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7332900000013

第13章 后宫风云决(5)

武后指使许敬宗扳倒长孙无忌之后,开始彻底清理朝中的关陇势力。许敬宗上书给高宗,请高宗削去柳奭、韩瑗的官职,对死了的褚遂良追削官职。将褚遂良的儿子彦甫、彦冲流放爱州。长孙无忌的儿子附马都尉长孙冲被除名,流放到岭南,长孙无忌的族子驸马都尉长孙诠被放嶲州,长孙无忌的表兄弟、高士廉的儿子高履行也被贬为永州刺史……总之,与关陇集团沾亲带故的官员没有一个有好果子吃。流放的流放,发配的发配。

这样,武后还是不放心,后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长孙无忌流放黔州的时候,许敬宗又派中书舍人袁公瑜再去追问他谋反的事,结果,长孙无忌被逼得自杀了。之后,柳奭和长孙祥也被杀害了,长孙思则被流放到檀州。

这下武后总算安心了。能跟自己争位的王、萧两位妃子已经死了,后宫没有人再敢和她一较高下;朝中反对自己的关陇旧臣也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了,再没有人在皇帝面前进自己的谗言,皇后的位子从此没有威胁了。把所有稳定后位的工作都做完后,武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武后感到一片祥云在自己头上笼罩着,不由得心花怒放。

经营后位

我们知道武后包括武士彟都对自己的出身耿耿于怀,虽然家里出过几代当中层干部的人,但终归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一直以来,唐宫的重臣们也都以出身寒微的借口来阻止她晋升。现在她已经贵为国母,怎么能让自己再因为身世问题受到他人非议呢?虽然在做昭仪的时候,高宗曾经人为地提升了他父亲的地位,但总归是临阵磨枪,没有一个像样的说法。

武后按照南北朝的做法,促使高宗编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氏族志》。在这本书里她将自己的姓氏提高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上,以此来证明自己身份高贵。

我们也提过,魏晋南北朝的时候,社会上出现了士族为上的现象。世家望族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力,一般人们通婚或者做官都要考虑到你的出身、门第。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就是把人分成九个等级,接着根据这个人物的等级来确定该当几品的官。给人物评级就要看这个人的家庭背景了,实际上就是看你的血统。如果你根正苗红,老子有能力,原来就是中央的人物,那么你就是中央的一分子,如果你是是市长、县长的儿子,那么你就也有类似的官做。这是很不公平的,寒门子弟没法做官,政治得不到清明。婚姻上也是如此,古来就有门当户对的说法,到了魏晋南北朝此风更甚。他们实行士族内部婚姻,即你必须与同一个阶层的人通婚,否则就是违反社会规范、辱没家门的做法,是要受到鄙视和唾弃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的出身、姓氏就决定了这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魏晋南北朝以来,受这种风气的影响,不管是官还是民,对世家都很重视。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曾编这样的参考书来告诉人们,哪家是望族,哪家是贱民。

到了隋唐时期,社会有了巨大进步,就是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代以科举制。 科举制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壮举,它确定的选才标准比较符合国家发展和大众的需要。就是说,不管你出生在哪一家,你都有机会通过考试取得你想要的职位。世家的地位逐渐衰落下去,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也逐渐下降,皇权不断提升。虽然世家没有了先前的政治影响力,但是你知道,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没有办法一下子改变的,人们头脑里的社会意识也不会那么容易清除。因此,在社会上世家的声望还是很高。“五姓七望”这些人家都是内部通婚,不跟别人结婚,那如果别人想要与他们结婚呢?就出点血,拿钱来吧!这叫“陪门财”,但是,即便是这样,门第低的一方也得不到尊重。“五姓七望”是很傲慢的,他们甚至连皇家都不放在眼里,更别说是一般的人家了。

武后在铲除关陇旧臣的同时,扶植了新晋的官僚,他们在做官之后,很希望得到应有的社会认可和尊重,希望自己的门第得到进一步提升。武后也十分想抬高自己的身份,高宗也希望皇权加强,不再受世家遗风的影响。于是,适应几方需要的《氏族志》就诞生了。《氏族志》是一本重新评定社会等级的书,它在显庆年间编订好了以后,改名叫《姓氏录》。这个《姓氏录》比世家制要合理一些。它按照当朝为官的高低来定姓氏的等级。也就是说,你在朝为官,你就被收到这个《姓氏录》里,你不当官了,你的姓氏就从这个《姓氏录》里除名了。

按照这样的原则来编写,武后是皇后,几乎与皇帝平起平坐,理应将她的姓氏收录到《姓氏录》中一等一的门第当中去。接下来的品级就按照官位的品级来定,你立了什么功,被封了什么官,就被录入到几级世家当中去。你犯了什么过错而被赶出朝廷,或是你祖辈在朝中为官而你没能在朝中做官,就将你的名字从世家中除名。这个改革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姓名索引,根本就是功劳薄嘛!就是说谁为大唐立的功多,谁的级别就高。谁的功劳小,等级就低。虽然旧贵族们很反对这个《姓氏录》,但是,它却很符合寒门子弟的利益,得到了他们的拥护。他们出身寒门,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得到晋升的机会,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这对于有志之士来说是莫大的阻碍。有了这个《姓氏录》寒门弟子欢呼雀跃,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重,这大大刺激了他们奋斗的积极性。如果可以混进朝廷得到个一官半职的,就会被列入世家行列。这么一来,统治阶层就由原来的贵族扩展到“士庶”合流。

武后也因为这个变革,从灰姑娘变成了公主,她的家族一下子成了文水一等一的门庭。做完这些以后,她还是觉得不尽兴,于是请求高宗追封自己的父亲为周国公,封自己的母亲杨氏为“代国夫人”,没几天又改封为“荣国夫人”。“荣国夫人”是正一品,正一品是怎样的级别呢?当时妇女的最高品级是王公大臣的母亲或妻子,也不过就是个从一品。杨夫人被封为荣国夫人那她的地位就仅次于武后了,是全国女人中第二号人物。但有件事看起来很好笑,武后的父亲是周国公,按理说她的母亲应该和她的父亲保持一致,封为周国夫人才匹配。这里封个“荣国夫人”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是武后高兴地找不着东南西北了么?当然不是,这是武后故意安排的。武后的意思是要向天下人宣告,我的出身并不低微,我父亲是有功之臣,我母亲也是了不起的人物,她教育我成为你们的皇后,应该享有这样的待遇。我是知恩图报的人,我母亲的养育之恩我没有忘记。在证明自己出身并不寒微的同时,也证明了自己是个孝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