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薛小鱼出了王宫后,便急忙赶到了城东门。时间尚早,街上没有行人,城门还未开放。他便溜达到不远处的城隍庙里,寻思如何混出城去。庙廊下躺着一帮叫花子,正在酣睡。他灵机一动,自己正愁没法子出城,何不扮成叫花子蒙混过关。他走到这帮叫花子旁边坐了下来,思量如何将叫花子的破衣烂衫换了过来。
这时,就见一个年老的叫花子坐了起来,看了看他道:“你也想当化子?
唉,这年头你一身衣服就能换一月的粮食,干吗抱上金碗讨饭吃?”薛小鱼从怀里掏出一块银子道:“老大,我也不用瞒着你。我是外地来的人,没有‘路引’出不去城门。我用这块银子换你的衣服行不行?”老叫花子张开没几颗牙的嘴笑道:“好是好,银子可不能当饭吃啊!”小鱼道:“你只要把我打扮得像叫花子,你们陪我一块出城,躲过城门的盘查。到了东门外,那儿有个马家店,知道吗?随你们吃多喝少,全算我的,如何?”
说着话,小鱼将银子扔给了老叫花子。老叫花子接过银子,忙站起身把其他叫花子都弄了起来,吩咐道:“小三,把你的衣服脱下来。小虫,把你的裤子扒下来。小六,把你的破鞋丢过来。”这些叫花子都一一照办,脱下了破衣烂裤,丢到薛小鱼面前。
小鱼看着地上扔的这些破烂,有些恶心。他硬着头皮将这些破烂换到身上。几个小叫花子扑上来就抢小鱼的衣服,小鱼一把夺过自己的衣服道:
“慢,慢,你们抢去我的衣服,出城后我穿什么?”老叫花子喝道:“去,把你们收藏的那些破玩意拿出来将就着穿。”
小叫花子们跑到城隍爷后面,掏出了一大堆破烂,挑了几件能穿的披在了身上。老叫花子打开了小鱼的发髻弄乱,又从地上抓了一把草末子揉到他的头上,从地上拣起一根木棍和一只破碗交给他,张开缺牙的嘴道:“走几步我看看。”
小鱼想想自己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他往前走了几步,老叫花子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喊道:“小三,快些弄把泥来。”小三转身跑了出去,一会儿又跑了回来,手里攥着一把泥道:“老王头,泥来了。”老叫花子道:“给他化一下妆。”小三便把泥朝小鱼的脸上糊,一股骚臭味直冲小鱼的脑门子。小鱼叫道:“什么泥巴,这么臭?”小三道:“大哥你将就着吧,哪来的泥?猪圈里抠的猪尿呗!”众叫花子一听,哄堂大笑。小鱼气得直瞪眼睛,恨不得一脚踹死他。
此时天已大亮,城门大开。老叫花子对众乞丐说道:“老少爷们,咱们今儿个送这位爷们出城门。大伙机灵着点,到了马家店,你们吃什么喝什么,尽管够,咱们开走了。”大伙儿便稀稀啦啦地向城门走去。
门洞里站着数十个王府的兵丁,正在盘查行人。他们见是一帮乞丐,有两个兵丁往前凑了凑,想辨认一下有无生人。薛小鱼抖了抖破衣衫,一股子骚臭味扑面吹来,熏得两个兵丁捏着鼻子向后退,也不盘问了,挥了挥手放他们过去。
太阳早已升起来,照得人暖洋洋的。约莫走了七八里路,到了一个大镇子,老叫花子道:“爷们,马家店到了,我们也该吃早饭了!”薛小鱼笑道:“找个大一点的店,兄弟的肚子也饿了。”
说着话,路边就有个饭铺,店门大开着,小二站在门外正在招呼客人。一帮叫花子闯了进来,小二一见大怒,忙向外赶这帮人。就听“当”的一声,二两重的一块银子在桌子上跳动。小鱼瞪着店小二道:“认识它吗?”小二忙点头哈腰地赔不是。小鱼道:“尽着好吃的往上端,爷们有的是钱。”一会儿,烧羊肉,拌牛肉,蒜拌猪蹄子,红烧猪肘子,十张大锅盔,一齐端上桌来。这帮乞丐一哄而上,纷纷动手抢着吃了起来。
薛小鱼悄悄地起身,走到一个墙角处,他脱下那身破烂脏衣,换上自己的衣服,整理好了飞刀皮套,又将头发用手梳理了一下,胡乱绾了绾,收拾好包裹行囊又回到了桌子边。他另要了一碗糊辣羊肉,五斤熟牛肉,三张大饼吃起来。他边吃边想,如何弄一匹马奔赴长安,才不至于耽误大事。
正在此时,就听一阵马蹄声急骤而至。行至饭铺前,马主人勒住缰绳跳了下来,口里喊道:“店家,快上二斤熟牛肉,两张大饼来,爷还要赶路呢!”说完,此人把马拴在树上,大步走进店来,寻个桌子坐下。
薛小鱼暗自思量,看此人像是一个军官,行色如此匆匆,定是报信的差官。再瞧这匹马,浑身无杂毛,一楦枣红色;腰圆腿细,眼似铜铃,耳如削竹,势若惊鸿,分明是一匹上等神骏。
他看得眼热,便打起了这匹马的主意。他把剩下的牛肉大饼收拾好放进包裹,然后又摸了摸腰间的飞刀,瞅人不注意走到店铺外,解开马缰绳,一个箭步飞身上了马,勒转马头,疾奔而去。
马的主人听到马蹄声,抬头看去,马已被人偷骑而去。他急忙追至店外,马已去远,追之不及。他恶狠狠地骂了句:“他娘的,王爷的马也敢抢?不想活了!”
天过午时,李重瑞醒了过来。他感觉浑身无力,胸闷气短。他的三个妃子守在旁边,陈妃见他醒来,惊喜地叫道:“王爷醒了!”便走到外面去告诉穆老道和王化年诸人。众人听说王爷醒了,都走到里面看望李重瑞。王化年赔着笑脸轻声说道:“王爷您醒了,恭喜您啊!昨天晚上目睹王爷的风采,您确实是真龙天子啊!”
穆老道得意地纠正道:“诸位,都要改口叫万岁爷了。贫道已将万岁爷的奏章草好,请万岁爷过目后即可派人送太上皇。他若同意,就在上面盖上太上皇的玺印,万岁爷马上就成为皇上了。”王化年听着穆老道的话有些别扭,但又不敢纠正,怕他的“法术”厉害。
李重瑞喝了几口参汤躺下,感觉有些精神,便说道:“奏章孤就不看了,有王爱卿和仙师斟酌。奏章就由王爱卿替孤王去送,另着上官禁、许匄陪同前往。”
李重瑞说了这么几句话,已经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他用手指了下穆老道,穆老道明白是让他代替发“圣谕”,便接过话头道:“太上皇若盖上印,那就再好不过,生灵免遭涂炭,咱万岁爷也可顺利登基。若不盖印,诸位可回来准备刀枪厮杀。从现在起,各个城门要严加盘查,防止奸细混入混出。
李继殿下听令:现在就委任你为汉中城兵马总管,多派侦骑,打探消息。”穆老道说完,李重瑞招招手,李继走到跟前。李重瑞喘着气道:“一切事情都要和仙师商量,听仙师的话。”李继点点头,表示明白。
下午酉时,王化年一行数人来到了汉王宫,他们向玄宗递上了奏章。玄宗接过奏章阅览,上面写道:“三皇为圣,五帝为尊;盖因顺天昌民,俯缄仰膺。吾大唐开国百十余年,传至先皇中宗,本应由重瑞承袭。盖因重瑞冲动年幼,有皇叔旦监国。重瑞即年成,应掌权柄。孰料皇位落于他人之手,重瑞谋思多年,皇位应归于应得之人,俯冀太上皇,传诏天下,归位于重瑞,再拜顿首!”
玄宗看完奏章,不禁发怒道:“当年韦氏阴谋祸乱朝廷,毒杀皇帝,是朕率陈玄礼、高力士等人扫灭阴霾,重振朝纲,才将李唐江山延续至今。尔李重瑞依赖朕父子,称王至今,不思怀恩,反生问鼎之心,实属丧心病狂也!”他又用手一指王化年等人道:“尔等世受朕恩,不思忠君报国,反倒助纣为孽,尔等该当何罪?所奏之事,朕不准。”
王化年等人挨了一顿痛骂,身子颤抖着趴在地上,头上直冒冷汗。高力士忙假意劝道:“太上皇息怒,诸位大人也是受李重瑞差遣,不敢不来。当年韦氏作乱,杀死中宗皇帝,又用‘假途灭虢’之计,让十岁的重瑞坐上龙椅。若不是太上皇当机立断,轸灭韦逆,李重瑞早已成为怨魂,大唐的江山也早成为韦氏的天下,何来归位之说?如今,吾等君臣俱陷入李重瑞的罗网。矮檐低头,不得不如此!诸位大人请暂回,让太上皇思考一下再作答复如何?”
那许匄闻听此言,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大声叫道:“高公公说得对,你们已被重重包围,插翅也难逃去。何不痛快答应我家王爷,免遭眼前之祸。”
郭曜一听大怒,嗔目向前一步,擎剑在手,怒道:“汝等皇位未抢到手,吾先杀了汝再作商议。”
张楷忙伸手拦住郭曜道:“将军且慢动手,有事好商量。”说着话,假意向王化年他们递了个眼色,继续道:“就请几位先回去,我等君臣再商量一下,明天日落前再给你们答复。”
王化年根本就不知道太上皇已经知道了他们的阴谋,对他们君臣演得红白脸戏以为是真的,并未怀疑他们是在拖延时间,忙拱拱手道:“就请太上皇斟酌,我等先去回话。”说完一揖,慌忙出门而去。
王化年他们离去后,玄宗命大家坐下来商议对策。张楷面带忧愁地说道:“咱们的救兵恐怕四五天后才能到来,明日的答复难遂李重瑞的愿,他们肯定要对咱们下手。咱们能有什么法子可想?”又看着郭曜道:“郭将军,寻找炸药的事有无头绪?”
郭曜道:“玉真子道长和马嫳、郭晤他们正带人搜寻,一时半会恐怕难以找到。”正说着话,玉真子和马嫳、郭晤走了进来。大家都急切地看着他们,玉真子摇了摇头道:“等天黑以后,贫道出去找尉迟犨,他也许知道炸药埋在什么地方。”大家相对无言,只有等找到了炸药、消除了隐患,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再说薛小鱼上了马后,一路急速狂奔,只在路上打了一次尖,依旧马不停蹄地赶路。那匹枣骝马真是匹宝马,奔行神速,且又平稳。天黑时分,便赶到了天水郡。他找到了驿站,拿出了令牌,驿站的官员马上安排他住下。他告诉那位官员,他有十万火急的军情,把他的马匹多喂些鸡蛋拌豆饼,五更天他便要起程,给他准备好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