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经过模拟计算后认定,“飞机炸弹”约合500公斤黄色炸药TNT的爆炸威力,约相当于引爆25枚巨型炸弹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1945年在日本广岛市投下的原子弹释出能量的1/25。位于曼哈顿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约30公里外的纽约巴利塞德地震研究所表示,世贸中心“双子星”大楼先后坍塌时侦测到的地层震动分别为里氏2.1和2.3级。
截止2001年12月底,“9·11”事件中约有62个国家3173人遇难,远远超过珍珠港事件死亡人数。其造成的世界经济损失也达天文数字。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欧洲与北美经济的秋季报告”认为,“9·11”恐怖袭击可能使美国造成大约2000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据伦敦金融分析家的估计,“9·11”事件大约给全球经济造成了1650亿英镑的损失。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发布的研究报告说,“9·11”恐怖袭击事件将使2001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降低一个百分点,损失达3500亿美元。联合国因此将2001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由原先预测的2.4%调低到1.4%。原先预计的“2001年下半年全球复苏”被迫修改为“2002年年中微弱复苏”。
“9·11”恐怖袭击暴露了美国国家安全体系的某些盲点和脆弱之处,打破了美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的神话,造成了美国民众亘古未有的精神恐慌。这一事件将在很长时间内冲击美国人的自大心理。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欧洲与北美经济的秋季报告”认为,恐怖袭击不同于地震,恐怖袭击与其带来的灾难相比,对人们心理上造成更深更久的影响,它使人们对国家政治与经济安全产生恐慌。新一轮恐怖袭击仍然像一把悬在美国人民头顶的利剑,使美国国无宁日。
“双子星”遭袭击时,总统布什正在佛罗里达州忙着视察。按照计划,他将参观佛罗里达州西部城市赛拉梭塔的一所初级学校。
9:5分左右,噩梦降临了。他正在学校的教室里和学生们在一起。此前,布什已知道一架飞机撞上了曼哈顿世界贸易中心姊妹楼中的一幢,不过他被告知这可能只是一场意外事故。现在他被告知第二架飞机撞上了另一幢-绝不是意外事故。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安迪·卡德俯首耳语道:“总统先生,美国遭到了袭击!”电视摄像机和总统周围的人们并没有捕捉到这句话,但他们注意到了总统表情的变化,短暂、不易察觉、一闪而过的震惊,夹杂着疑惑和恐惧。
讲演迅速拉开帷幕,不过这次没有脚本,因为这件事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布什发誓“要将凶手捉拿归案”。然后表示将尽快返回华盛顿。
但是,他并没有立即回到华盛顿。出于安全的考虑,国家安全官员把他带到了其他地方,让他总处于辗转和飞行当中,但这种方式可能更加剧了民众的焦虑和不安。最后,他被带到了一个远离首都的军事基地。在这期间,布什在巴克斯戴尔空军基地再次发表讲话。这一次,他的语言文雅多了,但来势更加凶猛。
“今天早晨,自由受到袭击,”布什说,“我们伟大人民的决心正在经受考验。”
除了一通狂轰滥炸的声明之外,布什的讲话中透露出了一些信息,一些布什确确实实认识到的东西。从某种程度来说,无论是布什还是他的助手们,谁都无法想象,即便是总统本人也将面对严峻考验。每个人都在揣摩布什将如何挺过难关。毕竟,在近期的多任总统中,很少有人凭借着如此微弱优势的群众支持率入主白宫,这是美国历史上一次结果最为接近和最具争议的选举。
几乎没人能够在公职经历时间短暂、很晚才对总统职位产生兴趣、学识缺陷、准备匆忙的情况下赢得竞选的胜利。因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谁都能当总统了。
是谁袭击了美国?“9·11”恐怖袭击发生后,人们在质疑、在寻找,全世界的人也在猜测、在等待。
美国总统布什很快宣布袭击是“战争行为”,美国将全力以赴捉拿罪魁祸首,一定会战胜恐怖主义。美国政府要求中央情报局与联邦调查局联手开展调查,并要求世界各国治安和情报机构提供协助,在全球展开全面搜捕。
9月12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奥林·海琪向美国有线新闻网放风透露,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情报,拉登就是此次恐怖事件的幕后主使。
9月12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回答记者“现在是否有证据表明拉登应对此次恐怖袭击活动负责”的提问时说,可以确定的是塔利班为拉登提供了必要的设备和保护,目前掌握的证据可以表明,拉登在很大程度上与这次恐怖活动有关。
美国不仅要找出恐怖分子,还要找出那些在背后支持恐怖分子的人,也就是某个国家、政府。
美国确认,现在有人向美国发动了“战争行为”。
年月日华盛顿成千上万的人参加守夜活动9月13日,美国司法部长阿什克罗夫特和联邦调查局长米勒在马萨诸塞州和佛罗里达州调查时表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拉登和这次恐怖袭击有关。
9月14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拉登是发生在纽约和华盛顿的一系列恐怖事件的头号嫌疑犯。
9月15日,美国总统布什在戴维营会议开始之前接受记者采访,在谈到拉登时,布什说:“我们认为他是一个首要嫌疑犯。”“如果他认为可以躲过美国及盟国的追捕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9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呼吁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立即”和“无条件地”交出拉登。9月20日,美国对包括本·拉登在内的15名恐怖分子发出了通缉令,其中大部分涉嫌参与1998年8月7日美国驻非洲多个大使馆的爆炸袭击案,部分人据信亦与“9·11”恐怖袭击有关。
9月20日上午,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演说强调,美国收集的证据都指向被称为“基地”的松散的国际恐怖集团,这个集团领导人就是本·拉登,“基地”的领导层在阿富汗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支持控制着这个国家大部分领土的塔利班政权。
布什总统发表讲话下午,美国向英国通报了拉登的“基地”组织制造“9·11”恐怖袭击的证据。
至此,美国将“9·11”恐怖袭击的罪魁锁定为本·拉登。
拉登,全名奥萨马·本·拉登,1955年出生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拉登的父亲是沙特最富有的建筑业大亨阿瓦得·本·拉登,以建筑业聚积了50亿美元家财,拉登继承了其中3.5亿美元。
成年后的拉登逐渐发现,阿拉伯国家要么成为美苏争霸的一张牌,要么成为美国压制的目标。
因此,拉登决定凭自己的巨额财产讨回公道。由于拉登推崇恐怖暴力手段,逐渐成为狂热的原教旨主义者。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拉登辗转进入兴都库什山脉,树旗聚众展开抗苏斗争。1980年,拉登与一名巴基斯坦兄弟会成员阿布达拉·阿扎姆共同创办了一个名为“马克太布·阿尔-基达迈特”的组织,为阿富汗抵抗组织提供兵源和资金,并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准军事训练营地。由于当时阿富汗的战争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长期对抗和全球争霸的一个部分,所以此时的美国政府和拉登等阿富汗抵抗组织怀着共同追求:把苏联军队从阿富汗赶出去。拉登等阿富汗抵抗组织成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重要盟友。从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美国中央情报局每年拨出5亿美元的军费来武装和训练拉登等抵抗组织的阿富汗游击队员,提供了专门对付苏联武装直升机的便携式“毒刺”地空导弹等尖端武器。拉登的抵抗组织在阿富汗战争期间,获得的美国军事援助高达2.5亿美元之巨。美国中央情报局教官还教授拉登的抵抗组织许多游击战术和恐怖手法。1989年,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帮助下,拉登等抵抗组织最终迫使苏军撤出了阿富汗。这场战争使拉登成为阿富汗家喻户晓的“抗苏英雄”。
阿富汗战争结束后,拉登无意参与阿富汗内战,回到了沙特。此时,拉登已开始认为任何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的存在都是对伊斯兰世界的威胁,其内心深处反美的情结日益浓厚。
1988年,拉登在阿富汗建立了一个新的组织-名为“阿尔·卡达”(意为“基地”)的军事大本营,目的就是推翻阿拉伯世界中在拉登眼中看来是“腐败无能”的政府,驱逐这些国家的西方势力,最终废除这些国家的疆界。
基地组织成立之后,仅90年代就有近3万人在“基地”训练营接受拉登的恐怖活动训练。受训者中有很多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狂热分子。“基地”组织很快成了鼓吹原教旨主义的极端组织的领导中心。1994年4月,因拉登反对沙特政府对美国政府出兵科威特的立场,而被沙特政府驱逐出境,并冻结了他在沙特的财产。1996年5月,拉登辗转重返阿富汗,用重金资助塔利班,重组“基地”组织,在坎大哈建起全球最大的恐怖分子训练营地,逐步形成了以拉登“基地”组织为核心的松散的国际恐怖网络。
1996年下半年,拉登3次发布号令,号召穆斯林拿起武器,发动“圣战”对付美国人,甚至在互联网上发布针对美国的“战争宣言”。
1998年2月,拉登聚合所有阿拉伯恐怖组织宣布成立“伊斯兰反犹太人和十字军国际阵线”,从中派生出了一个崭新的恐怖主义军事组织-“伊斯兰圣战解放军”。
1998年8月,“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制造了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爆炸事件,造成224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8月20日,美国克林顿政府使用“战斧”巡航导弹袭击了苏丹和阿富汗“基地”组织营地,以示报复和惩戒,却未能置拉登于死地。
2000年10月,“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再次成功制造了美国“宙斯盾”级“科尔号”导弹驱逐舰爆炸事件,造成军舰严重受损,官兵17人死亡,40人受伤。
一系列的恐怖袭击事件使得拉登成为臭名昭着的恐怖魔头,成为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拉登的“基地”组织在同美国对抗中未能受到应有的打击,因此胆子越来越大,一度将美军营、美驻外使馆和美军舰等作为袭击目标。拉登的“基地”组织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逐步从单个行动发展到系列攻击,从境外袭击走向境内袭击,从局部恐怖走向全面恐怖,“基地”组织的恐怖袭击破坏性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
2000年10月“科尔号”导弹驱逐舰爆炸案后,拉登的“基地”组织活动似乎平静了许多,只有拉登在不知疲倦地呼吁穆斯林“对魔鬼士兵-美国人发动进攻”,他告诫美国人,他“要对美国发动大规模袭击”。
美国人一方面对拉登这个家喻户晓的“抗苏英雄”所制造的一系列恐怖事件表示痛恨,另一方面对他的恐吓又置若罔闻,认为是老生常谈、痴人说梦。没想到,正是本·拉登通过“9·11”袭击,将恐怖主义活动推向了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