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平叛传(上)
7319000000071

第71章 战汉中李继损兵将 大梦归父子遭擒获(1)

却说当天晚上,月黑星稀,寂静无声。玉真子道长越过宫墙,又来到了尉迟犨的家中打探消息。尉迟犨把今天一天发生的事情统统告诉了师叔,并且告诉他道:“朝廷的大军已经捉住了汉王父子,这伙阴谋叛乱的贼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玉真子听到已经擒住了李重瑞父子,并且拿下了豫城,攻破了雍王的行宫,高兴地说道:“薛将军没有辜负众人的希望,及时地把信送到,贫道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若是李泌也到了汉中,汉中城必将指日可下。”原来,李泌喜于学道,常游于青城、峨眉一带,早已和玉真子成为挚友。

他思谋了一会又说道:“贤侄,你设法将一封信送入元帅军中。约定明日夜半子时,你可将汉中城的北门打开,接应元帅他们进城。我们这边从宫里杀出,杀出宫门后,直奔刺史府,捉拿李继等人。咱们给他来个里外夹击。”尉迟犨道:“师叔此计最好,只是黑暗中要避免误伤,师叔看如何是好?”

玉真子想了想道:“你的人马和朝廷的人马都戴上记号,就在臂上绑上白布条,这样就能避免自家误伤,你看如何?”尉迟犨笑道:“师叔好办法,打开城门没问题,只是这信如何送到呢?”玉真子道:“你刚才说李继明日要和朝廷的大军开战,你可乘乱将信射出去。我在信中写定,让他们见到信后,在北门外点起三堆火,你在城上看到火起,便打开城门。我那里派人守在王宫的最高处,看到火起,便从里边杀出,这样方才不误事。”尉迟犨点点头道:

“如此甚好,师叔你来写信,我想法把信送到,就照此计而行。”

玉真子回到王宫,把从尉迟犨那儿得到的消息告诉了大家,君臣都高兴万分。太上皇捋着胡子笑逐颜开道:“亨儿到底是孝顺,得知朕遭难,这么快就派大军来救驾,朕高兴啊!李重瑞父子已被捉住,这就是谋逆的下场,好,好,好啊!”

玉真子道:“太上皇,众位将军,贫道给李豫元帅写了一封信,约定明日午夜他们在城外举火为号,有尉迟犨打开北门,接应外边的兵马杀进城。我们这边也同时动手杀出宫去,直取刺史府,捉拿李继和其他叛军头目,大家看还要作哪些准备?”

郭曜兴奋地道:“好啊,大伙在这里憋了六天,该出出气了。咱们这边就养足精神,只看火起立即行动。只是老前辈啊,如何将信送出城去?”

玉真子道:“明日李继要和朝廷的大军开战,贫道命尉迟犨乘乱将信用箭射出去。若是元帅他们得到信,便在城外放起三堆火,咱们这边和尉迟犨看到火起,便动手举事。”在座的人都点头叫好。

李豫的大营扎在城北五里处,他派快马把活捉李重瑞父子的捷报送到长安。另外,奏请皇上宽心,太上皇安然无恙,很快就会把汉中的叛乱平息下去。

按照李泌的安排,向城南和城北派出了流动侦骑,准备截获汉中城的来往书信。

太阳落山时,一匹快马从南门突出,直奔汉水大桥。薛小鱼率人正伏在土坡后面,待到马匹来到跟前,薛小鱼忙命士兵扯起绊马索,那匹黑马栽倒,信使从马上摔了下来。薛小鱼从他身上搜出书信,打开一看喜道:“军师真是神机妙算,料到李继必然送信于南郑。弟兄们,带上他回大营。”

天麻麻黑,又一匹快马从李豫的大营中飞出,一路马不停蹄地直奔南郑。进得城来又直奔太守府。李复接到汉中来信,忙拆开细看,看到父、兄都已被朝廷的大军捉去,顿时惊得面如土色。

他急忙将信看完,问信使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事前一点也不知道李豫的大军到来?”信使道:“回殿下,穆仙师说要十日后朝廷的大军才能到,今天才六日,所以大家都没防备。其实大殿下三日前就已经被他们捉住了,可我们汉中一点消息都没得着。每天两下里都有书信来往,就是没有发现大殿下已经出事了。唉!都过于相信穆老道了,让这个贼杂毛害了王爷,也害了咱们大家啊!二殿下,明日千万要出兵汉中。朝廷的兵马初来乍到,立足未稳,咱两下里夹攻,定能杀败朝廷的兵马。”

这个信使便是薛小鱼假扮,他极力劝说李复出兵汉中。

李复愁苦地在地上兜着圈子。他暗恨自己的父王,放着好好的王爷不做,偏要夺取皇位当皇帝。听信穆士奇那个江湖骗子,皇帝没做成,倒成了阶下囚。他派人去请他的妹夫涂震过来,一齐商量此事如何办。

经过反复商量,决定明日还是按李继的命令行事。尽管李复有七十二个不愿意,但这驾马车上坐着自家父子数人。休戚与共,命运攸关,不能坐看马车跌入悬崖。

李复给李继写了回信,明日五更他便和涂震率四千人马赶到汉中增援,前后夹击朝廷军队。信写好后,便交由来人带回去。

第二天卯时,城外号炮连天,战鼓咚咚。李豫率兵马在北门外列阵,等待汉中兵的到来。

李继带众将登上城头,举目向城外看去。远远见李豫盔甲鲜明,精神抖擞,身后“帅”字旗威严耸立,旗角在晨风中微微飘动。弓箭手控弦二翼,两边排列着数员大将。内中有一个道装打扮的人,右手执拂尘,左手在指点着城池。观其军容,虽战鼓咚咚,后队人马却散乱不整,约五千之众,人人皆显疲惫之色。

李继回头对众将道:“观其景,看其形,李豫的人马也不过如此耳!他们昼夜驰骋,击我汉中,虽有小胜,却身体疲惫。再等片时,南郑的人马就会到来,我军两边夹击,务要活捉李豫。”

众将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尤为激动的是雷鸣,他三十多岁,血气方刚,本事还看得过去,只是性情急躁。他没经过实战,只在校场中比过武,自恃武艺高强。听罢李继的鼓动后,高声叫道:“王爷,末将前去打头阵,将这些远来的长安兵赶出汉中去。某定要斩将立功,为殿下助兴。”

李继的兴头也被提了起来,命左右斟杯酒来,要为其壮行。雷鸣将手一摆道:“王爷,就让末将学学古人‘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末将去了!”说完,大踏步下城而去。

李豫在阵上正等得不耐烦,就见城门开处,一支兵马由城内滚滚而出,约有一万人马。来将不待队伍列好,便挺枪跃马叫阵。

这边童勇讨得将令,便挥刀出阵。他大声问道:“来将通名,本将军宝刀下不死无名之辈!”雷鸣道:“吾乃汉中大将雷鸣,你是何人?”童勇道:“吾乃大唐太子殿下、平叛元帅帐下大将童勇。”说完,二人便刀来枪往,杀在一起。

三十回合后,童勇渐感吃力,刀法有些散乱。那雷鸣却是越战越勇,枪枪紧逼,恨不能一枪结果了童勇的性命。

这边众将看得明白,眼见童勇气力不济,已显败相。陆岩对李豫道:“元帅,末将前去替换童将军下来?”李豫点头道:“陆将军快去。”陆岩跃马出阵,高声叫道:“童将军少歇,看某来取他性命。”说话中,画戟已刺向雷鸣。

雷鸣眼看就要将童勇杀败,冷不防陆岩的画戟已刺到眼前,便撇下童勇,接过陆岩厮杀在一起,边杀边喊道:“来将通名!”陆岩道:“终南山陆岩是也!”随即画戟斜挑,直奔雷鸣左肋。雷鸣闪身避过,挥枪再战。二人战至十余回合,二马一错镫,陆岩用画戟逼住雷鸣的枪,舒展猿臂,将雷鸣擒过马来,然后打马回阵,将雷鸣扔在地上,众军士上前将他捆住。

李继、许匄等人站在城头上观阵。眼见雷鸣被捉去,许匄气得嗷嗷大叫,定要上阵去夺回雷鸣。雷鸣是他的徒弟,被敌人擒去,他觉得脸上无光。

许匄率叶谦、常万春、武陵下城上马,出城门奔阵上而去。尉迟犨请令也要去助阵,李继点头应允,尉迟犨便下城飞马驰出。

两军阵前,常万春要夺头功,不待主将点头,便已飞马出阵。这边呼儿赤木接住厮杀。许匄一心要夺回雷鸣,便亲自出马杀向对阵,这边有陆岩出马接住。

武陵也是急性人,见主将出了马,便也催马出阵,单搦李豫挑战。仆固怀恩大怒,一骑马,一口刀,杀向武陵。

尉迟犨一看,技痒难耐,抽出祖传钢鞭出马,大声叫道:“谁敢和我尉迟犨大战三百回合!”李泌听他自报家门,就明白他是谁了,对郭晔道:“郭将军前去对阵,贫道听薛小鱼说起过,此人是青城山玉尘子的徒弟,是自家人,他可能有消息转告。”郭晔提枪出阵,高声说道:“在下来会会尉迟将军!”说完,举枪便刺向尉迟犨。尉迟犨闪身避过,说道:“来将通名。”“大将郭晔。”郭晔说着话,又一枪刺来,尉迟犨用钢鞭架住,随即还给郭晔一鞭。

二人战了十多个回合,尉迟犨低声道:“郭将军,请随吾来。”便假意败阵,向东跑去。郭晔打马追了上去,就见尉迟犨从箭壶中抽出一支箭,弯弓搭箭,回身射向郭晔。郭晔见箭来得亲切,便闪身用左臂夹住箭,然后拿出一看,箭杆上缚着纸团。他取下纸团,把箭杆仍就夹在腋下,假装中箭,败回本阵。

这边两对人仍在厮杀,渐渐地许匄枪法有些散乱,感觉自己不敌陆岩,便打马败回阵来。那陆岩岂能放过他,解下腰中流星锤,许匄不等入阵,背上早中了流星锤。许匄栽下马来,被众人救起。

许匄中锤落马,那边常万春吃了一惊,手中慢了一下,被呼儿赤木一狼牙棒砸落马下,死于非命。

那武陵不敌仆固怀恩,见状,早撇了老仆落荒而逃。李豫一见大喜,鞭梢一指,五千人马一起掩杀过来。敌军阵上伤了主将,死了大将,军心涣散,斗志瓦解,一见朝廷大军杀过来,叶谦忙保了许匄就走。其他军卒吓破了胆,便如潮水般败回城中。

李继第一仗便损失了几员大将,心中十分懊恼。暗骂二哥李复不是人,约好的时间,两下夹攻李豫,这时候日已中天,将近午时,他却还不露面。他正急不可耐时,守城的士卒前来禀报:南郑的败军在城下叫门。

李继闻听吃了一惊,忙赶至城头查看。就见有五百余名士卒站在南城门外,一个个衣甲不整,刀枪残缺,神情惊恐,狼狈不堪。李继认得几名校尉,是数月前才调往南郑的老部下,便命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李继问领头的校尉舒湃是怎么回事。舒湃看了下自己受伤的左臂,艰难地舔了舔干涩的嘴唇道:“三殿下有所不知,二殿下今日五更便把弟兄们集合起来,说是开到汉中增援。我们走出不上二十里路,到了香炉岭下,忽听得一声炮响,两边杀出无数伏兵,将我军冲得七零八落。二殿下挥枪迎战,不料山路狭窄,道路拥塞,自家的人马挤成一团。二殿下无法施展手脚,被一把飞刀射中咽喉,死于非命。驸马爷遭乱箭穿身,跌下马被踏为泥浆。四千人马,如今就剩下我们这几百人,三殿下,你要为二殿下报仇啊!”说得一群败兵痛哭失声,哽咽一片。

李继呆站在地上不发一言,是悲,是怒,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当日策划反叛时,父王雄心百倍,豪情万丈。又正值安禄山叛乱,朝廷腐败,天下无处不在冒烟。他自认为时机已到,暗中作着起事准备。后来请了个穆老道,说是天赐的活神仙,一切都听他的话。什么推演天书,掐算休启,天光照路,真命天子,他娘的贼老道,净是骗人的鬼话。推波助澜,巧舌如簧,鼓动他们父子扯旗造反,走向不归之路。世事竟然如此捉弄人,短短的数日内,一幅美好图画在顷刻间便冰雪消融,土崩瓦解。苍天啊!你竟是如此捉弄人!

李继悲从中来,眼中滚出大颗的泪珠。他顿时觉得像是被人抽去精血,面色灰死,心灰意冷。父王和大哥被擒,成为阶下囚,生死难卜。二哥殒命疆场,两个姐夫都死于非命,忠心为他李家打拼天下,竟落得尸横荒野。苍天啊!一家人竟是如此下场。他看了看眼前的这些残兵败将,勉强传令下去,坚守城门,不许出战,心内则盘算着如何逃出汉中,避免灭族之灾。

再说李泌,他利用假书信,赚李复离开南郑后,便让虎大成和薛小鱼在香炉岭下设伏,歼灭了李复和涂震的援军。并趁势拿下了南郑城,收押了李复的妻小,然后大军搬兵回到汉中城下。

他俩献上李复和涂震的首级,李豫一见大喜,给他们两人上了功劳簿。

红日落山,夜幕降临,李泌仍在大帐中和李豫商议军务。李泌拿起汉中地图,仔细地端详汉中周围的地形,然后放下地图道:“太子殿下,眼下虽说已经破了南郑,克了豫城。但李重瑞的三儿子李继还占据汉中城,据城抵抗。

他父兄死的死擒的擒,目下已成孤掌难鸣之势。内无出谋划策之人,外无精锐救援之师,已成穷途末路之局面。朱灿曾参与谋划,也属汉王一党。但此人却刁猾狐疑,首鼠两端。据侦骑探报,他至今仍犹疑在秦岭山中,距此两百余里。贫道据此判断,李继为了保命,定会弃城而逃,走为上策。为收全功,不让漏网一个,就按今日阵上尉迟犨所送书信,依计而行。破汉中,擒李继,就在今夜,殿下以为如何?”李豫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李继已成惊弓之鸟,须依计而行,方能擒捉李继及那些逆党,决不能让这些叛逆漏网!”

李豫决定依计行动,随即调兵遣将,布置一切。留下李泌和童勇守寨,薛小鱼准备柴火,点放暗号,其余众将各自准备厮杀。

半夜刚交子时,高峰寒爬在王府大殿的屋脊上,远远看到城外三堆大火烧了起来,高兴地急忙从屋脊上轻身飘下,高声叫道:“郭大哥,城外点火了。”郭曜兴奋地道:“好,咱们马上动手。这里留下陈老将军和建宁王保护太上皇,再留下一千内卫军,其余人都去攻打刺史府,捉拿李继。大家行动时要迅速,不要弄出响声,以免惊动守城的汉中军。”众人齐声应道:“谨遵号令。”

郭曜率领一千人马打开北门冲了出去,外边围困王宫的士兵却站在两边不动。有一个校尉走上前说道:“哪位是郭将军?小的陈应,奉尉迟将军令,在此专候将军,给将军带路。”郭曜道:“在下便是,快请上马,前面带路。”说完后,大队人马随着陈应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