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受你喜爱的200篇散文(智慧背囊)
7290000000136

第136章 目标

文/查一路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游玩。一天,我与儿子在一家大型超市转了一会儿,走出出口,发现儿子不见了。我找遍了超市,又去周边的几条街道找了很久,仍不见儿子。我焦急得心都要飞出来了,一想,还是再去那家超市看看。在超市门口,儿子惊喜地扑了过来。

儿子和我走散后,也去附近的几条街道找我,最终他想,最好的办法还是在原地等我。

我问他,这么热的天,为什么不进到超市的里面,那里有凉风习习的空调。儿子说,站在门口可以看见四面八方的来人,每一个迎面走来的人都有可能是他的目标。

我心疼不已,这几个小时他是怎么过来的?恐惧、焦灼、难过,又站在太阳底下被烈日烤晒。若在平时,他的耐力最多只能支持他站上几分钟。儿子说,我没有想到“忍耐”这个词,我只想着尽快见到你,时间就很快过去了。

不由得,我想起了前不久在书中看到的一则拳坛轶事。有一位著名的拳击手,出道之初的他在一次比赛中被人打得晕头转向,观看比赛的所有人都担心他会中途倒下,可是出人意料,他承受了暴雨般的重拳袭击,支撑着打完了全场。观众把更多的掌声献给了他,而不是那位获胜者。

事后记者问他:“不可思议,你是怎么从第二回合开始,一直坚持忍耐到最后?”拳手觉得奇怪:“我没有忍耐呀!我只想着‘防御’和‘攻击’,当时我的脑海中根本就没有‘忍耐’这个意识闪现。”

没有想到“忍耐”,才是能够忍耐下去的惟一理由。

最近,友人从南非回来,在南非旅游观光期间,他曾慕名前往囚禁曼德拉的囚室瞻仰。他用手比比划划,形容囚室的小。比划不清时,他拽我到了卫生间,指着说,就这么大!朋友喃喃自语:“无法想象一个人几十年被囚禁在一间几平方米的小屋而没有精神崩溃,伟人就是伟人!”

我想,曼德拉的视线一定不能穿越四壁,但是他却将目光投向了国家未来的民主政治。否则,几十年如一日地面对几平方米的囚笼,不崩溃也会成为白痴。

给忍耐一个目标,生活将苦尽甘来。

人的极限到底有多大?人的意志到底有多坚强?人的耐力到底有多久?这不仅是一种肉体的追问,更是一种灵魂的追问。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人的灵魂如同原子,小起来,肉眼看不见,大起来,太空难容。那份清纯的美丽

又一个“黑色的7月”过后,他再次与大学无缘。命运好像成心要跟他过不去,连着两年高考,他都是仅差3分。父母黯然的眼神和亲朋的惋惜之声,犹如一枚枚芒刺,刺得他抬不起头来。

无奈,父亲只得卖了大半的口粮,又借了些钱,将他又送到了县城的高中补习。于是,他有了一段此生难忘的“高五”生活。

一天晚自习,被一大堆复习资料搞得晕头转向的他,提前两分钟溜出教室,站到校园门口放松放松。一个小女孩儿“烤地瓜”的叫卖声传来,将他的目光吸引过去。

小女孩儿的年龄和他相仿,黑亮的眼睛会说话似的忽闪着,怂恿他买一个烤地瓜。其实那会儿他肚子还真有点儿饿,再说她那香喷喷、黄焦焦的烤地瓜,对他也颇有诱惑力。他不由自主地将手伸向衣兜,可那里面只有几张食堂的钱票,一分钱也没有。

她看出了他的尴尬,递给他一个很大的烤地瓜,笑着说:“这一个免费给你,算你帮我开个张吧。”

她那诚挚的目光让他连客气都免了,伸手便接了过来。

下晚自习的铃声响了,同学们从教室走出来。看到他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烤地瓜,也纷纷掏钱买烤地瓜。一会儿的工夫,一篮子的烤地瓜就卖完了。

女孩儿笑着转身走了。临走时,还对他道了声“谢谢”,说是他给她带来了“财运”,他不好意思地说:“你明天再来吧,到时候我一定买你的地瓜。”

后来,他们就认识了,他知道了她叫慧子,母亲长年患病在床,父亲去年又在施工中砸坏了腿,她还有一个弟弟在读初中,她高中没念完就辍学回家,琢磨着挣钱养家糊口了。这样说来,她跟他真有点儿“同是天涯沦落人”呢,这让两颗年轻的心一下子近了起来。

说起来也真怪,自从认识了慧子以后,他暗淡的心田仿佛突然涌入了一缕光亮,再做那些复习题似乎也不觉得枯燥无比了。因为和慧子相比,他还算是幸运的,他不能让父母总是失望了。

又一个周末,他去书店买一本参考书。在一家大商场门口正碰上两个流里流气的家伙对慧子说着不干净的话,气得她眼泪含在眼圈里。他冲过去,喊了声:“不准欺负人”。

“哟哟,还想当护花使者呀,看看你的筋骨硬不硬。”说着,两个家伙朝他扑来,瘦弱的他自然不是对手,没两个回合,他的眼镜先被打碎了,接着身上又挨了好多拳头,直到被打倒在地,两个家伙才骂骂咧咧地走了。

慧子过来一边擦拭他脸上的血污,一边心疼地说他刚才不该插嘴,害得他挨了一顿拳脚。他踢了一脚地上的碎眼镜片,很英雄气地说:“没什么,小事一桩,只可惜我的眼镜……”

慧子说:“都是因为我,才打碎的眼睛,让我给你买吧。”

“不用不用,我能想办法的。”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直后悔没保护好眼镜,多挨几拳没什么,再花钱配副眼镜,损失可不小。

“阿良,你的眼镜是多大度数的?”慧子问道。

“我说过不用你买就是不用你买”,他故作潇洒地冲她笑笑,但最终还是告诉了她眼镜的度数。

“太好了,我妈妈有一副眼镜很新的,跟你的度数一样,她不戴了,晚上我给你送学校去。”她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没等上晚自习,她就来了,交给他一个红绒面的眼镜盒,里面放着一副崭新的眼镜。他怀疑地追问:“你妈妈真的不戴了?”

她笑了:“要戴,还轮得到你呀?快戴上,看看合适不合适。”

“正合适,好像专门为我买的似的。”他跟她开了个玩笑:“看来,今后我还真得多见义勇为几次,鸟枪换炮了。”

她摇头打趣道:“行了,你还是先练好本领,再充当英雄吧。”

慧子依然每天都来学校卖烤地瓜,背着同学,她经常悄悄硬塞给他几个个头小的或形状不好的烤地瓜,说是卖不掉的,让他帮助她消灭了,免得她再拿回去。他就很痛快地帮她这个忙儿,狼吞虎咽地消灭了她不少烤地瓜。每每这时,他发现她的眼里都流露着幸福的目光,让他心里暖暖的。

又一个七月来临,带着慧子的祝福,他自信地走进考场,把那几张决定命运的考卷,填写得痛快淋漓。不久,他便收到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他狂喜地跑到慧子家,想让她和他一道分享这份喜悦。

然而,迎接他的不是慧子,而是她的姑姑。她姑姑告诉他,就在前两天,她家里突然着了一场大火,慧子在往外抢东西时,被烧落的窗框砸成了重伤,已送到省城医院。

慧子的姑姑交给他一个漂亮的蓝封皮的日记,上面已记了一半,内容都是他们相识后的一些故事,慧子希望他继续记下去。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他拿到的竟是慧子赠给他的最后的礼物——两个月后,他惊愕地得知,本已脱离危险的她,伤口突然感染并引起血液并发症,竟然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后来他才知道,当初她送他的那副眼镜根本不是她母亲的,而是她用姑姑给她买衣服的钱买的,还有那些烤地瓜,都是她特意为他留下的。

如今,坐在明亮的课堂里,轻轻地读着慧子没有写完的日记,往事悠悠而来,他的眼角不禁一阵灼热——“哦,可爱的慧子,你曾说过,再过几年你可能会重返校园,去圆一个大学梦……而今,我只能在为你扼腕痛惜之余,以加倍的努力,把我们曾经描绘的那些美丽的梦想,一点点地演绎成现实。”

那些散落在青春岁月中的美丽的情节,不仅陪伴着我们成长的昨天,还将陪伴着我们成长的今天和明天。我们感动于那份如水的清纯,感动于那份如花的静美,我们在默默地回味中,感受着那种真爱的朴素与温馨,感受着那份真情的绵长与恒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