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不开心
7333300000031

第31章 俄罗斯的强硬让美国没想到(3)

“9·11事件”的发生无疑为美俄关系的改善创造了新的契机,布什开始调整其对俄罗斯政策,俄罗斯政府也积极采取合作态度,俄美关系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2001年10月21日,布什和普京在中国上海举行第三次会晤。在此次会晤前后,双方各自做出了一定的友好姿态。普京于10月17日宣布,俄罗斯将撤出冷战时期前苏联设在古巴洛尔德斯的无线电监测站和位于越南金兰湾的海军基地。美国前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紧接着于10月25日宣布,美国将延期进行导弹防御系统试验。11月中旬,普京首次正式访问美国,与布什再次举行了首脑会晤。在2002年5月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举行的第五次会晤中,双方签署了《俄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俄美战略新关系宣言》、《俄美反恐怖合作共同声明》、《俄美能源对话共同声明》、《俄美近东局势共同声明》、《俄美发展经济联系共同声明》和《俄美人员往来共同声明》。普京和布什称这次会晤是“历史性”的,双方已经摒弃冷战时期的不信任,进入了双边关系的“新时代”。

美国调整对俄罗斯政策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1)改善与俄罗斯关系有利于巩固自己的超级大国和“世界领袖”地位

美国意识到,尽管俄罗斯不能与当年的前苏联同日而语,但它仍有与美国抗衡的巨大军事能力、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条件和资源。俄罗斯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独联体国家的“盟主”,在有关国际安全、地区冲突等问题上依然具有重要作用。

(2)在反恐怖战争中,美国需要俄罗斯

“尽管美国的实力和决心都很大,但它不可能单枪匹马地对付恐怖主义的威胁”。“与欧洲、中亚和远东接壤的俄罗斯可以成为一个建立安全与稳定的关键伙伴”。同欧洲相比,俄罗斯同那些被美国称为“邪恶轴心”的国家的关系要密切得多,因此俄罗斯是一个比欧洲更好的“外交施压渠道”。

(3)美国在安全问题上最关心的是核扩散问题

美国认为自己面临的最严重威胁就是恐怖分子可能窃取用来制造核武器的放射性材料,并制造攻击美国的武器,而俄罗斯是恐怖分子获得这些材料的“最可能对象”。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国还得靠俄罗斯来保障那些数以千计的核弹头“不落人恐怖分子或敌国之手”。“一个孤立的俄罗斯很可能向外输出大规模杀伤武器或使移民涌人中西欧并传播毒品和疾病”。

(4)俄罗斯是石油生产大国

俄罗斯是世界第三大石油生产国,而且天然气储量居全球首位,可帮助美国减少其对海湾国家石油供应的依赖。如果俄罗斯在未来5年中能坚持以现在的速度增加石油产量,其石油出口量将超过沙特阿拉伯,并成为美国“可靠的供应来源”,这将给美国在中东地区带来“更多的行动自由”,那样它在打击伊拉克的问题上就不必如此“瞻前顾后”。

(5)美国不必将俄罗斯作为主要竞争对手

认为俄罗斯没有与美国进行战略竞争的意图,其战略态势是收缩而不是扩张,美国不需要将俄罗斯作为主要对手。正如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办公室主任理查德·哈斯最近在兰德公司商业领导人论坛演讲《后冷战时期的美俄关系》总结中所说:“美俄之间不存在无法建立良好关系的结构障碍。两国不是竞争对手,没有边界争议,没有历史上的民族憎恨情绪,也不再有根本的意识形态冲突”。

(6)促进俄罗斯尽快融入西方世界

正如布什总统2002年7月在德国议会所说的那样:“自1917年以来,俄罗斯从未有过如此绝好的与欧洲大家庭融为一体的机会”。

三、俄罗斯对美国政策的调整

“9·11”以来,俄罗斯迅速调整对美国政策,在坚持维护国家利益这一根本前提不变的情况下,普京摒弃了虚幻的“帝国思想”,放弃在国际事务中与美国争斗,强调“国内发展压倒一切”。普京强调,今后20年是俄罗斯实现复兴的关键时期,俄罗斯的首要利益是解决国内危机而非改变世界,是促进经济发展而非抗衡美国霸权。俄罗斯认为,要实现上述目标,不能与美国和西方对抗,只能向美国和西方靠拢,力争融入欧洲社会。在战略上俄罗斯进一步收缩,放低姿态,韬光养晦。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俄罗斯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对美国和西方做出让步:在北约东扩立场上步步后退,从敌视对抗到对话合作,从划红线反对东扩到开绿灯有条件放行;在反导问题上避免同美国摊牌,美国单方面退出时,俄罗斯反应并不强烈。“9·11事件”后,俄罗斯在反恐方面主动向美国示好,为美国提供情报支援,并有条件地开放领空,同意中亚国家为美国提供基地和后勤合作,让美国的军事势力进入中亚和高加索等战略要地;宣布关闭古巴雷达站并将撤出金兰湾基地;2002年5月俄美首脑会晤签署的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和其他一些文件也是俄罗斯让步的结果。

俄罗斯对美国政策调整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1)冷战后的俄罗斯综合国力衰退,国际地位下降

按目前美元汇率计算,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30%,而俄罗斯只占07%。为争取美国和西方的资金和技术,实现经济振兴,重振大国地位,俄罗斯选择了通过与美国合作而非对抗的外交战略。

(2)融入欧洲的现实需要

俄罗斯要想融入欧洲,加强与欧洲各国的关系,必须首先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美国是欧洲各国的传统盟友甚至盟主。

(3)争取实际利益

俄罗斯支持美国反恐,军事打击阿富汗,不仅有助于推动俄美关系向前发展,而且可以顺势解决车臣问题,扶植阿富汗亲俄罗斯势力的北方联盟上台,维护自己在中亚的主导地位和战略利益,并且可以促使美国取消对俄罗斯的经济歧视、支持俄罗斯尽快加入WTO、减免前苏联时期积欠西方的债务等等。

四、关系改善的局限性

(1)局部调整,战略未变

美国对俄罗斯政策虽有调整,但美国对俄罗斯的长远战略并未改变,即促使俄罗斯融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以实力阻止俄罗斯的发展,坚持“弱俄”、“遏俄”政策,实施伙伴关系和防范并重的战略,防止俄罗斯东山再起,成为挑战其霸权地位的对手。同时,许诺给俄罗斯一定好处,如政治上不视俄罗斯为“假想敌”,经济上许诺增加对俄罗斯投资,支持俄罗斯入世,取消对俄罗斯歧视性的《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考虑重组和减免俄罗斯债务等,但美国“许诺多,兑现少”,到目前为止,俄罗斯除了获得战略上的喘息机会之外,尚未得到任何实质性回报。俄罗斯“融入”西方政策会不会重蹈叶利钦时期的覆辙还有待观察。

(2)双方各有让步

美俄关系的好转虽然有美国有求于俄罗斯的一面,但主要是俄罗斯让步的结果。目前,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很难指望美国会为俄罗斯经济做出贡献。据专家预计,俄罗斯经济恢复到解体前水平,需6500亿美元投资,美资对俄罗斯能贡献几何尚是未知数。美俄签署的《俄美发展经济联系声明》虚多实少,没有提出拓展双边经济合作的具体措施。尽管布什宣布推动取消《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但能否在国会通过尚不得而知。美国赋予俄罗斯永久性最惠国待遇,理论上虽可为俄美贸易发展提供机遇,但实际上近年来美国几乎每年都延长俄罗斯的最惠国待遇,因而法案取消不会对俄美经济合作形成直接推动。尽管布什声称支持俄罗斯加入WTO,但反对给予俄罗斯特别优惠。

(3)俄美两国并未消除根本的利益分歧

首先,美国要竭力建立“一超独霸”的领导地位,不允许世界上出现与其平分秋色的竞争对手;而俄罗斯则谋求发挥与自己实力相称的国际作用。因此,美国难以改变对俄罗斯实行利用和遏制的两手政策,俄罗斯也不可能永远甘做美国的“小伙伴”,双方的不信任感难以根本消除。其次,俄美在打击伊拉克、俄罗斯和伊朗核能合作、美国在中亚及外高加索的军事存在以及独联体一体化等问题上利益相左,分歧严重。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俄美关系出现新的危机。

(4)俄美关系尚难准确定位

俄美双方未能对目前的关系性质做出明确定位,只是笼统称为“战略关系”。但不管怎样,美俄关系开始走上了从“昔日敌手”转变为“合作伙伴”的进程。俄美关系还将经历较长时期的“非敌非友”过渡阶段。普京目前与美国改善关系的举措与叶利钦初期的“亲西方外交”已有根本性的不同,它已经抛弃了简单的“意识形态幻想”,而执行越来越“实用和具体”的对外政策。俄罗斯在大力发展对美国关系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外政策的其他方向。俄罗斯积极谋求建立多边合作机制,力图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形成制衡。2002年5月22日,普京在国务委员会主席团扩大会议上强调,“俄罗斯不仅在西方也要在东方加强多边合作”。

(5)俄美间的战略平衡正悄然消失,俄罗斯已从根本上丧失了与美国的对等地位

美俄签署的《俄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规定,双方在未来10年内削减2/3的核武器。就其表面意义上来说,核武器的减少无论对世界和平还是对美俄双边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俄罗斯方面来说,条约的签署为其减轻了不小的压力。俄罗斯国力衰弱,已无力与美国在军备上一争高下,大量陈旧核武器的维护和保养已难以为继。这次与美国共同削减核武器,一方面,节省了有限的军事开支;另一方面,有可能从美国得到部分销毁资金。然而,认真分析条约的内容及其签署的背景,我们就会发现,条约的实质意义在于俄美间的战略平衡正悄然消失,美国可能建立绝对战略优势。从2000年11月以来的俄美数轮战略谈判可以看出,所有关键条款体现的都是美国的利益:削减的弹头可以储存而非销毁,削减的进程不受监控,美导弹防御系统未受任何限制。其结果是:美国既可依需要迅速强化进攻力量,又可放手发展防御系统。俄罗斯虽然在核武库自然缩减的现实面前争取到美国表面“对等裁减”,并可根据“双方各自确定核武库结构”的规定保持和发展多弹头导弹,保持对美国的相应威慑能力,但俄罗斯已从根本上丧失了与美国的对等地位。

(6)一厢情愿似难圆梦

俄罗斯全力支持美国反恐行动,希望与美国改善关系,建立真正平等伙伴关系以便融入欧洲的愿望只是一厢情愿。这是因为俄美战略利益不同,国力悬殊,在安全领域俄罗斯仍是美国的主要威胁。普京上台后一直将改善与发展俄美关系作为对外政策的重点之一,但其努力一直未得到美方积极响应,只是在“9·11事件”后,美国需要俄罗斯在反恐问题上配合,两国关系才暂时有所改善。

(7)俄不会完全倒向西方

2001年12月,普京曾发表声明,认为西方民主不适合俄罗斯,他将领导俄罗斯走一条既不盲目信奉西方自由主义、也不重新推行共产主义的“第三条道路”。2002年1月初,普京批准了2001年10月由俄联邦安全会议通过的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想”,该构想明确表示反对单极世界,重申应建立多极世界,并强调俄罗斯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普京表示要从“多极世界”的角度来考虑俄罗斯国家安全。俄罗斯外交部官员认为,俄罗斯与西方在文化、历史传统、民族特点、性格方面各异,俄罗斯不可能并入西方。俄罗斯与“西方合作”,但不是“亲西方”,更不是“融入西方”,俄罗斯不是“亲西方分子”,而是“亲俄分子”。

五、对地区和国际局势的影响

(1)俄罗斯的让步加强了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

美俄当前对外政策的特点是美攻俄守、美硬俄软,这使得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在“9·11事件”后愈演愈烈。美国绕开联合国对南联盟和阿富汗动武并取得胜利,使它更加有恃无恐,认为它可以干它想干的事,以“武力保和平”。美国会对它认为的“流氓无赖”或“邪恶轴心”国各个击破。这样下去的结果,必然引发和加剧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如此反恐的实际结果是恐怖主义不能真正消除,国际秩序会更加不公,国际形势将动荡不安。

(2)俄罗斯的“不对抗”政策减弱了对美国搞单边主义的约束

俄罗斯对美国采取“不对抗”政策,客观上减少了美国主导国际事务的阻力,助长了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先发制人”的新战略和“零和式”冷战思维使传统的以《国际法》为基础的世界秩序、《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遭到挑战。巴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皮埃尔·哈斯纳说:“美国的霸权不可避免,问题在于这种霸权是否受法律的约束”。国际社会普遍担心“绝对的优势会导致绝对的混乱”,最终也将有损于美国的利益。美国越来越多的外交家认为,“华盛顿越放纵自己的单边主义和军事本能,它目前的超级大国地位就会衰落得越快”。

(3)美国的作法加剧了国际关系的不平衡

美国撕毁和未参与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和《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是防止核武器扩散和限制军备竞赛的重要基石。《京都议定书》是改善全球环境、造福人类的文明倡议。美国带头破坏这些条约和公约,必定会引发一些国家争相进行核试验或展开军备竞赛,使全球战略力量对比失衡,国际关系变数增多,相互猜忌和不信任增加。

(4)中美俄改善关系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目前中美俄三边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相互依存和合作的一面上升,表现为不结盟、不对抗、不对称、不针对第三国。中美俄应在此基础上努力促使三边关系的良性互动,共创“三赢”,这符合三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俄罗斯向美国说“不”

在第四十三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措辞严厉地抨击了美国的单边主义、滥用武力、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以及北约东扩。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是普京“自当选总统以来针对美国最激烈的批评”,其罕见的强硬立场不仅深刻折射出俄美两国在核心价值观和根本利益上的分歧,也显示出俄罗斯经历一段发展低潮之后正在重新找回自信。

针对在慕尼黑向美国发出的强烈批评,普京后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进一步强调,俄罗斯近10多年来一直在仔细倾听美国伙伴表达他们的不同立场,但耐心与宽容换来的不过是根本不存在的“俄罗斯威胁”,他对美国的批评都是“大实话”,也是对那些非友好举动做出的“正当回应”。此番表述也客观反映出俄美关系波澜骤起的深刻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