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平叛传(下)
7318800000069

第69章 平兵变郭子仪献俘 怯声威吐蕃人签约

中午时分,徐璞玉他们回到大营。想起平常大帅对他们的恩德,众卫兵含悲抹泪,神情沮丧地走进大门。众将士惊问其故,他们便把编好的话告诉了大家,军营里立时炸了营。众将士原本不愿背叛朝廷,是被仆固怀恩诱骗而来的。如今没了仆固怀恩,便是没了禁锢,大家纷纷夺门而出,要去投奔郭元帅。张绍呵斥不住,便仗剑在手,砍翻了两个士兵。众人马上被激怒了,反身杀回营里,将张绍剁成肉泥。众军又来寻徐璞玉的晦气。徐璞玉见势头不好,忙带了仆固怀恩的一帮卫兵从营后跑了。一场轰轰烈烈、震动朝野的叛乱,就这样冰消雪化了。

郭子仪得知仆固怀恩死亡的消息,已经到了下午。灵州军将士杀了张绍,一起投到这边来,令郭子仪也感到意外。又听说仆固怀恩已死,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叫来几个仆营士兵,详细询问了仆固怀恩死亡的经过。士卒所知道的情形,就是仆固怀恩的卫兵告诉大家的。郭子仪以为情况一定真实可靠,他不由得黯然神伤,默默地回忆着仆固怀恩的一生,欷歔不已。

随后,他命单超击鼓升帐,召集众将议事。众将走进帅帐,看元帅脸色肃穆,心情沉重,不禁愕然。众将到齐后,郭子仪沉重地说道:“刚才得到消息,仆固怀恩已经死了。队伍垮了,将士散了,冰消雪融,云开雾散。他的死,于公而言值得庆幸,于私而言又使人悲痛。他为国征战一生,位至封侯拜相。百战余生五十多年,却犯了糊涂,实为痛哉!老夫也曾写信劝慰过他,他却一意孤行,听不进去,终于得到了今天的下场。唉!”

他叹了口气,继续道:“人死如灯灭,是非功过自有朝廷公论,咱们暂且不说。郭晔听令,命你和利宁带三千兵马,护送库勒王子他们回国。并赠送粮草一千石,钱十万贯,以结其心。送出边关后,你们即可返回灵州,在那里镇守。张守躬镇守原州、张棱镇守泾川。以扼守京畿之地,严密监视吐蕃人。其余人马回奉天,继续练兵,准备西征。”众将领命,各自去作准备。

郭子仪带着大军刚回到奉天,又接到朝廷急报,同华节度使周智光反叛,一把火烧了澄州城,造成巨大损失。幽州兵马使朱希才作乱,杀了节度使李怀仙。泾原兵马使王童之作乱,杀了节度使曹延。湖广兵马使臧洁作乱杀了节度使崔瓘。剑南兵马使崔甘作乱,杀了节度使郭英仪。淮南兵马使齐横作乱,杀了节度使连强。圣旨命他速率本部兵马,星夜前去收捕同华周智光、泾原王童之。

原来,这些反叛者都是程元振提拔起来的死党。他们闻知程元振已死,朝中失去了靠山,便借国家精疲力竭之际,孤注一掷,做垂死的挣扎。

郭子仪接报后,叹了口气,只得收拾好兵马,向北进军,再去平叛。行前给张守躬写了一封信,要他率原州兵马,就近收捕王童之。

主力大军到了同华城下将城围住,崔漪对元帅道:“反贼周智光乃是程元振提拔的同党,在军中没有威信,在同华更没有根底。令公可写一封信射入城中,对城内军民晓以利害,给予赏赐,让他们擒获周贼献出,岂不是更好?”郭子仪点头道:“此言最善。”便让崔漪写好了信,用箭射入城中。守城的小军拾到信,交给同华兵马使孙俊将军。

孙俊等人随周智光背叛了朝廷,一直提心吊胆,害怕朝廷派大军剿灭他们。知郭子仪率军到来,心中十分惊慌。忙拆开一看,是一封告同华军民书。

只见上面写道:同华州的全体将士暨全城百姓们,本帅率天兵到此拘捕反贼周智光,特晓谕尔等知悉。澄州房舍庙宇何故?竟遭周贼举火焚之!澄州百姓何故?竟被逆贼荼毒残害!其血腥惨不忍睹,其恶行罄竹难书!凡城内军民人等,擒捉周贼交出者,赏钱三千贯。愿做官者,赏与七品实缺。若抗拒天兵,助贼守城者,城破之日,诛其九族矣!本帅只要首犯,胁从者一律不问,特告知尔等知悉。大唐兵马副元帅郭子仪。

澄州惨案的制造者是周智光,下面的将士也是参与者。如今郭子仪说得很明白,只拿首犯,胁从者不问,那些参与者便都放了心。孙俊叫来了裨将朱光、严胜、范拓,对他们道:“咱们跟着周智光反叛朝廷,走上了死路。如今郭子仪带着大军杀来了,给咱们送来了一封信,说是只捉拿周智光治罪,其余胁从者不问,这便是给咱们留了一条生路。本将军请你们来商量,咱们要戴罪立功,捉了周智光献给郭元帅,还有赏赐,你们干不干?”三个裨将一听喜出望外,忙道:“我们愿跟随将军戴罪立功,您就下令吧!”“好,挑一百个勇士,马上就行动。”三个裨将领命,马上出去准备。

太阳还未落山,同华城的南门突然落下吊桥,城门大开,一队将士押着周智光走出城,径投郭元帅大帐。营门口岗哨走进大帐禀报道:“启禀元帅,同华兵马使孙俊押着周智光,在大门外求见。”元帅闻言大喜,对崔漪道:“果然不出先生所料啊!传他们进来。”

孙俊他们几个走进大帐,跪在郭子仪面前道:“末将跟随周智光背叛了朝廷,犯下了死罪。今遵照元帅命令,捉住了逆贼周智光,特来将功赎罪,听候元帅发落。”郭子仪勉慰道:“尔等迷途知返,将功赎罪,仍是大唐的好子民。

你们几个晋升一级,报朝廷核准后执行。郭晤,将逆贼周智光打入木笼囚车,押回京城治罪。将其家人子女,一律收监,待朝廷发落。”

郭子仪随即传令进城,抚慰全城百姓、将士,并张发了安民告示。又过了数日,张守躬派人传来捷报,已将王童之斩首,平息了泾原之乱。郭元帅大喜,派马嫳暂时镇守同华,其他大军撤回奉天。自己带老六郭暧、中军官单超,还有三千受过严格训练的将士,押解周智光回京,准备皇帝受俘时,接受皇帝的检阅。

代宗大历二年,郭子仪回到了长安。其时,郭暧已成为六品果毅都尉,有资格随父进朝见皇帝。

代宗早已得到快报,知道郭子仪得胜还朝,阙门献俘。便率领百官驾临五凤楼,举行受俘仪式。午时三刻,郭子仪带领受阅部队已在五凤楼前列队完毕。代宗由车骑大将军柏良器陪同,步下五凤楼,检阅征战将士。宫廷乐队奏起了《得胜还朝曲》,单超举起天子剑,大喊一声:“禀报圣上,三军列队完毕,请陛下校阅。”代宗说声:“将士们辛苦了。”便缓缓在受阅部队面前走过。

后面陪着郭子仪、柏良器,一起检阅王者威武之师。

阅毕,代宗又回到五凤楼上。裴冕捧着皇上颁布的嘉奖令,高声宣读道:

“王师所向,诸贼轸灭。率土之滨,天下共襄。郭子仪、李光弼、陆岩,率麾下王师,平息各地叛乱,功勋卓着也!着令嘉奖表彰有功将士,每人晋升一级,以示恩宠,钦此!”

表彰完毕,接着献俘。就见十名刀斧手推出一辆木笼囚车,车里面站着暴孽一时的周智光,脑袋露在囚车外,目光呆滞无表情。皇上和百官站在五凤楼上,验明了周智光本人正身。柏良器大声说道:“奉皇上圣谕,将逆贼周智光推出阙门外,凌迟处死。”就见一队内卫军过来,押着囚车走向刑场,十名刽子手早已备好利刃,一人一百刀,将周智光碎剐完事。

献俘仪式举行完,代宗在含元殿举行庆功宴,为郭子仪等人庆功。宴席前,一个宦官对郭子仪道:“皇上命咱家来请郭令公,请到御书房相见。”郭子仪随宦官去见皇上。进了门,就见太子李适、裴冕、颜真卿等人陪坐在侧。郭子仪忙上前要给代宗行大礼,代宗连忙制止。笑道:“老爱卿啊,朕早就说过,您见朕不必行大礼,只行拱手礼即可。朕今天请您来,是有件大事,想请您过来一起商量。请坐。”郭子仪谢了座,转身坐到椅子上,拱手问道:“陛下召老臣不知商量何事?”代宗对颜真卿道:“还是颜爱卿来说吧!”

颜真卿笑道:“令公啊,你我做亲家已经多年。如今陛下也要和你联姻做亲家,请我这个亲家来做媒,我是受宠若惊啊!”郭子仪惊喜道:“哎呀,那是老臣高攀了。不知亲家要为哪个子女做媒呢?”颜真卿道:“皇上看中了你家老六郭暧,要招为东床快婿,这可是皇恩浩荡啊!皇上有一爱女,叫升平公主,年方及笄,聪慧秀丽,皇上视若掌上明珠。亲家啊,你若无异议,明日即可下聘,不知亲家意下如何?”

郭子仪喜道:“犬子何日修来的福分,有此殊荣,老臣高兴还来不及呢,还有什么商量的呢?一切全凭圣上做主,亲家安排。老臣回去就准备聘礼。”

“老爱卿啊,您戎马一生,很少顾及家务。儿女亲事乃大事,朕岂有不和您商量之理?朕已下令工部,为爱卿在京城里修建王府,不日即可完工。以后您就住到京城里,安享晚年。朕的股肱大臣逐渐离朕而去,不是病故,就是致仕,朕心里很难过啊!张楷已经致仕半年,冯植也递了归乡的折子,他也病得不行了。”

代宗说得很伤感,眼睛有些潮润。他停了一下继续道:“朕思念李光弼李爱卿,十年了,朕没有见过他。几次朕下旨诏他还朝,他都借口不来,是对朕信不过啊!仆固怀恩为国征战一生,到头来做了错事,朕不怪他,是他手下人误导了他。他的死朕也难过,连个解释的机会也不给朕,便撒手西去,令人遗憾啊!”

郭子仪听代宗由衷而发之叹,也很感动。便说道:“圣上宽怀大度,令老臣感动。怀恩性格执拗,凡事不遂心易于偏激。虽兴师动众地纠合了三国四方兵马,却没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唉!人死为大,逝者如斯也!”言下之意是皇帝不要再追究其家属之罪了。

“爱卿说得对,怀恩的事情已成为过去,朕岂能过于追究呢?适儿,你过两天替朕下旨,怀恩的小儿子袭大宁郡王爵位,他的小女儿朕收为义女,封为全义公主。怀恩勤劳王事,全家为国战死了四十六口,朕每每想起,都会流泪啊!”说着,他又拭着眼睛。

李适看父皇很伤感,怕引起裴冕的怀旧心情,他也是有病之身,不易激动。便起身笑道:“父皇一想起这些有功之臣,便忍不住要发感叹,父皇忘了今天是大喜的日子,群臣还在等着父皇前去开席呢!”代宗自失一笑,说道:“朕还真忘了大喜的日子。走,咱们君臣赴宴去。”几个人便出门向含元殿走去。

第二天,郭子仪让人购置了彩缎聘礼,命郭暧亲自带人送进宫去下聘,并送上了生辰八字。升平公主知郭暧要来,便躲在帐幔后边,偷偷地观看郭暧。她见郭暧挺拔英俊,相貌堂堂,不禁喜出望外。郭暧却是两眼茫然,任人摆布,惴惴不安地猜想着公主的容貌。

忙完了一些琐事,郭子仪正准备进宫面圣,陛辞皇帝,继续到奉天练兵。

就见传旨官走进帅府,对郭子仪道:“奉皇上口谕,请郭令公速速进宫。”郭子仪忙骑上“雪狮子”,随来人进宫见驾。

进了大明宫,离麟德殿还远。传旨的宦官下了马,郭子仪也从马上下来,拉马步行。宦官道:“郭令公为何要下马?您老是皇上特许皇城里骑马、金殿上不拜的少数几个大臣,您可以骑马啊?”令公捋着胡须道:“那是皇上对老臣的厚爱,老臣却不能坏了皇城里的规矩。”

进了皇上的御书房,见几个大臣都在座,旁边还站着一个吐蕃人。郭子仪忙上前拜见皇帝,又和其他大臣见了礼。代宗道:“老爱卿,吐蕃国王派人送来国书,请求缔结两国友好盟约,永不侵犯。诸位大臣意见不一,朕想听听您的意见。”

吐蕃人自从上次兵败,十万人马损失了一多半,元气大伤。赞普迁怒于巴桑,将他撤职查办。后又打听到郭子仪在奉天练兵,准备将他们赶出陇右,逼回雪山不毛之地。赞普惧怕,便派人来大唐,想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借以恢复元气。

郭子仪看了一眼吐蕃使者,大声说道:“吐蕃人生性狡诈,不可以相信他们。他们上次兵败,人马损失惨重,元气已经大伤。老臣练兵三月,即可挥师西进,把他们赶出我国边境,使我国边境得到安宁。”

吐蕃使者一听慌了,忙说道:“尊贵的大皇帝陛下,我国与贵国自古以来就是甥舅关系,我国从不敢僭越。只因桑巴不尊王命,自持其勇,妄动刀兵,已被赞普治了罪。从今以后,两国签订下和约,我国军民再不会进入中原。否则,贵军便大加征伐,我国赞普毫无怨言。”

裴冕近来疾病缠身,身体羸弱。但他又是朝廷第一宰辅,遇大事也得出面处理。他想到朝廷数年刀兵不断,国内更是危机四伏,很想罢兵休战,缓解朝廷经济负担,缓解百姓兵役之苦。便说道:“陛下,老臣以为罢兵息战有利于两国百姓,有利于两国朝廷。但吐蕃人必须以退出兰州为条件,回到积石山以西吐蕃国境内。否则,我国将不惜一战,把吐蕃人赶到人际罕见的唐古拉山雪大阪中,坐困待毙。”

“对,就是这个条件。吐蕃人如不接受,老夫愿率三万铁骑横扫陇右,肃清边患。”

吐蕃使者已经明白了,眼前的这位皓首老者,便是威名赫赫的郭子仪。

便赔着小心道:“大皇帝陛下,贵国的条件在下接受。但是两国的正常通商不在此列,自由贸易往来仍可照常进行吧?”

“贸易往来是允许的,但必须是不能携带兵器。阁下如果愿意签字,可先到驿馆休息。待文本拟好后,再通知阁下来签字。签字后,本朝将派使者去贵国阐明我国的意见,另派一位将军至兰州,监督贵国撤退。”吐蕃使者连连点头,给代宗行了礼,退出门外。

跟吐蕃的和约签订后,朝廷派了几批人西去,督促吐蕃人撤离。没有了西征的必要,郭子仪暂时轻松下来,准备给儿子操办婚事。工部已为驸马准备好了府邸,就等郭家从华州搬到京城后,婚礼庆典方能举行。

一日,老令公出了帅府,带郭暧、单超到京城西北角,去看工部督建的“汾阳王府”工程的进展情况。他们刚走过朱雀大街,就见迎面来了一队人马。前面鸣锣开道,后面内卫军护卫,彩旗招展,派头十足,一看便知是哪家亲王出行。

前面十来个穿皂衣、歪戴帽子的家丁,边走边喊:“闲人闪开,行人靠边。”

老令公一看是王爷的卤簿,将马勒向道边停住,等王爷的銮驾过去。郭暧和单超却不理会,仍旧放马缓行,并不靠边。一个家丁扬起手中的皮鞭,大声吼道:“瞎了你的狗眼,还不闪开?”说着,手里的鞭子已向郭暧抽来。

郭暧没等他的鞭子抽到身上,自己的马鞭子带着呼啸声抽到了家丁的脸颊上,顿时起了一道血痕,鼻子流出了鲜血。挨打的家丁杀猪般的号叫起来,阻住了行进的队伍。仪仗队停下来,一帮家丁号叫着、举着水火棍朝郭暧、单超打来。这二人岂是省油的灯!轻舒猿臂,早抓住家丁的棍子夺到手,随即指东打西,将一帮家丁混混打翻在地。

老令公一看发了急,大声呵斥不住,忙翻身下马,抓住郭暧手中的棍子夺过来扔了。百十个内卫军将士站着看热闹,并不帮助那几个混混,因为他们认识郭子仪,十分尊敬老令公。

八抬大轿落了地,里面传出一个公鸭嗓子的声音:“什么事啊?怎么停下来啦?”说着话,那人掀开了窗帘,看到郭子仪站在前面。他吃了一惊,忙从轿子里出来,拱手呵呵笑道:“原来是郭令公啊!您这是要上哪儿呀?”

老令公一看是此人,不禁有些腻味,冷冷地道:“噢,原来是鱼公公。”

这正是:有心驰骋跨骏马,无意结怨偏遇他。

仗势欺人狗奴才,一样将你打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