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平叛传(上)
7319000000019

第19章 史思明孤城用重兵 李光弼平原破敌人(1)

却说史思明出兵,发狠要灭掉颜杲卿。他倾范阳全城兵马,出动了十万大军,昼夜围攻常山城,并派出一部分人马看住颜真卿,防止他增援。

不数日,常山孤城被史思明攻破,全城百姓被屠,颜杲卿也被俘获,押至洛阳。安禄山威逼利诱劝他投降,颜杲卿毫不为其所动,大骂安禄山道:“胡儿阴谋作乱,汝乃狼子野心也!迟早朝廷大军到来,定会捉尔血祭吾也!大唐的江山岂能任尔胡作非为,尔终究会被平息。”安禄山恼羞成怒,将颜杲卿下令处死。

史思明破了常山城后,顺势逼向平原。平原县令颜真卿闻知常山已破,令兄颜杲卿已为国捐躯,他不禁热泪盈眶,满腔悲愤。他激励全城军民,同仇敌忾,准备共赴国难。

史思明五十多岁,是契丹人。他和安禄山是结拜弟兄,镇守蓟辽一带,逐步被提拔为平卢节度使。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准备发动叛乱,便积极鼓动周围各藩镇的胡人将领参与,他们一拍即合,战火很快烧起。

史思明被安禄山封为“梁王”。他手下有二十多万人马,以胡人铁骑为主,纵横山西、河北、山东、辽宁一带。这次他下决心要将颜氏兄弟铲除,便亲自率兵攻拔这两座城池。常山城攻破后,他又率兵围住了平原城。

他将大营驻扎在平原城的北门五里处,下令包围全城。顷刻间,十万大军将小小的平原城围得水泄不通。他决心要拔掉这颗“钉子”,铲除心腹之患。

他下令南门由前先锋忽律郎负责攻打,这是一名铁勒人,是史思明手下的一员骁将。东门由中军元帅吐尔班主攻,他是突厥人。西门由田令斐督阵,他原是安禄山手下的一个牙将。北门由史思明亲自坐镇,并配有二十四名平卢胡将。史思明决心要活捉颜真卿,逼他投降,利用他的知名度,为安禄山所用。

那常山城地势平缓,城墙不高,颜杲卿的守城人马也只有五千人。外无援兵,粮草不继,所以很快就被史思明攻破。

平原城却是城墙坚厚,人马众多,有一万多将士。加之平原粮食充足,物资充裕,也能够坚持三个月。再说此城百姓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所以史思明准备不充分,不敢贸然攻城。他下令五日后攻城,那时他的人马已经准备停当,辎重都已到位,必将一鼓作气,拿下平原城。

再说李光弼率军进入山西,沿途收拾了几股骚扰的叛军,路过太原府,又攻下了太原城,并派人镇守。

叛军已探知李亨在灵州登基,知道朝廷将要把进攻的矛头指向晋西北。

他们感到自己的战线拉得太长,兵力不足,便把山西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了晋南。

李光弼打下太原后,便直奔平原县。行至五松坡,离平原只有三十里路程,他下令安营扎寨,并派出侦骑校尉率人向前探察。一个多时辰后,派出去的那位校尉回报道:“启禀元帅,史思明正率十万大军围困平原城,将平原城围得水泄不通,准备明日攻城。”说着,校尉回头招了下手,从帐外押进来一名叛军士兵。他继续道:“启禀元帅,末将在通往显亭的路上,捉了一名叛军的信使回来,请元帅审问。”李光弼点点头,又挥了下手,校尉起身站在一边。

李光弼盯着那位信使道:“你到显亭去干什么?”

那位信使很害怕,说道:“小人到显亭去送信。”

“送什么信?”

“通知金县令准备好三百辆大车,预备梁王爷打下平原城,装金银财宝和女子用。”李光弼冷哼了一声道:“哼,想得倒美,带下去。”旁边过来两名卫兵将信使押了出去。李光弼命擂鼓聚将,招众将到中军大帐听令。

太阳落山后,各营都已安营完毕,帅字旗在中军大帐上空迎风飘扬,警哨全已派出。众将陆续到了中军大帐,李光弼已顶盔挂甲坐在帅案后。以陆岩、李晟为首的三十多员战将环列帐下。中军官正在点名,大帐内鸦雀无声,静听令下。

点名完毕,众将到齐。他的中军苏成捧着帅印和尚方宝剑,伺立身旁。就听李光弼朗声说道:“诸位将军,本帅奉命讨伐叛贼,收复国土,救困平原,援助颜公,平原城就在前面。此城遭叛军围困一年有余,城内兵丁伤亡严重,粮食兵器也可能非常匮乏。这一战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战,一定要打出我军的威风。兵法云:‘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史思明率人在此围城,有十万大军。敌人分四面包围平原,中军主将在北门。敌人人马众多,是我军的两倍。诸位必须全力以赴,拼死杀敌,以一战而挫败敌之锐气,方为疾战而存之道也!”他抽出一只令箭道:“浑咸将军,你率五千人马埋伏在南门外树林中。听到号炮响起,可率人马杀向南门,解决围困南门的敌人。”他又抽出一支令箭道:“罗威将军,你率五千人马埋伏在城东的松林内。闻听炮响,立即杀向东门之敌人。李抱玉将军,你也率五千人马,埋伏在城西的山冈下,听到炮响后,立即杀向西门之敌人。本帅带领李晟、陆岩等将军去会史思明。咱们杀败北门之敌后,即施放号炮,众将听得号炮声,俱要努力向前,众将听明白了吗?”众将齐声答道:“我等明白,谨遵号令。”

当夜营中突然起火,众军纷纷跑出营房,军卒有些慌乱。李光弼起身查看,是东边左营几座帐篷烧起来,蔓延到其他营帐。他命中军官传令:军卒不许乱动,违令者斩!他命罗威、李抱玉带人前去救火,并查清原因,速来禀报。

折腾了一个时辰,火被扑灭。罗威、李抱玉带着左营将军刘三成前来复命。刘三成脸色苍白地跪在地上。罗威道:“禀告元帅,末将现已查清着火的原因,是左军火夫营没熄灭炉灶余火,引起了大火,烧毁帐篷十顶,粮食五十袋,其他军需物资若干,两名火夫被烧死。”李光弼气恼地盯住刘三成喝道:

“你知罪吗?军中对火烛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你却玩忽职守,军纪松懈,造成如此严重后果。拖出去,斩首示众!”众将纷纷跪倒为其求情。李晟道:“元帅容禀,刘三成对部下管教不严,造成人员伤亡,辎重损失,按律当斩。但念起他跟随元帅多年,立有战功,望元帅开恩,饶了他这次吧!”李光弼哼了一声道:“看在众将的面上,死罪饶过,活罪不能饶,拖出去杖脊四十,以儆效尤。”行刑的军卒上来,将刘三成架了出去。

史思明率兵十万,战将众多,全不把弹丸小城平原城放在眼里。他准备工作完成后,即下令五更开饭,天亮攻城,日中必须破城。哪个城门不破,定当重责攻城的将军。他知道这一带并无唐军,无需派出侦骑。十万大军攻一小城,尽可放心破城。

太阳尚未升起,史思明率领兵马已将城池围定,准备好云梯和撞车,鼓噪呐喊逼向北门。只见北门吊桥高高挂起,城上偃旗息鼓,全无动静。

史思明有些纳闷,正待下令攻城,就见从正西飞来一队人马,直奔自己阵前。史思明大吃一惊,命令部队暂不攻城,列队迎候。一会儿的工夫,对方人马已经在对面列成阵式。

只见对方旗甲鲜明,刀枪闪亮,战鼓咚咚,兵强马壮,正是大唐的兵马。

就见门旗开处,一将乘马从阵后闪了出来。一杆认军旗在晨风中抖动,斗大的“李”字印在上面。史思明正惊疑间,就见这位骑白马的将军越出阵前,将手一挥,锣鼓即刻不鸣,一片整齐肃静。

史思明一见此人,顿时心跳不止。他认得此人正是名震天下的“白马将军”李光弼,一年前,他和郭子仪联手,大败自己二十万大军于洛阳城下,至今记忆犹新。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据说他已回朔方镇去休整,怎么这么快就到了河北?他打马出阵,仔细地观察着对方是否是假冒的。

李光弼见一员叛将走马出阵,五十多岁年纪,身材瘦削,歪鼻深目,稀疏胡须,手擎一把三尖两刃刀,跨下一匹乌骓马。他认得这是叛将史思明,他被安禄山封为“梁王”,便微微冷笑一声,高声揶揄道:“来者可是史思明将军?

久违了,洛阳城下一战,你带箭而逃,如今已过一年,身体可曾恢复?若是伤病未愈,何不早早回到范阳,免得性命不保。”

史思明是胡人,性格凶残,自小就在厮杀声中长大,一天不杀人,浑身就不自在。自从做了平卢节度使后,更是不改胡人本性,只想作战寻求快乐。他杀良冒功,纵兵劫掠,实乃平卢一带百姓的灾难。跟随安禄山叛乱以来,和唐军大小数十战,基本上都是胜多败少,根本不把唐军放在眼里。他一扫刚才的惊悸心情,脸上露出凶残的笑容道:“李河东(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当日洛阳城下你等使用诡计,占了便宜。今日你带这点人马也想和史某人再见高下?我劝你趁早收兵回去。平原弹丸小城,我今日即可拿下,以报洛阳城下之仇。”

李光弼冷笑道:“你别小看平原小城,它可是坚如磐石。你我先见上一阵,看看谁能取胜再说大话。”他自忖兵马少于史思明,混战与己不利,还是先用将斗,杀下他的锐气,再发动奇兵。

说完,李光弼勒马回阵。对方一员胡将飞马出阵,手举狼牙棒正在那里大呼叫阵。陆岩早已挺戟跃马,讨得令下,便直奔胡将而来。陆岩大喝道:“叛将通上名来,本将军不杀无名之卒。”那胡将高声应道:“吾乃大燕国梁王麾下耶律台大将,你是何人?”陆岩道:“大唐元帅帐下先锋官陆岩是也!”胡将道:“好,你就来领死吧!”说着举起狼牙棒照准陆岩砸来。

陆岩早已换成了长兵器,使一方天画戟,英姿勃发。他举戟荡开耶律台的狼牙棒,随即“刷刷刷”连刺三戟,杀得耶律台有些慌神。二人战至五个回合,耶律台力怯,拔马败走。陆岩纵马回追,解下腰中流星锤飞向敌将,正中敌人的后心。耶律台中锤受伤,倒身跌落马下。陆岩马蹄飞动,探身用戟挑起胡将的尸体,使一个“横扫千军”招式,将耶律台抛向敌阵。这几个动作一气呵成,唐营诸将不禁高声喝彩。

史思明一见大怒,正要下令派将,却见自己的三名胡将已飞马出阵。

这三个是二十四名骁将中的哈合木、铁木青、库鲁班。三骑马先后直奔陆岩而来。陆岩见状,扭转马头,向东奔去。哈合木跑在最前面,追向陆岩,大喝道:“唐将休走,拿命来。”喊声未落,就见陆岩突地勒转马头,避开对方刺向自己的一枪,手中画戟已刺中对方的咽喉,哈合木横身倒下马去,死于非命。

铁木青和库鲁班一见更加愤怒,刀枪并举,齐向陆岩身上袭来。陆岩不慌不忙,圈转马头,东挑西荡,和二将厮杀起来。三匹马转成丁字形,各施展本事拼力厮杀。两军阵营的鼓声擂得山响,激励着自己的人马,为自己人呐喊助威。

十多个回合过去,就见铁木青中戟落马,剩下库鲁班孤身胆怯,忙拨转马头败下阵来。陆岩一见,哪里肯放过他,纵马赶上,伸手便把库鲁班从马上提了过来。然后打马跑回自己的阵前,手一松扔下库鲁班,高声喝道:“绑了。”众军士向前将库鲁班绑了个结实。

此时,城头上颜真卿闻知自己的救兵到了,忙带人赶到北门,登上城楼一看,果然是自己的人马。他不禁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喜过望。城上的守军也欢欣鼓舞,大声高呼起来。一会又见陆岩大展神威,顷刻间,连杀敌将三名,活捉一名,便在城头上使劲地擂起鼓来,为自己的大军呐喊助威。

一时三刻间,损失四名战将。史思明气得恨不得咬碎牙齿,大吼道:“气死我了,谁与我杀了这个唐将?”这时,叛军营中诸将互相打个手势,一下子跑出了十多名战将,齐向陆岩奔去。

李光弼一见己方得胜,凝眉舒展,好不高兴。这下子可把史思明的邪火点了起来。好啊!就要让你冒火。他命鼓手不停地擂动战鼓,激励将士们的雄心斗志。

这时,对方十二名大将已经在战场中间排开了阵式。李元帅定睛一看,明白了对方的阵式:如敌方出一将,此阵就是“铜网阵”,如敌方出两将,此阵就成了“双菱阵”,如敌方出三人,此阵又变成了“三才阵”。总之,敌方是想靠兵多将广取胜。

他已技痒难耐,准备自己出战。就见一匹黄膘马已飞跑到阵前,马上战将横枪跃马跟陆岩打了个招呼,二人联手破敌阵。李光弼定睛一看,却是李晟,心里道,也好,看看这位李将军的本事如何。

李晟出马,更是不同凡响,手中挥动亮银枪,舞动起来犹如蟒蛇出洞,气概上已压倒了敌人。十二名胡将分成两拨,形成了“双菱阵”,分别围着他们,舞起一片刀光剑影,令人眼花缭乱。

陆岩使开“三十六路画戟法”,前突后刺,左遮右拦,竟是无人近身。突然,他大喝一声,一名胡将被挑落马下,接着他喊声又起,又一名胡将落马。

李晟和另外六名敌将交上了手,正是艺高人胆大,全不将他们放在心上。他的“罗家枪”讲究的是眼疾手快,出其不意。他右手持枪,左手拔出腰中宝剑,与敌盘旋缠斗间,拨开敌将的刀,左手剑向后挥去,将敌人半个头颅劈掉。接着,他一招“天弓射狼”,左手剑挡开敌方刺来的一枪,身体后仰,右手枪迅速地向后刺去,将一名追在后面的敌将刺死。这时候仍有四名胡将围着他,只是威力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