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上海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
7333900000007

第7章 少年独闯上海滩(6)

以上金、罗、陆三人,帮中人奉为“前三祖”,都与佛教禅宗有渊源,所以后来的青帮组织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青帮的真正祖师,起自陆逵的徒弟翁宕、钱坚、潘清三人,即所谓“后三祖”。

翁岩字福亭,号德慧,江苏常熟人,祖居山东东昌府聊城县,其后迁居河南南阳府。出身秀才,后弃文向河南嵩山少林寺僧习武,喜与绿林好汉交往,并入天地会,为会务奔走四方,到处为家,性情刚毅,不善词令。

钱坚字福斋,号德正,江苏武进人,迁居安徽徽州府。为人精明勇敢,幼从父经商,移居开封。16岁父母双亡,无心继承父业,改习拳术,入天地会,与翁岩同隶张岳部下。张岳是天地会中的首领。

潘清字清宇,号德林,浙江杭州人,先移住安庆,后又迁居河南开封。承父母余荫,富有财产,幼年读书,颇以诗词歌赋自豪,武艺亦佳。他为人勇义,好交游,地方上以“小孟尝”称之。

翁岩、钱坚二人奉张岳之命,到安徽访潘,三人都是天地会道友,一见如故,结拜为异姓兄弟。

三人结拜后,一起出门访求志同道合的人。到达杭州后,在陆逵处听讲,对陆非常敬服,要求投拜门下,陆见三人学道心诚,同意收为弟子。

雍正三年,清政府悬榜招贤,加强漕运,他们意图以粮帮为基础,组织一个大团体,乃至河南抚署揭榜承运。

当时的抚台田文镜是杭州人,三人向他条陈了整顿漕运办法,田与漕督同上奏本,经雍正批准,指定归漕运总督张大有节制,并听命于勘视河工的钦差大臣何国宗指挥,准许开帮收徒,以之统一粮务。

他们接受任务后,先在开封潘清家中招集各地天地会头目汇商,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赞助,并联络旧有粮帮,统一了粮帮组织,推翁、钱、潘三人为首领,组成了一个“道友会”,供奉达摩为始祖,金幼孜为第一代祖师,罗清为第二代祖师,陆逵为第三代祖师。

他们开办粮运,首先设厂造船,统一尺寸,绘成图样,亲自监工督造,传说共造9999只半(所谓“无半不成帮”,半只是脚划子)。第二步是协助清廷开办浚河工程,动员山东民夫165万人,用银110万两,开浚河道,打通了南北水运。布置完成,乃大开香堂,广收门徒,翁岩接八仙之数收8名,钱坚按二十八宿之数收28名。潘清按三十六天罡之数收36名,三人按七十二地煞之数共收72人。

此后,徒弟又收徒弟,青帮组织从而扩大起来。

青帮建立承运漕粮后,翁等三人向陆逵请示,陆以祖传24字的字派相授,作为传统的帮内“家谱”。这24字就是:

清净道德,文成佛法,

能仁智慧,本来自性,

圆明行理,大通悟觉。

其中,“清净道”三字是在粮帮未成立前使用的,从“德”字起立帮,所以实际上前三字是教派,从第四字起才是帮派。

立帮后徒子徒孙越来越多,原来的24字怕不够用,乃由王德降(即王降祖,帮中称为小祖师)续订24个字,就是“万象皈依,戒律传宝,化度心回,临持广泰,普门开放,光明乾坤”。

解放以前,上海以“大通悟觉”四字辈居多,而以大字辈为最高,传说后24字也已开始用到,但究竟用到哪一个字无从查考。

青帮建立后,在杭州武林门外宝华山建立“家庙”及12座“家庵”(翁、钱、潘的高徒12人家庵),承运漕粮事务所就设在家庙内,并公议订立了十大帮规、香堂仪式、孝祖规则、十禁十戒、家法礼节等等规则。

此后,翁、钱二人至青海、蒙古去朝佛,再无音讯,帮务由潘清一人主持。

雍正十三年,潘清在黄河大风事故中身亡,帮务由王德降继任。

清乾隆年间,白莲教中人三伦,见青帮势力雄厚,乃与帮中人交结,并自立“清门教”,于乾隆三十九年在山东起义反清,一度发展至数万人,但结果失败被斩。

至此,清廷严厉查拿一切秘密会党,不过事实上秘密组织依然存在。嘉庆五年,八卦教刘子协、宋云清继起举义,游击清军于川、湘、鄂、豫、陕、甘各地,不久也因失败被杀。

其后,山东金丹八卦教主林清和河南八卦教主李文成联合反清,林清并贿太监高广福、刘金二人为内应。事败,预伏于城外黄村的林清被捕杀。

李文成原在滑县城外的关帝庙邀集主教36人议事,被捕囚禁于滑县城内。附近教徒闻变,顿时集合近万人,其中也有青帮人员,攻占了县城,杀死了知县,救出李文成,但最后义军失败,李文成纵火自焚而死。

乾隆年间,青帮本来是公开的组织,但自清门教、八卦教等相继起义反清,其中人员牵涉到粮帮,因之粮帮也在严禁之列,稍涉嫌疑,就难免杀身之祸,于是销声匿迹,转入秘密活动。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粮运复盛,北方粮船大多为清廷服务,南方粮船大多被太平军改为水师,杭州的家庙祠堂被乱军所毁。至此,青帮势力消灭殆尽。

太平天国失败后,漕运废除,粮帮裁撤,不过青帮组织仍旧流传于社会。

青帮中人收徒,必须例行一种隆重的而又戏剧化的典礼,名曰:“开香堂”。何谓“开香堂”?这就得从入帮的程序说起。

凡是“空子”(帮外人)想进门槛,必须先行觅得帮中人带领,开明履历,经引见师批准之后,再备了正式帖子去拜师。帖面上写明“信守”二字,内面写“敬拜某某老师门下”,下面写“甘心情愿”字样。在师父名字旁边,要写三代姓氏,末后署名“某字辈门生某某谨具”,旁边写“引见师某某押”,“传道师某某押”,其郑重程度,可比作过去田契纸上的卖主与中保具名一般。

开香堂的地点大都在僻静的庙宇中,事先必须禀明老头子,正中供定翁、钱、潘三位师祖的神位,在上面挂起罗祖像,各点香烛一副,桌下又点五支香,两头都用红纸包着,叫做“包头香”。庙门外,又设“陈四主爷神位”,也点一副香烛。

“陈四”者,据说是第一个进门槛的人,因为犯了帮规,被逐出山门。后人念他入帮最早,所以在开香堂时也给一副香烛,但又因此公已被逐出帮外,故将其神位设于山门之外。

开香堂大典时,凡是老头子的前人,和一般同参兄弟,都要到场,名叫“赶香堂”。赶香堂的越多,老头子的面子越大。万一开香堂时没人赶香堂,或赶香堂的人很少,那个老头子就倒了霉,不但人家瞧不起他,连他的徒弟也觉得见不得人了。

待到香堂布置妥当,候补的人也候次进入,便传令紧闭山门。老头子居中坐定,赶香堂的人分立两旁。然后由引见师引领各“空子”到罗祖和翁、钱、潘三主爷神案前同样磕头,同时在赶香堂的各人面前,也得磕上三个头。

总而言之,逢人便磕。

如果老头子面子大,赶香堂的人多至千儿八百,有些新徒弟就得磕上两三千个头。

徒弟们磕头之后,引见师便命他们在檐下排成长龙,司香的执事就把桌下的包头香划开,分给众人拿在手里。赞礼的人便高呼下跪,大家便黑压压地跪了一地。

这当儿,另有执事端上一盆清水,让大家一一净手。净手代表沐浴,取焕然一新之意。净手毕,老头子便在上面厉声问道:“你们是自愿入帮,还是有人强迫你们入帮?”

“自愿入帮!”

“入帮并没有什么好处,你们知道吗?”

“入帮为拜师,不要好处。”

“十大帮规要遵守,你们知道吗?”

“甘受约束,誓守帮规!”

老头子便再谆谆训诲一番,在末尾说道:“如果违犯帮规,定须家法从事,你们都能办到吗?”

众人齐答:“能!”

之后,便由传道师给各人分发一本小折子,上面写着三帮九代的名称,以及各种“海底”盘答方法。这是帮中最重要的东西,徒弟们必须秘密珍藏,不得让外人阅看。

至此,仪式就算完结,众人再向祖爷、老头子各磕三个头,分班侍立两旁,老头子便安排筵席,跟赶香堂的各兄弟,欢呼畅饮,赶香堂的人也向老头子道喜,然后入席。这一顿大嚼,费用概由新进门槛的徒弟分摊。经过此番典礼,“空子”就摇身一变,成为“青帮”中人了。

旧病复发了

黄金荣没有正式拜过老头子,在青帮中应被称为“空子”。按规矩,没有进过香堂,就不能开堂收徒。但因为他位高势大,无需再去投师拜祖,就一直那么“空子”。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人涌到他的门下,拜他为师,尊他为老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