成功的,像《疯狂的石头》这样一部好看又成功的商业电影一出来,对国产电影长期委靡的不满,加上因过度消耗国外文艺电影和商业大片带来的厌烦,使得观众们被压制的热情集中在了这部影片上,形成其票房的飚升,使它的小成本与票房收入形成巨大反差。接着,在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同属第六代导演的贾樟柯以《三峡好人》,一举捧回“金狮”大奖。
馒头血案
● 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简称。
● 关联词:陈凯歌 《无极》 胡戈 “评论”碟 戏谑艺术
著名导演陈凯歌耗资三亿多元人民币,打造出了一部极尽铺张、华丽奢侈的电影《无极》。影片上映前的宣传造势也是铺天盖地,极显名导演的“只许说好,不能说坏”的大牌作风。《无极》上映之前,陈凯歌在某电视节目上,被女主持人问及“假如电影没有你预想的成功”,陈凯歌顿时不悦,指责对方“你这个问题很不友好!”《无极》上映后,上海某报刊登长篇文章对影片进行批评,《无极》剧方竟然致电要求该报道歉。而从电影院走出来的观众纷纷感到《无极》内容空虚、故事虚假、情节设置和人物对白都显得十分可笑,徒有一副花架子!
正在广大观众为此十分郁闷的时候,一个名叫“胡戈”的网民将《无极》中有明显破绽、可笑的对白集中起来,制作了20分钟的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部明显恶搞的短片使众多网民的郁闷情绪一下找到了突破口,一时间“馒头”遍布各大网站,点击率之高、人气之旺,大有全民欢天喜地看“馒头”、笑《无极》之势。
豪华大片被网络短片恶搞,犹如一个贵族被贫民戏弄。陈导脾气大了,胡戈人气火了。陈凯歌大骂胡戈“人不能无耻到这个程度”,并表示要状告网络和胡戈。网民们又将此话加以传播、戏弄。
在影片《无极》柏林首映发布会前后,陈凯歌再次就状告一事表明立场,表示要对胡戈一告到底。胡戈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他人作品(包括镜头、人物名字等)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是否属于侵权行为?国家版权局官员发言,说“馒头”是否侵权应该由法庭来判决。此时网友们又称“馒头”是搞笑片,而搞笑是一种评论,是一种戏谑艺术,所以“馒头”是“评论”碟。
“馒头”风波持续了半年多时间之久,期间还生发了许多细节。被网友们冠之以“馒头血案”的事件说明,那种浮华做作、虚张声势的大片已经何等令人生厌——即使拥有票房也不会有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