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用文字摆平好汉
7332100000018

第18章 满目葱绿菜园子——说张青

张青

出身籍贯:孟州(今河南省孟县南)。

职业:梁山驻西山酒店迎宾使兼消息头领

基本经历:外号“菜园子”,在小说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中首次由鲁智深提及。本在孟州道光明寺种菜,却因为小事杀了光明寺里的僧人,逃出后在大树坡作劫匪,结识了孙二娘,便在十字坡开设酒店,用蒙汗药为害过往行人,做人肉包子的生意。后来跟随二龙山众头领加入梁山泊,坐上第一百零二把交椅,司职“打探声息”、“邀接来宾头领”并负责管理“西山酒店”。

身高:

相貌:三拳骨叉脸,微有几根髭髯。

星座:地刑星。

性格:

爱好:种菜

社会关系:配偶:孙二娘(母夜叉)

基本评价:

水浒里人物绰号,对我最亲切的莫过于菜园子,在一个秋日的早晨,我随着父亲栽白菜,我提着木桶到井台提水,那时忽然听到有小伙伴唤我,一转身,懵懂中就跌落到了井里,当时是看到头顶只圆圆的一片天,后来人们用井绳把我拉出跌落的井里,虽是童年经这么一下,但对菜园子里的春天的黄瓜花,秋季里的眉豆花还是感到了生意与亲昵,还记得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识字的歌诀:队队有菜园,社员很方便,菠菜韭菜藕,黄瓜葱地蛋,茄子豆角姜,白菜萝卜蒜,辣椒西红柿,样样都齐全,饭菜调剂好,优粮大节俭,储粮好备战,战胜帝修反!

今天看似好笑,但在学屋里伙伴们挺着肚皮比赛背诵,即使普通的菜名也和阶级斗争挂钩,当时阶级斗争的弦绷得紧,小学课文里就有刘文学在辣椒地里和地主殊死搏斗的文字,但那时总想碰到搞破坏的地主,但对于死时恐惧的,只是想大喊一嗓子把地主吓死散伙。

水浒传里,母夜叉的老公张青绰号菜园子,感觉和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大大的不同,那应该是戴着斗笠,挑着个担子,前后的筐子里是青翠欲滴的白菜萝卜,还有香菜黄瓜。

其实张青的绰号菜园子只是个招牌,是他曾经的工作的履历,水浒里有张青的自报家门:小人姓张名青,原是此间光明寺种菜园子。

但就是这个张青“为因一时间争些小事性起,把这光明寺僧行杀了,放把火烧做白地后来也没对头,官司也不来问,小人只在此大树坡下剪径。忽一日,有个老儿挑担子过来,小人欺负他老,抢出去和他厮并,斗了二十余回,被那老儿一匾担打翻。原来那老儿年纪小时,专一剪径;因见小人手脚活,便带小人归去到城里,教了许多本事,又把这个女儿招赘小人做了女婿。城里怎地住得?只得依旧来此间盖些草屋,卖酒为生。实是只等客商过住,有那些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药与他吃了便死。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小人每日也挑些去村里卖。如此度日。小人因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人都叫小人做菜园子张青。”

张青的担子不是青菜萝卜,而是人肉包子,包子的馅子,就不好说了,虽然张青有三不杀,但刀下的冤魂也多了去,连鲁智深也差点成了包子的馅子。

张青说有三等人不可坏他。第一,是云游僧道,他又不曾受用过分了,又是出家的人。第二等是江湖上行院妓女之人,他们是冲州撞府,逢场作戏,陪了多少小心得来的钱物,若还结果了他,那厮们你我相传,去戏台上说得我等江湖上好汉不英雄;第三等是各处犯罪流配的人,中间多有好汉在里头,切不可坏他。

张青说自己不杀和尚,但鲁智深经过此地。孙二娘见他生得肥胖,酒里下了些蒙汗药,扛入在作坊里。正要动手开剥,张青恰好归来,见鲁智深那条禅杖非俗,却慌忙把解药救起来,结拜为兄。

但有一个头陀,长七八尺一条大汉,也被孙二娘麻翻了,张青回来时,孙二娘已把他卸下四足。留下了两件东西:一件是一百单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一件是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也许那头陀也是杀人的家伙,他留下的那刀要便半夜里啸响。后来这两样东西就赠给了武松。

“盗亦有道”乎?但这三不杀是靠不住的,张青自己不就“为因一时间争些小事,性起,把光明寺僧行全杀了”?鲁智深是个僧,不也差点被孙二娘剥了卖人肉包子?还有个头陀(云游僧人),不就是在张青的作坊里送了性命吗?张青当着武松说什么不杀“犯罪流配的人”,武松不就是个“犯罪流配的人”吗?不照样让孙二娘下了蒙汗药?

其实三不杀,就是三种没钱的人,有钱照杀不误,云游僧道,靠四方乞食度日,穷的只剩下蛋子,妓女呢,一介弱女子,能携带多少钱财?流配的罪人,携带的只是枷锁镣铐,哪能有什么钱物?尽管但,孙二娘还是要害鲁智深和武松,理由是他二人长得肥大,肉能多包几斤包子。这三不杀的三种人都属于社会“边缘人”,活着也是苟活,张青孙二娘也有时不让他们活,真是难也。

回到张青的绰号菜园子,这不是指种菜的园圃,而是指拾掇菜园的人。《洛阳牡丹记》说:“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盖本姓东门氏,或是西门,俗但云门园子”,“园子”其实就是“园工”。

《水浒》对光明寺的菜园没有更具体的交代,而记述最详细的,倒是鲁智深看管的东京大相国寺的菜园。《水浒》所记载的大相国寺菜园,在鲁智深主管以前,一直被左近“二三十个赌博不成才破落户泼皮”视为“俺们衣饭碗”,“泛常在园内偷盗菜蔬,靠着养身”,在“宋江智取无为军”一回里,我们会发现另一个菜园:

宋江道:“黄文炳隔着他哥哥家多少路?”侯健道:“原是一家分开的,如今只隔着中间一个菜园。”宋江教众好汉几个把住两头。侯健先去开了菜园门军汉把芦柴搬来,堆在里面。侯健就讨来了火种,递与薛永,将来点着。

徽宗时,六贼之一的朱勔在苏州开辟了很多园子,种植奇花珍卉,园子之大甚至让游赏的士女迷路。但好景不长,朱勔流放,当地老百姓传开了一首政治谣谚:

做园子,得数载,栽培得那花木,就中堪爱。

特将一个保义酬劳,反做了今日殃害。

诏书下来索金带,这官诰看看毁坏。

放牙笏便担屎担,却依旧种菜。

朱勔苦心经营的花卉园最终是否改成了菜园,我们不知道,但有菜园,就有菜园子帮工,不知梁山是否有菜园,那么张青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