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也是猜不透谁杀了李辅国,还是这次蒴儿回来给令公拜寿时,本王才从他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那次保护和押送李辅国到云南的人,正是李辅国的干儿子孙利。李辅国这个奸贼搜刮了不少金银财宝,走的时候装了几大车,被孙利窥破了秘密,便见财起意,想把这些钱财占为己有。玉真子他们夜探客栈时,也发现了这个秘密。并且看到八只大箱子都归了孙利和两个保镖,便决定夺回这些金银财宝,返还国库。他们想到了李晟就在成都任职,便借助李晟夺取财宝。多亏了那匹火龙驹,芈三胜将它偷到手,连夜赶到成都告诉了李晟。李晟带着人马赶到广元,等候李辅国他们到来。李辅国到了广元,住到一家客栈,当夜就被芈三胜带着蒴儿取走了他的脑袋,成了无头死尸。李晟以捉拿凶手为名,带兵包围了客栈,从孙利的房间里搜出了八只大箱子。并且捉住了孙利和两个保镖,认定是他们见财起意,杀了李辅国,把他们押往成都下在大牢中。他给皇上写了一道奏章,就说是孙利见财起意,要了他干爹的性命。随后将孙利斩首示众,把李辅国搜刮的钱财交回了国库,皇上还夸李晟呢!蒴儿用李辅国的人头祭奠了他父王,便跟着玉真子去了青城山,继续练习武艺。事情就是这样,咱们走吧!”大家一听杀李辅国的原来是玉真子和芈三胜他们,不禁对老人家肃然起敬。
武城县离襄阳不远,上马行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就到了。李直他们进了襄阳,径直奔荆襄王府,趁府中无备逮捕荆襄王。他们到了王府门口,一起下了马,陆岩和薛小鱼保护着李直、李泌向里面走去。门口守将刚要盘问,李直将圣旨举起,守门的军卒便退向一边。
荆襄王李祈,早已知道荆楚道黜置使陆岩到了武城县,并且处决了老道侯半仙,破了三清观,杀了张老道,救出了那些孩子,惊恐害怕中等待朝廷降罪。这日午后,朝廷终于来了人,宣读皇上的旨意。李祈耷拉着脑袋,带着家人,由两个宦官搀扶着出来跪下,听候处理。
李直看着眼前的这位叔王,年过花甲,却是贪得无厌,梦想长生不老,真是痴人做梦也!便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幼熟读史籍,从未闻用小儿入药炼丹者。今闻荆襄王李祈,偷捉境内小儿十名入药炼丹,不胜惊甚、怒甚也!尔李祈前年勾结高睿反叛,资助叛军钱粮,实为皇家蒙羞也!先帝念在一脉相承,对尔网开一面,不予追究。孰料尔不思悔改,不知体念天恩,反而勾结匪类,荼毒百姓,实乃天良丧尽也!今数罪并罚,擢令革去爵位,逮捕入京勘问。其财产没收入官,家属子女回京安顿,钦此!”李祈谢了恩爬起来,李直即令查抄王府,核实人口。三天后,一切安排停当。李直告辞了陆岩、薛小鱼,和李泌一同押解李祈进京。
李祈被押解到京,李直即将他送交大理寺,自己进宫销差。李泌随行到了麟德殿前停下来,等候皇帝宣召。一会儿,一个内侍出来传旨,皇上请李泌金殿觐见。李泌忙整理了一下衣冠,进殿参拜代宗。代宗龙颜大悦,起身走下宝座,抓住李泌的手笑道:“先生一别十四年,竟是杳无音讯,朕十分思念先生啊!当年先生离开时,朕以为只是暂时分别,时间不会太久,谁想竟是十四年呐!”代宗说着有些伤感,眼泪噙在眼眶里。
当年李泌离开朝廷,原因很复杂。一为避祸,二为肃宗对他的建议不再重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再次是他为当时的朝廷呕心沥血、精力耗尽,已经身心疲惫,无力再为朝廷操劳。所以,他借故躲了出去,游遍名山大川,恢复精力。肃宗驾崩后,他本来想回来,继续为朝廷效力,但他了解代宗,知他性格宽而不惕,优柔寡断,喜欢听阿谀奉承话,易为小人利用。自己即便重回庙堂,也难有作为。再则,代宗登基后,并没有派人去寻访他,请他下山入仕。他对此心中怏怏不乐,便想归隐山林,老死林泉。当然,这是封建社会士大夫的通病。稍在社会上有些影响的士子,心情一不舒畅,便容易产生这种想法,李泌也不例外。这次襄阳之行,恰好遇到了陆岩他们,唤起了他对当年金戈铁马的日子的回忆。随后代宗命李直亲自捎话给他,请他重回庙堂入仕,他也就不再推托,随李直回京。此时他已经五十五岁了。
如今看着当年英气勃发的青年李豫,现在头上已有了白发,李泌也是感慨万千。他紧紧地抓住代宗的手,激动地道:“一晃十四年,人生如白驹过隙,时间过得飞快啊!当年陛下驰骋疆场,正是年轻有为之时。如今陛下头生华发,可知守护江山不易啊!贫道也想念陛下,更怀念一起杀敌破贼的那段日子,现在想起来,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记忆颇深啊!”代宗道:“是啊。每当朕想起汉中救驾的那几日几夜,就会激动不已,更加想念先生。这次先生回到朝廷,朕想请先生主持尚书省,督促各部尚书,尽快恢复大唐昔日的景象,先生您看如何?”
李泌考虑到自己机缘未到,元载其人气量狭小,不可共事。便推辞道:
“谢陛下重视贫道。让贫道领袖尚书省,贫道万万不敢。贫道离开朝廷已经一十四年,政务荒废,情况不熟悉,岂可因贫道之故而影响了陛下的中兴大计。
陛下看贫道还有用,先给个一般职位即可,宰相之位万万不敢当。”
元载其时在侧,担心李泌精明过人,一旦入阁,自己耍手腕容易被识破。
便满面堆笑道:“先生乃是高人,其高风亮节更令人佩服。皇上,杭州地处东南沿海,常有海匪活动。派了几任刺史都没平息海匪,百姓们饱受其苦。老臣推荐长源先生任杭州刺史,必能平定海匪之患,造福杭州百姓。”
代宗未及回答,李泌忙道:“元大人考虑周到,就依元大人之意,贫道愿意出任杭州刺史,平定匪患,请皇上恩准。”
代宗只得点头答应,并且道:“先生当一个地方刺史,恐怕辱没了先生。
既然先生愿意去,那就随先生了。不过还有一件事,朕始终不能忘怀。先生至今未能娶亲,使朕常常感到不安。年轻时光已经耽误过去,现在娶妻生子还来得及,望先生不要再推辞,朕马上给你安排。”
“陛下,这……”李泌还想推辞,代宗打断他的话,下旨道:“药爱卿,朕命你推荐一位大家闺秀,即日就和先生成婚,不得有误。”药子昂忙躬身应道:
“臣遵旨。”这种赐婚方式,令李泌哭笑不得,也令众大臣愕然,随即又都笑起来。李泌只得拜谢代宗。
代宗赐给李泌一院宅子,作为结婚之用。药子昂给他推荐了自己的外甥女,三日后便完了婚,不久李泌带着夫人去了杭州任职。
几年后,元载坏事,李泌被召了回来,又遭常滚嫉妒,被调任楚州刺史。
代宗驾崩,德宗继位,召回任中书令。贞元四年八月,天官星区发生月食,李泌说此地区发生月食,象征大臣中有人丧命。我是宰相兼大学士,该轮到我了。果然,不久死去,享年六十八岁。此是后话不提。
三年后,国家休养生息,国力得到了恢复。郭子仪上书代宗,提出了收复甘州、肃州,恢复瓜州、沙洲与中原的联系,打通河西走廊,将吐蕃人赶出阿尔金山的建议。奏章送到代宗案头,他打开一看,上面写道:“臣郭子仪启奏陛下:臣闻‘开土扩疆,为大将之职责’。大唐疆域西至葱岭,东到大海,版图超过万里。不幸安逆叛乱,国力衰败,西域大片土地被吐谷浑、吐蕃侵占,臣寝食难安也!如今趁国力日盛,臣尚能统兵之际,臣愿率兵打通河西走廊,收复肃州、甘州,连通瓜、沙二州。臣俯望陛下恩准,了臣心愿也!”代宗读罢,心情激动,马上提笔批道:老爱卿心系国土,维护社稷,实乃忠勇可嘉也!但爱卿年事已高,朕不忍心爱卿再受戎马之苦,可安心休养,朕另派他人出征也!”
令公坚持要出征,继续上书皇帝。代宗只得召朝廷阁僚和郭子仪入朝,商量西征之事。
元载听说朝廷又要用兵,心里不禁慌了。他知道西边用兵,就要从西部各处军粮库调粮,他心里有鬼,坚决反对西征。他起身慷慨而谈,说着不宜出兵的理由。他道:“朝廷连年用兵,人口锐减过半,国家创伤未平,百姓尚未温饱,粮草不支,兵马未齐,岂可轻易用兵也!吐蕃人豺狼秉性,凶残狡诈,常趁我国力匮乏,骚扰抢夺我大唐财物,使京师不得安宁。按照以往惯例,吐蕃人骚扰我京城,绕道六盘山而入原州,经原州而侵占平凉,进而逼近京师,唯此一路方能入京城也!臣以为,原州高寒易屯兵,平凉温暖易耕种。郭元帅应屯兵原州,依靠平凉,足可以抵挡吐蕃人,保护京城安全也!大可不必劳师动众地出兵河西,坚守原州足矣!”他言下之意是放弃甘、陕大片土地,只守原州、平凉一线。
他的话音刚落,郭子仪已拍案而起,大声斥责道:“元大人,你身为朝廷宰相,国家重臣,说出话来如同儿戏。请问元大人,老夫坚守原州、平凉一线,那么甘、陕大片土地交给谁?是交给吐蕃呢,还是交给吐谷浑?你翻开版图看一看,开元年间我大唐的版图有多大,现在还剩多大?莫说是征服西域各国,划疆之葱岭,就是河西走廊都不通,为吐蕃人卡断,你还想再把大片土地扔掉,这是一个宰相说的话吗?皇上,各位同僚,吐蕃人趁我边塞空虚,派重兵侵占河西走廊,断我丝绸之路,咱们岂能容忍?他们抢夺了甘州、肃州,控制了玉门关,就是进不了沙州城,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就是因为苏正刚将军率领一万将士浴血奋战,依靠大漠阻击敌人,使吐蕃人八年没有踏入沙洲城。他们凭着一颗颗丹心守卫着祖国的土地,期盼着朝廷快些派兵去解救他们,元大人说那些话难道是想把他们置于死地,永远回不到祖国的怀抱吗?”
“在下绝非此意,绝非此意,老令公误会了。”元载自知失言,急忙分辩。
吏部尚书刘晏道:“元大人刚才虽说失言,实则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畏敌心态。我大唐虽经安史之乱,国家元气大伤,但守土卫疆乃是我辈君臣职责,岂可畏惧番邦的侵略骚扰呢?如今咱们虽然恢复不了开元年间之版图,但是河西走廊一定要打通,玉门关一定要收复。这关乎我大唐的领土问题,也关乎对外商贸之大计。苏将军坚守沙州八年,为的就是不放弃丝绸之路。各位都应明白,这条路是一条对外的贸易桥梁,也是连接外部世界的纽带,在下十分赞同老令公西征计划。陛下,朝廷在平凉、定西设有军粮库,存粮三万石,足可支持三万人马用度半年,打通河西走廊不成问题,应同意老令公的西征计划。”
接下来药子昂、颜真卿等人都谈了各自的见解,支持西征计划。代宗取得了大臣们的支持,立即下旨老令公挂帅出征,打通河西走廊。
这正是:壮士暮年心不已,报效国家复故土。
请得王命出河西,剑横祁连尽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