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7374100000022

第22章 西太后慈禧:红妆照汗青(1)

慈禧太后的名字几乎贯穿了整个清朝后期,她以一个女人的身份,在晚清的政坛中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为了自己的利益,她给晚清带来了太多的灾难。现在已经很难说清,是历史推动了慈禧太后的脚步,还是慈禧太后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但无可否认的是,慈禧太后的名字,是和整个清朝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谁写就的历史,慈禧都是上面浓墨重彩的一笔,无法被抹去。

关联人物: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恭亲王奕、慈安、珍妃等。

◆接触政治

慈禧太后若早生几十年,凭借她的聪明才智,大抵能在盛世中一帆风顺,儿孙绕膝地过完一生。然而偏偏成长在最乱的时期,这短暂的一生也就被涂抹上了不幸福的色彩。

她专权弄爵,视人命如草芥,唯有在自己的利益面前,才显得专注而慎重。这样的女人,注定不会被很多人喜欢,也不会被很多人明白。她晚年回忆生活的时候,也许也有过后悔,有过反思,会想起年幼时候无忧无虑的时光。也许她也只是想做一个躲在男人背后的女人,也埋怨过命运,将她推到风口浪尖的位置。

然而,历史早就被写就了。她一生的传奇,或许早已经在那个选秀时抬头的瞬间被注定了。

清朝时期,皇宫每隔三年就会从八旗女子中挑选出一批十三岁到十六岁的女子,这些女子或成为嫔妃留在宫中,或被指婚给宗室王公大臣子弟。选秀分为初选和复选,通过初选的女子,会被记下名字,在指定的日子参加复选。只有通过复选,才能进入宫中,或者被指婚给皇子、亲王、郡王等宗室子弟。选秀对于女人来说,并不公平。很多在初选中被淘汰下来的女子,回到家中后重新议亲时也会遇到种种的阻碍,而那些被选上的,也并不一定是幸运的,谁也不知道,在路的尽头等待着你的是什么,也许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王公,也许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更多的则是漫长无止境的寂寞岁月。

咸丰帝初登基,后宫乏人,为了填充后宫在咸丰元年举行了选秀。慈禧姓那拉氏,在载淳继位后,才被尊为慈禧太后。那拉氏,也就是叶赫那拉氏,早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时,曾和叶赫那拉的祖先叶赫部结下了不小的仇怨,因此两姓之间,总是充满了一股火药味。民间曾经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叶赫那拉氏的后代,将不会被挑选到后宫之中。正因为叶赫那拉和皇室之间有着这样的渊源,才有了后来史学家对慈禧真实身份的怀疑。

从慈禧现在留存下来的照片看,有人指出慈禧是小脚,也就是说,慈禧应该是汉人的女子。因为在清朝时,几乎所有汉族的女人从小要裹脚,到成年的时候,脚都非常小,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三寸金莲”。而满族姑娘,因为风气的原因,就全部是天足,所以脚也比较大。因而有人从慈禧的照片中得出了慈禧是汉人的结论。但是,这一说法,基本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清朝时期,无论是选秀还是其他方面,都十分注重祖上留下的规矩和传统。

从清朝入关以来,就有“汉不选妃”“满不点元”的传统,也就是说,汉人的女子不能被选为妃子,而科举中的状元、榜眼、探花,却只能在汉族人中选出。清朝的统治者一直对汉人的女子不甚喜欢,甚至在顺治初期,还在宫里大门上写过“有以缠足妇女进宫者斩”,也就是说,不允许汉人的女子进入宫廷。到了清朝晚期,汉人女子虽然可以进入宫廷,但是“汉不选妃”的规定,还是存在的。如果慈禧是汉族人,那么她就不可能通过选秀而进入宫中。因此,也就可以肯定,慈禧的身份是在旗的。

慈禧那拉氏的出身并不高。关于她的出身,民间有着好几个不同版本的说法,在恽毓鼎所撰写的《崇陵传信录》中,对于慈禧的出身做了这样的记载:孝钦(也就是慈禧太后)父任江南副将,卒于官,姊妹归丧,贫甚,几不能办装。舟过清江浦,时吴勤惠公棠宰清江,适有故人官副将者,丧舟亦舣河畔,棠致赙三百两,将命者误送孝钦舟。复命,棠怒,欲返璧。一幕客曰:安知非贵人?

“闻舟中为满洲闺秀,入京选秀女,姑结好焉,于公或有利。”棠从之,且登舟行吊。孝钦感之甚,以名刺置奁具中,语妹曰:“吾姐妹他日若得志,无忘此令也。”

根据这个记载,慈禧的父亲时任江南的副官,在任上逝世后,慈禧姐妹两个扶棺回乡。当时的慈禧家中十分贫寒,父亲没有给两个女儿留下银两。慈禧姐妹在路上时,身上的钱几乎用尽。到了清江的码头,当时吴棠是清江的县令,恰逢吴棠有个故交逝世,也将丧舟停在河边。于是吴棠命令手下去给故交送银两,手下的人弄错了,将银两送到了慈禧所在的船上。一开始吴棠十分愤怒,要将银两要回。但是当时吴棠的一个幕僚对吴棠说:“船上坐着的是满洲的秀女,进京去参加选秀,你怎么知道这个姑娘以后不会富贵?与她结交说不定对你有好处。”吴棠听从了幕僚的建议,并且还去慈禧的船上行吊。慈禧非常感动,将吴棠的名片随身携带。到了京中之后,两姐妹果然变得富贵,在慈禧掌握大权之后,对吴棠一路提拔,让他官至总督。这个说法在民间十分流行,各种版本都被描述得有声有色。在影视剧中也有对这个版本的描述。但是,正史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根据《清史稿》记载: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广太道惠徵女。咸丰元年,后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四年,封懿嫔。六年三月庚辰,穆宗生,进懿妃。七年,进懿贵妃。十年,从幸热河。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与孝贞皇后并尊为皇太后。

这个记载更得史家的认可。慈禧的父亲惠徵,一直做着不大不小的官,在慈禧选秀之前,一直在山西做官,后来按照规定,满籍道员的女儿,需参加选秀,于是惠徵才带着全家回到了京城。

当年还是少女的那拉氏,在选秀时因为她“方额广颐,明眸隆准,眉目如画,樱口又适其鼻”,很快被年轻的咸丰帝选中,封为兰贵人,进入了后宫。那个时候的那拉氏,并没有预料到自己之后的人生会如此与众不同,也没有预料到自己的命运,将和整个清朝一起浮沉。

在很多民间的演义和后来的影视作品中,一直称慈禧为兰儿或者玉兰,这大概也和她入宫时候被封为“兰贵人”有关系。当时的官方玉牒中,并没有关于那拉氏的名字记载,但是根据慈禧的后人回忆,那拉氏在家中被称为“杏儿姑”,“姑”是满人对未成年女子的通常称呼,而“杏儿”的名字则是因为当时家中庭院种有几棵白杏树,由此,慈禧的爷爷给她起了个大名叫“杏贞”,小名“杏儿”,而将那拉氏封为兰贵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咸丰帝对玉兰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咸丰帝在当皇子时,仅有一位侍妾,这位侍妾后来在咸丰帝登基后封为了云嫔。在当时选秀结束后,咸丰帝下过一道谕旨:“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由敬事房口传,奉旨:贞嫔、云嫔于四月二十七日进内;兰贵人、丽贵人于五月初九进内。”除了云嫔,其余的都是通过选秀而进宫的。与云嫔同一天入宫的贞嫔,刚入宫就由贞嫔晋升为贞贵妃,一个月后被立为皇后;在咸丰帝驾崩后,与慈禧太后两宫并尊,成为垂帘听政的东太后。

贞嫔入宫一个月就被封为皇后,她的经历在整个清朝十分少见。这位经历传奇的女人,在所有记载中都看得出是一个忠厚又循规蹈矩的女人,性格温和,能与人和谐相处。

和兰贵人同一天入宫的丽贵人,容貌美艳,性格活泼,有一段时间很受咸丰帝的喜爱,也因为和那拉氏的性格一样,是比较好强的女人,和那拉氏总是有很大的矛盾。在咸丰帝驾崩之后,慈禧掌权,这位丽贵人也就香消玉殒了。

清朝的后妃制度规定,在同一时期,后宫中只允许有一位皇后,一位皇贵妃,两位贵妃,四个妃子,六位嫔,这些级别的妃子都是有定数的,而其他地位较低的诸如贵人、常在等,则没有数量规定。又根据清宫内务府的档案记载,当时宫中有称号的妃嫔就十个人。当时身为兰贵人的那拉氏,除却皇后,只有一个云嫔地位比她高。

在后宫中生存的女子,没有家族的支持,是很难爬到很高的位置的。可是那拉氏没有雄厚的家庭背景,她的父亲,只不过是京城一个八品的官,那么那拉氏能在宫中获得咸丰帝的喜爱,站稳脚跟,一步一步地成为皇宫中最尊贵的女人,靠的是什么呢?

首先当然是容貌。对于那拉氏的容貌,除了选秀时期的“方额广颐,明眸隆准,眉目如画,樱口又适其鼻”,似乎并没有更多的记载。但是从一些侧面,我们可以窥到那拉氏是十分美丽的。那拉氏对于自己的容貌是十分自信的,她曾自己形容过“宫人以我为美,咸妒我”,也就是说,当时宫中的人,都认可那拉氏的容貌,并且对她的容貌感到嫉妒。

在那拉氏年老之时,曾让一位美国女画家进宫为她作画,这位女画家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看眼前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极美丽极和善的妇人,猜度其年龄,至多不过四十岁,而且其性情佳丽娇好,使人一见便生喜悦之情。”而当时的慈禧太后那拉氏,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可见她年轻时长得十分好看,又十分注意保养,所以才会被误以为是四十岁的人。清代末期,已经有照相技术传入中国,已经成为慈禧太后的那拉氏有很多照片流传下来,虽然都是年老时候的照片,却仍能依稀在那些泛黄的照片里看出年轻时候的美丽动人。

然而,皇宫有佳丽三千人,几乎每一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容貌,那拉氏想要在这争奇斗艳的后宫中生存,仅靠容貌是不够的。那拉氏深得咸丰帝喜爱的原因,也许还跟她能够作画赋诗,和咸丰帝志趣相投有关。她从小喜欢读书作画,也学过一些汉文,虽然水平没有风流儒雅的咸丰帝高,但是能够和咸丰帝进行探讨,较之那些一窍不通的宫妃,足以让咸丰帝对她刮目相看了。而且她聪慧机敏,很多不会的东西,在咸丰的点拨下,很快就会学会,因而咸丰帝和她相处起来十分轻松愉快。

除此之外,想要在后宫中站稳脚跟,还需要足够的心机。后宫是皇帝的乐园,却并非后妃的乐土,这并不是一个适合女人生存的地方,女人们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而拼杀,一不留神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成为斗争中的牺牲品。无论多么善良的女人,一旦进入后宫,就必须学会勾心斗角,就算不是为了去争取什么,也要防止自己在别的女人的斗争中成为牺牲品。因而想要在后宫中生存下去,没有足够的心机是万万不能的。

那拉氏靠着自己的容貌、心机和才华在后宫中度过了最初的几年。

那拉氏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清楚地知道,若是没有子嗣,在宫中的生存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是,史书上记载,那拉氏的身体,月经不调气血不通,并不适合怀孕,那拉氏对自己的身体十分了解,这样的身体若是想要怀孕,必须经过长期有效的调理。

在怀孕生子这一点上,是那拉氏和命运抗争的巨大成果。

兰贵人进宫后的两年多时间,一直受咸丰帝的恩宠,但是没有子嗣却是她心头最大的担忧。那拉氏从少女时代开始,就有一种病,每到经期,就会“腰腹胀痛,胸满呕逆”,入宫两年后,这样的症状仍然没有改变。

那拉氏想要找个御医来帮助自己调理身体。但是当时那拉氏的身份地位较低,在宫中并没有资格直接传太医看病,必须得先通报皇后,由皇后宣召。那拉氏一直是个心高气傲、自尊心很强的女人,对于身体有疾病这件事,她羞于让任何人知道。

于是那拉氏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在某次侍寝时,她趁着咸丰帝心情愉悦,以胃疼为由,让咸丰帝请御医给她看治。趁着这个机会,那拉氏让御医开出了调理经期的药方。在服用了几个月之后,那拉氏的身体开始逐渐转好,困扰多年的月经不调的症状也消失了。

经过调理后的身体终于让那拉氏怀上了身孕。怀孕后的那拉氏成了整个皇宫关注的焦点。当时的咸丰帝已经二十六岁,后宫中却没有一个人为他生儿子。于是对于那拉氏有了身孕的消息,咸丰感到十分高兴,在那拉氏怀孕后不久就将她册封为懿嫔,若是懿嫔能够生下儿子,那么这将会是咸丰帝的长子,也会使那拉氏在宫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在咸丰五年的三月二十三日,在宫里所有人的关注中,那拉氏生下了咸丰帝的第一个孩子载淳(也是咸丰帝唯一一个孩子)。虽然是那拉氏的第一次分娩,却十分顺利,母子平安。《清皇室四谱》载:“(那拉氏)六年三月生皇子,是为穆宗(同治帝)。旋诏晋懿妃,十二月行册封礼。七年十二月晋懿贵妃。”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是懿妃的那拉氏,在生下皇子之后,在同一年又被晋升为懿贵妃。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那拉氏连升三级,在后宫中也实属罕见,可见那拉氏有着不同常人的天赋。

尽管那拉氏所生的这个皇子后来当上了皇帝,但是在他短暂的人生中,留给后人的印象完全没有他的母亲多。那拉氏凭借这个孩子成为后宫中第二尊贵的女人。子嗣为那拉氏带来的,不仅是自己的地位,还有家族的荣耀。咸丰帝在那拉氏生出儿子后,将那拉氏的娘家由原来的下五旗抬到了更为尊贵的“上三旗”。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正式创立的,分为正黄、正红、正蓝、正白、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其中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属于上三旗,由皇帝亲自统帅,地位比下五旗更高。慈禧在生了载淳后,由镶蓝旗被抬到镶黄旗,也就是从下五旗被抬到了上三旗,地位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咸丰帝还命内务府赏了一座官房给那拉氏的母家,共计六十二间房子。

这一切,都是那拉氏不甘心随波逐流、接受命运的捉弄,而与命运抗争的结果。

她深知,一个普通的女人,没有家族的支撑,只有靠自己,才能改变命运。

那拉氏儿子的出生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但是她自己的出生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历史上也并没有具体的记载,因为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出生在一个普通家族的普通的女婴,在几十年后竟会成为大清朝最尊贵的女人。但可以知道的是,那拉氏从小就表现出了和一般传统女性不同的方面。她对女工针线不甚注意,平时只读书、写字,在这方面,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天赋,闲暇时候与父亲谈论,父亲尚被她难倒,足可见在这方面禀赋过人。

但是对女人来说,这种禀赋是幸或不幸,是很难说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