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平叛传(上)
7319000000098

第98章 郭子仪智夺函谷关 张守躬失计落马坡(1)

又是九月天气,秋高气爽,大雁南归。一群群雁阵飞过潼关,飞过崤山,一直向南飞去,寻找栖息之地。

潼关处在黄河与华山之间,是一道天然的隘口。山势奇险,峰峦突兀,自古便为天下第一雄关。关内八百里秦川战火基本平息,人们逐渐安居下来。

关外出崤山,过渑池,夹黄河两岸,战乱未休,杀伐不止,大部仍在叛军的控制之下。

当年则天女皇任用酷吏,滥杀朝臣,煞费苦心地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

却被别有用心的术士愚弄欺骗,伪造出“河书洛图”,惊现于洛河之上,称则天女皇为“弥勒佛”转世。女皇则不惜劳民伤财,扩张营建洛水之滨的洛阳为东都。把长安的大明宫依葫芦画瓢地搬到了洛阳,洛阳才有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可惜好景不长,传至天宝年间,渔阳鼙鼓敲响,范阳反了安禄山,大好河山顿时狼烟四起,支离破碎,中原大地起了刀兵之灾。洛阳地处河洛间,更是兵家必争之地。经多次战火蹂躏,已变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安禄山夺得此城后,自以为得了天下,便把洛阳立为都城。草草修葺了一下,便在此城称孤道寡、盘踞下来。

大唐王朝经此剧变,皇帝李隆基惊走四川,政权转移到儿子李亨的手中。

李亨虽优柔寡断,但能发愤图强,励精图治。积极组织平叛大军,剪灭了潼关以西的反叛势力。随即派主力大军出潼关,进军河洛,彻底平息安史之乱。

潼关外山道上正行进着一支大军,浩浩荡荡,战旗猎猎。这就是郭子仪率领的主力大军,正向叛军盘踞的灵宝城逼近。

郭子仪坐在白马“雪狮子”上,身后是一辆战车,车上安插着帅字大旗,风展旗扬,哗哗作响。他举目眺望,连绵不断的山峦此起彼伏,山黛云横。路边断崖峭壁上长着一株株老头树,顽强地挣扎在石缝中。这里前有函谷关,后有临潼关,中间便是灵宝城。

潼关是长安的天然屏障,崤山函谷关则是洛阳的屏障。相传当年太上老君骑青牛进入崤山,道路狭小,牛不得过。此牛脾气大发,犄角刺入石壁,将道路拓宽,方才有了崤山古道。太上老君跨牛出函谷关,一片紫气自东方冉冉升起,盘旋在他的头顶,缓缓西行。守潼关的西汉将士们看见紫气东来,便知是仙人过关,纷纷跪在关下道旁,向骑青牛的老者叩拜。就听道士大笑道:

“紫气东来,汉祚长安。”从此,汉武帝便把都城“安邑”更名为“长安”。

崤山一带现仍有叛军盘踞,虽说人数不多,却阻断了东西交通道路。原本就人烟稀少的官道上更加萧条,十里八里不见一个村落。高峰寒、郭晤和薛小鱼带着三千兵马隐蔽在一条山沟里,准备偷袭单家集的叛军。他们探知单家集只有两千叛军,带兵的叫吴淳,是灵宝将军韩子通的部下。他们要等到夜幕降临,奇兵突袭敌人。

薛小鱼看了一眼马上就要隐入西山的太阳,百无聊赖地伸了个懒腰,抬脚踢飞了脚下的一块石头。他蓦然回首,看到半山腰的一棵柿子树,上面还挂着许多金黄的柿子,多么诱人啊!他不禁玩心骤起,探手入怀抽出了一把飞刀,手一扬,飞刀箭一样射向柿子树。接着,他身体一纵,起一个后空翻,伸手接住了两个柿子。他又朝前几步捡起了飞刀,捧着柿子对郭晤道:“五哥,尝尝这柿子,怪好看的,一定香甜可口。”郭晤皱了皱眉头,严肃地道:“注意隐蔽。”

薛小鱼是闲不住的人,见大家都没兴趣,便也懒懒地道:“咱们该走了,还有十多里路程呢!这么一伙小蟊贼,天一黑便钻了被窝,咱们这是灶洞里捉兔子——手到擒来,用不着这么小心翼翼。”

郭晤瞅了他一眼道:“你别小瞧了这伙叛军,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他们手里都有兵刃。”薛小鱼笑了笑没吭声,他知道郭晤沉稳老练,从不弄险。

便抓过马缰绳,翻身上了马,回头道:“小弟路程稍远些,先走一步了。”说完手一挥,带着一队人马离去。

郭晤怕他提早动手,会打草惊蛇,便急忙喊道:“小鱼,你到了以后要等信号,切莫急于动手。”小鱼应了一声,人已走远。

初更时分,薛小鱼已经带着一千人马埋伏在单家集的东头,焦急地等待信号。突然,从镇子的西头燃起了三堆大火,划破了夜空的黑暗。薛小鱼一看,忙命令手下士兵道:“别弄出声响,围住敌人的兵营后,咱们再点亮灯笼火把,大家出发。”

他们这次的目的是全歼单家集的叛军,使其不能走漏一个人,为下一步智取灵宝县城打下基础。

薛小鱼带着人马摸到了敌人兵营前,郭晤的人马已将镇子的路口封住。

高峰寒和他的人马突然点亮了灯笼火把,引弓搭箭地喝令叛军投降。敌人正在睡梦中,听到喊声,纷纷从睡梦中惊醒,还不知是怎么回事,便匆忙跑出房门一看,外面大队唐军已将他们包围。吴淳一瞧眼前阵势,忙提刀奔出房门,招呼大家往外冲杀。就见对面一将控弓引箭地对着自己,并且高声喊道:“吴淳,你们已被包围了,快快放下兵器,不怕死的尽管往前来。”

另一将跃马立在火光中,手里拈着一把飞刀,高声喊道:“快快缴械投降,若不然,你们看看本将军的手段。”说着话,他手一扬,中军旗杆上的绳索被斩断,那面绣着“吴”字的大旗飘落地上。众叛军全被震慑住了,纷纷扔了手中的兵刃。

吴淳见自己的部下已丧失信心,纷纷放下武器,便也垂头丧气地扔掉了手中的大刀。薛小鱼他们兵不血刃地解决了叛军,便派人告诉了郭晤:“叛军无一漏网,全部缴械投降,请马上禀告元帅知道。”

第二天中午,郭子仪的大军到了单家集,郭晤他们早为元帅搭好了中军帐。午饭后,元帅升帐,众将纷纷走进大帐听令。元帅命将吴淳带上来,他要亲自审问。

吴淳三十多岁,满脸胡须,是条五大三粗的汉子。进帐后看到郭子仪便忙跪倒,低头不语。郭元帅威严地问道:“帐下所跪何人?叫什么名字?”“小人叫吴淳,是灵宝将军韩子通的部下。”郭元帅道:“汝今被我军擒获,愿意归降本帅否?”“小人既被擒获,愿意投降。”

郭元帅面色和蔼了许多,继续道:“那好,既然愿意投降,就把你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本帅。”吴淳抬眼看了一下郭子仪,忙道:“不知元帅大人想知道什么事情?”

郭子仪道:“灵宝守军有多少人?最近是否又增添了兵马?”吴淳回道:

“灵宝原有三万人马,前几天安庆绪又派张守躬带了两万人马增援灵宝守军,现有五万人马。”

“张守躬?他也到了灵宝城?”郭子仪心里一惊,急忙问道。

“是的,他昨晚就到了灵宝城。”

郭子仪原本想用计智取灵宝城,现在知道张守躬到了灵宝,便心中犹豫起来。此人非常精细,若被他识破计谋,智取不能,反被耻笑,心中暗自踌躇起来。他命人将吴淳带下去,安排让投降的士兵们吃饱肚子,不许虐待他们。

郭子仪思考良久,命留下崔漪、元稹、郭曜和陆岩,其余众将退下。他起身走下帅座,来回踱着步,脑子里急速地思考着破敌之法。崔漪道:“元帅刚才听到张守躬到了灵宝,是不是感到吃惊?此人下官不熟悉,他是否很会用兵?”

郭子仪停下脚步道:“张守躬和我有过一段交往,对其知之甚深。当年我任甘州将军,他是肃州折冲都尉。后来我调回长安,任长安皇城兵马指挥使。

他也调回长安,是我部下千牛卫中郎将。我二人相处机会甚多,知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对兵书战策颇有研究。我出任朔方镇节度使后,他也调往河东为将,很多年没有来往了。据说安禄山叛乱后,派史思明攻占山西各县府,多是不战自败,闻风而降。唯独绛城围攻三月而不下,正是张守躬守城。气得史思明无可奈何,只得派人下说辞,威逼利诱,劝张守躬投降了叛军。本帅原计划命我军化装偷袭灵宝城,现在看来不行。张守躬上次中了咱们之计,丢了绛城,这次增援灵宝,他会更加谨慎小心。弄不好会葬送我军偷袭的人马,咱们还是另想计策吧!”

崔漪道:“元帅既然知道此人精细谨慎,上次又吃了亏,还是小心为好。

元帅是否已有主意了?”郭子仪摇了摇头没吭气,继续踱着步。陆岩道:“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如今知灵宝偷袭不成,父帅可否舍弃灵宝,绕道进攻函谷关,那时敌人必然来救,我军便可寻找战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既能破函谷关,又能拿下灵宝城。”

郭子仪眼睛一亮,赞许地点头道:“此办法不错,好主意。不过韩子通乃是一莽夫,容易瞒过。张守躬这个人却精得很,还得计中有计,方能奏效。郭曜,你带大部人马就此出发,大张声势逼向灵宝城,扬言夺取灵宝,使敌疑惧之!为父带领陆岩诸将,率三万人马绕道偷袭函谷关,然后如此这般,方能既破函谷,又夺灵宝,败韩子通必矣!”大家点头称是,分头去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