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7305900000043

第43章 陈平贫贱时(节自《陈丞相世家》)

【《陈丞相世家》导读】

陈平少时即有奇遇,亦有大志。在楚汉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他六出奇计,帮助刘邦创建并初步稳定了汉帝国。吕后当朝时,他曲伸变化,应付自如,最后与太尉周勃一起剿灭诸吕,安定了刘氏王朝。其晚年在文帝朝挤掉右丞相周勃。揽权一时,得以善终。在此篇,我们见到的是一个云蒸雾变、曲伸随时、察因观衅、鹰击鸷搏的黄老之徒,林云铭评说得很准:“智谋是陈曲逆(陈平曾封曲逆侯)一生得力,不特善于立功,且善于自全。但智谋非临时可办,其叙少时所好与分肉里社之事,正见其决策当年,胸中早有一副大本领也。至吕后临朝时,子房见机辟谷于前,王陵戆谏免相于后,而曲逆且被吕媭之谗,乃能全身以立功于国,其作用为尤难者。赞中‘倾侧扰攘’、‘纷纠’、‘患难’、‘多故’等字,极言其难下手处,能下手处,所以为智谋。”从本篇篇末的赞语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对陈平的智谋是十分赞赏的:“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原文】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1]。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核耳[2]。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

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久之,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

邑中有丧,平贫,侍丧以先往后罢为助。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3],平亦以故后去。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敝席为门,然门外多长者车辙。张负归,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张仲曰:“平贫,不事事[4],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奈何予女乎?”负曰:“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卒与女。为平贫,乃假货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纳妇。负诫其孙曰:“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父,事嫂如母。”平既娶张氏女,赍用益饶[5],游道日广。里中社,平为宰[6],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注释】[1]阳武:古代县名,故城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南。户牖乡:地名,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北。[2]糠核:粗糙的食物。[3]独视伟平:见陈平便喜欢其奇伟之处。[4]不事事:不务生产的事情。[5]赍:本意为把东西送给人,此处当资财讲。[6]宰:主持人。此为主刀分肉者。

【译文】丞相陈平,是武阳县户牖乡人氏。在他年少时,家境贫穷,但他喜好读书。家里仅有三十亩田,他只好与哥哥住在一起。他哥哥经常自顾耕田种地,任凭陈平去游学。陈平长得高大魁伟,仪表堂堂。有人问陈平说:“你家贫穷,不知你是吃什么长得这等胖而美的模样?”陈平的嫂子很嫉恨他不料理家中的生产,便气冲冲地说:“也只是吃些糠糟吧,有这样的小叔子,不如没有。”陈平的哥哥闻听到这些言语,便将其妻逐出家门而离弃了她。

到了陈平长大,可以娶妻的时候,富贵人家都不肯将女儿嫁给他;贫穷人家的女儿,陈平又羞于娶之。过了很久,户牖乡有一富贵之人叫张负。张负有个孙女,已五次出嫁五次都死了丈夫,因而没有人家敢娶她,陈平却想得到她为妻。

只要县中有丧事发生,陈平虽穷,但总是热心帮助丧家治丧,常是最先前往,最后离开。张负在治丧场见到陈平,对他十分赏识。陈平也特意最后离去,张负便跟随陈平到他家。只见陈家居住在城边的穷巷之中,用一张破席当门。但是,门外却有许多德高望重的人所坐车辆碾出的车轮印子。张负回家后,对他的儿子张仲说:“我想将孙女嫁给陈平。”张仲说:“陈平很穷,他又不务农事,整个县的人都笑他的所作所为,为什么惟独你偏要将孙女嫁给他呀?”张负说:“人品有如陈平那样美好的人,难道会永远贫贱么?”因此,张负最终将孙女嫁给了陈平。因为知道陈平贫困,张负就把钱币借给他作为聘礼;孙女出嫁时,又给了他置办婚宴的酒肉饭菜的资金。张负还告诫他的孙女说:“不要因为他贫穷的缘故,你就待他们不恭敬。事奉兄长犹如事父,事奉嫂子犹如事母。”陈平娶了张氏女后,资用愈加富饶丰厚,因此,他的游学之道愈来愈广。在里中社日,陈平作为主持人,他给人们分割肉食很公平。父老乡亲们都称赞他说:“很好呀!陈家这小子为主持人。”陈平说:“哎呀!假使我陈平得到主宰天下的事,也会像分肉一样公平哩!”【鉴赏】陈平(?—前178),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曾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去谋士范增,并以爵位笼络韩信,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封曲逆侯。惠帝、吕后时任丞相,因吕氏专权,不治事。吕后死,他与周勃定计,诛杀吕产、吕禄等诸吕王,迎立文帝,任丞相。但他少年时,却家贫得只能食糠秕。本文记述的就是陈平少年时代贫贱的生活。

首先,写陈平家贫,但好读书。其兄自己苦耕,让他外出游学。因他身材高大魁伟,引出其嫂的不满,认为他只配食糠秕,不事生产,不如没有此人。其兄听说后,将其嫂逐而弃之。表明其兄对陈平的手足之情与鼓励其弟读书游学的超人之处。

其次,写陈平娶妻的过程。陈平长大,到娶妻年龄,但因贫穷,加上他不事生产,只是热心帮助村中有丧事的人家治丧以混饭吃,没有人愿将女儿嫁给他。独有一富豪张负,因其孙女五嫁而夫辄死,无人敢再娶她,又见陈平人品好,身材魁梧,陈平也愿娶其孙女,就将孙女嫁给他。因陈平家贫,张负借钱给他作聘礼,又给他置办婚宴的资金,并对其孙女讲:“毋以贫故,事人不谨。”最后,写陈平婚后的作为。因资财渐丰,游学日广,所得日多。在他主持里中社日期间,分肉公平,办事公道,深得大家的拥护。陈平也感慨地说:“假如我今后能主宰天下的事务,我同样会公平、公道地办事!”表达了他的志向。

文章紧扣陈平娶妻之事,写尽他的穷愁潦倒,也展现了他与众不同之处及其高远的志向。选材典型,记叙顺中有曲,描写有言有行,有正有侧,较好地展示出陈平青少年时代的形象及其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