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用文字摆平好汉
7332100000007

第7章 别玷污了太保——说神行太保戴宗

在水浒里,戴宗是个下三烂的货色,张恨水先生在《水浒人物论赞》中说“神行太保戴宗,庸才也,亦陋人也。”

陋人,就是下三烂,宋江拿了吴用的信到了江州,说有一个至爱相交,仗义疏财的朋友,名叫戴宗的,做着江州两院押牢节级,宋江此去,可以有个照应。

但我们看戴宗的见面礼,先是先声夺人,气势上唬人,给新人下马威,在点视厅上戴宗见面就骂宋江道:“你这黑矮杀才,倚仗谁的势,要不送常例钱来与我?”

宋江仗着手里吴用的介绍信,慢应道:“‘人情人情,在人情愿。’你如何逼取人财?好小哉相!”

这样说话确实让两边看的人倒捏两把汗。

戴宗大怒,喝骂:“贼配军!安敢如此无礼,颠倒说我小哉!那兜驮的,与我背起来。且打这厮一百讯棍。”戴宗拿起讯棒来打宋江。

宋江说道:“节级你要打我,我得何罪?”

戴宗大喝道:“你这贼配军,是我手里行货!轻咳嗽便是罪过。”

宋江道:“你便寻我过失,也不到得该死。”

戴宗怒道:“你说不该死。我要结果你也不难,只似打杀一个苍蝇。”

宋江冷笑道:“我因不送得常例钱便该死时,结识梁山泊吴学究的,却该怎地?”戴宗听了这话,慌忙丢了手中讯棍,便问道:“你说甚么?”宋江道:“自说那结识军师吴学究的,你问我怎的?”戴宗慌了手脚,拖住宋江问道:“你正是谁?那里得这话来?”宋江笑道:“小可便是山东郓城县宋江。”戴宗听了,大惊,连忙作揖说道:“原来兄长正是及时雨宋公明。”

两个人的对话动作就像宋代的小品,活化出了戴宗的狗脸儿,但在牢头的眼里,弄死个犯人就像弄死一个苍蝇一样,他们是苍蝇拍,可以一下拍死你,也可以三下五下消遣你。

从勒索犯人钱财的所谓常例,大家都心知肚明,牢头动用国家资源为自己谋福利,这样的潜规则,已经变成拿到台面上的规则,是监狱润滑的费用,我们想到桐城派方苞的散文《狱中杂记》,方苞因为给好友的书写序,身陷文字狱,被押进刑部大牢。方苞说,监狱里关押的人越多,狱吏越是有利可图。与案件稍微牵连,就想办法弄进来,戴上脚镣手铐,让他们痛苦不堪。然后狱吏就劝导他们找保人。搞来钱,官和小吏就瓜分了。有钱人出几十两银子,就可以去掉脚镣手铐,并住进好房子。贫穷无依的犯人,戴上刑具关押,作为标本,警告其余的犯人。结果,罪轻的、无罪的遭受枷锁之苦,重犯反到住在外面。所以,在牢里得病死去的都是罪轻的人或者证人,大盗们往往精气旺盛。方苞问:狱吏跟犯人没有什么仇恨,不过希望得点财物。如果确实没有,就宽容宽容他们,这不是善行吗?回答说:这是立下的规矩,不然人人都会有侥幸心理。又有人问:犯人贫富不一样,何必按出钱多少,分别对待呢?回答是:没有差别,哪个肯多出钱呢!

在监狱里,如果狱吏可怜某个没钱的犯人而放过他,那其他人怎么肯拿出钱来孝敬狱吏呢?所以,他们一定是严格执法,没有法外开恩。前些日子沸沸扬扬的“躲猫猫”事件,是新时代的戴宗和手下李逵们的常例,敲打敲打一下新犯人的筋骨,让他们懂得一些规矩。

所谓的“躲猫猫”,其实就是牢房里的牢头狱霸发明的一套折磨新犯人的办法,就是蒙住眼睛暴打一顿,要给新进来的人一个下马威,好让他们懂得要随时孝敬。不要天真的以为去向狱警举报会有用,这种牢头狱霸本来就和狱警方面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是狱警所依靠的“积极分子”。据公开报道,律师黎朝阳羁押在广西兴安县看守所忽然死亡,就是看守所所长授意有关警察指使同监舍其他在押人员实施虐杀的。看守所所长需要这个人马上死,但他不必亲自动手,也不需要手下的警察动手,免得到时麻烦,就得依靠这类牢头狱霸。然后说他心脏病突发死亡,即使被查出有伤痕,到时也都可以推给同监人员,警方一点责任也没有。

戴宗的绰号神行太保,先说神行,就是他把两个甲马拴在两只腿上,作起“神行法”来,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第五十二回《戴宗二取公孙胜,李逵斧劈罗真人》中写道:李逵“只听耳朵边风雨之声,两边房屋树木,一似连排价倒了的,底下如云催雾趱。李逵怕将起来,几遍待要住脚,两条腿那里收拾得住,似有人在下面推的相似,脚不点地,只管的走去了。看见走到红日平西,肚里又饥又渴,越不能够住脚,惊得一身臭汗,气喘做一团”。戴宗即便绑上甲马,神行者的脚也要不停地迈动,所谓的甲马就是神马,戴宗取烧金纸,实际上是请鬼神协助。

太保一词早就有之,是古三公之一,位次太傅。亦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西周始置。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长老身份监护。周公东征胜利,建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成王到成周开始亲理政务,召公为此作长篇教导,即《尚书·召诰》。后以陕(今河南三门陕)为分界,“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史记·燕世家》。后召公子孙以太保为氏。太保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

而宋、元时对庙祝、巫师也称为太保,我们现在多取对绿林好汉和跟班的尊称,我们知道蒋介石有十三太保,冯玉祥也有十三太保,历史上最著名的提到十三太保,最著名的莫过与晋王李克用的义儿——李存孝了。

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员骁将,也是李克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个,其中数李存孝最厉害,勇冠三军,百战百胜,因功被封为飞虎将军。有句话说:王不过霸王,武不过存孝。

谈及李存孝这个人,正史着墨不多,但在演义小说和民间传说中却非常有名,撇开这些传说单从历史的角度,依然能看到他的骁勇善战。

《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五·李存孝传》中记载:“本姓安,名敬思。少于俘囚中得隶纪纲,给事帐中。及壮,便骑射,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武皇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新五代史·义儿传》“存孝,代州飞狐人也。本姓安,名敬思。太祖掠地代北得之,给事帐中,赐姓名,以为子,常从为骑将……存孝猨臂善射,身被重铠,櫜弓坐槊,手舞铁楇,出入阵中,以两骑自从,战酣易骑,上下如飞。”

两书中都提到李存孝的勇猛果敢,他经常带领骑兵做李克用的先锋,所向无敌,他身披沉重铁甲,腰挎弓箭长矛,独自挥舞铁楇冲锋陷阵,成千上万的人在他面前都丧胆逃退。最令人称奇的是他常常带着两匹马作战,骑着的马稍微疲乏,他就在阵地上改骑另一匹马,上下如飞,其矫健神勇之极。

由于李克用军营中的将领都比不过他,后来同样是“义儿”的李存信出于嫉妒的挑唆而使他背叛了李克用,但以他一勇之夫,不是老谋深算的李克用的对手,结果被李克用稍施小计在幽州捉住,押解回太原后,用五马分尸(或五牛分尸)的酷刑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对此,《新五代史·义儿传》记曰:“缚载后车,至太原,车裂之以徇。”

尽管如此,李存孝死后,李克用每次和诸将赌博,谈到李存孝都流泪不止。乾宁元年十月,昭义节度使康君立前赴晋阳拜见李克用。已未(三十日),李克用会聚属下各位将领尽情饮酒,喝到兴头上,李克用谈起李存孝,泪水不停地往下流。

其实太保是个褒义词。但后来带有贬义的色彩,我们一提到纳粹的“盖世太保”。浑身就起小米,盖世太保是德国纳粹党的法西斯恐怖组织。在纳粹德国时期,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共产党人、左派人士、抵抗战士等都未经法律程序被盖世太保投入集中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盖世太保参加特别行动队,随正规部队进驻波兰和苏联,残酷杀害纳粹占领区人民和战俘,是纳粹党对被占领国家人民进行特务恐怖统治的工具。

提到盖世太保,我总会想起德国牧师马丁·尼莫拉在波士顿树起的那块纪念碑上的文字:“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向我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是啊,太保,想说爱你不容易,不管是对戴宗还是对秘密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