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生活中,亲密距离与朋友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场合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
这一距离体现了社交性和礼节上的较正式的关系,社交距离的近范围在12~21米之问,这是一般的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的标准距离。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次座谈会,工作人员安排座位时有个疏忽: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间没有摆放增加距离的茶几。结果,客人不得不尽量靠到沙发外侧的扶手上,身体呈向后仰的姿势。
可见,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要有不吲的人际距离,如果距离和情境不对应,一方或双方就会心理不适。
社交距离的远距离范围在21~37米之间,表现的是更加正式的社交关系。公司经理常用一张大而宽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办公桌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
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招聘时的面谈,大学生论文答辩等场合,双方之间也会隔一张桌子,保持一定距离,这样会增加庄重的气氛。
公众距离
公众距离的近范围在37~76米之间,这种距离是适合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当演讲者试图与某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公众距离的远距离范围在76米之外,这是一个儿乎能容纳一切人的开放空间,人们在这一空间内,完全可以对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可能没有任何联系。
尽管以上四种距离都有一些数字范围,但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对交往距离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这种差距是由于人们对"自我距离"的理解不同造成的。例如,北美人理解"自我"包括皮肤、衣服以及体外几十厘米的空间,而阿拉伯人的"自我"则仅限于心灵,他们甚至把皮肤也当成身外之物。因此,当北美人和阿拉伯人交往时,就会出现这样的可笑场面:阿拉伯人因为对方和自己距离太远而觉得对方过于冷淡,因此步步逼近;而北美人却因阿拉伯人的步步进逼而连连后退,他们认为对方过度亲热了。
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人的交往距离也有差别。一般来说,有权力有地位的人所需要的交往距离会相对大一些。就像我国古代的皇帝,身份地位都很尊贵,所以需要的交往距离比较大,他们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和大臣之间拉开了较大距离。如果哪位大臣不小心靠近皇帝的话,没准会被当成刺客而丢了性命呢。
确定交往距离的远近,不仅和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有关,还和人的性格以及交往的具体情境等因素有关。
性格开朗、喜欢交往的人乐意接近别人,交往距离较小,不太介意别人的靠近;而性格内向、孤僻保守的人,习惯于把自己封闭起来,对靠近他的人十分敏感,他们的交往距离较大,如果这个距离受到侵占,他们就会感到不舒服和焦虑。
人们的交往距离,会随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即使是性格内向的人,也不能讲究交往空间了,因而也就能容忍别人靠得很近,这时已没有亲密距离还是公众距离的界限,因为空间很小,彼此间不得不通过躲避别人的视线和呼吸来表示交往距离的存在。
在较为空旷的公共场所,人们的交往距离也会扩大,如公园里供游人休息的长椅上,陌生人如果贸然挨着你坐下,你可能会怀疑此人的用心,产生不自在的感觉。所以,人们有时会试图通过选择适当的位置来独占一块公共领地。如在公园的长椅上,如果你不想和别人同坐一条长凳,那么你就坐在长椅中间,这就会给人这样一个感受:椅子比较短,容不下两个人,这样你就能成功地在一段时间内独占这条椅子了。
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交往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恰当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通过交往距离的信息,能够了解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性格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以上说的是交往距离,在心理上,也应该和对方保持距离。
有这样一个例子:
大学刚毕业的小王找了一份广告设计的工作,由于刚刚毕业,自知没什么经验,需要公司前辈们多多帮助,所以,小王进入公司之后表现得格外谦虚,对公司上上下下的人都百般热心,不论谁有困难,他都全力以赴,帮人家解决。
开始时大家都很喜欢他,可是,一段时间过去了,大家开始疏远他。每次得到他热心帮助后,被帮助者表现得很不乐意。为此,小王很困惑。
心理学家分析了小王的困惑:
对一个头脑清醒、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得到、付出都是自身的需要。人际交往中,这两种需要应该基本保持平衡,如果严重失衡,付出的远远大于得到的,或者得到的远远大于付出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维持起来是很困难的。
像小王那样,一味地付出,而不给别人回报的机会,就会给别人心理上造成压力,这种压力使彼此的关系失去平衡,愧疚感使受惠一方只能选择逃避。
人际交往要留有余地,即使是好事,也不能一次做尽。初入社交圈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全心全意帮助别人会使关系融洽、密切,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如果一味地接受别人的付出而没有机会回报,就会心理失衡。中国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谚语,这其实是一种保持关系平衡的做法。
彼此心灵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如果你想帮助别人,想和别人维持长久关系,那么不妨适当地给别人回报的机会,这样不至于因为内心的压力而影响了双方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有一条很重要的交往原则,即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对方留有余地。只有这样,才能使人际关系达到和谐状态。
推功让利
在交际中,要学会推功让利,以谦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成功。不要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骄傲自私,瞧不起别人。
如果工作上有了一点成绩,应该把功劳与其他人分享,而不是独享荣誉。如果你的锋芒太露,就会给别人产生压力,威胁到别人的生存空间。
因为你的功绩太突出,就会让别人变得黯淡无光。那么别人就会有一种危机感,觉得自己的地位和工作受到威胁,因此产生不安,就会对你产生敌意,甚至有可能阻碍你以后的工作。
相反,如果你把功劳与别人分享,以谦卑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和你友好相处,甚至会帮助你取得更大成功。
某编辑部有个很有才气的编辑,编的杂志很受欢迎,有一年还获得了金鼎奖。开始他还很开心,几个月后,却失去了笑容。他找朋友诉苦:为什么同事、上司、下属都有意无意地和我作对呢?
原来他犯了"独享荣誉"的错误。他获得了金鼎奖后,除了得到新闻局颁发的奖金之外,老板还给了他一个红包,并且当众表扬他的工作成绩。但是他现场并没有感谢上司和属下们的协助,没有把奖金拿出…部分请客,大家当然会和他作对啦!
朋友劝他请大家吃饭,和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快乐。可是他不听,因为他觉得这项荣誉是他自己的,和别人无关。结果两个月后,他不得不辞职了。
其实不论干什么,仅凭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无法完成的,必定有别人的配合。所以,取得成绩之后,不要一个人独享荣誉,要懂得与别人分享。就像体育比赛,虽然只有一个人能站到领奖台上,但是,这项荣誉必定离不开教练的指导、队友的配合、家人的支持、朋友的鼓励。所以,荣誉不能独享,应该和其他成员分享,这样才能够维护你的人际关系。
所以,当你在工作上有特别表现而受到肯定时,千万不要独享荣耀,否则这份荣耀会给你带来人际关系上的危机。
为了让荣誉给你带来更大的发展,你必须做好以下两件事:
感谢
感谢同事的协助,不要自己独揽功劳;感谢上司,感谢他的提拔、指导、授权。即使同事并没有协助你,上司也没有提拔你,你也必须感谢。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那些获得奖项的人,上台领奖时总要对一些人表示感谢,道理就在这里。而在观众听来,他们的感谢是多余的,可是对那些被他感谢的人来说,一定觉得非常舒服,非常愉快。
分享
除了口头上的感谢之外,和别人分享荣誉也是必要的,这种分享就是实质上的了。其实别人也不是要分你一杯羹,他们要的只是那种被尊重的感觉。
如果是小的荣誉,那就请同事吃点零食之类的,例如糖果,瓜子,如果是大的荣誉,可以请同事吃顿饭。同事分享了你的荣誉,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更加协助你。对上司可能要区别待遇,可以准备一份合适的礼物,以表提拔之情。
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人一旦有了点荣誉,就会忘了自己是谁了,虚荣心空前膨胀起来,觉得自己了不起,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些你自己可能不会感觉到,但是别人却很容易就看出你的变化了,这对你以后开展工作非常不利。
因此,有了荣誉,要表现得谦卑,别人看到你的谦卑,会说"他还蛮谦虚的嘛!"也就不会找你麻烦、和你作对了。
做到谦卑的要领很多,你只需记住以下两点就可以了:
(1)对人要更客气,荣耀越高,头要越低;
(2)别再提你的荣誉,因为大家都已知道了,再提就变成吹嘘了!
做到这两点,不管你得到多么大的荣誉,别人都会拥护你的。
化解误会
生活中,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可能会和亲人、朋友、同事、领导产生种种误会。
我们既可能对别人产生误会,也可能被他人误会。形成误会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言行不够谨慎,言谈行事欠周到,欠细致,欠精明,致使他人不能准确地领会你的意图;二是对方主观臆测,由于每个人受不同经历、学识、价值观、心境等因素的影响,对同一件事,同一句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
误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烦恼,甚至会产生始料不及的悲剧。所以,陷入误会的圈子后,应该及时调整自己,采取有效的方式化解,让交往保持顺畅。
要想与别人的关系更为融洽,消除误会,以下八种方法值得一试。
消除自我委屈情绪
出现误会时,心里一定觉得委屈,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是对方不理解自己,但为了赌气,就是不肯做出解释,这非常不利于交流。因此,要想消除误会,首先要消除自己的委屈情绪,对方气量小也好,不理解你的苦心也罢,都不要计较,一定要向对方表明你的心迹,这样才能消除误会。
查清原因方可化解怨恨
产生误会后,一方怒气冲冲,充满怨恨、敌视;一方满腹狐疑,委屈压抑,双方隔阂越陷越深,而且一谈即崩,新的误会就会接踵而来。此时,双方都需要冷静下来,你应该下一番工夫仔细调查,搞清楚误解源于何处,否则,凭你费多少口舌,也不会解释清楚。搞不好,还会越描越黑,弄巧成拙。
用书信表达
面对一张纸要比面对一个人从容得多,当面难以启齿的话在纸上会很自然地表达出来。书信效果有时比当面交涉的效果更佳。但要注意,写信时措辞一定要简短、亲切、明了,切勿哕里哕嗦。语气应该真挚、诚恳,要充分表达自己希望消除误会、重新和好的急切心情,表达自己至今仍铭记以往的友情,以及对对方的信赖和尊敬。
行动是最好的证明
有的误会用语言解释不清楚,那么就用行动去证实。比如朋友误解你同某一异性有暖昧行为,你又说不清楚,那么,你只要与自己的爱人相依相伴,相敬如宾,亲密无问,双双出入社交场合,令对方找不到破绽,谣言便会不攻自破,误解也就自然消除了。
战胜懦弱,当面说清
消除误会的方法千奇百怪,多种多样,但最简捷、最方便的解决办法便是当面说清,大多数人也都欢迎这种方法。有的人由于懦弱,不敢当面对质,结果把问题搞得极为复杂。记住,如果有的误会需要亲自向对方作说明,你一定不要找各种借口推脱,一定要克服困难,战胜自己,想方设法当面表明心迹。另外,不要轻信第三者的只言片语。
不可错过好时机
解释缘由,消除误会,必须选择好时机。一定要考虑对方的心境、情绪等感情因素。可选择提级、涨工资、定职称或参加婚宴等喜庆日子,此时对方心情愉快,精神放松,胸怀也就较为宽广。抓住这个时机表白,往往能得到对方的谅解,重归于好。
越拖越被动
有人被误会搞得焦头烂额,总觉得心中有难处,难以启齿,结果碍于情面,时间越拖越久,误会越积越深,到最后无限地蔓延,让人极为苦恼。所以,有了误会,就要迅速解释清楚,时间越长就越被动。
请局外人帮忙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当和别人发生误会时,不妨请熟悉情况的第三者作为说和人,把事情的真相解释给对方听,这也是消除误会的好方法。
生活中或工作中,由于个性、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彼此之间难免会产生误会、摩擦。这些误会和摩擦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化解,大到影响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小到影响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定位与发展。
下面有一些消除误会的例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例子1:
小静和小敏是同事,还是好朋友。有一次,她们之间因为一点小事产生了误会。小敏不听小静解释,把责任都推到小静头上,还背地里讲小静的坏话。
这些话很快就传到小静耳朵里,但是小静没有找小敏大吵大闹,而是买了一本小敏最爱看的时装杂志,悄悄放在小敏的桌子上,并在内页上写上一句话:"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去逛街?"
小敏看见后,愣了半晌没有说话,默默收起了杂志。
下班的时候,小敏抬起头笑着对小静说:"晚上我请你吃饭,然后我们去逛街,你看怎么样?"
就这样,两人之间的误会消除了,关系还像以前一样要好。
例子2:
王强在一家通讯公司工作。他对工作一直都是认真负责,态度谨慎,很少出错误。
有一次,由于另外一个部门的同事配合不当,公司在与客户交接产品时发生了重大失误。幸亏补救及时,把损失降到最低。
事后,公司经理把王强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当时,经理情绪很激动,没给王强一丝解释的机会。尽管王强知道主要责任不在自己,但是并没有当场和经理争辩,而是耐心倾听,并且非常诚恳地接受了责罚。
晚上,他想,经理现在应该情绪平静了,我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向经理解释一下。于是,他给经理打了电话,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了。
经理在电话里说:"事情很严重,我太生气了!我知道这件事主要责任并不在你,今天是我太冲动了,我向你道歉!"
一向严肃的经理竟然向他道歉了……
所以,消除误会,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场合。如果王强当场与经理辩论,诉说自己有多冤枉,这只会让经理认为他是在推卸责任,那么,事态就会恶化,误会就会加深,甚至出现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例子3:
小郑是一个快言快语的人,有一次,他的快言快语得罪了同事小陈。一连几天,小陈对小郑都是一脸愠色。
小郑觉得很难受,很想找机会解释,可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过了几天,小陈拿了几张资料来发传真,结果因为纸太软,没发完就把纸卡住了。小陈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