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本人不仅坐而言,而且早已起而行,达到那种境界了。有一次,公孙丑问他,“倘若夫子做到齐国的卿相,得以推行王道政治,则齐国为霸诸候,称王天下,也就不算什么稀奇事了。可是当您实际担负这项重职时,也能够做到毫不动心的境界吗?”孟子回答:“是的,我四十岁以后就不动心了。”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孟子列举了两个方法,即“我知言”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所谓“知言”是指能够理解别人所说的话,同时也能明确地判断。《孟子》中讲,“听到不妥当的话,就知道对方是被私念所蒙蔽;听到放荡的话,就知道对方心里有邪念;听到邪僻的话,就知道对方行事有违反正道的地方;听到闪烁不定的话,就知道对方已经滞碍难行了。”换言之,拥有这种明确的判断力,就不会被那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所愚弄,更不会因而动摇自己的心意了。
第二,“浩然之气。”公孙丑问孟子,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其力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矣。”这段话的大意是,这种气极其广大,刚健,若能对自己所行的正道抱着相当的自信,以这种方法来培养它,就能充塞于天地之间。但它只是配合着道与义而存在的,若缺乏道与义,则浩然之气也就荡然无存了。只有在反复实行道与义时,才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得,如果仅是偶一为之,就不可能获得。总之,首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合乎正道之事抱着坚定的信念,然后才能产生“浩然之气”。
在《论语》中有“孔子绝礼于陈”的故事。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时,在陈卷入政治纠纷中,连吃的东西都没有,连续几天动弹不得。最后,弟子子路忍不住大叫:“君子也会遇到这种悲惨的境遇吗?”孔子对于子路的不满视而不见,只是淡淡地回答:“人的一生都会有好与坏的境遇,最重要的是处在逆境时如何去排遣它。”
荀子根据这段故事指出:“遇不遇者时也。”任何人的一生总会有不遇的时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有和预期相反的结果。长此以往,任何人都不免产生悲观情绪。然而,人生并不仅有这种不遇的时候。当云散日出时,前途自然光明无量。所以,凡事必须耐心地等待时机的来临,不必惊慌失措。相反,在境遇顺利的时候仍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可是总有一天,不遇的时刻会悄然来临,因此,即使在春风得意之时也不要得意忘形,应该谨慎小心地活着。
身处顺境而不骄矜,身处逆境而不颓唐,这才是聪明人所应采取的生活态度。
踏实才是人生的主旋律
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一天,上帝宣布说,如果哪个泥人能够走过他指定的河流,他就会赐给这个泥人一颗永不消逝的金子般的心。
这道旨意下达之后,泥人们久久都没有回应。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有一个小泥人站了出来,说他想过河。
“泥人怎么可能过河呢?你不要做梦了。”
“你知道肉体一点儿一点儿失去时的感觉吗?”
“你将成为鱼虾的美味,连一根头发都不会留下……”
然而,这个小泥人决意要过河。他不想一辈子只做这么个小泥人。他想拥有自己的天堂。但是,他也知道,要到天堂,先得先过地狱。
而他的地狱。就是他将要去经历的河流。
小泥人来到河边。犹豫了片刻,他的双脚踏进了水中。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楚顿时覆盖了他。他感到自己的脚在飞快地溶化着,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远离自己的身体。
“快回去吧,不然你会毁灭的!”河水咆哮着说。
小泥人没有回答,只是沉默着往前挪动,一步,一步。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他的选择使他连后悔的资格都不具备了。如果倒退上岸,他就是一个残缺的泥人;在水中迟疑,只能够加快自己的毁灭。而上帝给他的承诺,则比死亡还要遥远。
小泥人孤独而倔强地走着。这条河真宽啊,仿佛耗尽一生也走不到尽头似的。小泥人向对岸望去,看见了那里锦缎一样的鲜花和碧绿无垠的草地,还有轻盈飞翔的小鸟。上帝一定坐在树下喝茶吧。也许那就是天堂的生活。可是他付出一切也似乎不可能抵达。那里没有人知道他,和他那个梦一样的理想。上帝没有赐给他出生在天堂当花草的机会,也没有赐给他一双当小鸟的翅膀。但是,这能够埋怨上帝吗?上帝是允许他去做泥人的,是他自己放弃了安稳的生活。
小泥人的泪水流下来,冲掉了他脸上的一块皮肤。小泥人赶紧昂起脸,把其余的泪水统统压回了眼睛里。泪水顺着喉咙一直流下来,滴在小泥人的心上。小泥人第一次发现,原来流泪也可以有这一样种方式——对他来说,也许这是目前惟一可能的方式。
小泥人以一种几乎不可能的方式向前挪动着,一厘米,一厘米,又一厘米……鱼虾贪婪地啄着他的身体,松软的泥沙使他每一瞬间都摇摇欲坠,有无数次,他都被波浪呛得几乎窒息。小泥人真想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啊。可他知道,一旦躺下他就会永远安眠,连痛苦的机会都会失去。他只能忍受,忍受,再忍受。奇妙的是,每当小泥人觉得自己就要死去的时候,总有什么东西使他能够坚持到下一刻。
不知道过了多久——简直就到了让小泥人绝望的时候,小泥人突然发现,自己居然终于上岸了。他如释重负,欣喜若狂,正想往草坪上走,又怕自己褴褛的衣衫玷污了天堂的洁净。他低下头,开始打量自己,却惊奇地发现,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除了一颗金灿灿的心,而他的眼睛,正长在他的心上。
他什么都明白了:花草的种子先要穿越沉重黑暗的泥土才得以在阳光下发芽微笑,小鸟要跌打、失去了无数根羽毛才能够锤炼出凌空的翅膀,就连上帝,也不过是曾经在地狱中走过了最长的路,挣扎得最艰难的那个人。而作为一个小小的泥人,他只有以一种奇迹般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够让生命的激流荡清灵魂的浊物,然后,照到自己本来就有的那颗金质的心。
其实,每一个泥人都有这样一颗心,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自己的天堂。关键是你想不想去获得,敢不敢去获得,会不会去获得。
我们要明白,踏实才是人生的主旋律,才是通往天堂的那条必经路。
踏,是过程,行动。
实,结实、坚实之意,是对踏实的品质的一种评价。
踏实就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踏实是一种作风,一种认认真真、实实在在、不骄不躁的作风,这是做人、做事、做企业得以稳健的基础和前提。
持之以恒,踏踏实实去做好大家都认为重要的事,便能敲开成功之门。因为,既然大家都认为重要,那么肯定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比如对企业来说人才、品牌、质量、市场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是很多大企业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了的。
绝大多数人都有能力分清什么是重要的事,大家都知道其重要性,可惜很多人只在重要的时刻才去做重要的事,而缺乏持之以恒与踏踏实实的决心和毅力,结果只能与成功擦肩而过,从这个角度上看,踏实是一种品质,一种坚韧、不懈的品质。
李杰,一个农村穷小子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神奇人物。16年前,17岁的他骑自行车到几十公里外驮黄豆贩卖,发誓要还清家中的欠债,改变命运;如今,33岁的他手下有员工400多人,拥有6家连锁超市,总营业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资产达1000多万元,他发誓要把企业做成回报社会的百年老店。
李杰出生在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罗山县的一个贫困村。家中兄弟4个,李杰排行老三。家里穷,父亲又得了重病,负债累累,所以李杰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当时大哥、二哥已经成家,家庭重担落在17岁的李杰身上,他发誓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李杰开始干的第一个生意是用自行车贩黄豆。他蹬着自行车,跑几十公里到外县收购便宜黄豆,驮回家乡转卖,一次驮100多公斤,能挣十几元钱。骑车时他只能用一只手扶着车把,一旦遇上雨天路滑,十分危险,有一次他就连人带车摔到了十几米深的沟里,差点送命。
除了贩黄豆,他还去理发店收头发渣卖钱,但这些都不能让他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李杰就四处寻找机会。他当时有两个爱好:一是有空就看书,学知识;二是经常听收音机,找信息。
1990年,李杰从收音机里听到安徽合肥有个教做豆腐、豆芽的培训班,就想去学。可父母觉得豆腐难卖,家里也拿不出参加培训需要的200多元钱,就坚决反对。可李杰当时心意已决,背着家里找表兄借了点钱,偷偷去了合肥。
一个星期后,李杰学成回家准备开豆腐房,却遭遇父亲的强烈抵制。父亲把他做豆腐的锅、瓢等工具扔出门外,李杰被气得昏死过去,抢救半天才慢慢醒来。
开豆腐房需要一些最起码的设备,可不仅他家里没有一点钱,亲戚朋友也都因为他父亲生病被借钱借怕了,不愿再出手帮助。最后,靠着一个朋友的关系,李杰才终于赊了一台小电磨,在家里做起了豆腐。
李杰每天从下午开始忙活到第二天凌晨,一个人能做50多公斤豆腐,然后用扁担挑着豆腐走村串户去卖。瘦弱的肩膀被扁担磨破、结疤,然后再被磨破、再结疤。
寒来暑往,一年四季不管刮风下雨,他几乎没有休息过。豆腐扁担,李杰一挑就是4年,不但帮家里还清了债务,自己也在亲戚朋友面前挺直了腰板。
后来,李杰在妻子的支持下学做面包。学成之后,在县里开了一家面包房,赚了第一桶金。
为了生意的发展,李杰每年都要抽时间到南方大城市学习新技术。2000年,李杰在大城市里看到了开超市的商机,在罗山县办起了县里的第一家超市——罗山华联超市。
由于商机抓得准,服务又周到,李杰的超市赢得了空前的成功。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他的超市从罗山开到了外县,数量从1个增加到了6个,总面积从不足210平方米到现在的5000多平方米,拥有职工400多人,资产达1000多万元。
现在,李杰又涉足家具行业,投资将县城的老电影改建成为远近最大的家具商场,并计划兴建自己的商务大厦。
虽然连初中都没有毕业,但是李杰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知识的追求。他屋子里的书堆成堆,2003年,他又到北大参加了工商管理研究生的研修班。
外国人说“贪睡的狐狸抓不到鸡”;中国人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些其实都是告诫我们要勤奋。所有的成功都是用汗水和血浸泡着的,每一个成功者都付出了不菲的汗水。
踏实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良方,它能够把大量稍纵即逝的机会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
踏实应该成为你人生的主旋律之一,踏实会为你的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踏实应该成为你的作风,“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应该成为你的座右铭。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本身具有达到成功的才智,可是每次他们都是与成功失之交臂,于是觉得老天对他不公平,怨天尤人。其实他们有没有认真的检讨过自己呢?总是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是期望很多,付出很少,内心里不屑于去做他们心中的“一般的小事”,认为那是大材小用。认为是小事,就开始耍起小聪明,投机取巧,得以蒙混过关。但是他们有没有静下来想过:他想蒙得过一次,二次,能总是混过去吗?一旦让老板察觉,就会留下极坏的印象。要知道,建立一个好的印象需要长期的考察,而坏印象却形成于一瞬之间。而且坏印象的改变是很难的,犹如一张白纸,整张白纸的白不如上面一个墨点的黑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即使老板这一次原谅了你,但是老板以后就可能不再信任你,因为你的人格在他的心目中已经打了一个折扣。所以总有人觉得与成功无缘,总是怨天尤人,抱怨老板不识人才,只把一些零碎小事交给他们,不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其实真正的原因不是老板不把机会给他们,而是他们自己把机会拒之门外。在老板的心中,他以往的投机取巧已经被打上不踏实、不可靠、不能委以重任的印记。在一个公司中,如果再也没有机会从事重要业务,何以谈将来?何以谈前途?
这是不是说就可以在同事面前耍“小聪明”了呢?当然不是这样。如果你要冒险这么干的话,结果还是一样:老板、同事,谁也不会信任你。
吉米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平时工作积极主动,表现很好,待人也热情大方。但有一天,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那一次是在会议室里,当时好多人都等着开会,其中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地来。而吉米似乎有些身体不舒服,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突然,他走过来,一定要拿过那位同事手中的拖把。本来差不多已拖完了,不再需要他的帮忙。可吉米却执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他。
刚过半分钟,总经理推门而入。他正拿着拖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拖着地。这一切似乎不言而喻了。
从此,大家再看吉米时,顿觉他很虚伪,以前的良好形象被这一个小动作一扫而光。
事情如果到此为止也就罢了,可事实总不会这样完结的。在会议室的众多职员中,有一个刚好是总经理的亲戚。就像我们猜测的一样,吉米以后再也没有被重用过。
想一想这样下去是多么可怕的结果,被老板识破“小聪明”后,这些人就辞职,到另外一个公司,于是同样的戏剧又开始上演,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换了一个时间。许多年后,别人都已经创下了自己的事业,打下一片江山。他们却只能想:我要去的下一个公司是哪里?也许最后觉得人生可悲,决定从头做起,却已是物是人非,多少机会已经失去!
肖翔在学校里是一个很活跃的人,一直被朋友们十分看好。可是让朋友们吃惊的是,都毕业几年了,肖翔还是经常跑人才市场。而让朋友们大跌眼镜的是上学时默默无闻的明磊。此时已经成为一家著名电脑公司在华北地区的市场总监。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先看看他们这几年的工作经历。
离开学校后,肖翔应聘做了一家宾馆的大堂经理。由于爱耍些“小聪明”,所以刚开始挺受重用。可过不多久,他的那些“西洋镜”都被一一拆穿,老板马上就将他“冷冻”起来。无奈之下,肖翔只好卷铺盖走人。
之后,肖翔又进了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德国人严谨实干的作风当然又是肖翔不能“忍受”的。
新加坡人、日本人、美国人……这几年,肖翔的老板都可以组成一个“地球村”了,可肖翔却还是在职场游荡。
明磊则不同。大学毕业后他就进了这家电脑公司的销售部。之后,他勤奋工作,默默地积累工作经验。他对行业渠道的熟悉程度让上司很是赏识,对公司产品更是了然于胸。他的才干很快得到上司的肯定。当该公司华北地区市场总监的位子空缺后,公司总部就让他顶了上去。
他们的经历真像某位大学生所说的“毕业以后,我们发现了彼此的不同,水底的鱼浮到了水面,水面的鱼沉到了水底。”