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海盗之谜
7311100000016

第16章 海盗世家的旁系子孙(2)

波罗的海曾是古代北欧商业的通道。波罗的海和北海诸海峡是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天然水系,是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各国相互来往和通往世界各大港口的主要航道。因此自古以来,波罗的海和北海地区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而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和帝国主义角逐之地。

现在波罗的海是北欧重要航道,也是俄罗斯与欧洲贸易的重要通道,航运意义很大,是沿岸国家之间以及通往北海和北大西洋的重要水域。从彼得大帝时期起,波罗的海就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重要出口。俄罗斯与伊朗、印度等国合作酝酿连接印度洋和西欧的“南北走廊”规划也是以波罗的海为北部终点。

自90年代初以来,航行在波罗的海上的轮船急剧增多。近两年来,每年航行在波罗的海主航道的轮船已超过4万艘。目前波罗的海有轮渡连通沿岸国家的各大港口,并通过白海-波罗的海运河与白海相通,通过列宁伏尔加河-波罗的海水路与伏尔加河相联。

波罗的海和北海的重要性同时也赋予了沟通这两大海域间诸海峡以巨大的战略价值。波罗的海和北海间诸海峡是波罗的海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门户,重要的战略和军事意义使得诸海峡始终成为各国企图控制的目标。它们是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出入大西洋的唯一通道,而美国则将卡特加特海峡列入其在世界上必须控制的16条著名的海上要道之中。

黑海,俄语和保加利亚语作Chernoye More,乌克兰语作Chorne More,土耳其语作Karadeniz,罗马尼亚语作Marea Neagra。黑海是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亚洲小亚细亚半岛之间的内海。因水色深暗、多风暴而得名。黑海向西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与地中海相通,向北经刻赤海峡与亚速海相连。黑海形似椭圆形,面积420,300平方千米,东西长1,180千米,从克里米亚半岛南缘到黑海南海岸,最近处宽263米。平均水深1,315米,最大水深2,210米。

黑海经由其西南角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Sea of Marmara)、达达尼尔海峡、爱琴海以及地中海与遥远的大西洋海域相通。克里米亚半岛从北面伸入黑海,东端狭窄的刻赤(Kerch)海峡通往面积较小的亚速海。黑海海面约461,000平方千米,最深处深于2,210米。黑海海岸很少低地,大部分低地都在北岸。注入黑海的大河流有多瑙河、聂伯河、聂斯特河和顿河。黑海原是古地中海(Tethys Sea)的残留海盆。目前的形状可能出现于5,800万年前。当时在古安纳托利亚(Anatolia)的地壳上升,黑海盆地从地中海分裂开;新形成的黑海盆地逐渐与大洋分隔,其含盐量下降,又缓慢地和黑海地区分离。黑海海水含盐量几乎只有世界各大洋海水含盐量的一半。

黑海的东岸和南岸是高加索山脉和黑海山脉,西岸在博斯普鲁斯海峡附近山势稍稍平坦,西南隅是伊斯特兰贾山,往北是多瑙河三角洲,西北和北边海岸地势低洼,仅南部克里米亚山脉在沿岸形成陡崖峭壁。沿岸大陆架面积只占整个水域面积的1/4,经大陆坡到达海底盆地,面积占整个水域面积的1/4。黑海的咸度较低,含盐量平均少于22‰。海水的显著特点是中间部分155米以下和边缘部分310米以下的海水缺氧,因被硫化氢污染,加上海水流速缓慢且缺乏上下层间的对流,形成海水下层的“死区”,底栖生物极为稀少。鱼类有180种,主要为鲟鱼、鲱鱼、黍鲱、灰梭鱼和鲨鱼等。

黑海沿海国家有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北岸为乌克兰,东北岸为俄罗斯,乔治亚在其东岸,土耳其在南岸,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Moldova)在其西岸。沿海重要城市有伊斯坦布尔、布尔加斯、瓦尔纳、康斯坦察、图尔恰、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巴统等。

黑海是东欧各国海运要道,也是欧洲地区(含前苏联欧洲地区)各主要河流的出海口,包括第聂伯河、顿河、源自乌克兰境内德涅斯特河以及发源于德意志帝国南部的多瑙河。

9世纪至10世纪黑海是维京海盗的天下。而维京海盗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之后,居住在吕根岛的属于斯拉夫人部落的鲁基人和北方沿岸的斯拉夫人部落又成了维京人的后继者。他们从吕根岛和波罗的海北部的居住地出发,向四方辐射,进行抢劫活动,并逐渐形成规模,最远时曾到达北海海域西部地区。到12世纪时,昔日的海盗王国丹麦已经不堪其扰。这些来自波罗的海的海盗们的活动严重阻挠了丹麦各个港口的正常贸易。

1241年,最先由吕贝克和汉堡两个城市在这种共同的目标下缔结了同盟关系。不久不来梅也参加进来,再后来参与这个同盟的又陆续增加。到了14世纪末,所有沿波罗的海与北海包括奥得河、易北河、威悉河以及莱茵河一带比较重要的城市,都已加入同盟。这个联合机构取名“汉萨”,在德语中,它的含意就是联合。可以说,当初汉萨同盟的成立是和海洋特别是波罗的海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当时波罗的海正是海盗猖獗活动的场所。实际上,汉萨同盟的成立也确实与海盗的存在有关。所以,提到波罗的海的海盗,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与之相关的汉萨同盟。汉萨同盟城市大都分布在波罗的海沿岸。到14世纪中叶,汉萨同盟已经扩展至波罗的海南岸、东岸的所有德国港口城市,并扩展到英国、佛兰德、丹麦、斯堪的纳维亚、俄罗斯、芬兰等地。波罗的海东岸的德意志殖民者按照严格的汉萨法律建造了一大批汉萨城市。

当时波罗的海上势力最大、最凶悍也最为臭名昭著的大海盗是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兄弟,他们隶属于“粮食兄弟”这个海盗集团。

活跃在黑海的海盗则主要是为奥斯曼帝国服务的伊斯兰海盗。

“日本”海盗——倭寇

我们都是从小在教科书中读着戚继光抗倭的英雄事迹长大的。倭寇就是侵略中国的日本人,这是我们从小从历史书那里学来的。

据百科全书定义,“倭寇”这个词是从“高句丽广开土王碑”(西元414年)碑文上所记载的“日寇(某地名)”得来的,在这个词里“寇”当动词用,意思是“日本侵略(某地名)”。到了后来演化中“倭寇”这个词才渐渐的做名词用,用以称呼来自日本的侵略者。另一方面,在16世纪丰臣秀吉对朝鲜半岛出兵、以及中国的抗日战争里,两个国家都把日本人称为倭寇,其实是沿袭历史上的称呼,带有贬义。

倭寇一般指13世纪至16世纪期间,以日本为基地,活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海上入侵者。一直以来倭寇都被归入海盗之列,但是跟其他海盗略有不同的是,他们同9世纪至10世纪时的维京人有些类似,主要的掠夺对象实际上不是船只,而是陆上城市。

倭寇的根据地包括日本的对马岛、壹岐、平户岛、五岛列岛以及朝鲜半岛的沿海岛屿、中国的台湾岛、海南岛和沿海城市。荷兰人未到台湾之前,台湾也是倭寇的活动据点。在倭寇最强盛之时,他们的活动范围曾远至东亚各地,甚至是内陆地区。

倭寇的组成也不是我们通常想象的都是日本人,实际上除了早期因为日本人参与较多,从而获得了这个外号之外,其他时期有朝鲜人,还有大量的中国人。学者研究证明,在台湾活动的倭寇其实也不是日本人,而是漳泉一带与日本方面有贸易的著名海商或海盗。只是由于这批海盗最初都来自日本(当时称为倭国),所以被统称为“倭寇”。

在倭寇活动的前期,倭寇的成分是以日本海盗为主。当时他们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当时臣服于元朝的高丽,即现在的朝鲜和韩国。由于高丽是元朝的属国,在元世祖忽必烈征服日本的过程中,高丽军充当了马前卒的角色。他们在忽必烈两次进攻日本的军事行动中,对日本的对马、壹岐、松浦、五岛列岛等地的居民进行屠杀和掠俘,这引起了日本人的愤恨。于是这个地区存活下来的日本人再后来就对朝鲜沿海进行报复式的海盗行为。清朝的徐继畭所著《瀛环志略》中就指出:倭寇的起因在于朝鲜人(高丽人)配合蒙古侵日行为所引发的报复。倭寇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夺回被俘的日本人,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屠杀中,日本本地的生产力遭到破坏,残存下来的人衣食无着,只好到海上去劫掠一些东西以维持生计。

自元末至明万历年间,一部分日本武人、浪人(流亡海上的败将残兵)、海盗商人和破产农民,不断侵扰中国、朝鲜沿海地区,前后历时达300年之久。

这些活跃的日本人在中国和朝鲜的历史上都留下了一笔。朝鲜史把马岛、壹岐岛、平户岛这三个地方,称为“三岛倭寇”,因为日本古称倭奴国。

另外,从日本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的海盗船通称为八幡船,这是由于倭寇以“八幡大菩萨”作为旗帜。

明代倭寇的活动,以嘉靖朝为界可大体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从元末、明初到正德年间。元末,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其内战中的败将残兵、海盗商人及破产农民流入海中,乘明初用兵之机,屡侵滨海州县。洪武时,海防整饬,尚未酿成大患。经永乐十七年(1419年)六月的望海埚之战,明辽东总兵刘江率师全歼数千来犯倭寇后,倭寇稍稍敛迹。正统以后,因明代海防逐渐空虚,倭寇侵扰时能得手,致倭患又起。这一时期的倭寇成员多为日本本土之人,除赤裸裸侵扰外,还利用中日间存在的“勘合贸易”载运方物和武器。路遇官兵,则矫称入贡;乘其无备,则肆行杀掠。总的说来,嘉靖以前,倭寇侵扰只限于个别地区,时间亦短,尚未成为明朝东南地区的严重祸患。

而在日本,因为日本国内动乱加剧(日本进入了南北朝的动乱状态),政府对于倭寇活动的约束也渐渐松弛,在这种情形下,倭寇活动也就更加频繁。

这些渐渐引起了后来明朝政府和朝鲜方面的不满。

于是刚刚成立的明朝政府就向日本政府提出要求治理倭寇。明政府曾在辽东到浙江、福建再直达广东的漫长沿海筑建海防来进行防御。由于明初的国力“较为强盛”,太祖皇帝对外的态度也比较强硬。自洪武二年(1369年)开始,明朝曾数次向日本派出使节质问当时的日本政府,日本改府当时还是承认了错误,但由于日本内乱,无法彻底解决海寇问题。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双方协定:“日本十年一贡,人止二百,舟止二艘,不得携兵器,违者以寇论。”并命令日本政府禁止入寇。

不知是因为明朝的压力还是日本内部对于匪徒流行的不安,日本开始动手剿匪。明朝政府还像模像样的随后敕封讨寇有功的南朝将军“日本国王”的称号。明朝从永乐皇帝到万历皇帝年间,曾多次册封日本国王。但是史书记载明朝永乐皇帝授予足利义满“日本国王”称号,足利义满从明朝领取冠服并臣服明朝。以后日本的义满、义持、义教三位将军都曾接受中国皇帝所派册封使的正式册封。义政、义澄、义晴也都使用过“日本国王”这一封号。不过,这个国王称号在日本国内的正式场合并不使用。

之后北朝室町幕府在南北朝合一,日本的政局渐渐稳定,政府的控制力加强,而且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再度进行讨伐倭寇。除此之外,在这之后,由于明朝和日本以及朝鲜之间的贸易加强,经济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因此,倭寇渐渐消弭于无形。这是倭寇活动的第一个阶段,因为主要是以日本人为主体,所以又被人称为“真倭”。这一期的倭寇对于历史的影响还有一点,那就是李氏朝鲜的开国君主李成桂因为讨伐倭寇有功得到很大的声望和势力,后来进行政变取代高丽王朝建立朝鲜王朝。

日本人出海劫掠的事件渐渐稀少之后,中国的海盗和私商们就开始在新的舞台上崭露头角。这一时期有大量的中国商人、破产农民和失意知识分子等,由于各种原因留居日本。其中有资本者在倭做买卖,无财力者则“联夷肆劫”,成为嘉靖隆庆年间倭寇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这一时期倭寇的一个显著特点。由于这种危害一方的方式与日本倭寇相似,而且政府处于各种原因遮掩真相,海盗们也为了推脱责任乐于让别人认为他们干的坏事是“倭寇”所为,于是在历史上,倭寇这个词所代表的含义也就真真假假扑朔迷离起来。总之是,这些所有的日本人、中国人、朝鲜人都被归于一类,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